李林甫的末日
2024-10-08 19:00:36
作者: 九皋寒叟
王鉷謀逆一案,最大的贏家不是李林甫,而是楊國忠。李隆基給出最終的判決之後,李林甫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第一,主審官員是楊國忠和陳希烈,在此之前,李隆基必定會讓李林甫親自審訊大案要案,李隆基的態度轉變,預示著他對李林甫開始失去信任。
第二,陳希烈的態度非常可疑。在此之前,陳希烈對李林甫無條件順從,如今卻和楊國忠一道,賣命地調查王鉷等人的謀反案,而且還意圖將李林甫也給牽連進來,難道是得到了李隆基的密旨?
李林甫捉摸不透,他的選擇並不多,要麼奮起反抗,和楊國忠正式宣戰;要麼率先服軟,將首席宰相的位置交出去,換取下半生的太平。
天寶十一年(752)四月,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背叛唐朝,逃歸漠北,李林甫兼任朔方節度使,因此以自己失職為由,主動奏請李隆基,希望辭去朔方節度使之職。不過,附加條件是河西節度使安思順接替他的位置。
安思順是胡人,和安祿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李林甫就算退步,也不想讓楊國忠占到太多的便宜。可事實證明,這是一步臭棋。
天寶十一年(752)五月,李隆基下詔:任命楊國忠為御史大夫,兼任王鉷所有官職。明眼人都知道,在王鉷謀逆一案上,李林甫搖擺不定的態度讓李隆基非常失望,這樣的安排,無疑是打算讓楊國忠接替李林甫的位置。
沒過幾天,楊國忠給李隆基遞交了兩份證據。第一份來自王鉷,裡面承認李林甫這些年和他們密謀了很多事。第二份來自朔方節度軍鎮,他們舉報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叛逃一事,李林甫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有通敵的嫌疑。
李隆基拿著兩份舉報供詞,苦笑不已。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難道還分不清什麼是真的謀反,什麼是政治鬥爭嗎?
既然李林甫參與了王鉷集團的謀反,為何當初不把供詞拿出來?難道是王鉷等人死了之後,從陰間託夢,舉報李林甫和他們暗中勾結?至於李林甫和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暗中勾結一事,更是無稽之談。
李林甫的命運,完全取決於李隆基的態度。就在李隆基猶豫不決的時候,第二宰相陳希烈站了出來,他表示,自己全程參與了審訊,王鉷等人的舉報完全屬實,李林甫和王氏集團謀反案脫不了干係。
昔日唯唯諾諾的宰相,如今怎麼變得如此勇敢?
陳希烈雖然是李林甫提拔的,但這些年來被李林甫壓製得毫無存在感:李林甫將辦公地點改到了家中,所有的官員先去向李林甫請示匯報工作,然後找他簽字;商議政事的時候,李林甫搞一言堂,陳希烈別說抒發己見,就連插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兒。
自己是宰相,不是擺設,更不是讓百官笑話的無能之人。此時站出來不為個人前途和榮譽,只為發泄積壓在胸口的那份濁氣。
陳希烈對李林甫的態度,讓李隆基也大為震驚。可事情並沒有結束,陳希烈之後,隴右節度使哥舒翰也指證了李林甫。李林甫和安祿山交好,哥舒翰打算和楊國忠交好。
平心而論,李林甫為相十七年,確實幹掉了不少能力比他強的朝臣,比如張九齡、韋堅等人,尤其是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被罷相,讓朝廷的政治風氣急轉直下,貪污腐敗、朋黨勾結、政治鬥爭頻繁發生,李林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換個角度來看,李林甫也成了李隆基執政後最重要的幫手。
李隆基登基的時候,百廢待興,需要治世能臣幫他處理政務,臣子惹他生氣也無所謂。可到了後來,李隆基慢慢回歸到一個平凡人的心態,他希望穩定安逸,希望享受帝王的舒適生活,先前的制度不符合他的訴求。誰是最好的利益代言人?只能說,在那個時間節點,李林甫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論政治智慧,李林甫駕馭屬下屬於大師水平。
論忠誠服從,李林甫從來不會和李隆基對著幹。
論理財水平,李林甫手下的王鉷出類拔萃。
論執政結果,大唐國泰民安,天下寧定。
不以道德標準來衡量,李林甫確實是李隆基最滿意的人選。
當楊國忠、陳希烈和哥舒翰集體打壓李林甫的時候,李隆基十分為難,如果因為政治鬥爭而罷免他,李隆基做不到。更何況,此時的李林甫已經身染疾病,日漸嚴重,李林甫之後,誰可以接過首席宰相的重任,這才是李隆基優先要考慮的問題。
李隆基選擇了最溫和的處置辦法:冷落李林甫,重用楊國忠,慢慢實現權力的交接和過渡。
天寶十一年(752)十月,劍南道傳來消息:南詔國聯合吐蕃發兵劍南。
隋末唐初,雲南大理洱海地區有六個實力雄厚的部落,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téng)賧(dǎn)詔、施浪詔、蒙舍詔。大家同住屋檐下,同飲一汪水,時間久了,問題就來了,究竟誰才是洱海地區的霸主呢?
六個部落各執一詞,都覺得自己是老大,希望另外五個部落臣服。到最後實在談不攏了,只好宣布開戰。由於實力旗鼓相當,又互相牽制,打了好多年也沒分出勝負,反倒是苦了黎民百姓。
雲貴地區的戰亂引起了吐蕃和大唐的關注。
被人重視的感覺是美妙的,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在大唐和吐蕃之間搖擺不定,想要通過博弈獲得最大的利益,而蒙舍詔卻認定中原帝國有前途,想跟著大唐混飯吃。
永徽四年(653),蒙舍詔的首領細奴邏派遣兒子前去長安,正式表達了歸附大唐的願望,唐高宗李治也給足了誠意:封細奴邏為巍州刺史,享受大唐的軍事保護。開元二十六年(738),大唐帝國進入開元盛世,李隆基下詔冊封蒙舍詔的第四代首領皮邏閣為雲南王,並在當年派遣大軍,協助他滅掉了其他五詔。
因為蒙舍詔位於其他五詔的南邊,因此被稱為南詔國。
此後,皮邏閣每年都會派遣使者,帶著大批的雲南特產前往長安進獻,而大唐也會派遣使者回訪,兩國邦交令周邊小國羨慕。
天寶四年(745),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派人前往南詔,誰料想,此人以天朝使者自居,言語中多有侮辱之詞。皮邏閣是李隆基欽封的第一代雲南王,對大唐一直有感恩之心,雖然憤怒,卻還是忍住了。
天寶九年(750),南詔國王閣邏鳳路過姚州(今雲南省姚安縣),雲南郡太守張虔陀負責接待。誰承想,他看上了南詔隊伍中的一名美女,強行將其姦污。不僅如此,張虔陀還放出話來,閣邏鳳想要路過此處,必須繳納數量可觀的錢財。
閣邏鳳提出抗議,希望讓大唐的劍南節度使,乃至中央朝廷的官員來處理此事,否則跟他沒完。
張虔陀表示,縣官不如現管,雲南郡由他說了算,不交錢就不准走,有本事就在這兒耗著。問題是,張虔陀真的敢攔南詔國王的車駕嗎?
歷史證明,張虔陀沒這個虎膽,他放了幾句狠話,賺了一點面子,隨後便讓閣邏鳳過境而去。閣邏鳳離開的時候,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怒火,那是吞噬一切敵人的感覺。反倒是張虔陀,做賊心虛,趕緊給長安方面傳信,聲稱南詔國蠢蠢欲動,似乎有不軌的行為。
天寶九年(750)十二月,憤怒的閣邏鳳發兵雲南郡,殺死張虔陀,一鼓作氣攻占劍南道三十二個州縣。直到三個月後,李隆基才得知此事,他沒有時間去調查其中的原委,只好緊急下詔,命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出兵八萬,火速平亂。
鮮于仲通是楊國忠的黨羽,靠著楊國忠的舉薦才坐上劍南節度使的寶座,他非常需要一場華麗的戰爭來證明自己。接到詔令後,鮮于仲通兵分兩路,快速向南詔國的邊境線推進,直到此時,閣邏鳳才從復仇的快感中清醒過來。
自己犯糊塗了,趕緊認錯吧!
閣邏鳳二話不說,趕緊派人遞上降書,態度極其陳懇:南詔肯定是打不過大唐的,如果大唐接受求和,南詔繼續歸順,並歸還所有城池。如果大唐不接受南詔的求和,他們只能依附吐蕃,到那時,雲南郡將不再歸大唐所有。
鮮于仲通拒絕了,他剛剛主政劍南道,需要一場軍功增添自己的政治資本。天寶十年(751)四月,鮮于仲通率領唐軍行進到西洱河,與南詔大軍展開主力會戰。
自古以來,中原的軍隊到南方打仗,都會遇到水土不服的現象,更何況鮮于仲通急功近利,大意輕敵,犯了兵家的大忌。幾場戰役後,唐軍因為疾病和戰役損失竟然達到六萬餘人。
閣邏鳳覺得,南詔國只不過是僥倖取勝,按照李隆基的脾氣,必定會組織大軍前來征討,直到滅了南詔為止。閣邏鳳非常後悔,南詔原本和大唐保持著友好關係,卻因為自己一時衝動釀成大禍,可形勢所逼,閣邏鳳不得不為南詔找一條出路,於是吐蕃順理成章地成了南詔的投靠對象。
閣邏鳳雖然被吐蕃封為「東帝」,心裡卻十分憋屈,於是專門命人刻了一塊碑,上面寫著:「我南詔世代事唐,受其封爵,這次叛離實屬不得已,如果後世容復歸唐,當指碑以示唐使者,知道我的叛離絕非本心也。」
開元朝以來,大唐還沒吃過這麼大的敗仗,不管南詔國是憑實力打敗唐軍,還是憑運氣撿了個便宜,對長安的君臣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李隆基放出狠話了,你受了委屈也得給朕憋著,朕先調集大軍教訓你,再心平氣和地談合作。一時間,河北、河南、洛陽、西安等地的軍隊快速集結,而吐蕃和南詔也集結了六十萬大軍,西南邊境風雲再起。
劍南道兵敗之後,鮮于仲通日夜擔驚受怕,楊國忠為了保護他,努力在長安周旋,鑑於楊國忠是未來的首席宰相,朝臣沒有要求調查劍南道兵敗的真相。隨後,在楊國忠的安排下,鮮于仲通被調回長安,接任京兆尹之職。
誰接替鮮于仲通呢?劍南道官員表示,必須是楊國忠。
當時,李林甫抱病在家,聽說劍南道的官員提出如此「過分」的要求,於是一躍而起,進宮面聖:「陛下,如今劍南道局勢不穩,朝廷應該派遣得力重臣前去主持大局,臣認為楊大人熟悉劍南道,做事穩重,出使劍南再合適不過。」
對李隆基來說,劍南道情勢危急,如果朝廷派其他的人前去主持大局,劍南道的官員恐怕不會服從調遣,因此李林甫的提議並非下策。
李隆基最終決定,還是由楊國忠出使劍南吧。
臨行之前,楊國忠哭訴道:「陛下,臣臨危受命,並無任何抱怨,唯一擔心的就是此次前去劍南,恐怕會遭到李林甫的陷害啊。」
李隆基一把扶起楊國忠,語重心長地說道:「愛卿,你先去劍南道處理軍務,朕隨後就會將你調回長安,並任命你為宰相。」
有了李隆基的承諾,楊國忠這才打消了疑慮。
事實上,李林甫絕頂聰明,李隆基雖然沒有表示對他的反感,但從朝廷的人事任命,最近的召見情況都可以看得出來,他已經失寵了。如果繼續和楊國忠一爭高下,只會讓李隆基覺得他不懂事,不顧大局。為了自己能夠體面地退休,李林甫做出了最後的抉擇:躺在家裡養病(此時的李林甫已經病入沉疴)。
每年十月,李隆基都會去華清宮居住,華清宮由驪山行宮、昭應城和驪山禁苑組成,李隆基下榻在驪山行宮,大臣居住在附近的昭應城,誰和皇帝親近,誰得皇帝的寵愛,在驪山的召見就可以看得出來。李隆基雖然有意冷落李林甫,卻還是讓有關部門帶上了他。失去了權力的光環,李林甫倍感煎熬,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有人告訴他,只要和皇帝見上一面,你的病就會好轉起來。
李林甫苦笑著,跟了皇帝這麼多年,也沒聽說李隆基能治病啊。
時隔千年,我們很難去揣測李林甫彌留之際的心態,他雖然是個殘忍嗜血的政治家,但是對李隆基,或許還真的存在一份君臣的恩義。在彌留之際請求見李隆基最後一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隆基的心境也很複雜,楊國忠是他欽定的宰相人選,無可更改,此時去見李林甫,是否會讓朝臣誤會呢?如果不去,於心不忍。李隆基猶豫半天,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擺駕李林甫的府邸。
身邊的近臣非常惶恐,紛紛勸阻李隆基,讓他不要輕易去看李林甫,態度之激烈,言語之果決,大有一言不合就撞死在他面前的意思。
李隆基:「擺駕降聖閣,傳朕旨意,讓李林甫見駕!」
驪山行宮,雄麗高寒,降聖閣的頂樓,李隆基佇立在寒風之中,等待著李林甫的到來。不遠處便是李林甫的駐所。此時,李林甫在家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來到庭院,眼巴巴地瞧著降聖閣,君臣再次相見,已是訣別之時。
李隆基拿著紅色的羅帕左右揮舞,像是在和他打招呼,李林甫如同見到生命的希望,努力掙扎,希望能給李隆基行最後一個君臣之禮,可始終無法掙脫病魔的控制。李林甫強忍著疼痛,說出了一句:「快……代我給陛下行禮!」
天寶十一年(752)十一月,楊國忠前往劍南不到一個月,李隆基便將他召回驪山。
據史料記載,楊國忠回到昭應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訪李林甫,二人見面的場景並沒有仇恨和尷尬的氛圍。李林甫拉著楊國忠的手:「我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多,我死之後,你必定會做宰相,李府的後事就全拜託你了!」
將全家老小託付給政敵,莫不是病糊塗了?
不過,善於表演的楊國忠還是顯得誠惶誠恐:「李相國,您太抬舉我了,實在是不敢當啊!」
天寶十一年(752)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林甫在華清宮昭應城病逝,享年70歲。
據史料記載,李林甫去世的消息傳到華清宮,李隆基下詔輟朝三日,並舉行了隆重的弔唁儀式。至少在此時此刻,李隆基給了李林甫最高的禮遇,李隆基率先表態,文武百官便不再顧忌,紛紛前往李府弔唁。一個月後,李林甫的屍身被裝殮起來,由昭應城運送回長安府邸,準備擇日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