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李世民嶄露頭角 前往洛陽探路:不虛此行
2024-10-08 18:09:47
作者: 九皋寒叟
武德元年(618)正月,長安城周圍的軍事勢力煙消雲散,關中大局已定。
李淵表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確實很棒,可是距離唯我獨尊,南面稱孤的境界還差點兒火候,要想實現傲視群雄的目標,得弄死李密才行。
事實上,李密經歷了一個職業的巔峰,如今正在走下坡路。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來嘛,瓦崗高層矛盾重重,後來又爆發了流血政變,部分元老對李密強烈不滿,長期的內耗讓瓦崗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二來嘛,李密為人太浮躁了,不懂韜光養晦,不懂政治偽裝。就算是地里的農夫也知道,李密這小子就想造反,就想自己做皇帝。想想看,把自己樹為朝廷的頭號死敵,不被人針對至死,實在是天理不容啊。
三來嘛,洛陽城雄踞在帝國的中央,憑藉著通達四方的交通路網,吸引著各地的官軍、起義軍在此集聚。說白了,蛋糕只有兩塊——長安和洛陽,李密雄踞在洛陽,別人就算想去長安,道路也走不通啊!因此,大家只好在洛陽渾水摸魚,這樣一來,李密要處理的敵我關係,實在是太複雜了。
李密雖然掌握著勢力最大的瓦崗軍,卻顯得力不從心。
相比之下,李淵就高明多了,他把謀反的心思藏到了肚子裡,以至其他諸侯們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可就在別人大張旗鼓地逐鹿中原時,李淵偷偷摸摸地從太原起兵,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化敵人為友軍,只花了一年的時間,便成了天下諸侯難以仰望的存在。
李淵搞定了關中,下一個目標自然是中原戰場。
武德元年(618)正月,洛陽方面傳來了好消息:洛陽城下,王世充的官軍和李密的瓦崗軍爆發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當時,王世充在洛水之北安營紮寨,想要和李密決一死戰,李密以一千鐵騎迎戰,卻被王世充打敗,李密隨後將部隊轉移到根據地洛口城內。
武德元年(618)正月十五日,王世充讓各路大軍在洛水上面搭設浮橋,打算將洛陽城的主力部隊帶出,和李密展開男人間的硬剛。事實上,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橋搭好了,各路人馬也在按部就班地過河,可虎賁郎將王辯仗著自己驍勇善戰,還沒等其他各路的援軍到位,就對李密發動了總攻。
出人意料的是,王辯的進攻非常順利,一度將李密的外圍防線突破。
各位兄弟,王辯只不過是王世充的一個小分隊而已,而洛口城駐屯著李密的主力部隊,這樣的戰況,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瓦崗軍因為內部的動亂,似乎變成了一盤散沙,而李密,已經有點控制不住局面了。
據史料記載,瓦崗軍的士氣低迷到了極點,外圍防線剛剛被撕破,主力部隊就準備從戰場上撤退!這種情況,只需要多一點點時間,王辯就可以占據絕對優勢,而王世充則會取得洛陽戰場的控制權!悲劇的是,就在將士們衝鋒陷陣的時候,洛水之側傳來了一陣悲鳴的聲音:收兵的金鑼之聲。
鳴金收兵是王世充親自下達的軍令,而動機呢?
按照官方的解釋,王辯的衝鋒太猛,王世充的大部隊跟不上節奏,因此王世充無法判斷戰場的局勢究竟是勝利還是失敗,為了穩妥起見,王世充決定把王辯叫回來,重新組織一波正面的團戰。
俗話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當時,李密帶著手下如喪家之犬一般瘋狂逃竄,慌不擇路,可突然聽到了鳴金收兵的信號,李密頓時呆若木雞!確認過金鑼之聲確實不是瓦崗軍的金鑼,再者說,瓦崗軍也不需要鳴金收兵啊!就在李密猶豫不決的時候,手下的探子回報,說王世充撤軍了,官軍打算從浮橋撤回到洛水的北岸!
李密興奮得手舞足蹈:蒼天有眼,神靈庇佑啊。
快快快!跟老子一起殺回去!
李密組織了一支精幹部隊,一路將王辯攆到洛水邊上。
很多人可能會很奇怪,別人追著你殺的時候,難道就不會還手嗎?
很遺憾,古代的戰場就是標準化的作業,老闆擂鼓進攻,大家就要一股腦地往前沖,哪怕知道前方有刀山火海,也得有飛蛾撲火的士氣(很多軍隊都會設立督戰的團隊,膽敢後退,先砍翻你再說)。如果是鳴金收兵的信號,不管戰場的局勢如何,必須在第一時間撤退,如果沒有遵守軍規,回去就得挨板子。
對軍人來說,遵守軍規是腦子裡神聖不可侵犯的意識。
在王世充的主導下,一場原本屬於他的勝利,徹底化為泡影。
在李密的掩殺下,一萬多名官軍跳進洛河喪生,王世充手下的大將楊威、王辯、霍世舉、劉長恭、梁德重、董智通等人戰死沙場,洛河北岸徹底淪陷。
王世充仰天長嘆:真是嘴賤,下了鳴金收兵的軍令!
當時,天氣異常寒冷,到了晚上還下起了鵝毛大雪,官軍將士們饑寒交迫,數萬名士兵直接被凍成重傷,以至最後只剩下數千人。戰場上打不過敵人,連逃跑都可以死幾萬人,王世充大為恐懼,立即給越王楊侗上表請罪。
楊侗該如何抉擇?
官軍能打仗的將軍也就這麼幾個人,殺了王世充又有什麼用?
楊侗咬了咬牙,決定派遣王世充的哥哥前去安撫,並帶去了旨意,只要王世充肯回洛陽,給他賞賜美女和珠寶,並准許他繼續帶兵打仗,為朝廷效力!
洛陽城下的決戰,徹底摧毀了隋煬帝的剿匪大夢。
李密趁著朝廷兵敗,連下偃師、金墉二城(當時洛陽城西北的小城)。
戰爭,就如我們玩的網路遊戲,所謂的翻盤,就在某人的一念之間。很難理解,卻是很現實的事兒。
此戰過後,瓦崗軍重新找回了自信,李密也找回了霸主的地位,一時間,歸附李密的人不計其數,最終統計有三十萬人左右。隨後,李密再次調兵遣將,在洛陽城上春門活捉了東都留守韋津。大隋建設部部長宇文愷的兒子宇文儒童、河南留守柳續、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都尉獨孤武都、河內郡丞柳燮等人相繼宣布投降。
直到此時,李密幾乎控制了洛陽周圍所有郡縣,洛陽幾乎成了一座孤城,竇建德、硃粲、楊士林、孟海公、徐圓朗、盧祖尚、周法明等起義軍的首領紛紛發來表書,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兒:局勢都這樣了,要不您就做個皇帝玩玩吧!
客觀地說,論軍隊的人數,李密確實是隋末最強悍的軍閥,在這個時間點,李密如果想稱帝,旁人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可是,有一件事令李密一直耿耿於懷:是否能拿下東都洛陽?可以說這是李密心中的恐懼,人生的一大陰影。
洛陽城是隋煬帝下令修建,由建築大師宇文愷親手設計,其堅固程度不言而喻,這也成了李密眼前不可逾越的高山。李密清楚地記得,當年跟隨楊玄感起兵造反,所到之處望風歸降,卻在攻打東都洛陽的時候屢次敗北,為此耗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死傷了數萬名將士!
數年之後,李密再次兵臨城下,卻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這,也許就是命運給他開的玩笑。
沒有根據地的大軍就是無根的浮萍,空中飛舞的蒲公英,說散就散。縱然是登基稱帝,又能如何?李密是見過世面的人,有名無實的帝位,不要也罷。
李密不要,可李淵想要。洛陽的局勢,讓遠在長安的李淵倍感煎熬。
兄弟,你可千萬別稱帝啊,不然這三十萬人可真就找到組織了!
武德元年(618)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洛陽之戰結束後幾天,李淵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任命李建成為左元帥,李世民為右元帥,帶領十萬大軍前往東都救援。
李淵總共有二十萬兵力,這其中還包括長安城的守衛,能夠派出十萬大軍,已經算是主力傾巢而出了。此時,李淵徹底架空了隋恭帝楊侑,禪讓大典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在這個時間派遣主力大軍前去洛陽,顯然不是挽救大隋的江山。
李淵的心裡跟明鏡似的,王世充和李密經過上百次的交戰,早已經人困馬乏,將士們厭戰情緒濃厚。此次大軍前去,既可以彰顯他對隋朝的忠心,也可以讓那些觀望的隋朝官員,或者找不到人生方向的起義軍首領們對他產生好感。
不過,李淵最真實的想法可能是在李密和王世充之間扮演攪屎棍的角色,趁兩位大佬互毆的時候,消耗他們的實力。王世充的敗局就在眼前,如果李淵不在洛陽城外提前布置兵力,一旦李密占據東都,李淵就會和他展開最後的角逐,那將是一場驚天動地的超級戰爭。
不管怎麼說,讓敵人開心,就是對自己殘忍啊。
臨行之前,李淵叫來了兩個兒子,叮囑道:李密這小子,雖然有點能耐,但要搞定東都,還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你們倆在路上盡情地磨蹭,行軍越慢越好,到了東都,只管撿現成的便宜!
老爸的交代,必須銘記在心。
按照現在的距離來測量,長安和洛陽相隔四百公里,按照古代的行軍速度,一般可以達到每天四十公里,如果是單純的騎兵部隊,可以達到每天七十公里。不過,考慮到李建成兄弟有十萬大軍,輜重無數,而潼關也在唐軍的手中,沒有大規模的攻堅戰,每天按照三十公里來算,也就十多天的時間。
然而,兄弟倆帶著十萬大軍,一路上遊山玩水,好不愜意,一直到四月份,才磨磨蹭蹭,不情不願地到達洛陽城西的芒華苑。
唐軍你好,你們是稀客,快請上座!
越王楊侗是正兒八經的東道主,按理說應該盛情款待一下,可他摸不清楚李建成等人的心思,因此並沒有主動邀請他們進城防守。為了拉攏唐軍,楊侗派了一位親信使者前往唐軍,稍微表達了一下善意,除此之外還試探了一下,希望在合適的時機,唐軍可以稍微教訓一下李密。
李建成兄弟置之一笑,隨後將使者打發回去。
李密,你也算是半個東道主,怎麼也得表示一下?
據史料記載,李密打招呼的方式非常犀利,他派了一隊騎兵前去騷擾,雙方發生了小規模的交鋒,也算是表達了一下重視!
有趣的是,李密和唐軍的交鋒,讓越王楊侗產生了一種錯覺:李建成是李密的敵人,李密也是我的敵人,那李建成豈不是我的盟友啊!
啊,原來他們真的是來救援東都的,蒼天有眼啊!
快快快,快請進城。
楊侗在第一時間派遣出使者,盛情邀請李建成等人進城。
有時候,你覺得傳遞的是友情,可在別人的眼裡,你是在挖坑埋人。
比如說楊侗,他確實是一番好意,他允許李建成進城,難道還能害了李建成兄弟?說白了,楊侗此舉,其實是將洛陽城的控制權拱手送交給唐軍,而楊侗本人則冒著做政治傀儡的風險。
關鍵時刻,李建成兄弟並沒有頭腦發熱。
在他們的眼裡,洛陽城外有三十萬虎視眈眈的瓦崗軍,又有各派勢力暗中覬覦,憑著手下的十萬大軍,還真沒有把握守住洛陽城。在這種情況下,洛陽城就是個火坑,而發出邀請函的越王楊侗,就是個存心害人的陰謀家。
兄弟倆商議之下,決定先退軍來保存實力,靜待局勢的變化。
越王,你自個兒玩去吧,兄弟們先走了。
於是,有趣的一幕又發生了:楊侗看到李建成退兵,又開始坐不住了,他立馬派首輔大臣段達率領一萬名精兵前去追趕。此情此景,任何人都不會覺得楊侗是來傳遞友好情誼的,為了保險起見,李建成兄弟下達了作戰的命令,雙方發生了激烈的交戰,結果便是洛陽方面死傷四千多人,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你明明想離開,敵人卻給你送人頭,真可謂是意外的收穫啊!
李建成隨後命人在洛陽城的西南設置了宜陽郡,命行軍總管史萬寶、盛彥師在此鎮守,又在洛陽城的西北設置了新安郡(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命呂紹宗、任瑰在此鎮守。
就這樣,一場意外的交鋒之後,唐軍拿下了洛陽西邊的戰略要地,李密則控制著洛陽東邊的戰略要地,王世充駐守在洛陽之北。對唐軍來說,宜陽和新安是下一步奪取洛陽的跳板,進則以此為根據地,與李密爭奪洛陽;退則等待李密和洛陽方面鷸蚌相爭。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視而笑,果然是不虛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