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未必是孩子的錯
2024-10-08 18:04:07
作者: 劉小軍
天冷了,給孩子添了件外套,下一秒就被孩子隨意扔在床角;孩子正在玩玩具,讓他過來吃飯,可怎麼叫都叫不動;孩子趴在桌子上做作業,一再告訴他要挺直腰板,孩子卻充耳不聞……孩子為什麼會這麼「不聽話」?家長怎麼做,孩子才能聽話?
媽媽帶著女兒去菜市場,女兒看見什麼都想摸一摸,一不小心就將菜攤上的蔬菜籃子打翻在地。媽媽生氣道:「你能不能別冒冒失失的?」女兒撇撇嘴,委屈得要哭起來。媽媽皺著眉頭說道:「把籃子撿起來,青菜都撿起來,那顆小青菜不要了,剛剛被你踩了一腳弄髒了,跟老闆道歉,說你願意賠償老闆的損失……」
她越說越多,女兒卻手足無措地愣在原地。媽媽罵了女兒一頓之後,女兒卻變得更加任性。看見什麼都想摸,不給摸就大哭,媽媽不由嘆起氣來。
為什麼這位媽媽批評完孩子做錯了事情,可孩子卻仍然不聽話呢?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未必與家長想像的一樣,它也許與家長發布指令不清晰有關。比如說,家長看到孩子的房間很亂,不由氣惱地反問道:「你能不能把你的『豬窩』收拾得乾淨一點?」這種問話模式其實給了孩子兩種選擇,而他一定會選擇後一種:「不能」「不願意」。
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你要好好的,乖一點。」究竟何為「好好的」?怎麼做才是「乖」?這樣的話其實是很模糊的,孩子並不清楚具體應該怎樣去做。
有時候,家長會將多個指令同時下達,或者重複下指令。一連串指令會讓孩子感到混淆、力不從心,不知道該從何做起;而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的指令會讓孩子不勝其煩,心生排斥。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長帶著情緒給孩子下達指令。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第一時間接收到的是家長不耐煩的語氣、黑沉的臉色,而不是指令中的內容。比如孩子正在刷牙,媽媽卻吼道:「磨蹭什麼,抓緊時間收拾,過來吃飯!」孩子的心情瞬間跌到谷底,心裡充滿了牴觸情緒。
另外,家長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下達指令,卻不考慮孩子的情況,也會迎來孩子的反抗。例如網上流傳的那個小笑話:「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家長自己覺得冷,便拼命給孩子加衣服,可是孩子精力旺盛,並不覺得冷。這時候,孩子就鬧起了情緒。
讓孩子聽話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樣的行為應該做,什麼樣的行為不該做。家長千萬不要本末倒置,為了讓孩子聽話而捆綁孩子的天性發展。
在讓孩子「聽話」的過程中,家長應該這樣做:
1.不亂用「不」字,多用正面詞語。
比如說,「不要跑來跑去」,這裡的「不」字可能會起到一個反推動力。不如對孩子說「走過來,坐在媽媽身邊」,這樣效果要好得多。
2.下達的指令要清晰易做。
例如,孩子欺負別的小朋友,家長與其批評孩子:「不要太過分!」類似於這樣的話,不如直接告訴孩子「和小夥伴道歉,語氣要誠懇」。
3.一次只下達一個指令,最好不超過15個字。
很多家長喜歡反覆叮囑孩子同一件事,或胡亂延伸內容,這反而會對孩子造成誤導。例如,家長想告訴孩子:「出門直接往前走」,這一個指令足夠清晰、有力,千萬別強調後面這些話:「第一個路口不要轉彎,否則你就白走了,第二個路口也要直走,別被路旁的遊戲機吸引……」
4.按事先約定,給予孩子警告和懲罰。
有些孩子不聽話,其實與家長的縱容有關。當孩子違反約定時,家長卻總想著「反正也沒造成嚴重的後果,算了」。這樣一來,孩子便摸透了家長的脾氣,肆無忌憚地撕毀約定。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及時給予警告,若孩子還是不聽,就要按照事先的約定給予孩子合適的懲罰。
很多時候,孩子太「聽話」未必是件好事,因為聽話的孩子最容易養成依賴的性格。家長凡事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指令去行事,孩子慢慢地便長成一個軟弱無能的人。
聽話的孩子大多有著這樣一種慣性思維:只要聽從他人的指示去做,事情就解決了。這樣大腦便失去了思考的機會,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智力、觀察力和判斷力。
家長都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然而,孩子就算完全按照大人的安排去做,做得再好也無法百分百地完成大人的期望。這樣一來,最糟糕的結果只會是一代不如一代。
孩子不可能事事都與家長站在同一立場上。孩子不聽話,但是思維靈活,成長過程中反而會迎來更多機會。家長要容許孩子不聽話,鼓勵孩子去獨立思考,去主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積極迎接挑戰、攀登人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