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自憐自艾的受害者情結

2024-10-08 17:07:55 作者: 蘇菲雅 姚彥宇

  如果你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倒霉的事情,總是成為受害者,那大概率不是因為你倒霉,而是因為你有「受害者情結」。

  受害者情結,即在早年環境中長期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以至於脫離那個環境後依然對「受害」這件事過分關注,會以「加害—受害」的視角去理解外界。面對外界傷害時,選擇接受傷害,而非改變外界。

  如上例中的小下,在面對產前分房睡時的孤獨和產後生理上的痛苦與疲勞時,她沒有試著要求伴侶改變以遷就自己的感受,而是顧影自憐,壓抑感受。等最後感受爆發了,她就認為丈夫是惡意加害自己,讓自己難受,是不愛自己。這種對傷害過度敏感、一受刺激就無法自控地陷入哀傷、自憐中的人,就是有受害者情結的人。

  有受害者情結的人,往往早年環境中存在個人邊界被頻繁入侵且無法反抗的經歷。比如小下的父母,就經常根據自己的喜好,頻繁干涉小下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小下在玩拼圖,小下爸爸覺得玩這種東西沒用,就把拼圖收走藏起來,拿出一本《唐詩三百首》,跟她說要多看書。小下哇哇大哭,小下爸爸卻置之不理。媽媽帶小下出去買衣服,小下喜歡藍色的衣服,但媽媽總是覺得橙色、紅色的更好看,顯得陽光、有活力,所以小下的衣服基本都是紅色和橙色的。

  小下對父母的決定有異議時,一般會被父母無視。少量情況下,她會面臨身體或精神上的懲罰。總之,就是不存在妥協和折中的可能性。最終,小下無論是討好還是反抗或者逃離,都無法決定她人生中的任何事。長此以往,她便習得性無助了,凡事都需要依賴他人。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決定,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再相信能夠通過努力去改變現狀。

  

  比起自己做決定,然後焦慮地等待不確定的結果,以及不確定何時會到來的干涉,直接把自己人生的決定權交給那些喜歡控制自己的人,「受害者」反而會更加安心。把決定權交出去,自己就不用對結果焦慮了,別人想爭決定權也是別人的事情,而且最後結果糟糕的話,還可以追究別人的責任而不用自責。一舉三得,唯一犧牲的,就是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於是小下就從小時候的被動受害者,變成了長大後的主動受害者。遇到難題,第一反應就是找別人承擔責任。遇到糟糕的事情,第一反應不是防禦和反擊,而是如同有受虐傾向般地主動靠近傷害、擴大傷害,體驗到受傷後自怨自艾,「果然我就是這麼可憐,你們得為此負責」。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