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看見情緒價值:接住Ta的情緒,捧住Ta的心> 讓你深陷重複模式的未完成情結

讓你深陷重複模式的未完成情結

2024-10-08 17:07:12 作者: 蘇菲雅 姚彥宇

  感情中對伴侶有不合理的要求,往往是由於內心有未完成情結。未完成情結,又稱未完成願望,指一個人因沒有完成某件事情,而在意識和無意識中追求補償的意向。

  用通俗的話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給自己的人生預設劇本,並且期望外部世界按照自己的劇本去運作,比如希望自己學習優秀(成為「學霸」的故事)、顏值高或身體健壯(校花/「校草」被追捧、崇拜的故事)、父母疼愛(和諧模範家庭的故事)、親戚朋友羨慕(別人家孩子的故事)、人人關心(主角集寵愛於一身的故事)等。

  可現實中,老天爺這個「導演」實在是不給我們這些「主演」面子,基本不會按照我們預設的劇本去推進人生,甚至會故意給我們安排很多相反的劇情,如做個被吊打十幾年的學渣、跟暗戀三年默默守護的「男神」/「女神」表白結果被拒、爹不疼娘不愛、成為親戚口中教育孩子的反面典型、持續感受到世界滿滿的惡意等,讓我們體驗到了各種人際關係衝突帶來的糟糕感覺。

  如案例中的小身,她的早年經歷中就有許多「爹不疼娘不愛」的劇情。小身的父母信奉挫折教育,會刻意給小身增加很多超出她年齡的要求作為磨鍊。從五歲開始,父母就要求小身背唐詩,一星期一首,背完唐詩開始背宋詞,兩星期一首。從五歲背到十五歲,小身只要背不下來,就得被罵或被打。父母不僅在背詩詞方面對她有要求,在她生活作息、儀容儀表、日常禮儀、愛好特長、娛樂方式、家務參與、學習等各個方面,父母都給她制訂了嚴格的規定。小身在外人眼裡總是「別人家孩子」的標杆,但事實上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些表面的優秀都是在父母嚴格規定下過度透支自己的結果,因此她的身體一向很差。也只有在生病的時候,父母才適當放鬆對她的要求。

  

  我們大部分人接收到現實越來越多的負面反饋後,就會慢慢認命,逐漸認清自己並不是上天的寵兒,不是宇宙的中心,於是會把預設劇本一點一點修改成「健康平安過一生、有兒女、有朋友、有事業、有愛好」這種可控性較高的劇本。

  但是,有少部分人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的現實劇情給他們帶來的落差感太大了,那個年齡段的人難以自行消化這種落差感,無法消化掉的關係衝突帶來的那些糟糕感受,就會變成潛意識中的未完成情結。潛意識就把這筆帳記下了,這輩子誓死要跟老天爺「死磕」,早晚要把這齣戲重拍無數遍,而且還要一直改變結局,期望用無數的積極體驗覆蓋舊的消極體驗。

  拍戲得有布景和演員,於是某些特定的場景、特定的關係狀態、特定的人、特定的言行便會成為觸發劇情的按鈕。一旦觸發這些按鈕,你就會進入某段在你人生中曾經上演過但結局卻不如你願的特定劇情,然後期待參與演出的其他人,比如你的伴侶,能夠把故事演繹出不同的劇情走向,得到你想要的結局。可當下的積極情緒覆蓋不了過往的消極情緒,因此這段劇情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在你的生活中被觸發並上演,也就成了強迫性重複的未完成情結。

  案例中的小身之所以會經常跟男朋友發生衝突,就是由於男朋友提出不滿的這個行為,觸發了「父母過度限制小身」的劇情,於是小身便會立馬扮演「被父母過度限制的幼小的自己」,然後跟男朋友(象徵意義上的父母)抗爭到底,以求得到跟小時候不同的結局。

  而且由於未完成情結大都以人際衝突為故事背景,所以有些有未完成情結的人還會經常不自覺地在關係中製造衝突,以還原劇情背景,主動觸發劇情,給關係增加很多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的矛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