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分析,透過感受去理解對方
2024-10-08 17:06:50
作者: 蘇菲雅 姚彥宇
這裡的「移情」,不是我們日常理解的「移情別戀」里的變心的意思,而是指在咨訪關係中,來訪者把諮詢師當成早年環境中與其有重要關係的人,並把曾經給予這個人的情感都投注到諮詢師身上。通俗點講,移情是以情感為媒介,試圖將早年的關係相處模式在當下的關係中進行複製、粘貼。
比如,一個早年由於情緒被父母漠視而對父母帶有恨意的來訪者,在做諮詢的時候一旦信任諮詢師,Ta就會表現得相當情緒化和歇斯底里。諮詢師如果未能緩解Ta的情緒,解決Ta的問題,Ta就會因此怨恨諮詢師。這種把對父母的恨意投注到諮詢師身上的過程,就叫移情。
此時,諮詢師首先會感受到恐懼和焦慮,覺得這個來訪者太失控了,不知道Ta會做出什麼衝動的事情;其次,諮詢師會感受到無力,來訪者不配合諮詢,只是一直發泄情緒,同時又希望問題被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諮詢師不知從何入手去解決問題;最後,諮詢師還會感受到憤怒,因為來訪者不但不配合,甚至還質疑自己的專業度。
基於這些情緒,諮詢師會覺得這個來訪者很難相處,因為一點小事就咋咋呼呼地不消停,也想遠離Ta。諮詢師這些由於來訪者的行為而產生的情緒和針對Ta的情感反應,就是諮詢師的反移情。
此時,如果諮詢師將這些情緒情感付諸行動,衝著來訪者發脾氣,或要求Ta控制好自己,或建議Ta去辦理退款,結束諮詢,就是被來訪者的移情引發的反移情所控制,成為來訪者人生中無數個漠視Ta情緒的人中的一個,這次諮詢也就宣告失敗。
如果這個諮詢師繃緊腦子裡移情分析的弦,能意識到自己體驗到的這些情緒情感,都是眼前這個來訪者製造的,Ta的人際關係之所以有問題,就是由於Ta總是這樣「勾引」別人錯誤對待Ta,那諮詢師就找到了理解這個來訪者的鑰匙——這些焦慮、恐懼、無力、憤怒、厭惡、想遠離或疏遠關係的感受,都是Ta在早年關係里曾經體驗過,但無力消化的情緒。所以Ta帶著這些情緒,來求助Ta信任的人了。
能領悟到這一點,諮詢師對這個來訪者的負面情緒和負面情感就能消解掉大半,也就有意願和情緒空間幫助這個來訪者。
後續無論是只針對當下咨訪互動,從行為角度討論如何修復現實人際關係,還是探討早年創傷,用「哀悼」或「空椅子」技術宣洩情緒,抑或催眠、共情,只要諮詢師沒有被來訪者「勾引」得錯誤對待Ta,依然能夠對Ta的情緒保持接納的態度,那這段咨訪關係本身就對來訪者有價值,Ta能通過當下這種良性互動,領悟並學會如何跟他人正確相處。
移情不僅會發生在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關係中,幾乎在每個人建立的所有關係里,都會有移情的影子。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對他人進行移情,也無時無刻不在對抗或順從他人「勾引」起的反移情。從移情的角度看,當下很多親密關係的矛盾,都是過去問題的延伸,伴侶是通過製造感受告訴我們,Ta曾經體驗過多麼糟糕的感受,期望得到我們的理解,期望我們幫助Ta消化這種情緒,只是Ta不知道自己在做這件事,而處於感情中的我們也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就會變成雙方經常無來由地吵架。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原生家庭問題越多的人,在關係中移情製造出的反移情,就越可能是負面情緒和負面情感,自然在後續的親密關係以及人際關係中更容易有矛盾衝突。
我們不能要求未接受專業培訓的普通人擁有移情分析的能力,因為無論是保持移情分析的意識,還是訓練出條分縷析的分析能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至少我們需要保持一個意識,即當下關係中的矛盾,不僅僅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背後有雙方對他人尤其是對養育者和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情感糾葛。你們的敵人不是彼此,而是彼此的糟糕過往給各自帶來的負面影響。
親密關係之所以有療愈作用,就是由於我們作為成年人,對彼此的愛能夠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對方負性移情產生的糟糕反移情,而依然堅持正確對待對方。
彼此都變得更好相處、更能理解他人,才是一段健康親密關係的標誌。所以,當你戀愛後發現自己性情大變,變得很難相處,狀態很糟糕,那你就要思考:
對方的哪些行為改變了原來的你?
對方的行為是通過製造哪些感受來影響你?
面對對方的負面影響,你如何不被改變?
你要如何反過來給對方施加積極影響?
(當然,性情大變也有可能是由於你自身的創傷在安全的親密關係中暴露出來,詳見後續第三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