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大意失荊州?關二爺:這都是陰謀

大意失荊州?關二爺:這都是陰謀

2024-10-08 17:00:40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在中國歷史上,要說哪位名將在民間的知名度最廣,或者最為大眾所認同,那一定要數大名鼎鼎的武財神——關羽。不過,歷史上的關羽,雖然有著「威震華夏」的赫赫戰功,但同時卻也有著「敗走麥城」的暗淡收場。「大意失荊州」,也是民間一直流傳的俗語。那麼,這位蓋世名將究竟為何會丟掉荊州呢?

  三國時代說的荊州,並不是現代湖北省的荊州市,而是指漢代十三州之一的荊州,範圍主要是在今天湖北和湖南一帶。而今天的荊州市,則是當時荊州的治所江陵城。不過,在呂蒙「白衣渡江」前,關羽所控制的並非整個荊州。根據建安二十年(215年)孫劉「湘水之盟」的約定,當時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三郡歸劉備,也就是在關羽治下;而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孫權,而諸葛亮曾經隱居的南陽郡,則是在曹操的控制之下。

  建安二十年,劉備拿下益州。同年,呂蒙奉孫權命令率軍進攻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其中長沙、桂陽二郡,直接是「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在此情況下,劉備「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換言之,已經做好了與孫權全面開戰的準備。但是此時曹操拿下漢中,為了防止曹操繼續南下益州,劉備只得與孫權劃定「湘水之盟」,返回益州備戰。之後,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漢中之戰爆發,同年,魯肅病死,呂蒙接替魯肅軍務,為奪取關羽鎮守的湘水以西三郡,他與關羽交好以待時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率軍撤離漢中,漢中之戰結束,同年劉備「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之後關羽率領荊州軍隊北伐,襄樊之戰爆發。秋天,漢水泛濫,關羽趁機「水淹七軍」,擊敗于禁。同年,曹操派人到孫權處「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孫權的反應則是先派人到關羽處「為子索羽女」,但是關羽反對婚事,並辱罵來使,隨後便是呂蒙詐病後「白衣渡江」。關羽回軍時,發現後方已經被呂蒙拿下,最後敗走麥城。

  重新梳理過時間線後,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兩個重要問題:首先是劉備方面,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絕對不是所謂作戰意圖不明,或是關羽獨斷專行,而應該是經過長期準備後,在劉備授意下承接漢中之戰的連續性北伐,故而劉備在稱漢中王后,便「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而關羽也能夠在同年就發動如此大規模的北伐。

  其次,孫權一方,包括孫權和接替魯肅軍務的呂蒙,實際上都一直在覬覦關羽鎮守的荊州。

  換言之,如果從宏觀角度來看,關羽所謂的「大意失荊州」,嚴格來說應該是整個劉備集團對於孫權集團的威脅認知不足,過於專注對曹操集團的打擊,最後導致荊南三郡的失守。不過具體而言,關羽究竟是因為自大,還是像有人所猜測的那樣,是因為手下早就與孫權集團密謀,才最終丟掉荊州呢?

  

  這個問題牽扯到四個重要人物,分別是以「白衣渡江」一戰成名的呂蒙,原本駐守江陵的麋芳,駐守公安的士仁,以及勸降麋芳、士仁的虞翻。《三國志·關羽傳》中,對於相關問題記載如下:「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輕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如果只看《三國志·關羽傳》,那麼很容易得出結論,麋芳、士仁的投降是因為這兩人長期遭到關羽的蔑視,最後在關羽的一句「還當治之」的威脅下,乾脆投降了孫權。但這個說法本身有很多問題。

  士仁暫且不論,麋芳何許人也?他和他哥哥麋竺乃是徐州世代豪族,在陶謙病死後,正是他哥哥麋竺迎劉備入主徐州,在劉備被呂布擊敗,面臨全盤崩潰時,麋竺不僅將全部家產給予劉備渡過難關,還把自己妹妹嫁給了劉備,這之後麋竺、麋芳兩人便一直跟隨劉備集團。有這樣的背景,別說麋芳只是「供給軍資不悉相救」,恐怕就算真的私通東吳,想要殺他,也需要劉備點頭。

  況且歷史上關羽並沒有一路護嫂「過五關斬六將」,麋芳的妹妹麋夫人在關羽被曹操擒獲之後就再無記錄。以關羽的性格,對麋家可能懷有一種愧疚感,單從這一層看,恐怕關羽就不會真的重罰麋芳。

  至於所謂的麋芳、士仁倒賣軍械物資怕被發現之類,其實也說不通,《三國志·呂蒙傳》中引用《吳錄》道:「初,南郡城中失火,頗焚燒軍器。羽以責芳,芳內畏懼,權聞而誘之,芳潛相和。」由此記錄來看,這件事與率先投降的士仁沒有關係,而且麋芳如果真的倒賣軍械,勾結東吳,孫權就不會是後知後覺的「聞而誘之」了。因此,這可能只是一個單純的意外。當然,以此為開端,麋芳可能和孫權勢力有了一些私下接觸,但是遠沒有達到叛變的程度。

  既然麋芳、士仁兩人投降不是因為畏懼關羽的責罰,那是因為什麼呢?要分析這點,就需要以這兩人的視角來看問題。根據《三國志·呂蒙傳》引用《吳書》的內容,呂蒙部隊扮成商人「白衣渡江」,一路拔掉關羽布置的「江邊屯候」,到達南郡。隨後,呂蒙手下的謀士虞翻要求與士仁見面,在被其拒絕後,寫信給士仁。這封信中有一句非常重要:「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

  根據《吳書》上的記載,從當時士仁對於一開始「不肯相見」和得書後「流涕而降」的反應來看,再結合虞翻信中對於士仁的威脅性的話語,基本可以排除士仁是有預謀的投降。不過虞翻的書信之所以能讓士仁「流涕而降」,其實也正是直擊當時士仁心中憂慮。從士仁在公安城中的視角來看,明明自己的上司沿著湘江布置了大量屯候,但是呂蒙竟能夠神兵天降般殺到公安城下。湘江沿岸究竟發生了什麼,呂蒙此番帶來了多少部隊,城內的士仁完全是兩眼一抹黑。敵軍已經兵臨城下,士仁沒有機會收集情報,也無法與江陵的麋芳或樊城前線的關羽取得聯繫。

  這時,我們再來看虞翻信中「此非天命,必有內應」這句,其誘導性就很明確了,那便是利用信息的不對等,讓士仁懷疑呂蒙已經買通了包括公安城在內的各地守軍,最終讓士仁陷入慌亂,悲觀地選擇了放棄抵抗。隨後,呂蒙到達麋芳駐守的江陵,直接「以仁示之」,麋芳「遂降」。雖然史書沒有記載麋芳當時的心態,但他很可能和士仁一樣,處於混亂狀態,當他看到在呂蒙軍中的士仁時,更是對當時的局勢產生誤判,最後只好選擇投降保命。

  由此觀之,雖說關羽可能內心確實瞧不上東邊的孫權,但在軍事部署上卻沒有小覷對方。畢竟,既然士仁和麋芳通敵的情況並不成立,關羽在相信呂蒙確實已經病倒的情況下,也只是「稍撤兵以赴樊」,還是留給後方足夠的兵力。之後在襄樊之戰中,在徐晃救援樊城之後,關羽發現一時無法獲勝更是乾脆撤軍,可以說,他始終沒忘記對孫權方保持警惕。至於說關羽為什麼要安排能力不強、缺乏對局勢判斷能力的士仁、麋芳之類在後方,而沒有安排更有能力的將領,只能說人才的匱乏本身就是劉備集團的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這一點倒也不能太苛責關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