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火燒烏巢中的劫糧道策略為何被稱為「奇謀」

火燒烏巢中的劫糧道策略為何被稱為「奇謀」

2024-10-08 16:58:15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歷史上,在各種兵爭「鬥獸」中,劫糧道算是一種出場率極高的「奇謀」。在各種描寫戰爭的影視文藝作品中,無論己方劣勢有多大,無論對手實力有多強,似乎只要使出這一招,都能一招制勝。

  當然,歷史上使用劫糧道這一戰術大獲成功的例子的確不少,但是這一招始終被古代的軍事家們稱為「奇謀」。在古代,但凡被稱為「奇謀」的戰法,基本上都是風險極高的,成功了還好說,若是失敗,在後人看來簡直就是在「作死」。劫糧道也是如此,稍有基礎軍事知識的人,都不可能不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因而,在古代戰爭中,糧草的運輸路線和駐屯地點,都是會進行重點保護的。

  古代戰爭中,經常會動員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軍隊,但其中被真正投入前線用於作戰的數量,其實只占小部分。其他大多數的兵力,都是被用於後勤及後方各個據點城市的守衛工作。如果以現代的說法來講,古代所謂的劫糧道,實際上就是派一支部隊繞過敵方前線,迂迴到敵占區,在避開後方所有戍衛部隊之後,迅速攻下有重兵把守的糧草屯放地。

  其實,即便能摸進敵人的後方,但所要面對的敵人,無論是運糧的糧道還是屯糧的倉城,也都是結結實實的硬骨頭。古代運輸給養的軍隊絕非像影視劇中那樣是鬆散的後勤部隊,而都是正兒八經的戰鬥人員,可以說,整個運輸隊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支規模不小的正規軍隊。換言之,要完成一次劫糧道的任務,其難度其實並不亞於在正面戰場上打敗敵人。

  在項羽的成名戰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的西楚霸王首先攻擊的,並不是章邯率領下圍攻巨鹿的秦軍,而是當時王離率領運糧的部隊,整個過程更是兇險:「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

  既然劫糧道不容易,那麼直接去搗毀對面屯糧的倉城如何呢?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有著堪稱教科書式的點燃敵軍糧草的操作,但是哪怕只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應該也記得,火燒烏巢的計策並不是曹操自己一拍大腿做出的決定,而是得自袁紹手下投靠而來的許攸的獻策。

  

  許攸在整個火燒烏巢中的作用,其實完全可以從《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許攸對曹操的進言裡看出來:「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今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很明顯,前來「投誠」的許攸,與其說獻了什麼奇策,倒不如說是提供了袁紹軍的重要情報。他不僅將袁紹軍輜重的囤積地點告知了曹操,還點明了當時袁紹軍後方的狀態。正是依靠這些情報,曹操才能制訂計劃,進行火燒烏巢的奇襲。

  不過即使有許攸的情報打底,曹操火燒烏巢的過程卻也依然是相當驚險的。《三國志》中引用的《曹瞞傳》記載如下:「乃選精銳步騎,皆用袁軍旗幟,銜枚縛馬口,夜從間道出,人抱束薪,所歷道有問者,語之曰:『袁公恐曹操鈔略後軍,遣兵以益備。』聞者信以為然,皆自若。既至,圍屯,大放火,營中驚亂。大破之,盡燔其糧谷寶貨……」

  曹軍這支精銳進入敵軍腹地,依然能表現得安然自若,除了袁紹方面「屯軍無嚴備」外,極有可能還因為從許攸處得知了袁紹軍內部的口令暗號,才得以成功到達烏巢,再通過放火擾亂戍衛的部隊,最終完成「殺士卒千餘人」和「盡燔其糧谷寶貨」。

  除了火燒烏巢,像這種繞到敵軍後方襲擊屯糧倉城的戰例,還有一例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便是第三次清緬戰爭中,緬甸軍對清軍後方天生橋、蠻結、蒲卡、錫箔等幾處兵站的襲擊。雖然當時緬軍並沒有許攸這樣的天降情報大禮包,但是由於地理環境限制了清軍的進軍和補給路線,而緬軍對於地形更加熟悉,所以他們輕鬆摸到了清軍後方。加之當時清軍統帥明瑞輕敵,並沒有在後方部署太多軍隊,最終導致緬軍完成對清軍的劫糧戰。

  總而言之,如果某位將領要發動一場劫糧作戰,就必須滿足以下的條件:首先,其部隊戰鬥力必須足夠強悍,不僅要能夠完成滲透潛行這類高難度的任務,還要能以少勝多。其次,在情報方面必須有著壓倒性優勢,不僅要知道敵軍的運糧路線或是囤積地點,還要熟悉敵軍後方道路和地形,甚至最好能清楚敵人的後方軍事部署或者軍隊口令。最後,除了這些自身條件外,最關鍵的還要敵人自己在軍事部署上出現漏洞,要麼像袁紹在官渡之戰那樣管理鬆弛,要麼像明瑞在第三次清緬戰爭中那樣頭重腳輕。否則,要是對上一個部署完備、心思縝密的對手,就算自身條件再硬,也是很難成功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