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清醒和判斷力

2024-10-13 04:09:51 作者: 李英

  一件事情,首先不論好壞,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蜂擁而至。「一人膽小如鼠,二人氣壯如牛,三人膽大包天」,反正人多,誰怕誰?

  假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位行人,紅燈亮了,然而路面上並沒有行駛的車輛。這時候,有一人不顧紅燈的警告穿越馬路,接著兩人、三人……人們蜂擁而過,置身其中的你會怎麼做呢?倘若你還留在原地,不但別人會說你傻,恐怕連你自己也會這樣認為了。這是「從眾效應」最常見的一個例子。

  從眾效應(conformity)是指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形成印象、做出判斷的心理變化過程,以及在信息接收中所採取的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對策傾向。從眾效應既包括思想上的從眾,又包括行為上的從眾。

  在研究從眾現象的實驗中,最為經典的莫過於「阿希實驗」。

  1952年,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設計實施了一個實驗,用來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他請大學生們自願做他的受試者,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情況的。當其他來參加實驗的學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他發現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裡了。於是,他們只能坐在其他位置上。事實上他們不知道,這5個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受試者(即所謂的「託兒」)。

  阿希要大家做一個非常容易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一張畫有一條豎線的卡片,然後讓大家對這條線和另一張卡片上的3條線做出比較,看它和3條線中的哪一條線等長。判斷共進行了18次。事實上這些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確判斷的。

  然而,在兩次正確判斷之後,5個假受試者故意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錯誤答案。於是許多真的受試者開始迷惑了。他是堅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還是說出一個和其他人一樣,但自己心裡都認為不正確的答案呢?

  從總體結果來看,有33%的人選擇了和5個假受試者一樣的判斷,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對這個問題判斷出錯的可能性還不到1%。當然,還有24%的人一直沒有從眾,他們堅持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來回答。

  

  為什麼人們會放棄自己的正確答案而選擇和眾人一致的錯誤答案呢?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持某種意見的人數是影響從眾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人多」本身就是很具有說服力的一個明證,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意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與眾不同是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的。在一個系統內,誰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或行為,往往會被其他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厲懲罰。

  從眾是合乎人們心意和受歡迎的,不從眾不僅不受歡迎,還會引起災禍。例如,來往車輛川流不息的道路上,一位逆向行駛的汽車司機;彈雨紛飛的戰場上,一名偏離集體、誤入敵區的戰士;萬眾屏氣靜觀的劇場裡,一個觀眾突然歇斯底里地大聲喊叫……公眾幾乎都討厭越軌者,甚至會對他群起而攻之。

  美國霍桑工廠的實驗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霍桑工廠的工人對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個標準,完成這些工作量後,就會明顯地鬆弛下來。因為任何人超額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員提高定額,所以,沒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標準。這樣,一個人幹得太多,就等於冒犯了眾人;但幹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幹得太多或者太少都會被提醒,而任何一個人冒犯了眾人,都有可能被拋棄。為了免遭拋棄,人們就不會去「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只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

  參考周圍人的做法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認為大多數人採取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行為,這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大多數情況下,多數人都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正確的事情。周圍人的做法對我們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跟隨大多數人的做法,這為我們的行為提供了指導,可有時候也容易使我們被它誤導。一條傳聞上了報紙就會成為公認的事實,一個觀點藉助電視就能變成民意。遊行示威、大選造勢等政治權術無不是在藉助從眾效應。因為,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做出判斷,並採取行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