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4-10-08 14:41:20
作者: 寧十一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飛多高第一章志向:父親有遠見,孩子有追求父親有夢想有追求,孩子才不會甘於平庸
我曾在短視頻平台上,看到一個灰頭土臉、破衣爛衫的孩子撿著柴火,烤著土豆,日復一日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其中他與採訪者有一段特別的對話,讓人深思。
採訪者:「村裡有學校,還是免費的,你為啥不去讀書?」
背著木柴的瘦小少年笑呵呵地說:「俺爹說讀那個沒用,老師也找過,可俺爹不讓俺去咧。」
採訪者:「你就不想將來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孩子依舊在笑著說:「俺爹說外面也一樣得打工掙錢,累得很,還不如在家裡種種地放放羊,有吃有喝就夠咧。」
採訪者:「你真的甘心在這裡待一輩子?」
孩子沉默了會兒說:「俺爹其實也說過要不就跟著俺叔出去,可俺想俺爹待這兒一輩子了,俺也能待,這樣挺好哩。」
視頻里的對話聽上去沒有任何問題,細細去想,卻透露出另外一層深意:這個孩子在用自己的一生為他庸碌無為的父親買單,繼續做一個沒有任何想法、甘願平庸、得過且過的人。
沒有夢想沒有憧憬甚至沒有闖勁兒的父親就像溫水裡的青蛙,貪婪又固執地守著僅有的溫暖,這種看似愜意舒適的態度其實是對平庸生活的屈服。最重要的是,父親的這種碌碌無為也會將自己的孩子囚禁在舒適圈裡,令他失去鬥志和激情,每天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曾說:「一個人想要成功,想要改變命運,有夢想是重要的……同時,我們不僅僅要自己有夢想,還應該用自己的夢想去感染和影響別人,因為成功者一定是用自己的夢想去點燃別人的夢想,是時刻播種夢想的人。」有夢想有追求的父親,是精神力量的傳播者,而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自己的孩子。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擅黃老學,精天文學,家有藏書萬千。司馬遷從小便被父親對文學狂熱至極的態度薰陶,他10歲就開始閱讀各種古文典籍。
司馬談經常給兒子講述自己遊歷在外的所見所聞和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在司馬遷心中,父親這座山越來越高,他豐富的學識及閱歷令司馬遷心生嚮往。司馬遷在20歲時,毅然背上行囊去遠遊考察,這一去便是二十年,行程達數萬里,足跡遍布全國。
父親年老體衰之時,將自己一生的夢想與追求說與司馬遷:他原想有生之年能寫一部通史,如今已無法完成這項浩大工程。病危之際,父親將心中遺憾說與兒子,並再三囑咐兒子切莫忘記他還未完成的這件大事,司馬遷方明白父親之偉岸是他所不能及的。為讓父親心安,他當即立下重誓:「就是有天大的磨難,我也要完成您的囑託,請父親放心。」
父親的遺願和教誨深深觸動了司馬遷,父親不甘他亦不甘,於是他在出任「太史令」後,便全力以赴廢寢忘食地投身這項艱難的工作。縱然他曾入獄受宮刑,亦忍辱負重,終於用生命與血汗鑄就了一部千古絕唱——《史記》。
司馬談與司馬遷真是應了「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亦是應了「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夢想與追求鑄就了司馬談身為人父的偉岸形象,並時刻影響、引導著司馬遷,最終促成了司馬遷完成兩代人的心血結晶——《史記》。
大部分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一再強調,對生活充滿熱忱,有夢想和追求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極其重要。有夢想的父親,精神更飽滿,有活力有激情,時刻充滿幹勁,即便經歷挫折或失敗,依舊不服輸。在孩子心目中,這樣的父親就是大英雄,是他的榜樣,是他追逐的目標,也是他精神的勉勵者。
也許現實殘酷地磨平了你所有的稜角,讓你不得不向生活低頭,放棄了原本的夢想與追求,成為一粒隨波逐流的微薄流沙。但你一定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一個胸無大志、「掙錢不過是為了混日子」的人。
「愛之深,則為之謀長遠。」在孩子面前,父親要永遠保持有方向、有追求的態度。當孩子看到爸爸高談闊論,在為夢想不停奮鬥,甚至險些就要功成名就時,爸爸便成為孩子心中的一道光,理想化地認為自己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厲害最完美的人,從而潛移默化地對自己起到鞭策作用,把爸爸當作標尺,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曾有個孩子寫過這樣一段話:「我的爸爸眼中有山,心中有海,他熾熱得像灼目的太陽,於是我每天按時完成作業,課上從不打盹,爭取每年都拿到獎狀,因為我沒有勇氣去做他臉上的黑子。」
爸爸有夢想有追求,孩子才不會甘於平庸,他會早早地懂得,只有一個懷揣夢想與追求的人,一個肯為了夢想努力拼搏的人,才有資格擁有與別人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