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貼標籤就夠了
2024-10-08 13:56:02
作者: 曉平
去學校接送兒子的時候,我經常遇到三五個家長扎堆在一起,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其間不乏這樣一些話語:
「我們家孩子膽子小,上課的時候都不敢發言。」
「我們家孩子動不動就哭,簡直就是個愛哭鬼。」
「我家孩子腦子有些笨,有沒有辦法改善?」
……
膽子小、愛哭鬼、腦子笨……不少父母總是肆意地評價孩子不好的一面,而且喜歡當著眾人的面說這些,有時用幾個負面標籤就概括了孩子的全部。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這一點毋庸置疑。也許貼標籤是父母的無心之舉,或者只是為了讓孩子有所改變。殊不知,這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影響孩子以後的行為發展。因為孩子在心裡可能會認同父母的話,覺得自己如同父母所說的一樣,然後朝著負面標籤的方向發展。
奇奇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平時一直不敢參加集體活動。同學們唱歌,她不唱;同學們跳舞,她不跳。六一兒童節,老師安排奇奇和其他幾個同學一起表演,奇奇平時在家練習得很好,但一到學校就表現得扭扭捏捏。
「我家孩子從小就這麼內向,人一多就不敢說話。照這樣下去,她怎麼會有出色表現?」奇奇媽煩惱不已。
老師善意地說:「沒事,孩子們都比較害羞,多鍛鍊幾次就會好起來的。」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老師,我真的可以嗎?」奇奇追問老師。
老師問奇奇:「你想上台表演節目嗎?」
「想。」奇奇輕輕地點頭。
老師又問:「既然你想上台,為什麼又不敢上台呢?」
奇奇回答:「我想上台表演,可我膽子小,不敢上去,媽媽說我從小就膽小害羞。」
聽到女兒的話,奇奇媽才知道孩子之所以不敢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正是因為自己平時給女兒貼上了「膽小」的負面標籤。女兒一直認為自己膽小,將自己禁錮在「膽小」的負面角色中,失去了表達自我的勇氣。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肯定、被讚揚,孩子也一樣。當孩子面對生活與學習的壓力,或做出某一行為時,他們需要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和肯定。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認同和肯定,就是他們建立自我認同最好的推動力。反之,當父母不斷否定孩子時,孩子就會逐漸喪失自我認同感。
何謂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感就是一個人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以及自身的價值所在。一個人只有建立了自我認同感,才能更好地建立自信與勇氣。但是自我認同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並最終形成對自我的客觀認識和肯定。
根據一項心理學調查研究發現,生活中有的孩子之所以自我認同感水平高,是因為他們經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與肯定,這樣的孩子樂觀積極、敢於挑戰並勇於嘗試新鮮事物。而那些自我認同感不足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與鼓勵,甚至常常被批評,以至於膽怯懦弱、遇事猶豫不決。
對孩子而言,他們心思簡單,心靈稚嫩,父母給他們貼上怎樣的標籤,在他們心裡就會產生相應的定論效果,認定自己是怎樣的人。也就是說,孩子會成為怎樣的人,取決於父母認為他們是怎樣的人。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給孩子隨意貼上標籤。
實際上,孩子還那么小,他們的成長具有無限的可能性。面對孩子的狀況百出,父母只要根據當時的情況給予一定的指導,做到就事論事就可以了。
比如發現孩子吃飯速度慢時,父母千萬不能斥責孩子怎麼這麼慢,吃個飯也磨磨嘰嘰之類的,最重要的是排除干擾源!以愛說話的孩子為例,可以提醒他「吃飯的時候要專心,媽媽相信你能做到」「吃完飯,其他人才會專心聽你講」。如果孩子做不到,要重複提醒,讓孩子感到吃飯說話的誤區。
此外,孩子的心智和人生觀大多處於朦朧的狀態中,亟須得到外界的不斷強化。所以,不管外界如何質疑你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堅定不移地信任你的孩子,認可他、讚賞他、鼓勵他,讓孩子覺得你對他的做法是完全讚賞的、支持的,因此,便能在生活中不斷建立和培養良好的自我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