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不懂孩子內心的父母,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成功的說教,要留給孩子反思的空間

成功的說教,要留給孩子反思的空間

2024-10-08 13:54:17 作者: 曉平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在對孩子說完大道理後,會立馬問孩子懂沒懂?明不明白?知不知道自己錯了?

  很多時候,孩子給予的回應不是默不作聲,一臉倔強,就是會面露不耐煩。對此,作為父母的你有沒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你的說教為什麼會不起作用?其實,是因為你說教的方式令孩子覺得很沒面子,是因為你沒有留給孩子反思的空間。

  申申今年7歲,因為父母的工作很忙,他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今年暑假的時候,媽媽見工作不太忙,便將申申接到了身邊親自照顧,輔導孩子的學習,等到開學了再送去爺爺奶奶身邊。

  某一天,申申的媽媽接到了同事的邀請。原來,同事家的孩子要過10歲生日,想邀請她帶著申申去參加孩子的生日宴。對此,媽媽同意了。

  宴會那天,來了許多的小朋友。同事點了很多的菜,小朋友們吃得不亦樂乎。唯有申申,他沒什麼興趣,媽媽夾給他的菜,盛給他的飯,他都沒有吃完。媽媽見狀,便耐心地跟他說要吃完,但申申就是不吃。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媽媽的臉色不禁嚴肅起來,開始對申申說教:「申申,剩飯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因為我們吃的飯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浪費食物,就是在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每個懂事的孩子從來都不會剩飯。你看其他小朋友,他們是不是都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因為他們都是懂事的小朋友……」

  申申抬頭看了一眼其他小朋友,發現大家都盯著他看,這讓他的臉不禁紅了起來,低著頭不再說話。於是,媽媽問申申:「你知道錯了嗎?」

  對此,申申就是不回答,也不去吃他沒吃完的飯。而他無聲反抗的行為令媽媽不禁怒火中燒,她想繼續說教,但被其他家長勸阻了,這才作罷。

  後來,在切生日蛋糕時,申申吵著鬧著要最大的那塊。他的行為令媽媽非常難堪,不禁嚴肅地對申申說:「申申,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你是大哥哥,身為哥哥,應該禮讓弟弟妹妹,你明不明白?」然而,回答媽媽的卻是申申的「我明白」,以及他歇斯底里的吼叫。

  生日宴會過後,申申媽媽的心疲憊不已,她怎麼都不明白,她對孩子講道理,孩子為什麼就不聽呢?

  申申媽媽的說教錯了嗎?沒有錯。因為,孩子犯了錯,父母只有點出孩子的錯誤之處,孩子才能認識到錯誤,並且去改正。但是,申申媽媽的說教方法用錯了,是因為她的說教沒有顧忌孩子的臉面,沒有留給孩子反思的空間。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面對他人的說教時,如果自己真的錯了,那麼內心會是難堪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並且內心深處還有一個聲音「我知道錯了,你能不能不要再說了」。如果自己沒有錯,那麼又會覺得委屈,會十分抗拒他人的說教。尤其是在對方詢問自己懂不懂,知不知錯時,會覺得異常難堪,且內心的反感也會達到最高值,最終的結果不是負面的情緒外露,就是與說教的人辯解、起爭執。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會有激烈的情緒和行為,這不難理解,這是因為我們覺得很沒面子,所以企圖用這樣的情緒和行為來維護自己的面子。我們的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和成年人一樣,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對自尊心的看重有時候比成年人還重,所以他們會看重臉面也在情理之中。

  成功的說教不是在說教後立馬從孩子身上驗證說教後的成果,因為這樣的說教,最終都是失敗的。成功的說教應該是對孩子說教後,給予他們反思的空間,讓孩子在這個安靜的空間裡,反思自己的行為,認識到對與錯。

  因此,父母在對孩子說教時,想要取得效果,就一定要給孩子留出反思的空間。那麼,具體該如何實施呢?

  首先要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是聰明的,有時候能立即知道自己犯了錯,在那個時候,他們的內心是惶恐的,希望父母能溫柔、耐心地對待他們。而一旦父母嚴肅地對待他們,會令他們不自然地產生負面的情緒。一旦孩子有了負面情緒,再好的說教,效果都會大打折扣。所以,我們不只是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也為了令說教有效果,一定要耐心地對待孩子,指出孩子的錯誤。

  其次要圍繞孩子的錯誤,清晰地闡述道理。人在面對錯誤的時候,總想為自己的錯誤辯解,總不認為自己錯了,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在對孩子說道理時,一定要有條有理,令孩子能真正地認識到錯誤,這樣才能談改正。

  最後要留給孩子反思的空間,讓孩子自我反省。這一步,可以說是決定說教成功與否的關鍵一步。所以,我們對孩子闡述完道理後,不要立馬問孩子「知不知道錯了」「懂不懂」「下次還會不會再犯」這樣的話,而是要對孩子說「你自己好好想想」這樣的話。

  孩子在反思的空間裡,會反覆回憶父母說教的話語,並細細去斟酌。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會心生後悔,最後自覺地去改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