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記憶法

2024-10-12 20:42:48 作者: 明道

  【記憶故事】

  鄭成是一個文科生,而他之所以選擇文科,是因為他記性好,學習歷史、政治、地理這些需要大量背誦的科目時一點也不費勁,而且記憶效果還特別好,根本沒有大多數學生那種老是記不住的苦惱。

  

  而他之所以能記得住那麼多知識,主要是因為他在平常的學習中非常注意對這些知識進行歸納,他會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後再去記憶,效果會比沒有歸納前好很多。在學地理時,他會把那些「世界之最」全都歸納成一類來學習,比如說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等等;在學習歷史時他則會將那些「第一」歸納成一類去記憶,比如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第一個女皇帝是武則天,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美國第一任總統是華盛頓;等等。

  這樣的記憶方法讓他在記憶材料時想起一個知識點就能聯想到很多別的知識點,這樣一來記憶相對來說也就變得簡單了。

  【記憶寶典】

  故事中提到了歸納記憶法,所謂的歸納記憶法,具體是指將所需要記憶的內容按照不同的屬性來進行歸納,然後再分門別類地去記憶這些內容及其屬性的方法。

  平時我們所學習或是接觸到的知識都是比較雜亂、零散的,想要記住這些雜亂的知識無疑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而歸納記憶法就是要對這些雜亂、零散的知識進行系統的總結歸納或者分析編排,讓它們形成一定的體系,並概括出一定的規律,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記憶了。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曾做過這樣一項關於記憶的實驗:研究者找來一些學生,要求他們在一節課的時間裡記憶112個英文單詞,這些單詞所涉及的種類主要有水果、文具、服裝和職業、交通工具等。研究人員先是讓這些學生去記憶這些看起來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聯繫的單詞,結果一節課結束後,很少有學生能把這些單詞全部記住。隨後,研究者又對這些單詞進行分類,並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它們排列起來,然後讓學生再去記憶,結果用了不到一節課的時間,學生們就把這些單詞全都記住了。

  由此可見,我們在記憶材料時,最好是能將其系統化、條理化地進行處理,只有這樣記憶才能夠更加高效、準確。有人曾經很形象地將歸納記憶法形容成圖書館裡放卡片的柜子,各種知識和信息都分門別類地放在不同的抽屜里,需要時只要拉開某個抽屜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了。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歸納記憶法在各個方面的應用:

  1.對歷史知識的記憶

  比如說在記憶我國近代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時,我們就可以將其歸納成「一二三四五」來記憶,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指一次失敗的變法,即戊戌變法。

  二是指產生了兩個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

  三是指近代史上總共發生了三次革命高潮,即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四是指簽訂了四個最為重要的不平等條約,即《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

  五是指發生了五次比較重要的戰爭,即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再比如說《馬關條約》的四項主要內容是: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島、澎湖列島;賠償二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作為商埠,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建立工廠。

  我們在記憶這些內容時運用歸納記憶法就可以將其記成「一廠、二億、三島、四口」。

  此外,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我們還可以採用歸納記憶法將那些「中國之最」和「世界之最」歸納在一起去記憶,而為了方便記憶則可以製作一些圖表,如下圖:

  2.對地理知識的記憶

  我們是可以利用歸納法去記憶地理上的世界之最,如下圖: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歸納記憶法去對某些國家的特點進行記憶:

  3.對物理知識的記憶

  物理上的「阿伏伽德羅定律」是這樣的:「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在記憶該定律時我們就可以將其歸納為「四同」來進行記憶,如「在同溫、同壓條件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也可以略記為:同壓、同溫、同體、同分。

  4.對化學知識的記憶

  比如說在記憶催化劑的性質時,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一變兩不變」。其中的「一變」是指在化學反應里使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的速度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變慢,也可以是變快;「兩不變」指的是其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後是不變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使用歸納記憶法記憶材料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要對所記憶的材料進行及時地學習,這樣我們在整理和歸納記憶時才不會因為沒有頭緒而無法下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