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坤俞有愛伴學路
2024-10-04 18:41:23
作者: 羅鳴
1910年放暑假,鄭佑之放假回到畫象嘴,後母王氏一天同佑之講:「佑之,這幾年你在宜賓上學,花了不少錢,現今你也讀了不少書。你是知道的父親病故後家業落敗,還差了很多債務沒有還清,是我們全家人省吃儉用,才勉強盤你上學的。你現在已經不小了,乾脆不讀書了,回家幫助家裡,盤好3個未成年的弟弟。」
聽了後媽的話之後,鄭佑之心中也明白她這些年當家的苦處,但不管怎樣說,他也要堅持完成學業,就向後媽說:「母親,書我是要繼續讀的,我必須要完成初中學業。家裡錢緊,我就節約用,我還可以請長輩幫助我解決上學的一些費用。」
「母親不想讓你外出讀書,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你父親在閉眼睛的時候,拉著我的手說,『一定要儘早把你的婚完了。』現在你19歲了,已經成了一個大男人,不要整天只想著在外面讀書,現在你應該成家立業了,早日把李家大小姐娶過門,這樣也才讓你父母在九泉之下安息……」
「母親的心意我懂。但我現在的學業半途而廢,沒有完成學業就結婚,我堅決不同意。」
「你這孩子咋就不聽長輩的話。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是管不了你,那就請你家長輩來教你。」王氏自以為對佑之的關心,他不領情又聽不進話。她一生氣帶著老六,去了同族大哥鄭富安家,請求大哥出面,勸勸佑之。
鄭富安就出面召集鄭家同族兄弟,來到鄭佑之家,由大伯主持正式開個家庭協調會,研究如何解決鄭佑之的問題。
鄭富安首先叫王氏先講。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並請在座的各位,好好勸勸佑之。
王氏講完之後,鄭佑之就在長輩面前,陳述了自己想繼續讀書,暫不結婚的理由。
在座的鄭家人,也紛紛發表了看法,各說各有理,各講各的話,甚至還有人提議王氏乾脆把家分了,讓他們各自奔前程……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聽了大家的話後,鄭富安說:「大家同心協力,資助佑之繼續在宜賓讀書吧。現在就讓他放棄學業,真是太可惜了。至於佑之的婚姻大事,再過些時候完婚,也不耽誤什麼的。」
最後,在鄭富安的主張調停之下,大多數人支持鄭佑之繼續讀書,王氏也才勉強答應佑之繼續求學。
1910年冬,當鄭佑之從宜賓放寒假回到畫象嘴後,後母再向他提出完婚大事,並找來同族長輩勸說。大家都叫鄭佑之利用這次假期把李家大小姐娶進門,把婚結了,一可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二可幫助鄭家打理家務;三則同意讓他結婚後繼續去宜賓讀書。
在這種情況之下,鄭佑之才答應完婚。隨即,由鄭富安、王氏,帶上鄭佑之到伯陽嘴,正式向李家提出為兒女完婚的喜事。
李鴻緒對於鄭家這些年來發生的變故了如指掌。雖然鄭家敗落,但他們對未來的女婿鄭佑之,看得清清楚楚。他喜歡佑之的人品,愛他一心求學上進,更愛他的才華橫溢。李先生相信佑之今後一定能有出息,重新光大鄭家,那是指日可待。
藍明富更喜歡長得高大帥氣的未來女婿,她對鄭佑之相當喜歡。特別是大閨女坤俞,從小就同佑之感情盛好,兩情相悅,把心交到了佑之的身上。今天,終於盼來了鄭家人說婚事。李家人滿心歡喜,爽快答應。
徵得李家同意後,王氏就以母親身份做主,請人看好了黃道吉日——1911年正月初八。於後,她積極張羅,為鄭家娶第一個兒媳婦忙碌開來……
正月初八的太陽,暖烘烘地爬上了當頂的天空,一頂8人抬的大花橋,一閃一閃地進入人們的視線,隨後跟著一路不算太長的送親隊伍,正向畫象嘴歡歡喜喜地走來。
觀看熱鬧的人們,長長地排在畫象嘴的朝門外,喜迎新娘進門。站在畫象嘴朝門口的鄭富安高聲大喊:「放喜炮,迎新人!」
頓時,從畫象嘴燃放起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向人們報喜:鄭佑之、李坤俞這對新人,從此結為夫妻。
大紅花轎抬進了畫象嘴。鄭佑之滿臉紅光地走在大花橋的後面。充當新郎伴郎的唐大興,滿臉笑開了花,好像是他結婚一樣歡天喜地。
當大花橋抬進畫象嘴寬闊的院壩時,唐大興高聲大喊:「佑之,把新娘子抱出來,讓我們沾喜氣!」
鄭佑之就把李坤俞抱進懷中。新娘頭頂紅蓋頭,幸福地依偎在新郎的懷抱。
婚禮現場,王氏穿著一件大紅棉襖,滿臉喜色地坐在婚禮的主台上。新郎新娘站在鋪著一塊紅地氈上。鄭福安主持婚禮:
「一拜天地,蒼天為證:鄭佑之、李坤俞天造一雙,地配一對,從此結為夫妻。」鄭佑之帶著李坤俞,向老天鞠躬。
唐大興帶頭鼓掌。婚禮現場,爆發出喜氣熱烈的掌聲、高聲歡樂的笑聲,一齊飛出了畫象嘴,迴蕩在天空。
「二拜高堂,感謝撫養之恩,永遠孝敬老人。」新郎新娘面向後媽鞠躬。
「三,夫妻對拜,夫妻恩愛,早生貴子,永結同心,百年好合!」新郎新娘面對面幸福地互相鞠躬。
結婚禮拜儀式結束後,鄭佑之就牽著李坤俞的手,進入了幸福的洞房……
那天的婚禮,按鄭佑之的要求辦得簡潔。只請人鄭家同族、李家送親客人,加上鄭佑之的外公家人,王氏家人,總共擺了9桌婚宴喜酒。
一天,鄭佑之同新婚妻子在鄭家莊園裡賞梅時,他突然來了靈感,借《紅梅》為題,贊妻詩一首:
東風為汝洗鉛華,又點胭脂學畫家。
似笑絳桃無骨骼,卻憐紅杏少橫斜。
新妝照水窺明鏡,薄醉當春斗綺霞。
蜂蝶未知芳信草,清高到底是梅花。
隨後,鄭佑之還寫了幾首「內人出閣時姊妹之離緒」的詞——
在昔齟齬嫌聚久,偏今離異觸愁多。
柔腸翻是香菸織,縷縷相思結一坨。
豈為于歸次及哉,為渠多病自徘徊。
是紅是黑憑天去,珍重明朝早轉來。
在昔分離原與姊,今朝別妹更添愁。
最憐弱妹嬌痴甚,照樣拖裙叫破喉。
歷年什物賴收羅,此目分離意若何。
一樣爹娘齊墜淚,獨渠贏得哭聲多。
大婚喜事辦完之後,鄭佑之沒有沉浸在蜜月之中,他將繼續去宜賓讀書新婚妻子同新婚丈夫甜蜜相守10天後,她知道丈夫的心思,溫情地對他說:「佑之,馬上就要開學了,我雖然捨不得你離開我,但為了你的前程,為了你的理想,為了我們今後幸福的生活,你就走吧。」
鄭佑之輕輕地把妻子攬在懷中:「謝謝你的理解與大度。坤俞我走了以後,家裡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同母親、兄弟們相處。」
「佑之,你放心地走吧,我會按你的要求做的。」
「我也捨不得離開你。但我們都還很年輕,一個人不能僅僅守著小家庭過日子,特別是作為一個男人,要幹的事還有許多。因此,為了我們今後的幸福生活,我不得不繼續外出去完成學業。」講到這裡時,鄭佑之心中就像煮沸的開水,一股股熱浪湧向眼眶,男人的淚水灑在了嬌妻的胸懷。
李坤俞也向丈夫傾灑心雨。鄭佑之率性一把摟緊了妻子,以阻止將要分別的惆悵。她像一隻溫順的兔子,乖乖地入住丈夫寬厚的胸膛。
正月19那天,鄭佑之背著愛情行囊,向站在畫象嘴的愛妻揮手告別,帶著妻子的愛邁向求學之路。
鄭佑之走出了畫象嘴,身影漸漸地離開了淚眼模糊的李坤俞。她還深情地目送丈夫遠走的背景。
「二嫂,二哥已經走了,我們回家吧。你不要悲淚了,以後我們兄弟陪你玩就是。」鄭瑞符懂事地對二嫂說。
到了宜賓之後,鄭佑之立即給妻子坤俞寫了一封信,還抄摘了古人的詩,藉以表達思鄉的心情:
花前灑淚臨寒食,醉里回頭問夕陽。
不管相思人老盡,朝朝容易下西塘。
相思無路莫相思,風裡揚花只片時。
惆悵深閨獨歸客,繞鶯啼斷落花枝。
囑咐花香莫過牆,隔牆人正繡鴛鴦。
聞香定要停針線,繡不成雙不寄將。
花飛一片減春光,恰逐春風送夕陽。
莫放珠簾遮燕子,好教含泥上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