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洪流立潮頭
2024-10-04 18:41:26
作者: 羅鳴
1911年,在中國大地上爆發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這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由廣大工農群眾、青年學生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場革命洪流,像決堤大江,洶湧澎湃,滾滾浪濤,沖向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鄭佑之雖然出生在一個封建地主家庭,但他面對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貪官污吏壓榨民眾,地主階級盤剝農民等等黑暗現象深惡痛絕。特別是對帝國主義的豪強欺凌,義憤填膺,早就萌生了愛國愛民、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的思想。
當辛亥革命的浪濤很快就在宜賓掀起,正在宜賓讀書的鄭佑之,同其他革命志士、進步同學一起,參加反清的革命行動。
1911年4月,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以後,同盟會領導人決定把革命的重心轉移到長江流域,推動了湖北地區革命組織的大聯合。
5月,清朝政府借鐵路國有為名,將已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並將修築鐵路的築路權,出賣給外國銀行財團,激怒了數省民眾,反清浪潮波及全國。四川人民首舉反清大旗,掀起了大規模的愛國保路運動。各州、縣、街、鄉、鎮都成立了保路同志會,參加人數達十萬之多。
在革命黨人的推動下,宜賓各縣已成立了保路同志軍。鄭佑之所在學校敘府聯中的全體師生,在同盟會的領導下,紛紛集會演說,散發傳單,並組織聲援。一時間,宜賓掀起了一股波浪滔天的反清怒潮。
同宜賓邊界相連的榮縣起義軍,在吳玉章的領導下,於9月攻占榮縣,通電全國宣布獨立。這時,鄭佑之也為燃燒起來的革命怒火所吸引,立即離開學校加入了革命鬥爭的行列,在宜賓北路一帶鄉鎮、榮縣五寶鎮等地方四處奔波,大聲疾呼愛國保路,為創建民國,推翻清廷的反動統治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鄭佑之參加了敘州同志軍,與革命同志一起會師犍為,支援成都,打敗了趙爾豐派來鎮壓同志軍的清軍。他就寫了一副歌頌四川保路鬥爭的對聯: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昔年倡爭路風潮,賴先生盡力維持,民國肇成君有力;
今後謀求再深造,求學成投身教育,以提高文化願望。
夏天爆發的四川保路運動,預示著全國革命風暴的到來。武漢新軍大部被調入川,統治者的武力減弱,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革命軍就爆發了武昌起義,先後占領漢陽、漢口,武漢三鎮。
孫中山領導革命起義以來,第一次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全國,全世界為之震動。鄭佑之與同學們立即組織上街遊行,慶祝勝利。他走在遊行隊伍的前列,帶頭振臂高呼:
「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中華民國!」
「打倒帝國主義!」……
武昌起義槍聲一停,湖北軍政府在武昌宣告成立。由於原來的起義領袖被捕、被殺、受傷或逃匿,群龍無首,加上革命黨人沒有認識到掌握領導權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只有社會上有「名望」的人才能號召組織政府,於是擁戴新軍統領黎元洪為軍政府都督,推舉湖北諮議局議長、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為總參議。
黎元洪料想革命不會成功,推託不肯上任。革命黨人便組織謀略處,擔負軍政府的領導責任。五天以後,黎元洪眼見清王朝大勢已去,才宣誓就職。他上台後,謀略處即被撤銷,軍政府被改組,立憲派分子及反動官紳紛紛擠進革命政府。革命黨人雖然與之進行反覆鬥爭,終究未能扭轉以黎元洪為首的舊官僚、立憲黨人控制湖北軍政府的局面。
湖北軍政府成立後,立即宣布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又公布了《中華民國鄂州約法》,規定主權屬於人民。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理想,在中國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武昌起義的勝利,引起了帝國主義和清王朝的極大震恐。帝國主義各國迫於革命形勢,不得不宣布「嚴守中立」。同時,又派軍艦集結武漢江面,做好武裝干涉的準備。清廷則於10月12日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新軍南下進攻革命軍,再度起用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委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
袁世凱想趁機攫取更大更高的權位,以「足疾未痊」為理由假意拒絕出任,直到清廷委他為欽差大臣,給他統率水陸各軍大權,他才「出山」南下,在漢陽、漢口打響了戰爭。
湖北革命軍民奮起保衛武漢,群眾踴躍參軍,幾天之內,軍政府擴軍達四萬人。新兵奮勇投入戰鬥,工農手持刀矛助戰,大敗清軍於劉家廟,首戰告捷,漢口全市張燈結彩慶祝勝利。
這時袁世凱命第一軍馮國璋部反攻,劉家廟很快復陷敵手,革命軍又退大智門。清軍縱火劫市,大火延燒三天三夜,漢口繁華之區化為焦土,到處成為廢墟。
漢口失陷後,由上海趕來武昌不久的同盟會領袖黃興受命為戰時總司令,率部偷渡漢水,反攻漢口未克,退守漢陽。清軍進攻漢陽,黃興率革命軍奮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漢陽又告陷落。歷時一個多月的武昌起義結束,形成革命軍與清軍隔江對峙的態勢。
武漢地區的戰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義形成的革命態勢是反動力量無法扭轉的。武昌起義後短短一個多月,全國有14個省先後宣告「光復」和獨立,革命風暴席捲神州大地,向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發起全面進攻,武昌起義終究導致了中國2000多年來封建王朝統治的結束。
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到宜賓後,鄭佑之又同革命黨人一道,同地方反動當局作不懈的鬥爭。迫使敘州府在革命勢力的強大壓力下,於12月5日宣布獨立,建立了擁護民國的川南軍政府。
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創立,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明確表示:「民國者,民之國也。為民而設,由民而治者也。」表明中華民國政府設立,完全是為了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管理國家,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應該屬於全體國民。
武昌起義代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中國同盟會本部由日本東京遷至上海;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再遷南京。中國同盟會在武昌起義之後開始出現分裂,有一些人並不贊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對孫提出的平均地權更加反對章炳麟、黎元洪等組建共和黨,使中國同盟會四分五裂了,南京臨時政府的9個成員中,只有3個是中國同盟會成員。
鄭佑之目睹辛亥革命雖然已把清廷推翻,民國建成,但革命的基本任務並沒有完成現實。特別是袁世凱篡奪總統權位後,很快就暴露出他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新代理人的醜惡面目。
中華民國成立後,鄭佑之原以為從此可以進入太平盛世,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遠大的理想抱負。可是,時間過去一年了,國家大權仍然掌握在軍閥、官僚和大地主、買辦資產階級手裡,國內政治並無多大變化。一些有治國理政的人才橫遭迫害。連孫中山也遭到頑固派、立憲派的挾持,大權旁落,不得不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鄭佑之為此憤憤不平,憂國憂民之心油然而生,提筆寫了一首《春草》詩——
幾經鏟割根難盡,欲下犁鋤土又堅。
況是春風常拂撻,任教深造總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