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鹽井父遭不幸回家守孝3年

2024-10-04 18:41:20 作者: 羅鳴

  1902年,鄭廷欽的腰傷腿傷基本痊癒了,他就重出江湖,把家底統統翻了出來,到自貢自流井,準備重新大幹一場——開鑿鹽井。這時,他把佑之從榮縣接到自貢,送入王氏宗族創辦的珍珠寺私立小學讀書。

  鄭廷欽在開鑿鹽井時,沒有精心預算好,沒有得到科學論證時,就盲目投入巨資開工。工程一開,需要注入資金源源不斷,眼看自己投入的資金斷裂,沒有辦法,他就四處借款,找人合夥投資,才使開鑿鹽井得以繼續施工。

  自貢是出名的鹽城,據說任何地方挖開就能找到鹽礦。鄭廷欽在自流井投入巨資開鑿鹽井時,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終於把鹽井造好了,卻流不出製鹽的水……

  面對付出的辛勞血汗,傾家金錢,還借債巨額,卻換成了一個空空的井、深深的大黑洞,連泡影也沒有撈起來。把投入的巨資全部倒進了廢井的泥土裡,被深深的黑洞全部吞沒,給鄭廷欽帶來了人生最大的打擊。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鄭廷欽開鑿鹽井宣布失敗時,當時一些投資入伙,籌資借款的債主,紛紛找到鄭廷欽賠償還債。鄭老闆又是一個誠信經商之人,只能回家變賣田產還債……

  開鑿鹽井遭到慘痛失敗後,徹底把鄭廷欽打垮了,倒在病床上,比當年賽馬受傷沉痛十倍。從此,他一蹶不振,患了心病身病,整天抑鬱成疾,不出莊園的大門。

  1905年,年僅14歲的鄭佑之,聞訊父親生了病重,遂停學返家,擔負起幫助照料父親的責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句古話當真從天而降,正好砸在了鄭佑之的頭上,砸得他撕心裂肺,悲傷痛哭:1905年春天,鄭廷欽拋下王氏和4個未成年兒子,撒手去了西天,到九泉之下找結髮妻子張靜宜……

  父親遭遇不幸去世之後。按照當地習俗,鄭佑之就回家守孝3年,只好放棄在外的求學時光。在家守孝的時光中,為了不荒廢學業,不僅自學,而且還到本鄉陳家寺繼續讀書。

  1907年夏天,16歲的鄭佑之在家守孝3年期滿,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宜賓縣最好的縣立中區高級小學。他告別後媽、3個弟弟,來到清朝末年宜賓最有名的翠屏書院讀書。

  那時的書院,是古代教育制度有別於官學的另一種教育系統,是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據資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開始於唐朝,是唐玄宗在東都洛陽開辦的第一個麗正書院。從宋朝開始,書院作為我國的一種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翠屏書院,位於宜賓城區翠屏山腰。據《宜賓縣誌》記載,本著「味先賢之言,求先賢之道,處則飭之身而行之家,出則推之國而達之天下,無愧先賢」的辦學宗旨。

  翠屏書院是一進三幢的磚木結構建築,配上小青瓦屋頂,顯得古典精緻書院四角,以磚牆環繞,形成一個四合院布局。這個書院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有致,體現了當時教學講學、祭祀、藏書的三大主要功能。

  翠屏書院環境古幽,清雅靜謐,古色古香的建築散發著典雅書香氣息。書院門前,東西分列鍾亭、鼓亭,在清代時,每當暮色臨近,鐘聲敲響,迴蕩山谷,蒼勁悠遠,是明清時期四川南部地區書院建築的典型代表。使人遐想聯翩,曾被譽為宜賓八景之一,稱為「翠屏晚鐘」。

  翠屏書院是宜賓有史可據的最早、最有影響的書院之一。後又經多次建設修葺。1849年敘府知府許道凡,捐資為翠屏書院增建房舍20餘間,以建房余銀670兩生息補充經費,又將義學田產劃歸書院。當時的宜賓縣令朱琦捐銀1000兩,加原有息銀為翠屏書院共購置田產房屋3處。

  1901年改為尚志學堂,後又改為敘州府中學堂。

  鄭佑之在翠屏書院,每天能安心讀書,孜孜不倦地暢遊在學海里。

  1908年,17歲的鄭佑之在翠屏書院讀書一年,又以優秀的成績,提前小學畢業,考入宜賓最好的中學——敘府聯中讀初中。這所學校的教員,大都是由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他們具有新知識的名儒,又有民主主義思想和強烈愛國熱情。他們在學生中倡導民主思想,宣傳反帝愛國運動,鼓動青年學生參加社會活動。

  鄭佑之進入敘府聯中讀書時,這是一所開門辦學的新型學校。在鄭佑之的班上,有同學江紹輔等37人,他們在一起不只是求學,而且學校經常組織他們進行討論,學以致用,讓他開闊了眼界,視野放在社會上。

  教鄭佑之他們的國文教員趙秋潭老先生,就是一位具有民主進步思想,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愛國人士。他在一次上作文課時,出了《論才》為題,要求學生即席作文。

  鄭佑之稍思片刻,立即伏案提筆《論才》——

  才,眾所周知是指一個人的學識能力:如才能、口才、幹才、將才。歷史上的人才不勝枚舉……什麼樣的人算人才?我認為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把思想轉化為行為的人,且首先能做到自食其力,又能影響帶動別人,為他人能創造美好生活的人。

  當今時代,已經是風起雲湧的革命時代。孫中山先生發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號召,率領革命軍舉起反清反帝大旗,點燃華夏民族前進的燈塔……而我們青年學生,就要成為革命鬥爭的人才幹才……

  鄭佑之把作文寫好後,交給了趙秋潭老師。趙老師閱讀了這篇作文後,興奮激越,倍感鄭佑之這個年輕學生,思想敏銳,眼界高遠。趙老師判定鄭佑之是個人才,是一個時代需要的人才!

  當第二天趙老師來上課時,首先把鄭佑之的文章在課堂上念給同學們聽。然後他講:佑之同學的《論才》,有別於其他學生的「之乎也者」,慣用八股文來敘述。而這篇文章精練、構思精巧、語言精闢,特別是論「人才」的觀點新穎、立意深刻。並緊緊結合時事,痛擊時弊,歌頌那些積極投身反帝反清的人士,號召培養救國救民於水火的人,給「人才」以全新的詮釋。

  然後,趙老師在課堂上請同學們開展討論:什麼是人才?今天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國家的人才?學生們討論激烈,各抒己見……從此,在敘府聯中,人人都知道有個人才叫鄭佑之。

  在宜賓敘府聯中讀書時,鄭佑之他們就接受了孫中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反清救國政治綱領。並與進步老師、同學們一起經常參加支持宜賓同盟會員領導的革命活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