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24-10-04 16:53:01
作者: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 著;李君蘭 譯註
格物致知,獲取知識之途,豐富追求之源
所謂致知1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2物,而窮3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4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注釋
1.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兩句。程子認為,「此謂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謂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這裡所選的一段文字是朱熹根據上下文關係補充的。
2.即:靠近,接觸。
3.窮:探究,徹底研究。
4.益:更加。
譯文
經文上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意思是要想獲得足夠的知識,就必須親自接觸事物本身從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因為人人內心都具有認識能力,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規律在生長運行。只是因為這些原則和規律有很多尚未被了解掌握,所以我們的知識就有很多局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引導學習者去接觸天下的萬事萬物。沒有人不是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去做更加深入廣泛的探究,以求了解和掌握萬事萬物的原則和規律。等到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後,就會有一天忽然把所有的認識貫通聯繫起來。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就沒有認識不到了解不清楚的地方,而自己內心的認識能力也就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蔽塞之處了。這便是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是掌握到知識的最高境界了。
解讀
這一章解釋「格物」。
《大學》經文中明確說出「致知在格物」,格物是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的方法途徑。掌握大人之學,學習治國平天下,尚且需要通過格物來完成,學習修身齊家,學習各種新科學新技術,乃至一個小小的公式定理,又何嘗不是如此?經過思考,經過探索,經過努力,那種忽而貫通豁然開朗的欣喜誰又不曾領會過呢?
只不過,宇宙空間無窮無盡,孔子之後2000年,對世界具體事物的認識和掌握取得了令人眩目的進步,然而,我們不僅未達到「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的境界,反而覺得眼前需要探索的未知世界更加寬廣無垠了。
「知之至也」可能永遠不會真正實現,無論是個體生命還是整個人類,我們只能不斷地向這個終極靠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永不停止的探索中保持長久的青春與力量。
神農氏親嘗百草
在很久以前的上古時代,黎民百姓都是住在山洞裡,靠打獵過日子,打到獵物就有飯吃,打不到就只能挨餓,生活完全沒有保障,人們的壽命就很短,而且很容易生病,生了病也沒有人懂得醫治,能否康復也就只能看運氣。
打不到獵物或者不夠吃的話,人們也經常采些草木果實來吃,可那個時候,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果實好吃又可以充飢,哪些果實難吃無法下咽,哪些草藥可以治病,哪些草藥有毒吃了會生病,誰也分不清。
百姓一天比一天增加了,可是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也越打越稀,人們生活越來越困苦了。
神農氏看在眼裡,心中焦急,他想讓百姓都能吃飽飯,治病痛。神農為此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之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第四天,神農氏帶領一批臣民,從他的家鄉隨州歷山出發,向西北的茫茫大山走去,山上有數不清的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以前從來沒有人到過那裡。道路艱難,他們走啊,走啊,腿走腫了,腳也起繭了,還是在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
四十九天之後,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只見高山連綿起伏不絕,山峰一座接著一座,峽谷一條連著一條,遠遠望去沒有盡頭。山上長滿奇花異草,人們離很遠就聞到了香氣。
神農他們就繼續往前走去,突然從峽谷竄出來一群狼蟲虎豹,把他們團團圍在中間。神農馬上讓臣民們揮舞神鞭,向野獸打去。打走一批,又圍上來一批,一直連續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全都趕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的傷痕一條條一塊塊,後來就變成了皮毛上的斑紋。
這時,臣民們驚魂未定,又已經筋疲力盡,紛紛勸阻神農,說這裡太險惡,應該回去。神農則堅定地搖搖頭說:「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餓了沒有東西吃,病了沒有藥物醫,我們怎麼能就這樣回去呢!」說著他就領頭走進了眼前的一條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腳下。
這座大山上半截插在雲彩里,四面都是刀切一樣的懸崖,崖上掛著長長的瀑布,長著密密的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沒辦法上去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神農依然搖搖頭說:「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餓了沒有東西吃,病了沒有藥物醫,我們怎麼能就這樣回去呢!」他爬到一個小石山上,對著眼前的高山,上下左右觀察,想找一個上山的辦法。後來,人們就把他站過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亭」。然後,他看見了幾隻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了過來。神農靈機一動就想到了辦法,他立刻把臣民們喊來,讓他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沒有一天停止。就這樣整整搭了一年之後,搭起了三百六十層,才到了山頂。傳說,後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神農的這個辦法。
神農帶著臣民,攀登著這三百六十層木架,終於上到了山頂。這裡真是花草的世界啊,紅的、綠的、白的、黃的,繽紛絢爛,密密叢叢,無窮無盡。神農親自去採摘各種花草,逐一放到嘴裡來嘗,真是嘗盡了各種滋味。到了晚上,他便就著篝火的光把白天嘗試的結果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草是熱的,哪些草是涼的,哪些是可以充飢的,哪些是能夠醫病的,都寫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剛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霎時就覺得天旋地轉,一頭栽倒在地上了。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經說不出話了,只勉強用最後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採下來放到嘴裡嚼嚼,再餵給他。神農吃了靈芝草之後,毒氣很快就解了,頭不昏了,也能說話了。從此,人們就都知道靈芝草是能起死回生的仙草了。臣民們看他這樣嘗草,覺得太危險了,又都紛紛勸他還是下山回去。他仍然堅定地搖搖頭說:「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餓了沒有東西吃,病了沒有藥物醫,我們怎麼能就這樣回去呢!」
他嘗完了一山的花草,又馬上到另一座山去嘗,依然是用木桿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就這樣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他們踏遍了這裡的山山嶺嶺。
他嘗出了麥、稻、穀子、高粱能充飢,就把種子收集起來叫臣民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
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一部《神農本草經》,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
百姓們開始定居耕種穀物之後,就有了固定的糧食收成,不再完全依靠打魚狩獵,生活漸漸穩定富足起來。
百姓們懂得了不同的草藥治療不同的疾病,痛苦減少了,壽命也都增加了。
神農氏就是親身實踐去了解和積累知識的,掌握了大量草木的藥性,隨著歲月的推移,積累的藥物知識越來越豐富,並不斷得到後人的驗證。《神農本草經》成為中國最早的中草藥學的經典之作,對中醫藥的發展一直產生著積極的影響,並逐步發展豐富,形成了如今世界聞名的中醫藥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