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4-10-04 16:52:55 作者: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 著;李君蘭 譯註

  止於至善,成就人生之本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2。」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3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云:「瞻彼淇4澳5,綠竹猗猗6。有斐7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8。瑟兮僩兮9,赫兮喧兮10。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11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12,前王不忘!」君子13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14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注釋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詩經.商頌.玄鳥》。邦畿(jī),國境。古代指直屬於天子的疆域,即都城及其周圍的地區。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棲息等多種含義,隨上下文而有所區別。在這句里本意是居住的意思,指的是人和物都有其應該到達的處所和境界。

  2.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引自《詩經.小雅.綿蠻》。緡蠻,即綿蠻,鳥叫的聲音。隅,角落。止,棲息。

  3.「穆穆」句引自《詩經.大雅.文王》。穆穆,儀表美好莊重的樣子。於(wū),句首的讚嘆詞。緝熙,光明的樣子。止,語助詞,無意義。

  4.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5.澳:水邊彎曲的地方。

  6.猗猗:茂密蔥鬱的樣子。

  7.斐:文采,文雅。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像是做骨器,要切斷,磋光;好像是做玉器,要琢開,磨光。這句話是表明對治學修身應有精益求精的態度。

  9.瑟兮僩兮:莊重嚴謹而又胸襟開闊的樣子。

  10.赫兮諠兮:顯耀盛大的樣子。諠,《詩經》原文作「諼」,遺忘。

  11.恂慄:恐懼,戒懼,這裡有謙虛謹慎的意思。

  12.於戲,前王不忘:引自《詩經.周頌.烈文》。於戲(wū hū):嘆詞。前王:前代賢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13.君子:指的是後繼賢王。

  14.小人:後代的百姓。

  譯文

  《詩經》說:「國都及其周圍千里,都是老百姓嚮往居住的地方。」《詩經》又說:「細聲叫著的黃鳥,棲息在山丘上。」孔子說:「連黃鳥都知道它應該棲息的地方,難道人反而還不如鳥兒嗎?」《詩經》說:「儀表莊重美好的文王啊,為人光明磊落,德行高尚,使人無不敬慕。」身為國君的,要做到仁愛;身為臣屬的,要做到恭敬;身為子女的,要做到孝順;身為父親的,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做到講信用。

  《詩經》說:「看那淇水彎彎的岸邊,青青的竹子鬱鬱蔥蔥。有一位君子文質彬彬,他研究學問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修煉自己如打磨美玉,反覆琢磨。他態度莊重而胸襟開闊,儀表堂堂又很顯赫。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難以忘記!」這裡的「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是說做學問的態度;「如打磨美玉,反覆琢磨」,是說自我修煉的精神;說他「態度莊重」,是指他內心謹慎而有所戒懼;說他「儀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嚴;說「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難以忘記!」是說他品德非常高尚,達到了善的最完美境界,所以人們自然難以忘懷。

  《詩經》說:「啊,前代的賢王真使人難忘啊!」這是因為後世的君主們能夠尊重前代君王所尊重的,親近前代賢王所親近的,後代平民百姓也都愛好前代賢王所愛好的,享受前代賢王所賜予的。這就是前代賢王雖然去世,但不會被人們忘記的道理。

  解讀

  這一段文字是在由淺入深地闡釋發揮「在止於至善」的經義。

  首先說身體上的「知其所止」,即知道你應該停留在什麼地方,鳥兒尚且知道找一個適合自己棲息的林子,人怎麼可以不知道自己應該落腳的地方呢?而停止追尋停下腳步,則應該是到達了對自己來說最為完美和理想的地方。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區自古以來就是百姓們嚮往而聚居的地方。

  接下來說精神上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於至善」,這才是真正的經義所在。要達到這種「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各自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是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相同的,就是通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成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達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之境界。

  至善難得,最終的理想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但是惟其如此,向善的人們才會始終如一地修煉自己,孜孜以求至善之境,至善不得,則學習不止。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終其一生都不停止對善的追求,對理想的靠近。

  當止之處,即是我們學習的目標所在,在於至善。

  知其所止,即是明確人生努力的方向,在止於至善。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人,是一位偉大的臨床醫學家。他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從此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時社會,人心渙散,朝政不安,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在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他學習用心刻苦,博覽醫書,廣泛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進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個有名氣的醫生,以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他的老師。當時的人稱讚他「其識用精微過其師」。

  儘管張仲景從小就輕視仕途,但還是在靈帝時遵從父命,通過舉孝廉,進入官場,並於建安年間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應接不暇,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後來,人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麵皮包好後,樣子像耳朵,又因為功效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後,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對中國古代醫學的發展和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