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2 哲學家之二——柏拉圖
2024-10-04 15:39:29
作者: 【澳】麥可·帕克著;玉冰譯
背景介紹
柏拉圖生活於公元前428—前347年。他的哲學思想,對整個西方思想界乃至基督教都有著巨大的影響。他尤其對人的觀念以及觀念的形成非常感興趣。
討論
· 假如你想真正了解一個完美的自製杯形蛋糕到底是什麼形狀的,你是該拿一個很精緻的杯形蛋糕來琢磨呢,還是該拿一些不同形狀的杯形蛋糕的模子來琢磨?為什麼?
· 假如你想弄明白一頭完美無瑕的奶牛到底長什麼樣,你是該去找頭健康漂亮的奶牛來研究,還是該去想像一頭最理想的奶牛?你認不認為應該有一頭理想境界中的奶牛,而其他所有現實中的奶牛都是它的翻版?還有,有沒有理想境界中的櫥櫃呢?有沒有理想境界中的人呢?
· 我們常常通過自己的感官來感知事物,比如說,汽車輪胎是完好的還是已經沒了氣。我們也會藉助原理來了解事物,比如說,一個完美的圓肯定是360o。你覺得,要弄明白某樣東西是不是圓的,用哪種方式會更好?
· 你覺得在現實生活中真能有完美的圓形嗎?我們能否在頭腦中想像出一個完美境界中的圓形來?
· 柏拉圖認為,應該有一個被他稱之為「思想之境」或「形式之域」的世界存在,那裡面有著我們這個世界中所有一切的達到完美境界版本。你怎麼看待他的這一觀念?
· 柏拉圖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也就是「現實之境」)中存在著的一切,都是「形式之域」中的翻版,而且還都是不完美的。他認為,這是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中,萬物都在不斷變化、死亡、消逝中,哪怕岩石也一樣會風化。與此相反,在他認為的完美的「形式之域」中,一切卻都是永恆不變的。你認不認為是「變化」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不完美了?
柏拉圖為了闡述他關於「形式之域」(即「思想之境」)的概念,用了一個「山洞壁影」的寓言故事來講解。這是所有哲學體系中最著名的一則寓言:
假如說,有一個人,打從一生下來就被綁在了一個山洞裡,而且她的頭還沒法來回動,因此,她只能看見山洞最裡面的牆壁。在她身後是一支火炬。有人在山洞口附近走動,也有鳥雀飛過,可是,這女孩能看到的,只是這些映在牆壁上的投影。她從來都以為這些影子就是真實世界的全部,直到有一天,她被鬆了綁,可以自由活動了。這時她轉過身來,愕然看到了山洞的深度,也看到了色彩、動物和人。她這才明白,她有生以來看到的一切只不過都是牆上的影子而已。
柏拉圖說,我們也都像是這個被綁在了山洞裡的人。我們看到的動物、事物和人,都只不過是「真實」的一切的影像而已。可實際上,觀念、推理、邏輯等這些我們以為是自己腦海中生成的「影像」,才是那更宏大的「形式之域」中最為真實的東西。
他堅信真有一個永恆的、不變的、完美的「思想之境」。而他的這種觀念,儘管跟我們在這個不斷變遷中的世界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相反,卻是他絕大多數哲學思想的根基所在。
更多討論
· 你怎麼看柏拉圖這個「山洞壁影」所闡述的觀點?諸如「真實」「美麗」「數理」等這些觀念,是否果真只是真實事物的投影而已?還有,這些觀念是否果真是一個更宏大的世界的基礎構建?
· 如果有好幾個人也被綁在那裡,等那個被鬆了綁的女孩回頭去告訴他們她後來看到的一切,你覺得他們會相信她的話嗎?為什麼會?為什麼不會?
· 相對於這個世界中的一切,比如真正的奶牛、櫥櫃和人,柏拉圖更看重的是觀念。你覺得,他的這種對觀念的強調,到底對不對?
· 我們所有的法律,追求的都是「公平」二字。你覺得,真能有完美的「公平」嗎?
· 你是否曾經有過對「思想之境」的「思念」,哪怕你之前未曾聽說過這個概念?柏拉圖認為,每個人的靈魂,當然也包括了你的靈魂,都是來自於「思想之境」,而且會在進入人體之後「醒過來」。當你看到了一頭真正的奶牛時,你就會依稀記起在那「思想之境」中的理想境界的奶牛。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渴望回歸到「思想之境」,也就是「形式之域」之中去。這就好比你會十分想念你那已經記不清模樣了的家鄉一樣。你是怎麼看的呢?你能想像得出柏拉圖所說的,你的故鄉「形式之域」,是個什麼樣子嗎?
· 柏拉圖還說,最高層次的愛,是因理性之美而激發出來的、神聖的愛。這也就是著名的「柏拉圖式的愛情」。你怎麼看他的這一觀念呢?
· 柏拉圖還設想,他的「理想之國」會是這樣的:
A.由哲學家們來執政;
B.執政者們必須放棄他們的私有財產,也不能有家庭,這樣他們才能更專注於國家的治理;
C.男性和女性可以平等地參與執政;
D.如果你是奴隸出身,你只能一生為奴,如果你是商人出身,你只能一生從商,如果你是哲學家或者執政者出身,你也會一生從政,或做哲學家;
E.孩子要交由國家撫養。
·對於他的這些治國理念,你覺得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你願意生活在這樣的體系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