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在潛意識裡想著失敗
2024-10-04 15:12:06
作者: 陳美錦
決策型拖延者(或者說猶豫不決的人)內心更關注的不是成功,而是失敗。他們會在結果未出現時,就假設事情失敗了。這種假定的失敗,支配了他們的行動,他們只會為了不失敗而遲遲不做決定,而不是為了做出成功的選擇而費心思。
一個猶豫不決的人不能做決定的時候,多半是因為他們需要一種保護。他們先是不選,把選擇權交給其他人,這樣他們就逃避了為糟糕的後果承擔責任。如果非選不可,那麼他們也不願意多搜集信息,因為如果決定並不明智的話,他可以說:「是我不了解情況造成的。」我們在這兩種情況中,都能看出他們的內心存在一種假設——假設選擇錯誤。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在這樣的假設下,做出明智選擇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對成功不抱希望,這種心態下的行為很少能走向成功。選擇讓他人做決定的,能否成功完全靠運氣,別人不能代替你,並不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被迫做選擇的,卻將有幫助的信息阻隔在外,完全隔絕了事實,又怎麼能找出關鍵問題呢?就算是偶爾成功一次,基本靠的也是運氣,而非實力。決定不但要自己做,還要積極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分析它們,以便做出理性的決定。
決策型拖延者只要改變關注的焦點,把注意力從失敗轉向成功,就能逐漸克服優柔寡斷的習慣。
事實上,決策型拖延者並不缺乏做出決定的能力,根本用不著依靠他人做出選擇;他們並非不能獲取那些有價值的信息,只要逐個了解每個信息就可以了。不是每個決定都會成功,但是你用心做出的決定很有可能為你帶來成功。如果你是決策型拖延者,現在就該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每次做決定前,都把目光集中在成功上。
在以往的生活中,你一定不經常做決定,現在突然要改變一定十分困難。做決定也是一種能力,它就像我們自身的一個生理功能,不經常使用就會退化。如果我們把決策能力當成一塊肌肉的話,那麼它需要鍛鍊。在生活中,帶著關注成功的心態,從小事開始鍛鍊決策力十分必要。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做決定,大到人生大事,小到衣食住行,樣樣都需要選擇。比如,吃飯時你可以決定到哪裡去吃,吃什麼。假如你跟同事共進午餐,不如由你來拿主意,選擇吃什麼。你要相信自己必然能做出大家都滿意的選擇,帶著這種心態,綜合考慮每個人在口味上的喜好,附近餐廳的情況,等等。只要你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就算同事們沒有稱讚你,至少也不會埋怨或者嘲笑你。
鍛鍊決策力不能盲目進行,也是有方法的。以下幾條決策方式,可以幫助你克服潛在的對失敗的恐懼心理。
1. 如果備選項過多的話,為了利於做出選擇,可以將不同的選項進行分類和再分類。我們之所以要做選擇,是因為面前有很多選項。有決斷力的人則會對備選項做綜合分析分類,確定最合適的一個。而猶豫不決的人,看到有這麼多選項就茫然了,還生怕自己選錯了,於是遲遲不肯做決定。比如,一個人打算找工作,他可以將工作分為全職和兼職兩種,之後他可以問問自己是喜歡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去工作呢,還是喜歡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呢?如果他選擇了全職,那麼還可以再分類,將全職工作分為外向業務型和內向勞動型,接著問自己更喜歡哪個。依此類推,直到完全分析出自己的喜好為止。
2.當你猶豫,不能下定決心時,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了解阻礙你的那些念頭後,告訴自己,你的選擇未必會以失敗告終。只要你每個步驟都能認真對待,你完全有可能成功。同時不妨憧憬一下成功後的情景,增強成功的欲望。
3.列出各個選項的利弊清單。假設你為選擇居住地的問題而猶豫不決。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住在自己工作的市區,另一個是住在郊外和父母在一起。那麼就畫個表格把它們的利弊都寫下來,進行比較。清單要全面,而比較的過程也要審慎,不能漏掉關鍵的項。當你的對比完成了,你就該知道住在哪裡好處更多了。
4.對已經決定的事情,要堅持。做出了決定,如果不堅持,一樣也是拖延,而且不堅持到最後,永遠不會成功。既然做出了決定,就要向前看,而不是瞻前顧後。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對自己的決定產生懷疑,那些反對意見也會接二連三地冒出來,讓人感覺真的要失敗了,因此在行動的過程中要堅持和相信成功。
5.不要急於決定。一個決定並不是做出得越快越好,而是越穩越好,必須要在收集和分析了足夠的有效信息之後再做決定。你也不用擔心收集的信息不夠全面,因為信息也處於不斷變化中,今天和明天情況可能會完全不同。
關注成功需要反覆練習,頻繁地做決定會讓之前很少做決定的人非常疲勞,但也會使人的決策力漸漸變強,信心也會越來越足。這就像是一個技術活,熟能生巧,總有一天你會駕輕就熟,不畏懼任何需要決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