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古典哲學講演錄> 二、黑格爾哲學基本特徵

二、黑格爾哲學基本特徵

2024-10-04 15:01:55 作者: 鄧曉芒

  下面我們再來看黑格爾哲學的基本特徵。它的基本特徵,我們可以歸結為如下這幾點。

  第一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呢,就是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把事物不僅是理解為實體,而且要理解為主體。也就是實體就是主體。反過來說,主體本身也就是實體。這個觀點,在他的哲學體系裡面,我們要牢牢地把握,這是打破我們傳統觀念的一個突破口。我們傳統觀念都認為,主體代表能動性,但它後面總要有個基礎,就是說,一個能動性的東西,它的這種能力,必須要有個基礎,比如人要有肉體,才能夠思維,人的思維是寄託於他的身體之上的,人的精神要寄託於大腦嘛。任何東西要表現出一種能力,它都必須要有實體在後面作為它的基礎。這是我們日常的觀點。包括唯物主義觀點,以及以往的唯心主義觀點,有很多都是這樣。但是黑格爾認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要把實體同時理解為主體。你不要把主體只看作是實體的一種屬性,這種屬性可以起作用,也可以不起作用。我們說一個實體,它有能動性,另外一個實體沒有能動性,那麼這兩個實體就不一樣了。但是,按照黑格爾的看法,這樣的實體不是真正的實體。真正的實體是什麼呢?真正的實體就是能動性,就是主體,就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以別的什麼東西為基礎的,它本身就是基礎。反過來說,一切所謂的基礎、所謂的實體,都是由這種力量構成起來的。這個在康德的自我意識本源的統覺那裡,已經有所暗示。自我意識的統覺,你說先驗的自我意識,它是一種能動性,那麼,它的基礎何在呢?它本身不是基礎,它本身沒有基礎。它就是一種能動性。但是康德還是留了一個尾巴,就是說,它有基礎,那就是物自體,自我意識背後的那個我是物自體,只不過我們不能認識。但是這個自我意識是由它產生出來的一種能動作用。而黑格爾把物自體砍掉了,那麼剩下的這個自我意識呢,它就是實體,它沒有什麼基礎了,它本身是其他一切的基礎。所以把一種能動的活動作為基礎,可不可能?這是要我們改換思維、改換頭腦的一個關鍵的思路。我們如果把握不到這一點呢,我們就理解不了黑格爾。通常認為,先有實體,然後這個實體才表現為它的主體性,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把這個實體稱為主體。它有能動性嘛。但是,按照黑格爾的說法,是顛倒過來的。所謂實體,是由這個主體建立起來的。這在康德那裡已經有了,客觀世界是由主體建立起來的,本來沒有。本來如果有的話,也是物自體,我們認識不了。凡是我們認識的對象,都是由我們能動的主體力量所建立起來的。那麼這就是一種能動的辯證法思想。萬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萬物之本,運動就是萬物的存在。所以他的辯證法,他的辯證邏輯呢,不再是局限於形式邏輯的那種概念、判斷、推理,那種外在的形式推論,而是萬物的自己的運動。萬物都是實體,為什麼呢?並不是它有一個存在者在那裡,有一個東西在那裡。並不是的。而是因為萬物自己運動,有一種能動性在那裡。是自我否定的,有一種否定性在那裡。最開始是一種自我否定性。存在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的活動。我在下面還要講到,黑格爾的存在就可以理解為一種決心。不是一個存在的東西。存在是一種活動,是一種在起來、存在起來的活動。以這個為前提,才能理解其他的一切。所以他在這個裡頭已經包含一種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因素了。現代的哲學家用存在主義解讀黑格爾,發現裡面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最主要就是在於這一點,就是把實體從根本上理解為主體。主體才是真正的實體,除了主體以外,沒有實體。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點,黑格爾的邏輯學,我剛才講了,它裡面包含有非理性主義的因素。它的邏輯當然也是邏輯,是邏輯就可以理解,就可以推論,就有規律可循。黑格爾的邏輯學是有規律可循的。你只要掌握了他的那一套規律,你可以從前一個範疇推出後面一個範疇,哪怕你不看他的書,你閉上書,你也可以推出來。只要你掌握了他的規律。但是這一套規律不是形式邏輯的規律,而是一種非理性的東西的規律。它的骨子裡頭,它的背後最深層次的東西,是一種非理性的東西。就是我剛才講的努斯精神,那種自動性的東西。自動性的東西,自發的東西,本來是不可理解的,努斯的那種衝動,那種能動性,是不可理解的。你如果一旦理解了,它就不是的了。自由的東西,你一旦能夠解釋它是因為什麼什麼,那它就不是自由了。它因為什麼什麼,那就是被決定的了。真正自由的東西是非理性的東西。但是黑格爾儘量地把它們變成在邏輯中的一個環節。當然你是自由的東西,從根本上來說是自由的東西,但是並非完全不能把握的東西。如果一講到非理性,我們就說,那你就不要說了,這是學不到的了,你只需體會到,你就要憑感悟了,你要憑感悟,你就要有慧根了。感悟不是人人都能感悟得到的,要有天才啊,你沒有慧根,你想破腦子也想不出來,這個就沒有辦法教了。黑格爾在課堂上講課,底下這麼多人,哪個有慧根,你把別的人都趕出去,把有慧根的留下來。黑格爾不這樣做,他是向一切人類在那裡講他的道理,通過邏輯來講這些道理。就是說,慧根也好,感悟也好,在以前的非理性主義、神秘主義那裡,都是不可教的,但是在黑格爾這裡,都變成可教的了。只要你有邏輯,只要你有理性思維能力,甚至於只要你有形式邏輯的推理能力,只要你有計算的能力,1+1=2,你不是一個白痴,哪怕你的思想很平庸,你沒什麼天才,沒有天分,也沒有慧根,缺乏感悟能力,但是只要你能夠把握最平常的東西,你就能夠進入到他的邏輯學體系中去。所以,他的邏輯學,有的人認為不足為奇,像羅素就講,黑格爾的邏輯學其實很簡單,就是那麼個三段式嘛,正反合嘛。當然很簡單。他給你一個簡單的線索進入到他的體系,但是每一步你都要體會的。所以說起來很簡單,進去很簡單,但是你要出得來,是不容易的。你出得來,你確實還要有一點慧根或者是感悟能力。真正要體會到他,要有感悟能力。但是黑格爾的貢獻就在於,他把那種不可進入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可以進入的東西,他有一個線索引導你去感悟,啟發你去感悟。應該說每個人潛在地都有感悟,都是有慧根的,佛家講人人都可以成佛嘛,頓悟成佛。現實中當然是有慧根的人才成了佛,但是原則上是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如何成佛,佛家只能依靠慧根。慧能禪師,什麼知識都沒有,但是他有慧根,他就可以成佛,成為禪宗的大師。但是黑格爾給人一個線索,不是那麼玄而又玄神秘莫測的,你跟著我走,我告訴你怎麼去體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就是說他的邏輯有它的規律,正反合,三段式,圓圈式的發展,從低級到高級,這是一個感悟的線索。我們讀黑格爾的書的時候呢,很多人問我有什麼訣竅啊,我讀這個地方讀不懂了,有什麼訣竅。我當然說沒什麼訣竅,你讀不懂,去讀就是了。但是有一點小竅門,什么小竅門呢,它是三段式嘛,你這個地方讀不懂的時候,你可以參考下一個三段式相同位置的那個概念。或者你翻到前面,參考一下相同位置上,前一個三段式中那個相同位置上的概念。你把所有的三段式的同一個位置上的概念參照著來看,恐怕就更容易理解了,更容易看懂了。通過這種參照,當然你知道,前一個三段式和後一個三段式在層次上是不同的,那麼你一方面既讀懂了這個地方,你也就把它們的層次關係搞清楚了。這個是很方便的。我們讀黑格爾的書的時候呢,不妨採取這樣一種方式。所以羅素講他的方法很簡單,也有一定的道理。看起來很龐大,什麼都包括了,天上、地下、人類、社會,歷史、精神,但是呢,無非就是三段式、正反合、圓圈式的進展。每一個三段式,虧他想得出來,他都可以把它歸結到某一個環節上面來。正題,或者是反題,或者是合題,都可以歸結到這上面來。這是第二個特點。

  第三點,就是他的三統一。所謂三統一就是邏輯、認識論和本體論的統一。邏輯、認識論和本體論自從古代亞里士多德以來,就是哲學所討論的主要的內容,形上學所討論的主要的內容,就是一個邏輯,一個是認識論,一個是本體論。當然最主要的,古希臘主要是本體論,近代主要是認識論,那麼現代呢,開始探討語言,純粹邏輯。這應該是形上學本身的三個主要的問題。從亞里士多德那裡就有,但是亞里士多德還沒有把它嚴格區分開來,在亞里士多德那裡是混著的,混在一起的。他談邏輯的時候就是談認識論,談認識論的時候就是在談本體論。它們沒有被嚴格區分開來。亞里士多德以後呢,人們開始把它們區分開來了。但是又分得太機械了,分成了幾個領域,互不相干。到黑格爾這裡呢,又把它們重新統一起來。但這個統一起來,不再是亞里士多德的那種混沌一體,而是有非常明確的分工,分工而又合作。首先是邏輯,但是這個邏輯本身就是本體論,它就具有本體論的意義。雖然具有本體論的意義,但是它還沒有展開為整個宇宙的本體。它也有認識論的意義,但是還沒有展開為人的認識。或者它只是上帝的認識。所以他的三統一呢,是在他的整個體系裡面逐步展開而形成的統一。用這種方式,他解決了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按照恩格斯的說法,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在黑格爾那裡都通過三統一的方式解決了。在他那裡,思維和存在是一個東西,存在本身就是客觀思維,所以思維是第一性的,存在呢,不過是一種思維而已。那麼思維既然就是存在,它當然可以認識存在,認識論和本體論同一。由這種方式,黑格爾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就是邏輯的東西和歷史的東西是一致的。我在邏輯中,在思維中——以往的邏輯都是在思維中,思維的規律嘛——所發現的東西其實就是外部世界的歷史的規律,而外部世界的歷史的規律,幾千年以來人類歷史發展的理念,體現出了一種邏輯,體現出了一種規律性。這是黑格爾的一大發現。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發現了有一種邏輯規律,這是他的一大發現。以往人們認為歷史的東西沒有什麼規律,歷史是偶然的嘛,歷史都是人們任意造成的,那能有什麼規律呢?你能夠算命,他的自由意志在這一瞬間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嗎?特別是那些英雄,那些皇帝,那些國王,他們一舉一動,都會改變歷史。那麼你能算定他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嗎?這個沒辦法算的。但是,按照黑格爾的觀點呢,其實他們並不是那麼自由。那些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們要服從一種歷史中的理性。他不服從歷史中的理性可以,但是歷史會懲罰他。他只有服從了歷史理性,他才會成功。這種歷史理性的思想,是黑格爾第一個提出來的。在以前,康德也有歷史的合目的性的發展這樣一種思想,但是康德認為這個不是理性,這個是一種反思的判斷力。當然它也藉助於理性,但是它本身是一種反思的判斷力。只是一種設想,只是一種猜測,只是一種象徵。歷史本身沒有什麼規律,只是好像有一種目的。只有到黑格爾,才提出了歷史本身有它的規律,那就是歷史理性。這就產生了黑格爾的整個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思想是客觀的,理性是客觀的,在歷史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歷史中的那些思想,那些邏輯。這是他的客觀唯心主義。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最後,由這樣一種客觀唯心主義,黑格爾形成了他無所不包的《百科全書》。他的主要代表作稱為《哲學百科全書》,也叫作《哲學全書》。就是說,天上、地下、歷史、過去、現實、人類、社會、精神,各種各樣的,萬事萬物,無所不包,全部在他的《哲學百科全書》裡面包含著。我們今天的所謂百科全書也就是這樣,凡是人類的知識,在百科全書上面都有記載。黑格爾自詡為《百科全書》,那麼就是說他的這個《百科全書》裡面,什麼東西都可以找到它的根據。當然它不是以詞條展現出來的,而是以原理的方式。當然一個人不可能有那樣大能量能夠把一部百科全書包下來,百科全書都是多少人合作的成果嘛。但是這些原理,萬事萬物的原理,都在他的《百科全書》之中。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它也是百科全書。這個是當時公認的,馬克思恩格斯都把他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只有古代的亞里士多德能夠跟他相比,所以他們曾經把亞里士多德稱為「古代世界的黑格爾」,那麼黑格爾就是當代的亞里士多德了。亞里士多德據說寫了400多本書,加上他指導他學生寫的,一共有一千多種。在當時的知識面上,什麼東西都在他那裡盡收眼底,都在他的書裡面表現出來,這個是只有古代的亞里士多德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在近代呢,只有黑格爾。黑格爾以後再沒有了。黑格爾以後,人類知識大爆炸,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把所有的知識都納入到自己的體系裡面,盡收眼底。黑格爾有這個特點,他對當時那種尖端科學,包括數學領域裡面,他都有很深的造詣。我們看《邏輯學》第一卷存在論談量的範疇的時候,大量的數學方面的知識,那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後來馬克思讀黑格爾的《邏輯學》的時候,讀了很多數學的書。要對黑格爾的數學思想進行評價,唯有馬克思可以做到。其他人都做不到。因為凡是搞人文科學的,不是搞數學專業的,哪有那麼高的數學修養,沒有,不可能有。數學家呢,又沒有人文修養,哲學修養。那麼,黑格爾、馬克思以後的今天,更加沒有了。今天的知識,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憑自己單個人的頭腦盡收眼底的。而黑格爾當時就有這個能耐。數學、物理學、化學、電學、磁學、熱學,包括生物學,當時的最高發展水平,他全知道。當然有些觀點是錯誤的,他還跟牛頓他們那些人爭論光學理論,太陽光究竟有七色還是怎麼樣,他認為不是七色,太陽光是單純的,是白的。當然他是錯的。但是他畢竟在那個時候能跟那些頂尖級的人物進行討論,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知識水平在當時達到了頂尖的層次。

  那麼他這個《百科全書》呢,首先是邏輯學,概括一切。邏輯學可以說是他的方法論,涵蓋一切。那麼其他的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呢,被稱為應用邏輯學。當然他這個體系呢,有它固有的矛盾,就是後來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來的,就是體系和方法的矛盾。他的方法是辯證的,革命的辯證法,批判的辯證法。但是它的體系最後失去了批判性。也就是說他的體系封閉起來了,他的體系最後達到了封閉,那就達到了一種保守了。就是說再不能容許辯證法進一步地發展了,給後來的辯證思想的發展設立了一個界限。所以後來的人要發展,就紛紛衝破他的體系,包括青年黑格爾派,費爾巴哈、馬克思這些人,都是衝破了黑格爾的系統,才能把他的辯證法進一步繼續發展起來。所以黑格爾體系中有體系和方法的這樣一種根本的矛盾。因為他把他的體系看作是上帝、絕對精神、絕對真理本身的發展,上帝的自我意識在黑格爾的頭腦裡面達到了。那你豈不是把自己當作上帝了?你的思想就是上帝的思想,上帝在你這裡達到了自我意識,那別人都不要活了,後來人都不要思想了,就看你的書就夠了。鳳凰衛視說,我們所有的人都讀李敖,李敖讀書讀得最多,我們就不需要讀書了,我們就讀李敖就夠了。在當時就是黑格爾讀得最多,我們都不要讀書,我們就讀黑格爾就可以了。那哲學思想就停止了,所以他必然會被人們所超越,這個是他的命運。這是他的基本特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