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庭冷落的京劇院
2024-10-04 12:26:16
作者: 師永剛
《紐約客》前所未有地關注著中國的國劇京劇。
在夏日的夜晚,位於中國首都北京的東單大街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一群京劇愛好者們在二胡的伴奏下,正拉著長腔,用假聲唱著京劇。過去,他們的活動場地是在城市的大戲院裡,而現在,他們卻只能作為業餘演員。今天,京劇不再時髦,相比之下,人們更喜歡現代新潮的娛樂方式。北京的一名京劇家說:「在五六十年代,每晚有3個到6個戲院在上演京劇,而現在,每周也才只有兩到三次。」
儘管有些為時過晚,但中國領導人現在很關心京劇失寵這一現象,他們正在努力「復活」京劇。去年12月份是京劇200周年,政府以從未有過的聲勢舉行了隆重慶祝活動,還召開了為時24天的京劇節,有來自全國的3000多名戲劇表演家參加了這次慶典活動。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接見了音樂家們和京劇表演藝術家,並說:「復活京劇實際上就是復活中國的文化遺產。」表演家們也分擔著政府的憂慮。李維康在1958年加入中國戲劇學院時只有11歲,現在已成為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但她的觀眾卻越來越少了。她說:「看看我們現在的觀眾是如此之少,很難預料到將來會是個什麼樣子。」
京劇的失寵主要有幾個原因:至少在城市中,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娛樂形式可供選擇,從看電視到蹦迪可以有許多種娛樂的方式。除此之外,京劇缺乏創新,京劇共有1300多個劇本,但京劇團卻總是表演那幾部為人熟知的劇本。京劇劇本內容雖豐富,卻過於煩瑣。因為劇作家都跑去寫賺錢的電視劇了,京劇的新題材很少。最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的年輕一代認為京劇節奏太慢、題材過時,而且晦澀難懂。一位北京的記者說:「京劇被看作老年人的娛樂,它昏昏欲睡,跟不上時代的快捷步伐。」而且,京劇表現的是在過去時代發生的事情,這樣的故事在現代的中國已經不存在了。而且京劇用的是古漢語,即使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年輕人對這些歷史故事都不了解。一位北京中年學者說:「如果你不懂歷史,京劇會讓你感到很無聊。」
依照現在的形勢看,京劇迷們擔心的不僅僅是會失去觀眾,而且還有京劇會慢慢地後繼無人。在五六十年代,李維康學京劇時,要在6000多人中選60個,而現在要是有200人的報名者,就謝天謝地了。
雖然名為京劇,但它並非起源於北京,而是來源於安徽省和湖北省。在1790年,一個從安徽來的劇團為了給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壽來到京城。在19世紀中期,京劇精心設計了絲綢的戲服和五顏六色的臉譜,各式雜耍以及想像的情節,以此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坐到北京的茶樓戲院裡聽京劇。在1860年,咸豐皇帝為了慶祝30歲生日,請了一個劇團專門到故宮為他表演。
新中國成立後,京劇的命運經歷了大的轉折。毛澤東在他的《延文文藝座談會講話》中提出藝術應該是革命宣傳的形式。雖然政府一直擔心傳統劇本會對老百姓有強大的政治影響,但京劇在建國初期並未受到大的衝擊。在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江青親自監督指導了8部以革命為題材的「樣板戲」。在此後的10年裡,傳統京劇被禁止,許多京劇表演藝術家失業了;同時,京劇這種文化形式也逐漸傳到了香港和台灣。
1976年,「四人幫」倒台,京劇重新登上了文化舞台。李維康回憶道:「當時我們不得不去找以前的老師幫助我們講劇本,因為我們早已忘記了以前的劇本。」觀眾們開始提議京劇的創新,不想再看以前乏味的、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老劇本,希望戲劇家們可以有所創新,但他們馬上又厭倦了形式過於靈活的新式京劇。為了生存,劇團擴大了表演的方式,既在舞台上演,也在電視上演。李維康說:「既然我們無法吸引觀眾來戲院看戲,我們就要讓觀眾可以通過電視看到我們的表演。」但創作一部京劇的花費極高,劇團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在電視上播放京劇)。
為了復興京劇,一些京劇表演藝術家們開始改變傳統的表演方式。李維康甚至在京劇里加上了現代表演,以此來活躍京劇單調的節奏。觀眾為她的努力而鼓掌,但是傳統的京劇愛好者們卻並未感到高興。「一些人建議用電子樂器為京劇伴奏,但是另一些人卻認為這樣太混雜了,」李維康說,「我將盡我的全力,但我畢竟只是個演員,我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得太多。」但她並未完全放棄,她希望可以把老的京劇劇本記載下來,以供後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