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一年之後的北京

一年之後的北京

2024-10-04 12:25:33 作者: 師永剛

  1990年5月下旬,布希總統同意延長中國一年一度的最惠國待遇,這使華盛頓失去了控制北京的有力武器。總統此舉激怒了國會中包括共和黨黨員在內的多數成員。但「國會山」仍不太可能贏得兩院中2/3的票數阻止這項決定。布希從經濟角度為他的做法辯解說,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只會傷害到中國的人民,並將使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蒙受巨大損失。僅在香港加工的產品出口這一項上,香港將失去85億美元的利潤,造成2萬人失業。對美國人來說,他們在購買中國產品時必須比從前多支付40%的鈔票。而且,布希總統認為,他的做法是使中國最終實現民主的最有效途徑。他說:「同我們做生意的中國人是推動改革的發動機。我們對於中國的責任在於打開商業接觸的渠道而不是單純地孤立中國的強硬派。」

  事實上,如果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被取消,美國和香港將蒙受比中國更為巨大的經濟損失,但中國卻不大可能為虧損企業負擔30億美元或者更大的代價。儘管採取的銀根緊縮的政策卓有成效,通貨膨脹率成功地由去年的18%降至5%,但同時這些做法對經濟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以行政命令讓超過1/3的工廠暫停或減少生產,取消數以百計的建築計劃,造成了為數5000萬由失業者組成的「盲流大軍」。1989年,中國的旅遊業收入銳減近10億美元。更令北京不安的是,美國、日本和歐共體通過世界銀行堅決封鎖除人道主義貸款之外的所有對華資金輸出。在這種大氣候下,商業銀行對華貸款繼續採取謹慎態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