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多讀文學書
2024-10-04 06:06:15
作者: 聶震寧
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消息傳來,媒體很是熱鬧了一陣子,「莫言」大體成了當下社會一個熱門話題。莫言本人為此說了一句很大氣的話:「莫言熱不如文學熱。」誠哉斯言。文學不熱久矣!改革開放之初,文學何其熱鬧。而環顧眼下,無不稱位子、票子、房子、車子、孩子,誰還關心稿子?一般文人,被人稱作作家,他還說你罵他、嘲諷他。莫言為文學做一番呼籲,實在是有感而發。可是,莫言有感而發,只被輿論輕輕表過。輿論忙於熱炒的是與文學獲獎有關的事情。央視一馬當先,訪談獲獎作家。記者很搞笑地問獲獎作家你覺得幸福嗎?弄得莫言啼笑皆非,只好顧左右而閃爍其詞。須知作家越大越不願意說幸福的,因為好作家一定要有憂患意識、悲憫情懷,這是中外文學研究出來的規律,作家即便獲了大獎,也不敢忘記的。接著就有媒體娛記報導獎金數額,說是兌換出來人民幣大約是750萬的巨額票子。媒體和受眾都操心莫言怎麼花呢?莫言也忒實在了一點,或者幽默了一點,他說想在北京買一套房子。然而媒體記者看來都很了解北京樓市行情,立刻驚呼這些錢可買不起北京城區一套像樣的房子。事情又有一點朝著批評政府樓市居高不下、調控不力方面轉的意思。忽然又有慈善家出來慷慨表示願意捐助給大作家一套大別墅,而且是任他選。大作家自然不能接受「嗟來之食」,當即讓家人在媒體表態「無功不受祿」。網絡上下許多人卻似乎動了心,為此又熱議了一番。這個過程頗具故事性,充滿意味。轉念一想,覺得還有點兒滑稽,文學還沒怎麼熱起來,人們的心思就已經回到票子熱和房子熱上去了。有文學界朋友一臉壞笑地對我說:你憂鬱什麼?還沒有赤裸裸地去談位子就算好的啦,沒準有人已經在琢磨獲了獎該給一個什麼級別了呢。
《神曲》插圖|[法]古斯塔夫·多雷 繪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歷來把包括文學在內的著書立說當作「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認為人的「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這是三國時代文學家、魏文帝曹丕的名言。在中華文化傳統中,歷來批評「著書只為稻粱謀」。而現如今,倘若我們的社會只是因為文學能換得巨額獎金或者掙得巨額版稅,才能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和追捧,「稻粱謀」大行其道,頗讓人覺得世風不好,人心不古。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文學書被不少媒體稱為休閒書。休閒書相對於實用書。實用書似乎是教育、科研、知識一類的書,這是不錯的,其實文學何嘗沒有教育作用、認識作用?而更容易被推崇的實用書是人生謀略以至於厚黑哲學一類的書,商業攻略以至於一夜暴富一類的秘籍。有人說這是市場經濟使然,其實古來一直都有相類似的言論。自宋儒大興,理學行世,所謂「經世致用」書籍的地位就開始凌駕於文學之上,這才有了後來的《紅樓夢》薛寶釵苦勸林黛玉不要去讀《西廂記》那些東西的重要情節。
市場經濟,世風大變,人們凡事講實用、講效益,本也無可厚非。就算文學書是閒書,是讀了不掙錢的書,是不是就可讀可不讀呢?其實不少人閒暇下來也不去讀這文學閒書的。很多人閒暇中還在琢磨如何讀而有實用、創效益。
文學可以是閒書,然而閒書不閒。華人作家白先勇說得最為激動人心,在一次會議上,白先勇說:文學高於一切,文學最能夠投射一個民族心靈精神的力量。文學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沒有文學的教育,人還處於野蠻的時代。文學的功用非常重要,最能夠彌補任何歷史或者政治造成的創傷。記得過去讀過老作家冰心的一篇隨筆,記述她當年訪問印度,在一個很大的廣場上聚集著千人萬眾,聽人在朗誦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篇,她受到極大的震撼,為印度人民大眾的文學素質和對詩人的熱愛深深感動。全國政協委員、作家梁曉聲曾發表過一個觀點,也很有說服力。他說:「一個人在文藝鑑賞方面的能力,常常決定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這年頭不是到處都在呼喚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嗎?按照梁曉聲的說法,恐怕文學書不僅不閒,實際上是成才必讀之書。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文學也不是被輕慢的閒書。《論語·季氏》講得比較全面:「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並在《詩·大序》中列舉「治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文學反映社會情緒的作用值得關注。《漢書·藝文志》更是強調「詩言志」。言志的文學豈可等閒視之!可以「興、觀、群、怨」,難道不值得社會各級管理者高度重視嗎?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詩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團結人民、針砭時弊的作用。「可以怨」,甚至不妨理解成可以表達怨恨的情緒,無論是對醜惡現象的鞭笞、對負面事物的抱怨,還是對個體憂鬱心情的宣洩,都是文學作品的一種社會作用。在和諧社會增強民主風氣,文學的「興觀群怨」何閒之有!
近來特別提倡領導幹部改作風、改文風,竊以為,領導幹部中要做好這些,不妨提多讀些文學書的要求。因為文學作品往往最能深層次地反映現實生活,可以讓領導幹部從深層次了解民情世情社情。文學作品往往最少陳詞濫調、最惡八股教條、最多創新之舉,多讀文學書,多去接觸文學靈動的敘述,呼吸文學新鮮活潑的氣息,還可以對改變群眾已經很不滿意的文風有所幫助呢。
就算文學書是閒書,卻也是必讀的閒書。胡適對於閒暇有一段話講得比較深刻,他說:「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閒暇的時間。」如今我們社會的閒暇時間正在多起來,有人做了計算,上班族一年連雙休日帶節假可休息123天。倘若國人的閒暇時間大都用於搓麻賭博、吃喝玩樂、聲色犬馬,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素質將何其堪憂!而如果能閒暇讀閒書,閒書多讀文學書,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記得上海作家余秋雨發表過一個看法,他說:「從根本上說,文學首先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素質。」是的,很多人讀文學書不是為了一種職業,因為這是閒書。閒書對於很多人雖然是用來休閒的,可休閒的結果卻是一種良好素質的養成和提高,這對於一個人是多麼有益的事情。而對於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無疑更是「經國之大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