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的詩與感傷的詩
2024-10-04 05:07:49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論樸素的詩與感傷的詩》是席勒最重要的文藝理論著作之一,在這部作品裡,席勒將詩歌分為兩種,一種是樸素的詩歌,一種是感傷的詩歌。所謂樸素的詩歌,就是模仿自然的詩歌。這時候,詩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原始和諧的關係。所謂感傷的詩歌,就是抒發情懷的詩歌。這時候,詩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十分遙遠,於是,在作品中詩人想方設法地尋找自然,同時流露出對自然的留戀和感傷。席勒認為,感傷詩歌里所描寫的自然象徵著人們早已失去的童年。由於童年很美好,所以當失去它之後,人們心中自然而然地產生憂傷。
那麼,席勒為什麼將詩歌分成樸素的與感傷的兩種呢?這主要依據人與自然的不同關係。席勒認為,詩人與自然的對立,是感傷詩歌的起源;而詩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是樸素詩歌的起源。詩人,要麼本身就是自然,要麼苦苦尋找自然。前一種使他成為樸素的詩人,後一種則使他成為感傷的詩人。
在席勒看來,樸素的詩歌與感傷的詩歌的不同,本質是感性成分與理性成分在人身上的對立。這樣,席勒第一次將文學的問題與倫理學的問題聯繫在一起。
除了人性上的根源,樸素詩歌與感傷詩歌的對立,還表現在處理藝術與現實的關係時,兩者遵循不同的原則。在席勒看來,樸素的詩人創作的時候,只能模仿現實,因為他自身除了樸素的自然和情感,沒有其他可以利用的題材。因此,他與詩歌之間,只是一種單一的對象關係。與此不同的是,感傷的詩人創作的時候,可以反思事物在他身上所留下的印記。他心靈中的不同觀念和情感,在反思的基礎上不斷湧現。這些使得他創作詩歌的時候,有很大的選擇餘地。從這裡可以看出,樸素的詩歌僅僅以現實的模仿為原則,而感傷的詩歌則是以主觀的反思為原則。更進一步地說,樸素的詩歌所描寫的對象與現實的對象基本上相符;而感傷的詩歌,由於詩人要對現實的對象進行反思,並加工改造,因此詩歌所描寫的對象和現實的對象是不一致的。
儘管樸素的詩歌與感傷的詩歌都是文藝作品,在通過「有限表現無限」的目標上是相同的,但兩者實現目的的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在席勒看來,樸素的詩歌里總有感性的具體的對象。樸素詩人通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使得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相當的藝術概括性,從而體現個別蘊含無限的內容。可以說,樸素詩人採取的是一種個性化的方式。與之不同,感傷的詩歌脫離具體的感性的對象,直接表現主觀的思想觀念。這種思想觀念在感傷詩人那裡,具有無限性的含義,成為對無限理性的絕對化描述。可以說,感傷詩人所採取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方式。
由於樸素的詩歌與感傷的詩歌是如此不同,所以席勒對它們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在《論樸素的詩與感傷的詩》里,席勒鮮明地肯定了樸素的詩歌,而對感傷的詩歌給予了否定。在他看來,樸素的詩歌是健康的,而感傷的詩歌則是病態的。更為重要的是,他著重強調自然或者現實因素在藝術創作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他認為,自然或者現實是點燃詩歌精神的唯一火焰。只有在自然中,詩歌才能獲取它自身所需要的全部力量。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詩歌的精神也只能與自然對話。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自然仍舊能激發詩歌的精神。
當然,作為一名有遠見的思想家,席勒對感傷的詩歌並不是一味地排斥和貶低。在他看來,與樸素的詩歌相比,感傷的詩歌是有自身的優點的。這主要體現在崇高性的表現上,感傷的詩歌比樸素的詩歌更勝一籌。其中的緣由在席勒看來主要是,感傷的詩人以理想為作品的題材,而與自然或現實相比,理想不受任何約束,也更無窮無限。如此一來,感傷的詩人就能輕易地造就一種崇高感。更為可貴的是,即使面對不滿的現實,感傷詩人依然可以通過將現實理想化來使現實具有崇高性。
席勒的童年
席勒出生於德國內卡河畔的馬爾巴赫,父親是一位軍醫。童年時代席勒便對詩歌、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768年入拉丁語學校學習,1773年遵照符騰堡公爵的命令,進入軍事學校,接受嚴格的軍事教育,並研究法律學。這所軍事學校被詩人舒巴特稱為「奴隸養成所」,就在這樣一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地方,席勒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
然而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反而給予了席勒得天獨厚的成長條件,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化著作,尤其是莎士比亞和盧梭的作品,深受外界思想的感染。從1776年開始,席勒就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抒情詩。學校的教育也激發了席勒寫劇本的興趣,為他未來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席勒於1777年開始偷偷地創作劇本《強盜》,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