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戲劇史> 田漢與《名優之死》

田漢與《名優之死》

2024-10-04 04:59:3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田漢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他多才多藝,同時是戲曲作家、話劇作家、電影劇本作家、歌詞作家、小說家和詩人。在中國話劇的早期發展中,他貢獻了一份重要的力量。

  田漢是湖南省長沙縣人,1916年18歲時隨舅父去了日本東京,在高等師範學校英文系學習。1921年,他在東京曾與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1926年,他在上海與唐槐秋等人創辦了南國電影劇社,決定以這種「人類用機械造出來的夢」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同一年,就以十分有限的資金條件開拍了第一部電影《到民間去》。第二年,田漢和歸國者唐槐秋等人創立了話劇社「南國社」,繼而又成立南國藝術學院。南國社的話劇作品,主要有日本戲劇家菊池寬的《父歸》以及田漢自編的《到何處去》《蘇州夜話》《名優之死》等。

  《名優之死》是田漢早期的代表作。該劇以民國初年著名藝人劉振聲之死為素材,塑造了劉振聲這一位注重戲德戲品的正義演員形象。因劇本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本就有血有肉,又有諸多實力派劇作家兼藝人的傾情演繹,將舊社會戲曲藝人的苦難遭遇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出來,自1927年冬在上海梨園公所首演後,1928年以及1929年又在上海、南京三次公演。《名優之死》的演出成功,是田漢藝術創作臻於成熟的體現。無論作品的主人公是底層的藝人或農家少女,還是知識分子或富家公子,田漢都非常善於用人物的動作、語言來表現他們的濃烈情感,使得話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而且在演出中,南國社的舞台往往使用具有流動性且能突出燈光效果的布條做布景,而不用硬景或繪景。其他的舞台道具,也往往運用交叉的色彩來突出燈光效果。這些因素也凸顯了南國社的與眾不同。

  在南國社成立後的三年間,田漢的戲劇作品獲得了廣大學生、群眾特別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熱捧。不過,觀眾對田漢的作品最多的評語是:「把戲劇專門局限在知識階級的局域裡,所以很難有普遍性。」

  雖說南國社的戲劇創作活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田漢的話劇在文學創作和表演上仍對中國話劇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當時,各個話劇社團或者學校劇團所上演的劇本,以田漢的作品居多。南國社還培養了一批戲劇藝術骨幹,進一步開拓了中國的話劇事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