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美學,「五四」的先聲
2024-10-04 04:54:0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雜文等,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其中《阿Q正傳》《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故鄉》等篇已被選入中學課本。魯迅的作品對「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魯迅青年時代曾受西方進化論、托爾斯泰博愛等思想的影響,具有進步的觀念。當時的社會矛盾重重,急需變革,然而國民的思想還是相當保守,不懂得反抗。魯迅曾留學日本學習醫學,但他在學習醫學的過程中,在一次學校放映的紀錄片中,他看到了一個被誤以為是俄國間諜的中國人要被日本人殺害時,周圍的中國人都在看熱鬧,十分麻木。魯迅的靈魂被觸動了,他看到了國民的無知,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先生所作的文章就不能不帶有揭露黑暗、啟迪民眾的色彩。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說《藥》中,魯迅先生描繪了一個底層百姓為了給兒子治病,無情地用蘸著革命者鮮血的饅頭當藥引的故事。這在當時或許很平凡,民眾愚昧無知,相信人血饅頭能治病這樣荒誕的事情,還有很多無聊的麻木的看客。雖然也有一些具有先進思想和反抗意識的革命者,但是他們得不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當時的社會正如魯迅先生所描繪的那樣,黑暗、恐怖、死氣沉沉。但是,魯迅先生並沒有放棄希望,他最後寫兩位母親在給兒子上墳的情節時,寫了革命黨人夏瑜的墳上多了很多紅白的花,這些花是人們對夏瑜的紀念,象徵著希望,預示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醒,革命必定後繼有人。
正如《藥》一樣,魯迅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為革命而服務的,這正是他的美學思想的體現。他這樣的美學思想,在《摩羅詩力說》論文中,已經被明確地提出來了。
「摩羅」是對印度梵語的音譯,也有的譯作「魔羅」,或簡化為「魔」,是指天上的惡魔。魯迅先生在《摩羅詩力說》中,列舉了一些詩人,如拜倫、雪萊、普希金、裴多菲等,這些詩人寫詩大部分都意在反抗,追求民主、自由,並號召人們行動起來,進行革命。魯迅將這些詩人稱為「摩羅詩派」。
魯迅指出,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封建專制制度,各個朝代都想要自己能夠千秋萬代進行統治,因此禁止一切反抗的思想,企圖一切永遠保持老樣子。而詩歌是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包含著進步思想的詩歌,能夠觸動人心,啟迪人的觀念,具有號召作用,從這一方面看,它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而統治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往往就束縛詩歌的創作,或者借對詩歌創作進行規定來約束人們的性情。魯迅是十分反對這一點的,他認為,腐朽的社會需要改變,人們的思想需要啟迪,摩羅詩派的精神就應該被提倡。
摩羅詩派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用詩歌來號召人們起來反抗,為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而奮鬥。他們都具有堅強的意志、進步的思想和對舊制度不妥協的精神,用自己的詩歌作為武器,傳播真理。除此之外,摩羅詩派還具有行動性這一特點。他們並不是空喊口號,而是將詩中表達的思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為之奮鬥。他們是真正為真理、自由和祖國解放而奮鬥的戰士。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他不僅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號召人們為新世界進行奮鬥,而且自己也積極勇敢地投身革命。他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最後死於軍中。
正如摩羅詩派用詩歌來傳播進步思想、傳播真理,魯迅認為,文藝對人生的作用正在於啟示人生的真理及涵養人的神思。文學藝術雖不像學術著作那樣具有周密的邏輯,它偏於自由和感性,但是正是在這自由之中,人生的很多豐富且微妙的真理得以展現。人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見過水,縱使你跟他說了所有從物理和化學角度分析出來的性質,他也不可能產生直觀的理解。但是如果你將一盆水端到他面前,他就會看到水的無色,聞到水的無味,以及觸摸到水的溫度和流動。文學帶給人的正是這種直觀的人生感悟,人們從詩中可以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生活。人們從中感受到生活和人生,喚起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這樣就達到了詩歌所應有的社會作用。
魯迅的美學思想雖然不一定是最正確的美學,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狀態下,他的美學可以說是最進步和最健康的美學。它是「五四運動」的先聲,啟發了一些人的思想,號召人們團結起來為新中國而革命、奮鬥。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