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的美學體系
2024-10-04 04:53:3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中國古典美學發展到明末清初,終於進入到了一次總結期,而這一時期的標誌性成果便是王夫之的美學體系。這一體系既辯證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美學理念,又批判性地發展了傳統美學思想,可謂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之作用。
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因晚年居住在衡陽西北的石船山,因此世稱「船山先生」。他是清代初期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同時還是一位美學大師。他建立的美學體系主要以詩歌的審美意象為中心,對詩歌意象的基本結構作了具體的分析,提出了情景說。
王夫之在對詩歌意象的結構進行分析之前,首先將「詩」與「意」做了區別,指出詩歌的本體是「意象」,也就是指,對於詩來說,最本質、最重要的是詩歌的意象。
前人提出過「詩言志」的觀點,「志」是指作者的志向、意願、思想感情,「意」也是這個意思。王夫之指出,「詩」不等於「志」和「意」。一首詩好不好,不在於它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而在於它的審美意象如何。一首詩若沒有意象,只是在直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志向,並不是一首成功的詩歌。
王夫之認為,詩歌最本質、最重要的是詩歌的意象,而詩歌的意象是情與景的內在統一,換句話說,情與景的內在統一是詩歌意象的基本結構。在這裡,王夫之強調「統一」,孤立的景不能成為審美意象,孤立的情也不能成為審美意象。景中要包含著情,情要在景中表現。情與景結合的具體形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這種結合是內在的統一,就可以構成審美意象。
王夫之認為,美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詩人感受到這種美,將心中的情感與眼中的景象相融合,創造出審美意象,這一審美意象包含著作者的感情,是對自然景物真實而完整的表現。這樣的審美意象中就包含著藝術美,能夠讓人產生美感。那麼,人們如何才能發現自然界和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美呢?他認為,審美心胸是人們感受美的重要條件。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一個人如果對生活漠不關心,或者心中充塞著對功利的追求,就不容易發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只有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純潔、愉悅的心,才能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
在此基礎之上,王夫之又對詩歌意象的特點進行了思考和總結,分析了詩歌意象的真實性、多義性、獨創性和整體性四大特點。
真實性是藝術創作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藝術創作雖然不可避免地有創造、有創新、有傳奇性等,但這些都是建立在真實性基礎之上的。審美意象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要求作者不去用自己的情感、語言等破壞客觀事物的整體性。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特點,這些特點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人們往往容易根據自己的情感來對客觀事物進行「加工」,開心的時候看到的景物覺得都是美好的,不開心的時候則完全相反。王夫之是反對這種情況的,他認為事物是客觀的,有多方面的性質,人不能用自己的感情去限制、影響和破壞事物的這種客觀和完整。
既然事物包含多方面的性質,人在創造審美意象時是對事物真實而完整的反映,那麼審美意象中就包含著事物的多個方面,詩歌意象就具有了多義性。而且不同的人在面對客觀事物的時候,由於自身生活經歷、性格特點、思維方式不同,對事物觀察的角度也會不一樣。因此,對於同一首詩,同一個意象,不同的欣賞者的感受就會不同。另外,詩歌意象是在作者對事物直接的、瞬間的感受和審美中產生的,沒有經過思維的加工和整理,因此,詩歌意象中蘊含的情意就帶有不確定性,是寬泛的,具有多義性。
詩歌意象還具有獨創性特點,這也是由詩歌意象的產生過程決定的。事物對人直接觸發,使人瞬間產生某種感受和情感,在這種靈感下創造出審美意象。詩人受到感發產生審美意象的過程是不可重複的,因而蘊含著某種情感的詩歌意象也是不可重複的,具有獨創性。
詩歌意象還具有整體性。整體性是指一首詩中的意象是一個融合在一起的、血脈流通的整體。王夫之認為,貫穿詩歌意象的「血脈」是一種自然的連接,並不是靠詞語和意義按照邏輯推理、刻意的安排連接在一起,而是詩人受到客觀事物的觸動,心中的情感隨客觀事物的影響而變化、流動,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意象的組合。只有反覆涵泳,想像詩中的景象,設身處地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體會詩中意象變化與承接的關係,就能感受到詩歌意象的整體性。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因為相似的經歷、相近的思想、相同的偉大成就,以及同樣深遠而巨大的影響,被後人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他們都屬於士大夫階層,親身經歷了明朝的腐敗與滅亡,也親身經歷了抗擊清軍、挽救晚明殘局的軍事鬥爭。在他們看來,明清易代正是他們的亡國之痛!因此,他們的思想之旅是從反思明朝滅亡教訓開始的。
首先,他們都認識到過度的君主專制是導致明朝政治腐敗、社會黑暗的根源,也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因此,他們不約而同地主張應該設法限制和制約君權,並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其次,他們也深刻認識到宋明理學導致脫離實際、空談誤國的學風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經世致用的思想,主張學問要切合實際,要研究和學習對國家、社會有用的學問,而不是空談性命之理。而顧炎武更是身體力行,一生走遍祖國山川,實地考察地理,完成《天下郡國利病書》這部「經世之學」的皇皇巨著。最後,在對現實世界客觀認識的基礎上,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成為唯物論者,認為世界萬物都有著自身的運動規律。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對中國古代傳統哲學幾乎所有的命題都進行了批判,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見解,代表著中國古代思辨哲學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