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子的「道」和「理」
2024-10-04 04:52:41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世稱朱子,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哲學家,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朱熹認為觀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體,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標準,即「天理」。氣與理同時存在,但是氣是末節,理是根本。同時,朱熹對「人慾」十分反對,他認為「人慾」是破壞和諧的。因此,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這是他思想的核心。
朱熹所指的「人慾」是什麼呢?他說,人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這是維持生命的正常欲求,不是「人慾」,而人們滿足了維持生命,卻要追求美味,就是「人慾」了。可見,朱熹不反對正常的感性需求。
朱熹的美學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從道出」觀點和對藝術欣賞與批評方面的見解。
朱熹對於「道」的理解是等同於「理」的。他認為「道」與「文」是貫通在一起的,「文」從「道」中生出。他以一棵樹為例,說「道」是樹木的根本,「文」是樹木的枝葉。「文」既然是從「道」中生出的,那麼「文」也就是「道」。「道」要借「文」來發揮自己的作用。從這方面看,「文」的存在,不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從朱熹對於詩文的品評中可以看出他的審美理想。
作為一個理學家,朱熹是十分重視文學作品中的義理的。但是朱熹並不只注重義理,他還十分重視文章中的「真味」,也就是文章應該具有真實的情感。朱熹十分推崇屈原的作品,認為屈原的文章中情感真摯而強烈,具有「真味」。作為一個儒者,他對美的看法,也必然會帶上儒家思想的色彩。他在詩文等作品的境界上特別看重「和氣」與「渾厚」,就像孔子對《詩經》中詩歌評價那樣「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也就是說,藝術作品的情感表達要有一定的度,要符合社會道德的標準。人們閱讀了這樣的文學作品之後,就會被其中的感情所感動,受到影響和教育。另外,在藝術作品的格調方面,朱熹主張文學作品應該具有大的「氣象」,表現為令人震撼的場景,等等。他還喜歡雄健有力的格調,但是他也不排斥其他格調的作品。雖然注重格調,但是朱熹反對刻意雕琢,他注重「自然」,喜歡平易的文風。
在藝術作品的欣賞方面,朱熹強調「涵泳」。「涵泳」,簡單理解就是指深入體會,是古代人們對文學藝術鑑賞時的一種態度和方法。朱熹認為,很多詩文中會用「興」的藝術手法,例如《詩經》中的一首詩在寫周王培養出很多人才這一意思時,在前面先寫了廣闊無垠的銀河是天空的花紋來作為起興,引起後面對周王的描寫和讚美。朱熹指出,詩歌中具有很多的意象,這些意象是一個活的整體,有自己內部的邏輯和血脈,互相聯繫,共同表達詩文的意蘊。因此,人們在對詩文進行理解時,就要反覆「涵泳」,反覆體會,把握意象的整體性,從而體會詩歌所表現的意境和美感。
朱熹雖然是一個理學家,主張「滅人慾」,但是他的這些美學思想還是具有合理性又對人們產生了一定影響的,是值得理解和學習的。
洞察力和求知慾極強的朱熹
朱熹幼年時代就表現出探索生命意義和追求儒家理想的強烈興趣。據說在他4歲時,問他父親:「我們頭上浩渺無垠的這一片空曠是什麼?」父親回答他說:「這是天。」他隨即又問道:「那天之外又是什麼呢?」父親聽了大為驚異,他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追問!父親因此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對他精心培育。朱熹的父親也是當時著名的學問家,在父親的薰陶和精心教誨下,少年時代的朱熹勤思好學、刻苦自勵,很快便博通經史,他廣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學問,為他研習理學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旁徵博引、深刻思索,結合自己對佛家、道家思想的思考,最終建立起了龐大的思想理論體系——程朱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