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美學史> 觸景於外,生情於內

觸景於外,生情於內

2024-10-04 04:52:17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觸景於外,生情於內」,講的是中國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意境,它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美學。老子提出了代表世界本原的「道」,而意境的本質則正是要表現這個「道」。雖然意境說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但是「意境」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唐代,對意境的集中思考與論述也是在唐代,唐代詩人王昌齡、劉禹錫和詩僧皎然,以及詩論家司空圖等都有對意境這一範疇的論述。

  「意」指的是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意思、意義,也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那麼在「意境」中,要集中理解「境」。

  「境」作為一個美學中的範疇,最早出現在王昌齡的《詩格》中。王昌齡,字少伯,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因此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詩格》是他的論詩著作。他在《詩格》中把「境」分為「物境」「情境」「意境」三類。「物境」是指描寫自然山水時表現的境界,「情境」是指抒發人生經歷的喜怒哀樂時所表現的境界,「意境」則是指表達內心意識、想法時所表現的境界。在這裡,雖然王昌齡已經將「意境」作為一個名詞、一個概念提出來,但這還不是現在通常所指意境說中的「意境」。意境說的「意境」是指藝術家在創作時,將自己內心的感覺、情意與外界事物相對應,產生共鳴與契合,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所具有的一種境界。由此可見,王昌齡《詩格》中的「意境」與意境說的「意境」所指並不一樣。

  對於意境說中的「境」,劉禹錫曾對它做了一個規定:「境生於象外。」皎然與劉禹錫一樣,也認為「境」是從「象外」產生的。「象外」並不是指外界客觀事物之外的東西,它並不是完全擺脫客觀的物體形象的,而是強調在進行藝術創作時,不要被所選取的事物限制,而應該通過想像和創新來體會、把握事物表現出的精神境界,或者與事物相關的品格,進而創造出包含更多意蘊的「象」。這種超越了具體的、有限的事物之外的包含更多精神意蘊的象,是更大範圍的象,是虛的象,也就是「象外」所指的東西。而「境」生於「象外」就是說,正是這種超越了物象局限的精神意蘊使藝術作品具有耐人尋味的深遠境界,也就是具有「境」。

  那麼「意境」是如何產生,如何被創造的呢?王昌齡在《詩格》中對詩歌意境的產生作了分析。他指出詩歌意境的產生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情況是,詩人經過長期的構思,仍然沒有在頭腦中產生意象,於是將自己的精神放鬆下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由於外界事物的觸動,靈感產生,於是意象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了。王昌齡將這種情況叫作「生思」,也就是特定的「境」感發了詩人的想像力和創作靈感,從而有了意境的創造。另外有一種情況叫「感思」,詩人看到前人作品中的意象而產生了靈感,從而創造出新的意象。還有一種情況是,詩人主動在生活中尋找可以進行創作的事物形象和境界,用心去感受,從而創造出意象,這種情況叫作「取思」。從這三種情況,尤其「生思」和「取思」,可以看出,意境的創造要靠外界事物與環境的影響與感發,藝術家的內心與這些事物產生共鳴,從而產生了創作靈感,創造出意境。

  意境的創造離不開外界的事物,也離不開心靈的觸動,只有心與物達到契合,產生共鳴,才能創造出美的意境。因此,在意境的創造過程中,對於「心」也是有要求的。老子在講到對「道」的把握時說要排除主觀慾念和成見,保持內心虛靜,同樣,司空圖也認為,在意境創造的過程中,人們也要超越世俗的成見和束縛,排除內心的雜念,保持內心虛靜的狀態,才能感受和表現客觀的、真實的「境」,創造意蘊深長的美的意境。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