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美學史> 孔子後人中的美學家

孔子後人中的美學家

2024-10-04 04:52:08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孔穎達,字沖遠,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孔子三十二代孫,曾奉唐太宗之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了南北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為經學的統一和漢學的總結做出了卓越貢獻。而在「詩言志」這一命題上,孔穎達也是在總結前代各家觀點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發展,提出了新的思想,是位很有成就的美學家。

  

  孔穎達對於「詩言志」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對「志」的理解上。

  根據聞一多先生的看法,「志」有三個意義,一是「記憶」,二是「記錄」,三是「懷抱」。而詩最初也是用來記誦的,因為詩在文字產生之前就已經有了,人們靠記憶來口耳相傳,因此,詩從最開始就很注重韻律和句法。在文字產生之後,詩就是「記錄」,用來記載事情和歷史。經過發展,詩與歌合流,具有了「懷抱」的意思。「懷抱」就是「志向」。在先秦,「詩言志」主要是指作者用詩來表現思想、志向和抱負,而且這種志向與政治和教化緊密聯繫著。

  詩歌作品是人們內心想法的表達,這種想法除了偏向於是非判斷、倫理道德的思想,還應該包括人喜怒哀樂的情感。可以看出,「詩言志」中的「志」最開始是側重於指思想的,但是發展到漢代和魏晉時期,人們開始注意「志」中「情」的方面。

  《毛詩序》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是內心志向的表達,而這種表達是因為「情動於中」,也就是內心感情的波動。因此,「志」兼有思想和感情兩者,但是仍然偏重于思想。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認為人有七情,面對事物而有不同的感覺,有感於外物而說出自己的「志」,這是自然地流露。可見,《文心雕龍》也是將「志」與「七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孔穎達在前代人對於「情」「志」探索的基礎之上,提出「情志一也」的觀點,明確地把情、志聯繫在一起。他在《春秋左傳正義》中說:「在己為情,情動為志,情志一也。」他說外界事物的變化與感動,使人心中產生快樂或悲傷的情感,這就叫作「志」,而把心中的情感,也就是「志」抒發出來,就是「詩」。因此,他認為「情」與「志」是相同的。

  對於「情動為志」而如何化成詩,孔穎達解釋說:「言作詩者,所以舒心志憤懣,而卒成於歌詠。」也就是說作詩就是抒發「心志」與憤懣之情的。抒發快樂的心志與情感,則文學作品中多和樂和讚頌的聲音;抒發憂愁的心志和情感,則文學作品中多哀傷和怨刺的聲音。由此也可以看出,詩歌是對人內心思想、志向、情感的表達。

  孔穎達一方面強調外物對人心的感動,一方面強調詩歌就是對這種感情的抒發。這不僅體現出唐代人對審美本質的進一步認識,而且在美學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們認識到,寫詩或進行文學或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思想、觀點的需要,也是表達內心情感的需要,這就擴大了藝術作品的表現範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