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莊子的宇宙觀:強調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2024-10-08 12:45:14
作者: 何香久
莊子是一位詩性哲學家,他以浪漫詩人的情懷,十分明確地提出了探索世界存在的本原和本質的問題,他在中國人文文化史上第一次提出自然不可分割的整體思想。在《應帝王》篇中,他講了一個寓言故事:南海之帝名叫「儵」,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渾沌」。請注意,「儵」這個個字讀如「Shu叔」,它和「忽」都是形容行動迅速的字。「沌」,讀如「dun盾」。儵與忽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對待他們很友善,儵和忽想報答渾沌的恩德,說,「人都有七竅,用來視、聽、飲食和呼吸,可是渾沌都沒有,我們不妨給它鑿開七竅」。於是他們每天為渾沌鑿開一竅,第七天渾沌七竅俱有,但它卻死掉了。
莊子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自然是一個有整體,是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壞的。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應當維護自然的這種整體性。而「渾沌」作為自然的代號,人們對它的認識卻是遠遠不夠的。它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源泉,但是人們不應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肢解它,強加給它一些原本不屬於它的東西(器官),而應該從整體上去研究它。
莊子由此提出了「齊一」的思想,主張從自然整體方面去思考問題。他在《齊物論》中講了一個寓言故事,有位叫狙公的老者養了一群猴子,每天用芋頭去餵養它們,原先早上發給它們三個芋頭,晚上發給它們四個芋頭,猴子們十分憤怒,於是老者改變方式,早上發四個,晚上發三個,猴子們非常高興,這就是所謂「朝三暮四」的故事。猴子們只看到早、晚芋頭數量的差別,不了解芋頭的總數未變。這不是可憐又好笑嗎?莊子用這個寓言嘲諷世俗,世人大多囿於眼前的利益,而不從整體的自然角度去看問題,從而就產生了錯覺和偏差。
如果僅僅發生錯覺和偏差,還不算什麼大問題,但是這種偏差卻往往能釀造出人類本身的災難。比如,我們為了自身的發展,掠奪性地向自然去索取,以致於環境惡化,臭氧層破壞,酸雨和災難性氣候給人類以懲戒式的示警。
如何去觀察我們所處的宇宙與自然,莊子提出「以道觀之」的命題,主張從大道的高度去觀察自然和人自身。
他在《達生》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善於駕車的人,名叫東野稷,在魯莊公面前表演駕車技巧。只見他駕技嫻熟,出神入化,往前行,車轍筆直,如同木匠用墨斗彈出的直線;旋轉而行,車轍則如同圓軌劃出的一樣圓。魯莊公認為巧手刺繡也不過如此,於是要求東野稷連續轉了一百圈,看是不是都壓在一條圓線上。這時候恰好遇到一位叫顏闔的經過這裡,他就向魯莊公說,車野稷的馬快不行了,魯莊公不回應他的話。過了沒大一會,東野稷的馬跌倒了,魯莊公覺的很奇怪,問顏闔「先生怎麼知道東野稷的馬快不行了?」顏闔回答說:「馬力已經用盡了,東野稷還在那裡讓它快跑,自然會將它累死」。
這個故事正是從事物的限度說明事物反向轉化的道理。東野稷的馬訓練有素,然而最後卻跌倒了,為什麼,就是因為馭馬的人不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超限度地使用它。
馬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它自身的限度內,能施展各種本領,而且可以出神入化,一旦超過了它的限度,那就不行了。
這種「反向轉化」的思想對人類生存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告訴人們事物不但發展著、變化著,而且是向一定的方向發展變化著,從宏觀趨勢上看,當它向著一定的方向發展變化達到一定限度時,就會反轉過來,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變化。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比如我們用酒精消毒,有人認為,度數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其實不然。超過75°之後,酒精的消毒效果就會減弱,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當超過75°之後,酒精的殺菌力量過強,細菌群體外圍的細菌在被殺死之後,它們的屍體很快會熔結成一個硬殼,使酒精難以進入深層,這樣處在深層的細菌便被保護了起來。
我們對自然環境的治理,對一種事的限制,或是對一種事物的提倡,都要講究限度,既不能無限度地限制,也不能無限度地提倡。
比如澳大利亞草原野狼成災,了為消滅野狼,組織了打獵隊,狼打光了,野兔沒有了天敵,迅速膨脹,把草皮都啃光了,只得又去引進狼。
莊子的宇宙觀,更體現在他對「泰初」理論的發明上。《天地》篇中說: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
什麼是「泰初」?「泰初」就是宇宙最初的時候。這段話從宇宙初始形態講起,講到生命的產生,再後又講到人的精神如何回歸,與原初的宇宙狀態融為一體。大意是說,宇宙原初什麼也沒有,沒有有形的事物,也沒有有形事物的名稱,但它確實是一種存在,是渾然為一的存在,所以說它是一;說它是一,也就是說它沒有形象,因為有了形象就有了分界和邊境,而有了分界和邊境也就不可能再是一了。
萬物都是從「一」中得到了基本因素而產生的。從「一」中移到萬物之中的那基本因素稱為「德」。但萬物的形成有一個過程,萬物的基本因素原先處在「一」中,沒有形象,是「一」的組成部分,而且它們之間還沒有界限,至於哪一部分轉移到哪裡,形成什麼樣的事物,是由自然而然的趨勢所決定的。這種自然而然的趨勢稱為「命」。「一」在不停地流動,流動之中產生了物,物產生出來便有紋理,物的紋理就稱為「形」。有生之物的形體之中都有精神,不同的生物中不同個體,其精神的檔次是不同的,有智有愚有靈有鈍,因為它們常有各自檔次的色彩,所以稱為「性」。雖然性有不同,所以作為人就必須進行精神修養,讓自己的精神恢復到較高的檔次,即「德」的檔次,也就與宇宙原物狀態融為一體了,所以說「德至同於初」。與宇宙原物狀態融為一體,也就進入了一切虛空的境界,這一切虛空的境界就是「大」。
「宇宙之初」,也就是莊子一再提出的「大道」理論,所謂「反德」,也就是回歸大道。請注意,這個「反」字,《莊子》中,「反」字有88次出現,其中用于歸返之義的占了半數以上,可視為老子《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一說的發揚光大。《大宗師》中講「反覆終始,不知端」,和「反其真」,《在宥》中講「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秋水》中「謹采而勿失,是謂反其真」等等。與「反」的概念相呼應的是「歸」,《老子》五千言中,「歸」字出現了11次,典型的措辭有「歸根」、「復歸」兩種,《莊子》中則出現了33次,如《山木》中「復歸於朴」,《知北游》中「欲復歸根」等等。都是講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自然的復歸。
莊子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不僅表現為愛護自然、保護自然,而且含有向自然學習的內容,這比儒家所謂「天人合一」更富有哲學的理論思維。
莊子認為與自然合一的人可稱為「至人」,這種「至人」能順應自然,乘「六氣」之變化,遨遊於無邊的宇宙,進入絕對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