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人文九課> 一、老子其人其書

一、老子其人其書

2024-10-08 12:44:44 作者: 何香久

  老子,是一位充滿了謎團的人物,他的姓名、年齡、世系,以及關於他著作的種種,都有很多謎團。

  

  按照司馬遷《史記.老子傳》的記載,「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似乎把老子的姓名籍里說的很明白了。按照司馬遷的記載,老子是楚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聃是他死後的諡號,是春秋末期周朝掌管典籍的史官,相當於檔案館的館長。司馬遷並記孔子曾向老子問禮。鄭康成注《禮記.曾子問篇》時,釋「老聃」則謂「老聃,古壽考者之號」。在這裡,老子這個名字就出現了疑問,似乎成為一個不知姓名之人。

  後世學者對此多有存疑,王念孫斷定《史記》之文有誤,應是「名耳字聃姓李氏」,其「伯陽」之號出於《列仙傳》,《史記》傳文因被竄改而造成了偏差。因為司馬遷在《老子本傳》中又提出了「老萊子」、「太史儋」可能與老子之名相混,這是造成後世對老子姓名歧說紛紜的重要原因。

  首先,老子姓「老」還是姓李?

  鄭玄注《曾子問》曰:「老聃,古壽考者之號也」。葛玄《道德經序》曰:「生而皓首,故稱老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張君相曰:「老子者是號非名,考,考也,子孳也,考眾理,達成聖孳,乃孳生萬物,善化濟物無遺也。」江瑔《讀子卮言》曰:「老子,老而隱,故自稱老子」。

  這裡一說老子姓「老」,一說姓子,這兩個姓都曾是實有過的古姓,宋國確有老氏,殷人(宋為殷之後)「子」姓,也有過記載,但老氏子姓,卻找不到記載。高亨《史記.老子傳箋證》則認為「老一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他還舉例說,「古人姓氏多無本字,借同音字為之,所借各異,故一姓往往歧為數姓」,如「荀卿亦作孫卿,田仲亦作陳仲,鄒衍亦作騶衍,惠子亦作慧子」,「故老之亦李,亦語轉而然」。

  老子的年齡,司馬遷《史記》本傳中說他「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是名副其實的「老子」,這是有悖於常理的,這裡用不著多說了。總之老子就這麼成了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式的謎一樣的人物。至於老子的世系問題,老子的姓氏問題、《老子》一書的成書問題等等,從先秦以後爭議很多,限於時間我們就不在這裡一一探討了。

  老子的思想,體現在他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中,《道德經》五千言,全書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下篇四十四章,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後世雖然常將老、莊歸於一家,實際上老、莊並不相同。李澤厚說:「莊與老有接近的連續關係,但基本特徵並不同。老子是積極問世的政治哲學,莊子則是要求解脫的形上學」。

  與《莊子》不同,在《老子》一書中,我們很少能看到避世隱者的言行,不像《莊子》的文本記敘中,大量避世的隱士,如許由、善卷、石戶之農、北人無擇、廣成子、子桑戶、孟子友、伯成子高等頻頻出現。

  《老子》一書,體現了他的哪些思想呢?

  《老子》的思想,以「恆無名」之「道」為核心,以動反、用弱為要,以清靜自然、返樸歸真為旨歸,兼有治國和治身兩大方面的內容。其觀念可分為三組:

  常,道,反;

  無為,無不為;

  守柔,不爭,小國寡民----無為觀念之展開。

  這裡的第一組觀念為思想之根基,第二組則為其思想之中心,第三組反映了這一中心思想在人事上的應用。

  長期以來,人們有個誤解,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避世、不思進取的隱士哲學和明哲保身、與世無爭的處世哲學,這實在是對老子的誤讀。

  下面我們談談老子的思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