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2024-10-08 12:18:26 作者: 王朝柱

  千里搭帳篷,沒有不散的宴席。魯迅先生逝世之後,三個小奴隸,還有許廣平很快就各奔西東,但在繼承魯迅先生的精神、筆底長憶先生的教誨方面卻是一致的。他們各自走著自己的路,經歷也很不相同,由於和主題無涉,只能簡介幾句,以做全書的結束。

  小奴隸葉紫時刻惦念著恩師,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他重病在身,住在醫院裡,只得讓妻子代替他到殯儀館守靈,並護送魯迅先生的靈樞至萬國公墓。抗戰爆發後,他回到家鄉湖南養病,期間一邊做地下工作,一邊寫醞釀多年的長篇巨著《太陽從西邊出來》。遺憾的是剛剛寫完第一部,心中燃著一團熊熊的怒火的葉紫與世長辭了,時年不到28歲。

  蕭紅忍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悲痛,參與了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的《魯迅先生紀念集》的編輯工作。偉大的抗日戰爭爆發了,北平、上海相繼淪陷,她隨著抗日的浪潮來到了武漢,與友人創辦了《七月》文藝月刊,為紀念魯迅先生,為抗戰救亡,寫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在臨汾、在西安終於和患難的情人蕭軍實行了最後的訣別,又把那根象徵愛情的竹竿交給了他人,自己又像一隻孤獨的帆船,漂泊在風雲動盪的大海之中。為了實現自己筆底長憶魯迅先生的誓言,在重慶試圖創辦文藝雜誌《魯迅》,相繼寫下了永不泯滅的紀念文獻。在香港寫出了大型啞劇《民族魂》。為了不辜負先生的期望,她日以繼夜地奮筆疾書,寫成了長篇小說《馬伯樂》、《呼蘭河傳》,中篇小說《小城三月》等作品,得到了老作家茅盾先生的讚譽:「紅姑娘創作甚為努力……」

  國家的危亡,個人的不幸,創作上的艱辛,耗掉了蕭紅的生命,她於1942年1月19日在香港「瑪麗醫院」寫下「我將於藍天碧水永處,留下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遂與世久別,終年31歲。

  許廣平為保衛魯迅先生、宣傳魯迅先生,不知疲倦地戰鬥了一生。最後,被康生、江青等迫害而死,已成定論,勿再贊述。

  蕭軍這個小奴隸不久以前仙逝。作者無力評述他的一生功過,但很欣賞他自嘲似的自我比喻:「出土文物。」另外,他生前還曾戲謔似地說過這樣一段話:「魯迅先生離開我們。已有四十四個年頭了,當年他培育的三個『小奴隸』也失卻了兩個,如今只剩下我這個『老奴隸』了,想不到還能夠活到今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