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頂撞洋人
2024-10-03 19:42:24
作者: 羅學蓬
聖瓦萊里是一個龐大繁忙的物資轉運站,每天要把從後方源源不斷運來的給養和各種軍需物品卸進倉庫,堆成很高很高的一個個垛子,再逐日把各戰區需要的物品,照上面發下的清單,從許多倉庫的垛子上搬下裝進火車,運往前線。
6個營3000多名華工每天被中英工頭帶到火車站,裝卸貨物。
在那裡,他們還遇見了許多先期來到這裡的華工。
上工不幾天,第14營的華工就和英國工頭鬧了一場風波。
第一天上工前,英國人宣布每營華工每天必須裝滿20節車皮才能收班。第14營華工們拼命干,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任務,要求下午放他們進城去休息半天。
可是英國人出爾反爾,強迫華工們下午再接著干。
華工們怒火衝天,又不敢不干,從這以後,大家就開始了磨洋工,半天能幹完的事,總要給磨到天晚才完成。中國工頭們睜隻眼閉隻眼,不管。英國工頭呢?開始還大喊大叫,後來也學聰明了,反正每天的任務總能完成,他們也樂得清閒,有的躲在倉庫糧垛上睡覺,有的乾脆瞅空子進城尋歡去了。
這天下午,魯斯頓帶著營部的一班人馬來到工地上視察。
他在工地上東遊西躥,不住口地斥罵偷懶的華工。在英國人面前,袁澄海又抖擻起精神,拿著皮鞭到處幫著英國人清查偷懶的華工,一旦被抓住,多佛倫納、西薩古,袁澄海就一擁而上,把華工一頓狠打。
華工們看在眼裡,一個個恨得牙癢。
潘憨子和一名華工扛著一根鋼軌正慢吞吞走在前面,被魯斯頓看見了,嘴一呶,袁澄海馬上掄著鞭子沖了上去。
「狗雜種,吃了英國人的牛肉麵包,你們還敢這樣悠閒,兩根腳杆就不曉得放快些!」袁澄海大罵一聲,一鞭子抽在潘憨子背上。
潘憨子痛得渾身一激靈,鋼軌「咚」地砸下地,濺起的一粒碎石子,恰巧飛到袁澄海臉上,在他臉上打了一個小窟窿,頓時血流如注。
袁澄海痛得齜牙咧嘴,怒氣衝天,劈頭蓋臉一頓鞭子下去,抽得翻憨子滿地亂滾,渾身冒血。
「好狗日的,老子橫豎是死,今天俺就和你拼了!」潘憨子狂叫一聲,忽地昂起腦殼,不顧死活地用雙手緊箍住袁澄海的腳杆,狠狠地咬他的腿肚子。
袁澄海痛得「哇哇」直嚷,扔下鞭子,雙拳擂鼓般在潘憨子頭上、背上亂砸,可潘憨子死也不鬆口。
西薩古也跑上前去幫忙,腳尖在潘憨子身上一陣亂踢。
眼前這一場突發的暴行,使華工們瞠目結舌。
「不准打人!」張登龍忍無可忍,飛步衝上前去揪住了袁澄海。
「姓張的,你莫逞英雄,這不關你的事!」
「不平的事,我就要管!」
「你……牛胯里咋伸出來你這根馬雞巴?」
張登龍手一掀,袁澄海往後直退。
仗著英國人的威風,他又「嗷嗷」叫著向張登龍沖了過來。
魯芸閣擔心張登龍吃虧,也忍不住叫道:「袁四道,都是中國人,你何必如此!」
「不准打人!不准打人!」華工們操著傢伙,一窩蜂吶喊著沖了上來。
「住手,袁四道。」魯斯頓上校叫住袁澄海,轉臉對張登龍說道,「偷懶是不允許的,只要好好幹活,我們絕不隨便打罵華工。」
「就是嘛,就是嘛,」袁澄海捂著臉上的傷口,抓住機會討好賣乖。「大家想一想,我們吃的是英國人的飯,穿的是英國人的衣,掙的是英國人的洋錢,英國人,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可大家卻偷懶、磨洋工,難道我們中國人的良心都被狗吃了麼?」
魯斯頓上校把臉一沉:「好了,大家繼續幹活,誰再偷懶,就是自找苦吃。」
何玉中心中窩著一團烈火。這與他出國前的想像完全是天上地下兩回事。華工們在英國人眼裡,和他媽豬狗一樣!
他忍不住了,湊上前去大膽說道:「魯斯頓上校,要讓華工們努力幹活,只靠責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哦?」魯斯頓上校驚異地望著他,「怎麼,你想教訓我?」
「不,不敢說教訓,只不過想給你提一個建議。」
「閉住你的臭嘴!我是一個中國通,我知道對付你們中國人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眾目睽睽之下,何玉中也豁出去了:「我不否認你是個中國通,可是,魯斯頓上校,我是個中國人,我比你更了解中國人的特點。我們中國人最重情理,只要你……」
「你給我滾到一邊去!」魯斯頓話出手到,馬鞭子「噗」地落到了何玉中肩膀上。
魯斯頓向著隨行人員大聲叫道:「誰再敢搗蛋、偷懶,你們就給我狠狠地打!往死里打!」
何玉中緊咬嘴唇,一縷血絲滲了出來……
在英國軍方看來,他們與華工簽訂的民事合同不過是一紙空文。他們根本無視合同的存在,將華工按照營、連、班的軍事建制編組而成,實質上這已經是一支非武裝的戰勤部隊。
他們由英國軍官統一指揮,按照英式步兵操典行軍列隊,每周工作7天,每天10個小時——他們獲得的戰地休假,甚至比英國正規軍人還少。他們駐紮在英國遠征軍防區內——包括從勒阿弗爾到敦刻爾克各個港口的後勤地區,以及甘勃萊與易卜列之間的作戰區,搬運軍需物資、修築鐵路公路、架設橋樑,挖掘戰壕。
正像當時一家英國報紙報導的那樣:「華工來到法國,鋪設鐵路,維修公路,在火車、輪船上從事裝卸工作,並在前線冒著槍林彈雨,挖掘了數千公里的戰壕,使英國男子得以擺脫後方沉重煩瑣的各種勞動,奔赴前線作戰。」
儘管如此,通常情況下,華工對英國遠征軍的各種需求,都能應付自如。他們比那些從印度、埃及等國招募的工人,更受英軍歡迎,被英國官兵稱為「頂呱呱的多面手」。負責運送軍需物資的華工,經常背運一、二百斤重的彈藥箱、軍糧麻袋以及引信十分不穩定的大口徑高爆炮彈。腿腳、胳膊骨折造成的非戰鬥減員,每天都在出現,卻沒人有怨言。
當時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戰爭回憶錄》里,不無讚許地寫道:「華工個個強壯如牛,你會吃驚地發現,有些華工夾起重達三四百磅的一大根木材,或者一捆卷鐵,仍然能夠健步如飛,好像這些重物只是普通的石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