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師大風潮中
2024-10-03 19:31:53
作者: 李文儒著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是當時國內女子最高學府。魯迅應聘任教時,好友許壽裳為該校校長。1924年許壽裳因反對彭允彝任教育總長憤而辭職,繼任為曾經留學日本和美國的女學者楊蔭榆。按說,女子出任大學校長,出任女子大學校長,在中國,在學界,在女界,也算開風氣之先,學校師生原本是抱有希望的。不料楊蔭榆上任不到兩個月,所作所為,大多不按章程,不依手續,不尊重教師和學生,率意妄行,剛愎自用,很快就引起全校師生的強烈不滿。1924年11月,因江浙戰爭期間道路被阻,三名學生未能按時返校,缺課兩月余,楊蔭榆以違章勒令退學。學生自治會代表據理要求楊蔭榆收回成命,被楊辱罵,醞釀已久的女師大風潮由此爆發。1925年1月,學生會開會做出決定,不承認楊蔭榆為校長;派學生代表赴教育部訴述楊治校以來種種黑暗情形,請求撤換校長;召開記者招待會,散發驅楊宣言。3月,孫中山病逝,北京各界舉行公祭活動,楊蔭榆阻撓學生參加,誣衊「孫中山實行共產共妻」。5月,楊蔭榆利用學生舉行「五七」國恥紀念活動之機,藉故開除學生自治會領導成員劉和珍、許廣平等六名學生。學生自治會針鋒相對,於5月11日召開全體緊急大會,議決驅逐楊蔭榆出校,封鎖其辦公室,在校門口張貼啟事,上寫:「楊蔭榆先生注意!同人等早已否認先生為校長,請以人格為重,幸勿擅入校門。」
1925年,上海發生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1926年,魯迅為北京師範大學編印的《五卅慘案周年紀念冊》題寫封面。18.6cm×12.6cm。魯迅藏。現存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1924年秋至1925年底,這裡發生了波及全國的「女師大風潮」
魯迅為學生自治會代擬了呈文,說明女師大學潮真相,斥責楊蔭榆「視學生如土芥,以大罰為兒戲」。5月12日,女師大學生將呈文遞交教育部。5月21日,魯迅出席了學生自治會召開的校務維持討論會,當天,寫成《「碰壁」之後》一文,揭露了楊蔭榆以「婆婆」自居,把學生當作「一群童養媳」的封建家長式的統治。5月27日,魯迅擬稿,與馬裕藻、沈尹默、錢玄同、周作人等共同簽署的《對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風潮的宣言》在《京報》發表。三天後,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發生,女師大學生的驅楊運動匯入全國範圍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之中。
7月底,楊蔭榆在教育總長章士釗的支持下,開始策劃鎮壓女師大風潮。7月30日深夜,楊蔭榆趁住校學生熟睡之際,派人潛入校內,張貼布告,宣布解散女師大學生自治會。8月1日,楊蔭榆帶武裝軍警百餘人包圍女師大,親自率領打手私黨二十餘人入校,解散班級,武力驅逐學生,學生受傷者十餘人。當天晚上,為堵塞楊蔭榆之流散布的「男女學生混雜」的流言,魯迅應學生請求,在女師大教務處值夜,替學生作證。8月6日,章士釗在國務會議上提請通過停辦女師大令。8月7日,女師大學生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由學生與教員代表組成的校務維持會。8月8日,魯迅與馬幼漁等五名教員向全體教員發出「倡議信」,倡議召開教員全體會議,「共商善後之法」,以「冀中國唯一之女子最高學府不至陷於絕境」。8月10日,北洋政府頒布停辦女師大令,女師大師生立即在《京報》發表啟事,宣告「章士釗欺內媚外,摧殘教育」,「若章士釗在部,敝校與教部完全脫離關係」。8月17日,章士釗召集部務會議,正式決定將女師大改組為國立北京女子大學,自任女子大學籌備處處長。8月19日,在武裝巡警保護下,章士釗派人強行接收女師大,學生七人受傷,十四人被捕。女師大學生通電全國。這天,魯迅在校務維持會,研究對策至深夜方歸。8月20日和22日,章士釗派人率巡警打手第二次、第三次沖入女師大,武力驅逐學生出校,造成多人受傷、七人失蹤的嚴重事件,激起北京教育界及各界團體聯合舉行聲勢浩大的「恢復教育,驅章大示威運動」。緊急中魯迅得不到許廣平的消息,焦急萬分,托人各處打聽,找到後讓許廣平住在西三條自己寓所的客房裡,躲過最危急的幾天。8月26日,魯迅與四十餘名北大教員聯名發表《反對章士釗的宣言》。與此同時,與校務維持會其他成員一起,另賃宗帽胡同房屋,作新校址,並決定義務上課,竭力維持女師大的存在。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魯迅在北京用的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