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

2024-10-03 19:31:40 作者: 李文儒著

  1924年7月,魯迅等十餘位學者應陝西省教育廳和西北大學邀請,赴西安做暑期講學。魯迅所講仍為小說史。講稿經魯迅整理後,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為題,載1925年西北大學出版的《國立西北大學、陝西省教育廳合辦暑假學校講演集》中,後編入《中國小說史略》的附錄。在北京教育部,魯迅對西安易俗社編演新劇就很關注。在西安期間,先後四次往易俗社看戲。魯迅認為西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能有這樣一個意在提倡社會教育,起移風易俗作用的劇社,實在難能可貴。適逢該社成立十二周年,魯迅特親題「古調獨彈」四字,製成匾額,與同行者聯名贈給易俗社,另將講學酬金五十元捐贈。魯迅和同行的孫伏園說:「只要夠旅費,我們該把陝西人的錢,在陝西用掉。」

  很少出外遊覽的魯迅能作此行,原因之一是想藉此機會到西安、臨潼等地遊覽考察,為他早想創作的關於楊貴妃的戲劇小說作準備,可結果卻是旅途的歷險和創作激情的失落。當時火車只通到河南陝州,乘火車到陝州後,登船取道黃河逆流西行。沒想到上船之後即遇大風大雨,徹夜不息。第二天船主驚告:「昨晚險呀!船不能下錨,倒行十餘里,如果倒行到鬼門,那就沒救了。龍王爺保佑,能安然無事,諸位先生真是大命的。」一百八十里黃河水道走了足足四天,抵潼關後換乘汽車,經過臨潼時,遊了華清宮故址,入溫泉沐浴。到了西安後,講學之餘,遊覽了碑林、孔廟、大小雁塔、曲江灞橋、昭陵石刻等,逛了古董鋪,買了碑帖、土偶、瓷鳩、瓷猿、陶瓶,買了被當地人叫作「滷雞」的弩機。然而,說起計劃中的為寫作《楊貴妃》做實地考察的事來,魯迅原本從文字中得來的和想像中的盛唐氣魄,被沿途的滿目黃土,被頹敗的關隘村落,被殘破得比北京更為寂寞荒涼的西安古城徹底打破了。《楊貴妃》之夢的破滅是很沉痛的,十年之後,遺憾仍在心頭,他在1934年1月11日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說:「我為了寫關於唐朝的小說,去過長安。到那裡一看,想不到連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費盡心機用幻想描繪出的計劃完全被打破了,至今一個字也未能寫出。原來還是憑書本來摹想的好。」

  陝西省西安暑期講學開學式合影。1924年7月20日攝,第二排右起第十一人為魯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