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新政、立憲與辛亥革命
2024-10-02 04:39:04
作者: 姜濤,卞修躍,虞和平;謝放等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1月2日(十一月十二日)清政府授使俄大臣楊儒為全權大臣,與俄國談判接收東北事宜。
1月15日(十一月二十五日)清政府接受列強議和大綱,奕劻、李鴻章在議和大綱上簽字。
1月17日(十一月二十七日)維特向楊儒提出滿洲問題草案13款。
1月21日(十二月二日)清政府宣布增祺私自訂立的《奉天交地暫且條約》無效。
1月29日(十二月十日)清政府發布變法上諭,命內外臣工參酌中西政治,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等各抒所見。
2月1日(十二月十三日)清政府嚴禁仇教集會,地方官不立行懲辦者一律革職,永不敘用。
2月13日(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接受議和條件,懲處「禍首」載漪、載瀾、載勛、毓賢等人,並恢復徐用儀、立山、許景澄、聯元、袁昶原職。
3月15日(正月二十五日)上海各界人士集會,反對簽訂中俄密約。
3月21日(二月二日)以俄逼迫簽訂中俄密約,張之洞電陳救急三策。
3月23日(二月四日)德、英、法、日四國公使合組調查中國財源委員會。
3月24日(二月五日)駐俄公使楊儒在莫斯科拒絕簽署俄國泡製的條約。
4月4日(二月十六日)各國公使向奕劻、李鴻章提出懲處查辦外省官紳清單,計142員。
4月21日(三月三日)清政府設立督辦政務處,派奕劻、李鴻章、榮祿等為督辦政務大臣。
4月23日(三月五日)德法軍占娘子關。
4月25日(三月七日)袁世凱奏陳變法十事。
4月29日(三月一十一日)清政府宣布懲辦「保護教民不力」之地方官56人。
是月,以祁剛為首的義和團轉戰於雄縣、新城、固安等地,提出「反清滅洋」的口號。
5月10日(三月二十二日)秦力山等在日本創刊《國民報》。
5月29日(四月十二日)賠款議定,四萬萬五千萬兩以金價計算,40年償清,年利4厘。
5月30日(四月十三日)清廷同意外國使館擴充館界。
6月1日(四月十五日)列強宣布解除瓦德西聯軍總司令職務。
6月4日(四月十八日)派醇親王載灃為頭等專使大臣,前往德國「謝罪」。
6月11日(四月二十五日)應列強要求,停止「外國人民被殺害凌虐之城鎮」(計40餘府州縣)文武考試5年。
6月16日(五月一日)派戶部侍郎那桐為專使大臣,前往日本「謝罪」。
6月20日(五月五日)四川義和團在川東樹立「滅清、剿洋、興漢」起義旗幟。
6月25日(五月十日)義和團首領劉洛煥等在正定被捕後遭殺害。
是月,直隸深州聯莊會豎「掃清滅洋」大旗起義。
7月12日(五月二十七日)劉坤一、張之洞會奏變通政治人才為先者。此後又連續會奏整頓中法12條及採用西法11條。
7月24日(六月九日)清政府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列六部之前,由奕劻總理事務。
8月8日(六月二十四日)
八國聯軍從北京撤退完畢。
直隸雄縣、霸縣義和團在祁子崗、韓友禮率領下抗擊清軍。
8月9日(六月二十五日)維特復李鴻章,要求以滿洲鐵路工業租借之優先權讓與道勝銀行。
8月19日(七月六日)清廷重新宣示停止文武考試五年之地方及保護教士教民不力已行懲辦之地方官56人,並續懲官紳71人。
8月25日(七月十二日)諭於兩年內所有外洋軍火及製造軍火器料,一概不准販運入口。
8月26日(七月十三日)更改公使覲見禮節。
8月29日(七月十六日)
詔自明年始,鄉試會試均廢八股,改試策論。
詔停止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
9月7日(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全權大臣奕劻、李鴻章與德、奧、比、西、英、美、法、意、日、荷、俄等11國公使在北京正式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9月11日(七月二十九日)清政府命各省建立武備學堂。
9月15日(八月三日)謝纘泰、洪全福等謀劃在粵起事,擬定國號為大明順天國。
9月24日(八月十二日)清政府與日本訂立《中日重慶租界專約》。
10月2日(八月二十日)清政府頒布懿旨,責成中外臣工,將應行變通興革諸事,力任其難,破除積習,以期補救時艱。
10月4日(八月二十二日)各國劃定北京使館界址,東至崇文門,西至正陽門,北至東單牌樓,南至城牆。
10月11日(八月二十九日)鄭觀應奉商務大臣盛宣懷命,與日商訂立合辦安徽宣城煤礦合同。
11月3日(九月二十三日)東清鐵路通車。
11月23日(十月十三日)台灣嘉義黃茂松等舉兵反抗日本侵占台灣。
12月21日(十一月十一日)《清議報》因毀於火而停刊,共出100期。
是月,英國取得開平煤礦所有權,改名為「開平礦務公司」。
是年秋冬間,留日學生在日本東京神田駿河台成立中國留學生會館,吳祿貞致開會詞,稱之無異於「美國費城的獨立廳」。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
1月2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張謇正式創辦通海墾牧公司。
1月4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張元濟等在上海創辦《外交報》。
京師大學堂正式成立,張百熙為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
清政府派王文韶為督辦路礦大臣,瞿鴻禨充任會辦大臣。
清政府與各國訂立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
1月11日(十二月二日)清政府將同文館歸入大學堂。
1月13日(十二月四日)清政府通知各地嚴禁傳習白蓮、八卦等邪教。
2月3日(十二月二十五日)
呂海寰奏報荷屬南洋各島虐待華僑情形,請添派領事保護。
美國照會中、俄及列強,請注意東三省門戶開放與機會均等。
2月6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清政府與比利時簽訂《天津比國租地合同》。
2月8日(正月一日)梁啓超在日本橫濱創辦《新民叢報》(半月刊)。
2月10日(正月初三)清國留學生會館在東京成立。
2月17日(正月十日)駐俄公使楊儒客死於俄國首都任所。
2月24日(正月十七日)《政藝通報》創刊。
2月25日(正月十八日)外務部總理大臣奕劻照會俄使雷薩爾,重提滿洲撤兵修正案。
是月,劉坤一、張之洞設江楚編譯局於江寧。
初春,朝陽發生反洋教起義。
春,廣西會黨起義全面爆發。
孫中山在橫濱接待章炳麟、秦力山來訪,與章炳麟討論改革土地、賦稅制度問題。
3月25日(二月十六日)河南泌陽大刀會席小發起義,反抗攤派教案賠款。
是月,袁世凱派新軍鎮壓直隸廣宗縣聯莊會反洋教鬥爭。
4月8日(三月一日)《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在北京簽訂,談判經年之久的撤兵交涉告一段落。條約共4款,中國承認中俄以前的協定,俄軍分三期撤離中國。
4月23日(三月十六日)直隸廣宗景廷賓在巨鹿起義,號召「掃清滅洋」。
4月27日(三月二十日)
章太炎、秦力山等發起在東京舉行「中華亡國242年紀念會」,遭日本警察阻止。同日下午,孫中山邀章太炎、秦力山等在橫濱舉行紀念會。
蔡元培、蔣觀雲、黃炎培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蔡為事務長(會長)。借辦理教育為名鼓吹革命。
4月29日(三月二十二日)袁世凱、胡燏棻與英使商訂關內外鐵路交還章程。
是月,台灣埔裏社山胞抗日起義,殺死日守備隊14人。
5月8日(四月一日)
雲南騰越設埠開關。
清政府定於每年3、4月8、9月宴各國公使及夫人隨員等。
5月19日(四月十二日)清政府應奧、意、比3國公使之請將出使該3國大臣定為專使(欽差大臣)。
5月25日(四月十八日)保定學堂開學,美國人丁家立為西學總教習。
是月,上海商務會議公所成立,後改稱上海商務總會。
6月1日(四月二十五日)英國交還山海關內外鐵路。
6月7日(五月二日)
清政府與義大利訂立《中意天津租界專約》。
山西巡撫岑春煊開辦山西大學堂,分中學齋、西學齋,李提摩太任西學專齋總理。
6月17日(五月十二日)《大公報》在天津出版,天主教徒英華創辦,1912年停刊。
6月21日(五月十六日)袁世凱奏請創練北洋常備軍制,設立北洋行營將弁學堂。
7月5日(六月一日)奕劻照會德、英、俄、日、意、法6國公使請交還天津。
7月6日(六月二日)張之洞奏請在湖北省城創辦警察制度。
7月27日(六月二十三日)清政府任命張之洞為督辦商務大臣,命盛宣懷等赴湖北繼續商議英日商約。
7月28日(六月二十四日)吳敬恆力爭保送學生入日本軍事學堂,清駐日公使蔡鈞阻止並招日警彈壓,引發留日學生學潮。
8月15日(七月十二日)
袁世凱接收天津城,各國都統衙門撤銷。
張百熙奏學堂章程(即「壬寅學制」),清政府下令頒行各省。
湖南辰州教案發生,教堂被焚毀,傳教士羅國全被殺。
8月22日(七月十九日)上海張園開設協助留東學生會。抗議日本政府禁止中國留學生習陸軍。
9月5日(八月四日)清政府代表盛宣懷與英代表馬凱在上海簽訂《續議通商行船條約》,又稱《馬凱條約》。
9月9日(八月八日)山東利津縣馮家莊附近黃河決口。
9月13日(八月十二日)日本設立湖南汽船會社航行於漢口、長沙之間。
9月14日(八月十三日)山東惠民縣劉莊黃河決口寬達70丈。
9月18日(八月十七日)湖南賀金聲發動反洋教起義。
9月22日(八月二十一日)慶親王奕劻、大學士王文韶與俄駐華公使雷薩爾商定交還山海關外鐵路條款7款。
9月25日(八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允許四川礦務局與法商成立「華法和成公司」,合辦川省煤油礦物。
9月26日(八月二十五日)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
9月29日(八月二十八日)
清政府派袁世凱接收山海關內外鐵路。
英商英美煙公司在英國成立,相繼在中國漢口、瀋陽、哈爾濱等地設立了煙廠。
10月5日(九月四日)清政府命各省督撫選擇學生,遣往西洋各國考求專門學業以備用。
10月10日(九月九日)清政府任命楊宗廉督辦順直機器紡織局事務。
10月15日(九月十四日)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與華俄道勝銀行訂立《正太鐵路借款合同》總額4千萬法郎,9折。
10月17日(九月十六日)清政府命各省督撫仿照袁世凱所定警務章程辦理巡警。
11月14日(十月十五日)
上海南洋公學學生發生學潮,200餘人退學,抗議學校當局禁止學生閱讀新書新報、議論時政。
梁啓超主編之《新小說》在日本創刊,開創中國小說之新體例。
11月16日(十月十七日)
上海中國教育會助南洋公學退學學生成立「愛國學社」。
北洋鑄造銀元總局開鑄。
11月24日(十月二十五日)湘籍留日學生黃興、楊篤生、陳天華在日本東京創辦《遊學譯編》。
12月12日(十一月十三日)清政府命袁世凱、張之洞收回電報局改為官辦。
12月17日(十一月十八日)京師大學堂開學,先辦速成科,分仕學館及師範館並設立譯書局。
是月
中國留日學生秦毓鎏、葉瀾等在東京組織中國青年會。
歸國留學生戢元丞、秦力山在上海創辦《大陸》雜誌(月刊),後改為半月刊。
孫中山在東京囑留日學生劉成禺撰《太平天國戰史》,作反清宣傳品,孫中山為該書作序,1904年在東京發行。
美國在上海創立花旗銀行。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
1月7日(十二月九日)孫中山自日本抵香港,13日赴河內,參觀工業博覽會,宣傳革命,結識志士,成立興中會分會。後往西貢等處擴展黨務,運動革命。
1月16日(十二月十八日)吉林將軍長順與英國主教議定吉林全省耶穌教案賠恤合同。
1月28日(十二月三十日)革命黨人李紀堂、洪全福、謝纘泰計劃廣州舉義,事泄失敗。
1月29日(正月一日)
湖北留日學生劉成禺、李書城等在東京創辦《湖北學生界》月刊(後為《漢聲》)。
留日學生會館在新年舉行團拜演說,到會者千餘人,馬君武、劉成禺慷慨陳詞,宣傳革命排滿。
2月13日(正月十六日)直隸留日學生在東京創辦《直說》月刊。
2月17日(正月二十日)留日浙江同鄉會在日本東京發刊《浙江潮》月刊。
2月19日(正月二十二日)清政府派載振、那桐等為赴日本大阪博覽會觀會大臣,並考察商政。
3月31日(三月三日)四川總督岑春煊在成都設立四川通省勤工局。
是月,愛國天主教徒馬相伯在上海徐家匯開辦震旦學院,自任總教習。
江蘇留日學生秦毓鎏等在東京創辦《江蘇》(月刊)。
4月6日(三月九日)愛國學社創辦《童子世界》。
4月8日(三月十一日)沙俄交還營口、牛莊等地到期,違約不撤兵,並於本月18日為撤兵問題向清外務部提出東三省新要求7項。
4月22日(三月二十五日)清廷設立財政處。
4月24日(三月二十七日)
中日訂立《擴展天津租界條約》。
留日學生500人發起拒法運動,反對廣西巡撫王之春擬借法兵平定游勇。上海數百人在張園開拒法會。
4月27日(四月一日)
上海千餘人在張園召開拒俄大會,通電反對沙俄背約拒絕撤兵。
天津中西學堂改為北洋大學。
4月29日(四月三日)留日學生500人在東京舉行拒俄大會,成立拒俄義勇隊,聲討沙俄侵占東北。
4月30日(四月四日)上海1200人再次集會,成立上海拒俄義勇隊。
5月2日(四月六日)東京中國留學生拒俄義勇隊改名為學生軍,後又改為「軍國民教育會」,旋因清廷之請,被日本政府解散。
5月4日(四月八日)留日女學生胡彬夏等在東京組織「共愛會」。
5月23日(四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將軍督撫會同商部籌劃經理路礦、農務、工藝各項公司。
5月24日(四月二十七日)張謇到日本考察實業教育。
是月
鄒容所著《革命軍》一書在上海大同書局出版。
李寶嘉主編的《繡像小說》在上海創刊(半月刊)。
6月1日(五月六日)《蘇報》刊登論說《康有為》一文,高舉革命旗幟駁斥保皇言論,宣稱「革命之宣告,殆以為全國之所公認,如鐵案之不可移」。
6月9日(五月十四日)外務部奏上張之洞、盛宣懷等所訂滬寧鐵路籌借英款訂立詳細合同,並獲清政府批准。
6月12日(五月十七日)梁啓超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華盛頓會晤。
6月29日(閏五月五日)上海《蘇報》摘錄章太炎的文章《駁康有為書》,鼓吹排滿革命。在兩江總督魏光燾要求下,上海租界工部局出動巡捕查抄了蘇報館。次日,又查抄愛國學社,逮捕了章太炎等人。《蘇報》案發生。
7月1日(閏五月七日)
《革命軍》作者鄒容因「蘇報案」向上海英租界巡捕房自首。
東清鐵路正式通車。
7月9日(閏五月十五日)中英滬寧鐵路借款合同簽字,款額325萬英鎊,9折實收,年息5厘。
7月15日(閏五月二十一日)清政府所請律師在上海租界會審公堂與章太炎、鄒容對簿。
7月19日(閏五月二十五日)自立軍在軍右統領沈藎因首先揭露《中俄密約》在北京被捕,31日被刑杖致死。
是月,黃興抵湖北武昌,到兩湖書院演說排滿革命,並散發《革命軍》等革命書籍。
8月,孫中山在東京青山設立軍事訓練班,培養軍事人才,首次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9月7日(七月十六日)清政府設立商部衙門。
9月26日(八月六日)裁撤路礦總局,所有路礦事務均歸商部通藝司管理。
是月,湖北聘日本保姆3人,在武昌創立湖北幼稚園,為我國幼稚園之始。
10月5日(八月十五日)孫中山抵檀香山,與保皇派展開鬥爭。
10月8日(八月十八日)中美續訂通商行船條約。中日簽訂通商行船續約。
10月28日(九月九日)
俄軍占據奉天省城各官署,拘禁奉天將軍增祺。
中法訂立滇越鐵路章程。
秋冬間,陳天華所著《猛回頭》、《警世鐘》兩書在上海相繼出版。
11月4日(九月十六日)黃興等在長沙秘密集會,決定成立革命團體華興會。
11月6日(九月十八日)出使大臣張德彝向英外交部抗議英軍入侵西藏。
11月12日(九月二十四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大臣盛宣懷與比利時電車鐵路合股公司訂立《汴洛鐵路借款合同》及行車合同,借款總額2500萬法郎。
11月17日(九月二十九日)北京譯學館開學。
11月19日(十月一日)清廷命各省振興農務、清地畝、辨土性、興水利、廣畜牧,設立農務學堂。
是月
清政府頒布《獎勵公司章程》。
高天梅在松江創辦革命刊物《覺民》,主張把反對外來入侵同排滿相區別。
孫中山在希爐華僑中建中華革命軍,提出入會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12月2日(十月十四日)商部奏准頒行《奏定鐵路簡明章程》。
12月4日(十月十六日)清廷正式成立練兵處。
12月10日(十月二十二日)英印政府派榮赫鵬和麥克唐納率軍3000人進犯中國西藏地區,13日發動第二次侵藏戰爭。
12月12日(十月二十四日)清廷以廖平離經叛道之罪,革去其四川綏定府教授職並銷毀其著刊各書。
12月15日(十月二十七日)蔡元培等在滬組織對俄同志會,出版《俄事警聞》日刊,揭露俄軍在東三省暴行。
12月19日(十一月一日)林獬在上海創辦《中國白話報》。
12月21日(十一月三日)清政府批准張百熙奏摺選派師範生赴東西洋各國留學。
12月30日(十一月十二日)清政府電令各省,如日俄開戰,嚴守局外中立。
是月
孫中山在檀香山將商業報紙《檀山新報》改組為《隆記報》,成為興中會黨報,並撰《敬告同鄉書》批判保皇邪說。
是年,我國第一部甲骨文字著錄書《鐵雲藏龜》出版。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1月6日(十一月十九日)清政府下詔各省籌餉以編練新軍。
1月13日(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為第一個正式施行的近代學制。
1月21日(十二月五日)清廷頒布《欽定大清商律》。
是月,丁初我主編《女子世界》(月刊)在上海出版,以反禮教、倡女權為宗旨。
2月8日(十二月二十三日)日本海軍突襲旅順俄艦隊,日俄絕交,日俄戰爭爆發。
2月12日(十二月二十七日)清政府宣布嚴守局外中立。
2月15日(十二月三十日)華興會在長沙正式召開成立大會,黃興為會長,宋教仁、劉揆一為副會長。
2月16日(正月一日)美洲、澳洲、亞洲、非洲旅居華僑致電外務部請求聯日抗俄,趁勢恢復東三省,並表示願意助餉。
2月21日(正月六日)長沙開為商埠。
2月26日(正月十一日)《俄事警聞》擴充為《警鐘日報》,1905年被查封。
是月,黃興創設同仇會,聯絡湖南會黨,確定起義計劃。
3月10日(正月二十四日)日俄海軍再次在旅順發生激戰。
3月11日(正月二十五日)商務印書館創辦的《東方雜誌》發刊。
3月17日(二月一日)清商部奏頒路礦暫行章程38條。
3月21日(二月五日)
上海英、德、法、美官商及中國官紳盛宣懷、呂海寰等合辦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救護戰地華紳商民。
3月31日(二月十五日)孫中山抵達舊金山,保皇黨運動海關攔阻。
4月5日(二月二十日)清商部奏請籌辦實業學堂,內分算學、化學、電學、水學、光學等10門。
4月11日(二月二十六日)
商部奏頒行《商務公會章程》。
榮赫鵬率英軍進據西藏江孜附近,西藏地方政府組織藏兵展開江孜保衛戰。
4月26日(三月十一日)天津海關道唐紹儀等與比利時商人世昌洋行的海禮訂立天津電車、電燈合同。
是月,孫中山刊印鄒容《革命軍》1.1萬冊,廣為散布,並發售革命軍需債券。
5月10日(三月二十五日)清政府批准湖南紳商,設立鐵路支路總公司。
5月15日(四月一日)
西藏地方政府對英國宣戰。
清廷設置的修訂法律館正式開館工作。
5月21日(四月七日)上海租界會審公廨宣判「蘇報案」,鄒容監禁2年,章太炎監禁3年,均罰作苦工。
5月29日(四月十五日)湖南士紳聯名電請政府支持撤廢粵漢鐵路合同。
是月,孫中山在舊金山改組致公黨主辦的《大同日報》,宣傳革命。並為致公黨訂新章程。
6月5日(四月二十二日)安徽商務局與英商改訂合辦安徽銅官山礦務合同。
6月12日(四月二十九日)《時報》在上海發刊問世。
6月29日(五月十六日)
清政府加入萬國紅十字會。
膠濟鐵路完工。
7月3日(五月二十日)呂大森、張難先、劉靜庵、曹亞伯在武昌成立科學補習所。
7月8日(五月二十五日)
清政府開辦鄂湘皖贛4省土膏統稅,總局設於宜昌。
7月19日(六月七日)達賴喇嘛遣使向英軍乞和。
7月21日(六月九日)江西樂平會黨夏廷義聚眾抗捐,搗毀城內學堂、電報局等。
7月27日(六月十五日)英軍迫近拉薩,達賴北走青海,旋又逃往庫倫。
是月,張謇刻《日本憲法》12冊送呈內廷。
8月26日(七月十六日)
出使西班牙公使孫寶琦奏請將東三省、蒙古、新疆開口通商,以免日俄猜忌。
清廷免去達賴喇嘛名號,命班禪管理西藏事宜。
9月4日(七月二十五日)日軍攻占遼陽,俄軍敗退渾河,遼陽大戰結束。
9月7日(七月二十八日)西藏班禪喇嘛與英軍大佐榮赫鵬訂立英藏《拉薩條約》。清政府不承認《拉薩條約》。
9月26日(八月十七日)
清政府命津海關道唐紹儀以三品京堂候補,前往西藏查辦西藏諸事件。
成都兵工廠600名工人罷工,抗議工頭剋扣工資,罷工持續16天。
10月1日(八月二十二日)英軍退出西藏。
10月11日(九月三日)清廷下令擴充漢陽槍炮廠,改稱湖北兵工廠。
10月16日(九月八日)嚴修、張壽春在天津創立敬業中學,後改名南開中學。
10月23日(九月十五日)黃興、劉揆一結合湖南哥老會首領馬福益籌劃湖南長沙起事,事機泄露失敗。
10月28日(九月二十日)因長沙事敗,武昌軍警搜捕革命黨機關「科學補習所」及「東文講習所」成員,該組織遭破壞。
是月
孫中山在紐約發表告歐美人士書《中國問題之真解決》。
旅美華僑呼籲修改有關虐待華工條約,並派代表回國,發起拒約運動。
光復會在上海成立。
11月4日(九月二十七日)清廷命唐紹儀為議約全權大臣與英國商議西藏事宜。
11月14日(十月八日)天津商務總會成立。
11月18日(十月十二日)清政府批准張振勛在粵設立農工路礦公司。
11月19日(十月十三日)革命黨人萬福華刺殺前廣西巡撫王之春未遂。
12月28日(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廷派出使大臣梁城會訂中美和衷條約。
是月,黃興、程潛等在日本東京組織革命同志會。
是年,美國軍事家荷馬李與孫中山結識,此後荷馬李贊助中國革命,成為孫中山的軍事顧問。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1月14日(十二月九日)列寧在《前進報》上發表《旅順口陷落》一文揭日、俄罪行。
1月23日(十二月十八日)清政府允准袁世凱辦直隸公債票。
1月25日(十二月二十日)
清政府設立商標註冊總局,頒布《商標註冊試辦章程》。
商部命沿江沿海各省保護並創辦內河華商輪船公司。
中美修訂《華工條約》12款。
是月,沙俄藉口新疆「回漢衝突」,分兵進犯伊犁、喀什噶爾和蒙古等地。
孫中山走訪剛抵倫敦的嚴復,反對嚴復主張以教育問題著手改革中國政治。
孫中山至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中國留學生討論革命方略與依靠力量問題。
科學補習所成員王漢在河南謀刺戶部侍郎鐵良未果,王漢被迫於3月21日投井死。
《直隸白話報》在保定創刊。
2月7日(正月四日)達賴請於庫倫建廟誦經,詔不允,命仍回西藏。
2月15日(正月十二日)許雪秋等在潮州密謀起義失敗。
2月22日(正月十九日)德國人在吳淞口安設上海到膠州海底電線。
2月23日(正月二十日)鄧實、黃節等在上海創刊《國粹學報》。
2月25日(正月二十二日)中國第一家女子中西醫學院在上海開辦。
2月28日(正月二十五日)中法商人各集股200萬兩在天津創設華興銀行。
是月,陳獨秀、柏文蔚等在安徽蕪湖成立革命團體「岳王會」,陳獨秀為會長。
3月5日(正月三十日)中英簽訂港九鐵路合同。
3月7日(二月二日)
上海震旦學院因傳教士干預教育,學生全體退學。
湖北教育普及社出售革命書刊被查封。
3月10日(二月五日)日俄奉天大戰,日軍攻占奉天。
3月14日(二月九日)清政府答覆美國,願參加海牙第二次和平會議。
3月16日(二月十一日)南洋公學更名上海高等實業學堂,是上海第一所工商科實業大學。
3月26日(二月二十一日)四川巴塘土司反對改土歸流,騷擾滋事。
4月4日(二月三十日)日俄兩軍戰於大連。
4月10日(三月六日)
南非發生華工罷工,警察開槍,造成傷亡事故。
安徽洪澤湖鹽民起義。
4月19日(三月十五日)雲南土民成立保地會,相約不售地與法人為築造鐵路之用。
4月20日(三月十六日)湖南哥老會首領馬福益被湘巡撫端方殺害。
4月24日(三月二十日)清廷將律例重刑、凌遲、梟首、戮屍永遠刪除,凡死刑至斬決為止。
是月,湖北革命黨人因「科學補習所」被封改以武昌「日知會」為機關。
5月1日(三月二十七日)軍機處電令各省督撫查禁《新廣東》《新湖南》《浙江潮》《新民叢報》《新小說》《中國自由書》等革命書報。
5月10日(四月七日)上海總商會發起抵制美貨運動,反對美國迫害華工,各地響應。
5月15日(四月十二日)清政府派張昭為京張鐵路總辦,詹天佑為總工程師,開國人自辦鐵路之先河。
5月16日(四月十三日)兩廣總督岑春煊電外務部,力拒美國禁止華工條約。
5月18日(四月十五日)河南霍山教案發生。
5月21日(四月十八日)《中外日報》發表《論日勝為憲政之兆》一文,強調日本的勝利是由於立憲的緣故。
5月27日(四月二十四日)京師大學堂召開第一次運動會。
5月28日(四月二十五日)濟南西關自開商埠。
是月
孫中山在布魯塞爾訪第二國際領導人王德威爾德等,在倫敦會晤吳敬恆,不久自英赴德與留學生詳細討論國家建設的種種問題,並在柏林召開第二次留學生會議。
北洋新軍六鎮全部練成,共計兵額7萬人。
6月3日(五月一日)
宋教仁等在東京創刊《二十世紀之支那》。
廣州紳商集會抵制美約,18日南京、杭州、汕頭、溫州等地紳商抵制美國華工禁約。
6月4日(五月二日)上海知縣汪懋琨發布禁止纏足告示。
6月11日(五月九日)《大公報》申明不登美商GG。
6月14日(五月十二日)廣東各界成立拒約會。
6月18日(五月十六日)天津商學各界集議抵制美貨。
6月19日(五月十七日)各國駐滬領事會議,議決今後上海英美會審公廨所審案犯,捕房不得任意帶回。
6月22日(五月二十日)各國駐華公使籤押重訂庚子賠款之約。
6月25日(五月二十三日)中國教育會選舉蔡元培為會長。
6月27日(五月二十五日)清廷議行立憲政體。袁世凱奏請各省禁止抵制美貨。
是月,孫中山在法國、日本、新加坡宣傳革命主張。
7月3日(六月一日)中英《道清鐵路借款合同》訂立。
7月4日(六月二日)清帝親臨保和殿舉行第一次出洋畢業生考試。
7月10日(六月八日)北洋開辦無線電學堂。
7月16日(六月十四日)清政府為籌備立憲,派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分赴東西洋各國考察以作施政參考。
7月17日(六月十五日)清廷歸還達賴喇嘛法號。
7月19日(六月十七日)孫中山抵達日本橫濱後前往東京訪晤黃興、宋教仁等,開始籌建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7月20日(六月十八日)上海總商會決定次日起不用美貨,以抵制美華工禁約。
7月27日(六月二十五日)上海婦女界舉行抵制美國華工禁約會議。
7月28日(六月二十六日)孫中山與宋教仁、陳天華會晤於《二十世紀之支那》雜誌社,商談統一組織、統一領導問題。
7月30日(六月二十八日)中國同盟會於東京舉行籌備會,70多名留學生到會。
8月7日(七月七日)袁世凱奏請禁止外人在中國境內私設無線電報及擅設電話。
8月8日(七月八日)清廷開常德、湘潭為商埠,並訪西法自行開採平江金礦。
8月12日(七月十二日)英日訂立新同盟條約。
8月13日(七月十三日)東京中國留學生集會,孫中山到會發表演說。
8月20日(七月二十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正式召開成立大會,通過《同盟會宣言》,推孫中山為總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誕生。
8月21日(七月二十一日)廣東學界發行《拒約報》抵制美國華工苛約。
8月28日(七月二十八日)
日本政府封查《二十世紀之支那》。
學務處奉准在京設立法律學堂。
8月29日(七月二十九日)中國贖回粵漢鐵路合同在美籤押,粵漢路權收回。
8月31日(八月二日)清廷命各省督撫禁止商民抵制美貨。
9月2日(八月四日)清政府決定自明年起開始廢除科舉制度。
9月5日(八月七日)日俄和約在美國樸茨茅斯簽訂。
9月8日(八月十日)馮自由、李自重2人被孫中山委為同盟會香港、廣州、澳門主盟人。
9月13日(八月十五日)清政府下令開放東三省。
9月23日(八月二十五日)革命黨人徐錫麟創立的紹興大通學堂開學。
9月24日(八月二十六日)
革命黨人吳樾在北京前門車站炸出洋考察五大臣,殉難。
南京各界召開第二次拒美和約會議,決定處理違約辦法。
9月27日(八月二十九日)
抵制美貨運動終止。
北京戶部銀行開市。
是月,馬相伯創辦的復旦公學在滬江灣成立。
10月2日(九月四日)京張鐵路破土動工。
10月6日(九月八日)胡漢民在「戊戌庚子死事諸人紀念會」上演說,指責康有為、梁啓超的保皇立憲言論。
10月8日(九月十日)清政府設巡警部,以徐世昌為尚書。
10月23日(九月二十五日)新建陸軍河間秋操(中國新軍第一次軍事演習)開始。
10月26日(九月二十八日)清政府改派山東布政使尚其亨、李盛鐸、與載澤、端方、戴鴻慈出國考察政治。
11月17日(十月二十一日)
中日談判滿洲問題開議。
伊藤博文及其日使迫朝鮮訂立日韓保護協約,韓國名存實亡。
11月20日(十月二十四日)張之洞議定由鄂、湘、粵分辦粵漢鐵路。
11月25日(十月二十九日)
清政府令各省嚴拿革命黨。
清廷派政務處五大臣設立考察政治館,招攬通才。
11月26日(十月三十日)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在東京正式發刊。孫中山撰發刊詞,提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11月27日(十一月一日)進士館、仕學館改為政法大學。
12月4日(十一月八日)中國留日宏文學院學生為反對日本《取締規則》罷課,各校相繼響應。
12月6日(十一月十日)清廷諭令設學部,令國子監併入其中。
12月8日(十一月十二日)留日學生陳天華,因反對日本取締留學生,憤而投海自殺。
12月13日(十一月十七日)留日學生近300人為抗議日本政府頒布「取締規則」集體退學返國。
12月22日(十一月二十六日)中日東三省善後事宜條約在北京簽字。
是年
榮宗敬在江蘇無錫創辦振新紗廠。
張謇在南通州創辦澤生水利公司、資生鐵冶廠、頤生釀酒公司,並創辦我國最早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清廷承認粵漢、川漢鐵路歸紳商自辦。
鄧實組織國學保存會。
美國教會在上海辦的約翰書院正式改名為聖約翰大學,在美國哥倫比亞註冊立案。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2月1日(正月八日)清政府復與英國開議藏約。
2月3日(正月十日)
清政府撤回駐韓公使原有事務交由駐日使館辦理。
清戶部銀行訂定代收國民捐章程。
2月6日(正月十三日)北京警察改穿西式服裝。
2月10日(正月十七日)清政府按西律處決在湘槍斃英捕頭的土耳其人馬杜利、希臘人巴爾發。
2月16日(正月二十三日)
清議約大臣張蔭棠提出治藏政策。
孫中山自西貢抵新加坡,旋在晚晴園建立同盟會分會,以張楚南、張永福為正副會長。
2月23日(二月一日)清政府與駐京英使開議滇緬劃界事宜。
2月25日(二月三日)南昌教案發生。
2月26日(二月四日)英、法、美兵艦闖入鄱陽湖。
2月27日(二月五日)政務處兵部會奏裁撤綠營辦法。
是月,湖北日知會正式成立。
安徽礦務總局設立。
吳趼人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冊出版。
3月5日(二月十一日)清政府下令各省督撫、將軍嚴飭屬下官員切實保護外國人民財產及教堂。
3月14日(二月二十日)清政府詔發帑銀10萬兩賑濟日本災荒。
3月17日(二月二十三日)台灣嘉義發生大地震死1100人、傷1900人、毀房6700餘棟。
3月24日(二月三十日)
中國加入萬國郵政聯合會。
是月,中國公學在上海創辦。
4月4日(三月十一日)商務印書館在農工部註冊,該館成立於1897年2月。
4月9日(三月十六日)清政府將綠營一律改為巡警。
4月23日(三月三十日)清廷撥帑銀10萬兩賑濟美舊金山地震,另以千萬兩賑濟受災華僑。
4月25日(四月二日)
清政府頒布破產律69條。
沈家本等擬定《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
4月27日(四月四日)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在北京簽訂。
是月,《雲南》雜誌在東京出版。
5月6日(四月十三日)
同盟會總部改訂《中國同盟會總章程》。
留日歸國學生姚宏業因憤國事,在上海投黃浦江自殺。
5月8日(四月十五日)清政府陸軍行營軍官學堂在保定成立,民國元年改為陸軍大學遷址北京。
5月13日(四月二十日)清廷學部奏定學部新官制。
5月29日(閏四月初七日)禹之謨發起在湖南長沙嶽麓山舉辦公葬陳天華、姚宏業儀式。
是月
同盟會本部派余誠回鄂組織同盟會湖北分會,日知會全體加入,舉劉靜庵為總務幹事。
湖北新軍按全國統一編號,編為第8鎮和暫編第21混成協共16100人。
6月7日(閏四月十六日)
日本發布第142號敕令,宣布設立南滿洲鐵道股份公司。
清學部擬定女子學堂章程。
6月9日(閏四月十八日)清駐意公使黃皓出席在羅馬舉行的萬國農學會。
6月13日(閏四月二十二日)天津北洋女子師範學堂開學。
6月17日(閏四月二十六日)汴鄭鐵路竣工通車。
6月29日(五月八日)章太炎在滬出獄即赴日本,旋加入同盟會。
7月22日(六月二日)
開縣教案發生。
清政府在京師設立稅務處。
7月23日(六月三日)學部公布小學教科書審定辦法。
7月25日(六月五日)《民報》第6號出版,自本期起由章太炎主編。
7月31日(六月十一日)日本在大連設置關東都督府。
是月,同盟會員蔡紹南與洪江會首領魏宗銓等在麻石密議,籌劃萍瀏醴起義。
章太炎發起國學講習會。
8月7日(六月十八日)孫中山于吉隆坡組織同盟會分會。
8月9日(六月二十日)天津學生上書端方,請速定立憲。
8月10日(六月二十一日)同盟會湖南分會會長禹之謨被捕,於次年1月5日就義於長沙。
8月29日(七月十日)天津設立自治局。
8月30日(七月十一日)清外務部電復駐京英使滇緬片馬國界事。
9月1日(七月十三日)
清政府頒詔宣布「預備仿行憲政」,「大權統歸朝廷、庶政公諸輿論」。
日本宣布大連為國際商埠。
9月2日(七月十四日)清廷派載澤、袁世凱等議定官制。
9月5日(七月十七日)日本革命志士宮崎寅藏、平山周等創辦日文雜誌《革命評論》,支持中國革命。
9月6日(七月十八日)清政府組成官制編制館。
9月18日(八月一日)香港遭颶風襲擊、死傷達10餘萬人。
9月24日(八月七日)學部選派進士館學生赴日本入法政速成科。
10月2日(八月十五日)
清廷頒行考驗遊學畢業生章程。
清政府練兵處決定每年派學生100人,就讀日本士官學校。
10月5日(八月十八日)學部規定外國人在內地設立學堂,一概不准立案。
10月8日(八月二十一日)外務部照會駐華各使,禁止外國人在京開設商店。
10月11日(八月二十四日)巡警部頒布《報章應守規則》。
10月16日(八月二十九日)清戶部議定在各省設立戶部銀行分行。
10月18日(九月一日)
上海《競業旬報》出版。《盛京時報》創刊。《洞庭波》創刊。
10月20日(九月三日)會議藏約大臣張蔭棠在西藏拉薩被英兵圍困,清政府電飭駐藏大臣查辦。
10月22日(九月五日)清政府新建陸軍在河南彰德舉行秋操大典。
10月27日(九月十日)清廷批准法部尚書戴鴻慈等奏摺,命各省興辦圖書館、博物院、動物園等。
11月1日(九月十五日)江蘇鐵路公司在上海召開股東大會。
11月6日(九月二十日)
清廷頒布諭旨厘定中央官制;命厘定官制大臣陸續編訂各省官制。
11月9日(九月二十三日)
清廷改督辦政務處為會議政務處。清政府任命孫家鼐為國史館總編官。
11月10日(九月二十四日)外務部照會日使,不承認日本設立「南滿鐵路公司」。
11月15日(九月二十九日)孫中山在東京與俄國社會革命黨人吉爾約尼會談,主張建立新共和政體、採取五權分立。
11月20日(十月五日)清廷準直隸總督袁世凱開去各項兼差,以專責成而合新制。
11月26日(十月十一日)日本南滿鐵道會社在東京成立。
11月30日(十月十五日)清政府頒布《禁菸章程》。
12月2日(十月十七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舉行《民報》周年紀念大會。孫中山提出「五權憲法」之說。
12月4日(十月十九日)同盟會員蔡紹南、劉道一、魏宗銓聯合會黨發動萍瀏醴起義。
12月16日(十一月一日)江浙紳商設立「預備立憲公會」,鄭孝胥為會長,張謇、湯壽潛為副會長。
12月17日(十一月二日)清學堂制定各學堂暑假、年假日期。
12月30日(十一月十五日)清廷批准學部奏摺,升孔子為大祀。
12月31日(十一月十六日)英公使朱爾典抗議山西阻撓福公司辦礦,並要求賠償公司損失。
是年秋冬間,孫中山、黃興等在東京制定同盟會《革命方略》。
是年
廣西、福建、陝西等省建立同盟會分會。
北京師範學堂建立。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在香港創建,1916年在上海建廠。
既濟水電公司在漢口成立。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
1月2日(十一月十八日)美國在上海設裁判所。
1月11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孫中山、宋教仁等堅決拒絕梁啓超提議《民報》與《新民叢報》休戰要求,堅持把論戰進行到底。
1月13日(十一月二十九日)武昌日知會遭張之洞封禁,劉靜庵等被捕入獄。
1月14日(十二月一日)秋瑾在滬創辦《中國女報》月刊。
1月25日(十二月十二日)湘籍革命黨人所辦《洞庭波》雜誌改名為《漢幟》,繼續在東京發行。
1月29日(十二月十六日)出使日本大臣楊樞派員分往日本各校偵查革命黨學生。
是月,楊度主編的《中國新報》在東京刊發,宣傳立憲、召開國會。
2月2日(十二月二十日)學部奏定《京師法政學堂章程》。
2月3日(十二月二十一日)農工商部通告各省,查禁誘招華工至美洲開巴拿馬運河。
2月5日(十二月二十三日)燕斌在東京創辦《中國新女界雜誌》,提倡女權,增進婦女學識。
2月6日(十二月二十四日)日本宣布中國留日學生已達17860餘人。
2月7日(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令各省封禁菸館,遞年減種罌粟。
2月9日(十二月二十七日)中日訂立擴展漢口日租界專約。
2月13日(正月一日)康有為、梁啓超改保皇會為帝國憲政會。
2月17日(正月五日)日本早稻田大學及中英大學等開除與革命黨人有關的留學生39人。
2月18日(正月六日)學部奏定學堂考試章程,通行各省施行。
2月19日(正月七日)華僑革命黨人許雪秋奉孫中山之命在潮州起義,失敗。
2月24日(正月十二日)黃興邀宋教仁商談鼓動遼東馬俠參加革命。
2月28日(正月十六日)河南修武紳民抵制福公司開辦鐵礦。
3月3日(正月十九日)道清鐵路通車。
3月4日(正月二十日)日本政府應清廷要求,驅逐孫中山出境,孫偕胡漢民赴河內,旋設立領導粵、桂、滇起義總機關,籌備舉事。
3月8日(正月二十四日)學部奏定女子師範學堂章程及女子小學堂章程。
3月23日(二月十日)宋教仁離日赴遼籌劃東三省舉行革命,事泄返東京。
3月25日(二月十二日)日清輪船公司成立。
3月26日(二月十三日)英商福公司背約開礦,晉省人公擬意見書,請廢原約。
是月,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省不少州縣發生搶米風潮。
廣東欽州、廉州人民在劉思裕領導下組織「萬人會」舉行抗捐起義。
4月2日(二月二十日)于右任等在滬創刊《神州日報》。
4月10日(二月二十八日)清廷與俄訂約,合開外蒙古車臣汗伊魯旗金礦。
4月15日(三月三日)外務部與日使訂立新奉、吉長鐵路借款合同。
4月20日(三月八日)清廷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巡撫。
4月25日(三月十三日)東京《民報》發行臨時增刊《天討》專輯。
是月
孫中山函召黃興、胡漢民等回國聯絡新軍、會黨,準備發動兩廣潮、惠、欽、廉四府同時起義。並囑黃興潛入廣東肇慶郭人璋部策劃新軍反正。
章太炎與印度革命志士在東京發起成立「亞洲和親會」。
5月22日(四月十一日)同盟會員陳涌波、余既成發動潮州黃岡起義。
5月30日(四月十九日)總稅務司赫德與駐京日使林權助訂立大連設關試辦章程。
5月31日(四月二十日)清廷與德國簽訂《中德電報事宜合同》。
是月,郵傳部以詹天佑為京張鐵路總辦兼工程師、關冕均為會辦。
6月1日(四月二十一日)《天義報》在東京刊行。
6月2日(四月二十二日)革命黨人鄧子瑜在惠州七女湖起義,不久失敗。
6月6日(四月二十六日)中日簽訂《旅大租界條約》。
6月11日(五月一日)革命黨人劉思復謀刺廣東水師提督李准,未成。
6月22日(五月十二日)《新世紀》在巴黎創刊。
6月29日(五月十九日)京奉鐵路全線通車。
6月30日(五月二十日)法駐華公使巴思德要求廣西潯州西江通航權,遭清外務部拒絕。
是月,章炳麟、張繼、陶成章等掀起倒孫風潮。
7月6日(五月二十六日)革命黨人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刺殺皖省巡撫恩銘,失敗。
7月7日(五月二十七日)清廷宣布變更地方官制,命由東三省、直隸、江蘇先行辦,限15年一律通行。
7月13日(六月四日)革命黨人秋瑾密謀起義於浙江紹興大通學堂被捕,旋遇害於紹興古軒亭口。
7月30日(六月二十一日)
第1次《日俄密約》簽訂,日俄在中國東北劃分勢力範圍。
滇人憤慨於外侮交侵,設立雲南死絕會。
8月13日(七月五日)清政府改考查政治館為憲政編查館,將會議政務處併入內閣。
8月19日(七月十一日)日本憲兵及韓國警察越境侵入吉林延吉、汪清、和龍、琿春4縣等地方,製造「間島問題」。
8月20日(七月十二日)清廷頒布《改訂獎勵華商公司章程》。
8月23日(七月十五日)清政府命各省督撫設法解散革命黨,嚴密查拿。
8月25日(七月十七日)汪康年主持的《北京京報》館被查封。
8月29日(七月二十一日)陸軍部奏定全國分省限年編練陸軍36鎮。
8月31日(七月二十三日)
留日學生張繼、劉師培在東京發起「社會主義講習會」。
俄英訂立密約,各不干涉西藏內政,承認中國宗主權。革命團體「共進會」正式成立於東京。
是月,漢口成立揚子機器廠。
9月1日(七月二十四日)革命黨人王和順在廣東發動欽、廉、防城起義。
9月20日(八月十三日)清政府頒布《欽定大清礦務章程》。
是月
清政府經過1個多月的交涉力爭,迫使日本不得已撤兵,承認「間島」為中國領土。
《晉乘》在東京創刊。
10月1日(八月二十四日)清廷命各省疆吏調和民教糾紛。
10月3日(八月二十六日)刑律草案由沈家本等完成,計17章,分則36章,共387條。
10月17日(九月十一日)梁啓超在東京主持召開政聞社成立大會,被張繼等搗散。
10月19日(九月十三日)清政府命各省督撫籌設諮議局,並預籌各府州縣議事會。
10月24日(九月十八日)江蘇鐵路公司致電江蘇巡撫,反對蘇杭甬鐵路借款,蘇浙各省紛紛組織拒款保路會。
10月26日(九月二十日)清廷為預備立憲而創刊《政治官報》。
10月30日(九月二十四日)正太鐵路全線完工。
10月31日(九月二十五日)農工商部奏准頒行《農會簡明章程》。
11月1日(九月二十六日)江蘇士紳成立江蘇鐵路協會,反對蘇杭甬鐵路向英國借款。
11月20日(十月十五日)《新民叢報》停刊。
是月
江蘇、浙江、安徽3省紳商學界和東京留日學生紛紛召開「拒款大會」,成立保路會,要求收回鐵路權。
北洋灤州煤礦公司成立。
12月2日(十月二十七日)革命黨人黃明堂等率部在鎮南關起義。
12月8日(十一月四日)郵傳部奏設交通銀行。
12月9日(十一月五日)浙江教育總會在杭州舉行開幕式,張元濟為會長。
12月24日(十一月二十日)清政府嚴禁各省紳商士庶干預政事,並命憲政編查館會同民政部擬訂關於政事結社條規。
12月25日(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政府諭令整頓士風,不准學生干預政治。
12月2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學部通令禁止中小學生吸菸。
是月
政聞社機關報《政論》在日本東京發刊。《河南》在東京創刊。
是年
熊范輿上書清廷,要求速開國會。
漢口商務總會成立。
《華商辦理實業爵賞章程》頒行。
《票據法草案》編纂完成。
《四川》在東京創刊。
春陽社在上海成立,首演《黑奴籲天錄》。
春柳社在東京成立,曾公演《茶花女》、《黑奴籲天錄》。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1月13日(十二月十日)清政府諭令改津鎮鐵路為津浦鐵路,與英、德兩國公司訂立借款合同自行修建。
1月20日(十二月十七日)山西省收回英商福公司在晉省的礦權。
2月12日(正月十一日)晉省前巡撫胡聘之等盜賣晉礦被革職,永不敘用。
2月17日(正月十六日)戶部銀行改為大清銀行。
是月
盛宣懷合併大冶鐵廠、漢陽鐵廠、萍鄉煤礦組織漢冶萍煤礦有限公司。
清廷議加20萬金費額,通令全國緝拿孫中山。
政聞社本部由東京遷上海,旋在各省建立分支機構,會員遍及10數省。
3月1日(正月二十九日)各國駐華公使反對新訂礦律,要求緩行。
3月6日(二月四日)外務部、郵傳部與中英公司訂立滬杭甬鐵路借款合同。
3月11日(二月九日)清憲政編查館奏定《集會結社律》。
3月13日(二月十一日)漢冶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3月14日(二月十二日)清憲政編查館奏准頒行《大清報律》,45條。
3月19日(二月十七日)粵商自治會為「二辰丸案」舉行集會,定本日為國恥日,倡導抵制日貨。
3月27日(二月二十五日)革命黨人黃興、黎仲實等200餘人自安南進攻欽州,發動欽廉上思起義。
4月1日(三月一日)中國同盟會設支部於緬甸。
4月2日(三月二日)黃興率革命軍在欽州馬篤山大敗清軍,史稱「欽州馬篤山戰役」。
4月3日(三月三日)民政部擬定《巡警官制》。
4月7日(三月七日)清政府設立禁菸總局。
4月20日(三月二十日)查辦西藏大臣張蔭棠在印度與英代表訂立《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
4月28日(三月二十八日)農工商部請籌設京師自來水公司。
4月30日(四月一日)革命黨人黃明堂、王和順等發動雲南河口起義。
5月11日(四月十二日)雲南國民軍總司令黃興在老街為法警拘截並被解送出境,河口起義失敗。
5月27日(四月二十八日)上海《神州日報》公布清廷懸賞緝拿黃興等6名革命黨人消息。
5月31日(五月二日)清駐法公使照會法政府,請嚴禁革命軍假道越南以擾滇邊,法國政府要求別項利益以為報酬。
是月,灤州煤礦公司建立。
6月2日(五月四日)民政部咨請各省督撫設立地方議會,以為立國會之基礎。
6月6日(五月八日)廣東士紳代表至京呈遞召開國會請願書。
6月30日(六月二日)上海預備立憲會會長鄭孝胥及張謇、湯壽潛等致電請憲政編查館速開國會,以2年為限。
是月,孫中山、胡漢民、黃興在新加坡討論今後進行革命方略。黃興返東京整頓黨務。胡漢民留南洋主持《中興日報》與保皇黨展開思想鬥爭。
京師大學堂優級師範科改為京師優級師範學堂,1924年改為北京師範大學。
7月4日(六月六日)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設立。
7月12日(六月十四日)河南代表胡汝霖等呈遞國會請願書。
7月22日(六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頒布由憲政編查館、資政院合擬的各省諮議局及議員選舉章程,限1年內辦齊。
7月28日(七月一日)原日知會會員任重遠等在武昌成立「湖北軍隊同盟會」。
8月4日(七月八日)星洲書報社延請汪兆銘、胡漢民講述民族主義。
8月7日(七月十一日)美使正式照會外務部,減收庚子賠款。
8月11日(七月十五日)各省代表聯合上書憲政編查館,請速開國會。
8月27日(八月一日)
中國同盟會在緬甸仰光創辦《光華報》。
清廷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議院未開以前逐年籌備事宜清單》。
是月,孫中山設南洋支部於新加坡,委胡漢民為支部長。
9月18日(八月二十三日)兩廣總督電請外務部通知英、日兩國駐京公使聲明東沙島是中國領土。
9月21日(八月二十六日)
徐世昌致電外務部,報告日本人在延吉擴張勢力並禁止華人懸掛龍旗。
清廷批准《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
是月,檀香山同盟會機關報《自由新報》創刊,倡言革命排滿。
10月8日(九月十四日)
出使美國大臣伍廷芳與美國務卿訂立中美公斷專約。
郵傳部與英國滙豐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訂立500萬借款合同,用以贖回京漢鐵路。
11月14日(十月二十一日)清光緒帝死,15日,西太后死。
11月19日(十月二十六日)
安慶馬炮營隊官熊成基起義。翌日失敗。
11月20日(十月二十七日)孫中山從新加坡赴曼谷組織同盟會員。
12月2日(十一月九日)
清帝溥儀登基,改明年為宣統元年,以醇親王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美日協約對華「機會均等」相互確認互換照會被批准。
12月3日(十一月十日)清政府重申在宣統8年頒布憲法。
12月13日(十一月二十日)
湖北革命黨人黃申薌、楊王鵬等將軍隊同盟會改為群治學社,在武昌小東門外開成立大會。
滬寧鐵路全線竣工。
12月23日(十二月一日)革命黨人在雲南省城發動起義。
12月28日(十二月六日)清政府命大學士張之洞兼統鄂境川漢鐵路。
12月30日(十二月八日)清政府派端方參加各國在上海召開的禁菸會議。
是年,山東省發生抵制德貨運動。四明銀行在上海創立。同盟會河南分會成立。
1909年(光緒三十五年)
1月1日(十二月十日)清政府頒布《調查戶口章程》,宣布普查全國人口。
1月2日(十二月十一日)清廷以袁世凱「患足疾」,加以罷斥,將其逐回河南原籍,由皇室掌握軍隊。
1月4日(十二月十三日)中法訂立中越交界禁匪章程,以防止革命黨活動。
1月11日(十二月二十日)清政府頒布《清理財政章程》。預備立憲公會、江蘇教育總會、上海商務總會等電催憲政編查館籌辦憲政事宜。
1月18日(十二月二十七日)清政府頒布《城鎮鄉自治章程》和《城鎮鄉地方自治選舉章程》。
1909年(宣統元年)
2月1日(正月十一日)第二次萬國禁菸會議在上海開會。清廷派端方蒞會。
2月5日(正月十五日)各省諮議局舉行初選。
2月17日(正月二十七日)清廷命各省於本年內成立諮議局,籌辦各州縣地方自治、設立自治研究所,俾可依限開辦資政院。
2月19日(正月二十九日)清廷派肅親王善耆、載澤等籌劃重整海軍大計。
2月27日(二月八日)清廷命修訂法律大臣會同外務部議商國籍法。
3月3日(二月十二日)考察憲政大臣于式枚進呈《普魯士憲法譯註》。
3月6日(二月十五日)清政府頒詔宣示朝廷一定實行「預備立憲維新圖治」之旨。
3月19日(二月二十八日)清政府要求日本領事館日人西澤吉次自東沙島撤退。
3月21日(二月三十日)清政府頒布清查財政各項章程。
3月28日(閏二月七日)清政府頒布《大清國籍條例》。
4月8日(閏二月十八日)清廷設立貴胄法政學堂,派貝勒毓朗為總理。郵傳部、農工商部奏上預備立憲逐年籌備事宜。
4月9日(閏二月十九日)清政府抗議日本在延吉增設間島事務官。
4月30日(三月十一日)安徽路礦會召開全體大會,力爭銅官山礦案。
是月,孫武、焦達峰在漢口法租界長清里設立共進會總部,聯絡長江中下游各會黨組織,統一行動。群治學社與共進會建立聯繫。
5月11日(三月二十二日)西藏亞東、江孜、噶大克開埠設關。
5月15日(三月二十六日)
學部奏准變通初等小學堂章程,分初等小學為5年、4年、3年等3種,咨行各省,一體辦理。
學部變通中學課程,分文科、實科,文科重經學,實科重工藝,皆以5年畢業。
于右任在上海創辦《民呼日報》,主筆為陳非卿。
5月19日(四月一日)孫中山自新加坡赴歐美籌款,委黃興、胡漢民負責國內革命運動。
5月21日(四月三日)清廷選派京外各員充憲政編查館一二等咨議官,計64人。
6月6日(四月十九日)張之洞與英、法、德三國銀行訂立粵漢及湘、鄂境內與鄂境川漢鐵路借款合同,共計550萬鎊。
6月14日(四月二十七日)清廷與瑞典互換《中瑞通商條約》。
6月19日(五月二日)杭州商學公會成立。
7月15日(五月二十八日)清政府詔諭皇帝為海陸軍大元帥、親政前由攝政王代理,並專設軍諮處。
7月16日(五月二十九日)美總統塔虎脫致電清政府攝政王,要求美資參與粵漢、川漢鐵路借款。
延吉日憲兵闖入和龍峪府衙署,槍殺營兵、刀傷外委、製造「和龍峪事件」,延邊局勢惡化。
7月18日(六月二日)江西豐城等縣因調查戶口發生騷動。
7月23日(六月七日)清政府設立籌辦海軍事務處。
8月6日(六月二十一日)湖南舉行諮議局議員復票選舉,選出譚延闓等82名正式議員。
上海勤昌絲廠女工因反對工廠延長工時舉行罷工。京奉及東三省各地為安奉鐵路交涉問題開始抵制日貨。
8月19日(七月四日)東三省總督錫良與日本駐奉總領事小池換文,訂立《中日安奉鐵路節略》。
8月23日(七月八日)清政府頒行《資政院章程》。
8月24日(七月九日)清政府頒行軍諮處暫行章程17條。
8月28日(七月十三日)清廷派兩江總督張人駿為南洋勸業會會長。
是月,湖南留日學生在東京出版《湘路警鐘》。
9月4日(七月二十日)中日簽訂《間島協約》。中日訂立《東三省交涉五案條款》。
9月9日(七月二十五日)學部奏准設立京師圖書館。
9月15日(八月二日)清政府以泄漏機密,有礙交涉為由,封禁《北京國報》、《中央大同日報》館。
9月16日(八月三日)
江西宜春鄉民因反對抽捐、學款發生暴動。
江蘇諮議局開會,張謇為議長。
學部與外務部錄取唐銳良、梅貽琦等47人為第一批留學生。
9月21日(八月八日)旅美華工馮如駕駛自製飛機飛上天空,成為中國第一位飛行家。
9月25日(八月十二日)郵傳部奏京張鐵路告成,請優獎總辦詹天佑、總工顏德慶。
9月28日(八月十五日)
清政府在清華園建游美肆業館。
雲南陸軍講武堂在昆明唐公堤成立,以高爾登為總辦。
是月,中國地學會成立。
10月2日(八月二十日)中美訂立《錦璦鐵路借款草約》。
10月3日(八月二十一日)于右任等在滬創辦《民吁日報》,11月4日被查封。
10月5日(八月二十三日)清兩廣總督袁樹勛與日領事訂立東沙島協定,日本承認該島為中國領土。
10月7日(八月二十五日)清廷命郵傳部接辦粵漢、川漢鐵路。
10月8日(八月二十六日)湖南鐵路公司致電郵傳部,反對湘路借款。
10月14日(九月一日)各省諮議局開議,宣告成立。
10月18日(九月五日)清政府批准海牙保和會條約。
10月26日(九月十三日)清政府資政院奏准資政議員選舉章程。
是月
孫中山自倫敦赴美國。
廣東機器製造公司成立。
中國同盟會南方支部在香港成立,胡漢民為支部長,籌劃在國內實行武裝起義。
同盟會、光復會之間派別糾紛加劇,章炳麟、陶成章在南洋、日本等地大肆攻擊孫中山,散發《偽〈民報〉檢舉狀》《孫文罪狀》等文件。
11月13日(十月一日)陳巢南、柳亞子、高天梅等在蘇州成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創辦《南社叢刻》(簡稱《南社》)。文學活動以詩歌為主。
11月27日(十月十五日)江蘇咨議局議長張謇發起各省諮議局代表集議上海,磋商進京請願速開國會大計。
12月24日(十一月十二日)湖北鐵路協會會長劉心源等自鄂進京,力爭廢粵漢鐵路借款草約。
12月26日(十一月十四日)湘撫岑春煊奏,湘境內粵漢鐵路由湘省人民集款自辦。
是月,達賴喇嘛返西藏,調兵抗阻川兵入藏,令藏眾抵制清政府治藏各政,圖謀自立,清廷謀劃應變事宜,藏事日緊。
是年,虞洽卿在滬開辦寧紹輪船公司。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去職回英國。中國科學社成立。
1910年(清宣統二年)
1月8日(十一月二十七日)清廷頒布各部院衙門互選資政院議員規則。
1月10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學部在京師大學堂籌設經、法、文、格致、農、工、商、醫8科。學部定女學服色章程及簡易識字學塾章程。
1月12日(十二月二日)西藏達賴使者赴彼得堡謁見俄皇。
1月15日(十二月五日)學部訂定《各學堂畢業文憑條例》。
1月16日(十二月六日)各省諮議局代表孫洪伊等進京請願,向都察院呈遞請願書,請速開國會,清廷拒絕。
1月18日(十二月八日)孫中山從紐約至芝加哥設同盟會分會。
1月21日(十二月十一日)日俄反對美國滿洲鐵路中立計劃。
1月22日(十二月十二日)各省咨議局赴京代表組成「請願速開國會同志會」。
1月28日(十二月十八日)革命黨人熊成基在哈爾濱謀刺清貝勒載洵不成被捕,2月就義。
1月30日(十二月二十日)清政府下諭稱俟9年預備期滿再降旨召開議院。
1月31日(十二月二十一日)日使照會外務部,抗議中美錦璦鐵路借款。
是月,革命黨人黃興由日本赴香港,主持廣州起義籌備工作,旋趙聲、胡漢民、朱執信等參與籌劃。
2月3日(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頒布《京師地方自治章程》。
2月6日(十二月二十七日)清政府頒行《府廳州縣地方自治章程》及《府廳州縣議事會議員選舉章程》。
2月7日(十二月二十八日)請願即開同志會在京成立。清廷頒行《法院編制法》。
2月12日(正月三日)廣州新軍起義失敗,倪映典殉難。川軍入駐拉薩,達賴喇嘛逃亡印度。英、法、德使照會清外務部,抗議中國商辦湖廣境內川漢、粵漢鐵路。
2月15日(正月六日)清廷命軍咨處、陸軍部、南北洋大臣等嚴查新舊諸軍,並嚴禁聚眾演說。
2月20日(正月十一日)立憲派《國風報》(旬刊)在上海創刊,由梁啓超實際主持。
2月25日(正月十六日)清政府命革除達賴名號,命聯豫另立新達賴。
2月26日(正月十七日)英使朱爾典抗議中國進兵西藏,要求清政府遵守有關條約規定。
2月27日(正月十八日)清廷派盛宣懷充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同盟會美國總支部成立於舊金山,由少年學社改組而成。
是月,光復會在東京成立總部,章炳麟、陶成章為正副會長,中國同盟會公開分裂。
3月7日(正月二十六日)清廷派京師高等檢察廳長徐謙赴美出席萬國刑律監獄改良會。
3月9日(正月二十八日)外務部公布達賴喇嘛劣跡罪狀。
3月11日(二月一日)清廷與日本訂立韓國仁川、釜山、元山三處中國租界章程。
3月21日(二月十一日)清廷因總稅務司赫德患病再賞假1年,以安格聯為代理。
3月23日(二月十三日)山西交城文水人民因禁菸暴動,被官兵擊斃多人。
3月24日(二月十四日)郵傳部批准設立商辦粵漢、川漢鐵路公司。
4月2日(二月二十三日)汪精衛、黃復生等謀炸攝政王載灃不成,汪被捕。
4月4日(二月二十五日)中日訂立鴨綠江架設鐵橋協定。
4月6日(二月二十七日)庫倫喇嘛滋事。
4月7日(二月二十八日)候補五品京堂劉錦藻等纂成《皇朝續文獻通考》。
4月13日(三月四日)長沙發生搶米風潮。
4月26日(三月十七日)東三省總督錫良奏陳時局危急與救亡國存之見。
雲貴總督李經義電告外務部,英人藉口片馬事件、爭奪野人山界址,請駐京英使重勘。
是月,江蘇吳縣、泰州、清江,浙江的武康、嘉興,河南的密縣,江西的撫州等地均發生民變。
5月9日(四月一日)清政府命資政院於本年9月1日開院,並公布欽定宗室王公世爵各部院官及碩學通儒議員88人名單。
5月15日(四月七日)清廷頒布《大清現行刑律》。
5月16日(四月八日)革命黨人胡鄂公等在保定正式成立共和會。
5月21日(四月十三日)山東萊陽饑民在聯莊會首曲詩文率領下,發動抗捐暴動。
5月22日(四月十四日)中日簽訂《合辦本溪湖煤礦合同》。
5月23日(四月十五日)英、法、德、美組成四國銀行團。奉天、安東、鳳凰、寬甸連日發生搶米風潮。
6月29日(五月二十三日)請速開國會代表商議另行辦法,改組國會請願代表團。
是月,山東海陽、廣東香山,湖北沔陽、安徽和州、南陵、浙江嵊縣等地相繼發生民變。
7月1日(五月二十五日)日本東京中國留學生在東京舉行會議,援助北京國會請願團。
7月4日(五月二十八日)日俄簽訂第二次協定密約。
7月11日(六月五日)清廷派章宗祥赴德國充任萬國衛生博覽會監督並考察各國警務。
7月12日(六月六日)廣東新安婦女聚眾抗釘門牌。開封各界接連召開大會,反對郵傳部借款築開徐濟鐵路。
7月25日(六月十九日)英國干涉西藏事務,擬派兵進藏保護英國人。
是月,上海發生橡膠股票風潮。
8月1日(六月二十六日)清廷向英國倫敦菲色爾公司訂立借款45萬英鎊,收贖京漢鐵路。
8月4日(六月二十九日)華東之江蘇、浙江、安徽發生特大水災。
8月8日(七月四日)中俄訂立《中俄松花江自由行船章程》,應允開放鬆花江。
8月12日(七月八日)各省咨議局聯合會在北京召開,湯化龍為主席、蒲殿俊為副主席。
8月15日(七月十一日)國會請願代表團開評議會,議決上書請開國會。
清廷同日本正金銀行訂立借款220萬日元,贖回京漢鐵路。
9月2日(七月二十九日)清廷開缺駐藏大臣溫宗堯密陳藏情,建議宜趁英俄各有忌憚之時,急整內政,恢復主權。
9月4日(八月一日)中國報界俱進會在南京勸業會召開成立大會。
9月8日(八月五日)雲貴總督李經羲等地方督撫先後發表對時局的主張,磋商救亡圖存之策。
9月18日(八月十五日)湖北革命黨人楊王鵬等改組群治學社為振武學社。
9月22日(八月十九日)清政府頒行資政院議事細則及分股辦事細則。
10月3日(九月一日)清政府成立資政院,行開院禮。
各省請願代表團發動第3次請願,向攝政王和資政院呈遞請願書。
10月5日(九月三日)雲貴總督李經羲、湖廣總督瑞瀓聯電各省督撫徵求先設內閣以立主腦,開國會以定人心之意見。
10月11日(九月九日)上海《民立報》創刊。
10月14日(九月十二日)清政府因上海市面銀根恐慌,令兩江總督即借洋款周轉,並借撥庫銀50萬兩。
10月18日(九月十六日)第一次全國運動會在南京開幕,參賽者140人,24日閉幕。
10月19日(九月十七日)保定各校學生罷課,請開國會,並爭東三省路礦權,20日、21日京津學生響應。
10月23日(九月二十一日)全國農務聯合會成立。
10月25日(九月二十三日)各省督撫聯銜入奏,要求即設責任內閣,明年開國會。
10月28日(九月二十六日)清外務部聲明不丹、尼泊爾為中國藩屬。
11月4日(十月三日)清廷諭令改於宣統5年實行開議院,預行組織內閣。
清政府諭令請願代表即日散歸。次日,國會請願代表團解散。
浙江遂昌鄉民反對勒派雜捐學租,搗毀學堂、監獄及巡警總局,圍攻衙署。
11月13日(十月十二日)
孫中山、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在檳榔嶼會議,謀再舉義於廣州。
12月2日(十一月一日)奉天學界發動第四次國會請願運動,清政府令出動軍警鎮壓。
沙俄政府商討兼併北滿問題,決定暫時從緩,但須保持北滿權利。
12月4日(十一月三日)清政府改籌辦海軍處為海軍部,改陸軍部尚書為陸軍大臣。
12月6日(十一月五日)清廷命憲政編查館將預備立憲逐年籌備事宜,縮短年限,切實進行。
是月,詹大悲在漢口創辦《大江報》。清華學堂在北京創辦。
是年,同盟會分會在柬埔寨成立。
美國在南京設立金陵大學,在成都設立華西協和大學。
1911年(清宣統三年)
1月2日(十二月二日)
奉天、直隸、四川等省學生散發傳單,停學罷課,要求速開國會。清廷發布鎮壓學生請願的命令。
1月7日(十二月七日)四川人溫朝鐘率3000起義軍攻黔江、旋轉移湖北,起義失敗。
1月18日(十二月十八日)黃興抵香港,受孫中山委託主持廣州起義籌備工作,月底,成立統籌部,黃任部長,趙聲副之。
1月19日(十二月十九日)英軍侵占滇緬邊境的片馬地區,22日外務部致電請求撤兵,直到4月英軍才撤離片馬。
1月20日(十二月二十日)上海《國粹學報》停刊,共出82期。
1月23日(十二月二十三日)武漢各界數萬人集會,抗議漢口英租界巡捕房槍殺人力車工人。
1月25日(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頒布《大清新刑律》。
1月27日(十二月二十七日)沈家本等奏呈《大清民事訴訟律草案》、《大清刑事訴訟律草案》。
1月30日(正月一日)蔣翊武、詹大悲、劉復基等人將湖北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
是月,江、淮發生饑荒,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2月8日(正月十日)上海協和絲廠女工300多人反對減發工資罷工。
2月18日(正月二十日)片馬英軍進窺大理,清廷提出抗議。
2月19日(正月二十一日)清外務部派施肇基前赴奉天,參加各國防疫會議。
2月20日(正月二十二日)清廷以東三省發生疫疾並蔓延直魯兩省,命民政部及東三省直魯督撫迅滅時疫。
2月23日(正月二十五日)革命黨人譚人鳳奉統籌部命到鄂策劃舉事,預定劉公為鄂軍都督,劉英為副都督,孫武為總參謀。
2月24日(正月二十六日)清廷申諭停止刑訊,永遠革除非刑、私刑。
3月1日(二月一日)清民政部編訂戶籍法共8章184條。
3月15日(二月十五日)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在武昌召開代表會議。
是月,湖北天門饑民10餘萬人搶米店。上海商團成立。
4月8日(三月十日)
同盟會員溫生才擬刺殺廣東水師提都李准,誤斃署理廣州將軍孚琦。廣州起義統籌部在香港召開會議,預定4月13日在廣州起事。
4月9日(三月十一日)游美肆業館改名為清華學堂。
4月15日(三月十七日)度支部尚書載澤與英、美、法、德四國銀行締結幣制改革及東三省實業振興借款合同1000萬英鎊。
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同盟會在廣州發動起義。此次起義失敗後,殮骸72具,葬於紅花崗(後改名黃花崗),史稱「黃花崗起義」。
4月29日(四月一日)全國教育聯合會在上海隆重開幕,商討國家教育狀況。
是月,浙江杭州貧民搗毀米店。
5月5日(四月七日)孫中山出席同盟會芝加哥分會會議,設立「革命公司」,籌款以圖再舉。會後孫中山撰《革命公司緣起》一文。
5月8日(四月十日)清廷下詔廢內閣、軍機處及會議政務處。頒布內閣官制,設立責任內閣,以奕劻為內閣總理大臣,13位內閣大臣中,滿族9人,其中皇室又占7人,故又稱「皇族內閣」。
中英簽訂禁菸條約,英允許逐年減少鴉片輸入中國,至1917年完全停止。
5月9日(四月十一日)清廷宣布鐵道幹路國有政策。
5月11日(四月十三日)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與共進會召開代表會議,共商武裝起義問題。
5月14日(四月十六日)長沙湘路公司召開大會,籌議抵制鐵路國有。
5月16日(四月十八日)長沙鐵路工人罷工。
5月20日(四月二十二日)郵傳部大臣盛宣懷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訂立借款合同,借款600萬英鎊,將粵漢、川漢路出賣給外國,導致保路運動爆發。
5月22日(四月二十四日)清廷令停收川湘兩省鐵路租股。
5月28日(五月一日)中國郵政脫離稅務司,改歸郵傳部,在北京設郵政總公司、各省設立郵政管理局、各府州縣設一、二、三等郵局、支局、代辦所或信櫃。
6月4日(五月八日)各省咨議局聯合會孫洪伊、湯化龍、蒲殿俊等在北京成立「憲友會」,以尊重君主立憲為政綱。
6月6日(五月十日)粵路公司召開股東大會決議商辦,抵制鐵路國有,清廷嚴加彈壓。
6月15日(五月十九日)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克圖於庫倫召集蒙古王公密議獨立。
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川漢鐵路股東代表大會在成都開會,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
6月18日(五月二十二日)孫中山自紐約抵舊金山,命同盟會員加入致公黨,共同籌款。
7月14日(六月十九日)川漢鐵路公司宜昌分公司4萬多工人奮起鬥爭,遭軍警彈壓。
7月16日(六月二十一日)盛宣懷與川漢鐵路駐宜昌經理李稷勛商以現租股認辦宜昌秭歸段。由郵傳部委札李稷勛主持。
7月31日(閏六月六日)宋教仁、陳其美、譚人鳳等在上海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
8月1日(閏六月七日)《大江報》因連續發表《亡中國者和平》、《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的時評,實際上等於公開號召武裝起義。報紙被封,報館主筆詹大悲被捕。
8月5日(閏六月十一日)上海晉昌、長綸、錦華、協和等絲廠女工2000多人聯合罷工,反對扣減工資。
8月9日(閏六月十五日)江亢虎在上海組織「社會主義研究會」,繼又辦《社會星》雜誌,標榜以「研究廣義的社會主義」為宗旨。
8月13日(閏六月十九日)革命黨林寇慈、陳警岳刺傷廣東水師提都李准,林、陳2人亦犧牲。
8月19日(閏六月二十五日)清廷設內閣官報,以公布法律命令。
8月24日(七月一日)四川鐵路公司股東大會及保路同志會相繼舉行,倡導商店罷市、學校罷課、停納捐稅。
8月25日(七月二日)成都及附近各州縣罷市。
9月7日(七月十五日)趙爾豐誘捕川省諮議局長蒲殿俊等11人,成都萬人聚會請願示威,趙爾豐下令開槍,死傷幾百人,造成「成都血案」。
9月8日(七月十六日)四川同盟會會員龍鳴劍、王天傑等組織保路同志軍,自榮縣進攻,哥老會首領秦載賡自華陽、侯寶齋自新津迫成都,號稱「同志軍」。
9月16日(七月二十四日)文學社、共進會聯合會議,籌划起義,成立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蔣翊武為總指揮,孫武為參謀長。
9月18日(七月二十六日)上海各船廠木工為增加工資全體罷工,22日勝利復工。
9月24日(八月三日)文學社、共進會在武昌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在農曆8月15日中秋舉義,後改為8月18日。
9月25日(八月四日)同盟會吳玉章、王天傑等在榮縣宣布獨立,建立革命政權。
9月27日(八月六日)端方接收鄂省境內粵漢、川漢鐵路。
是月,湖北新軍一部調往四川。
10月9日(八月十八日)晨,武漢革命黨人討論起義辦法。上午10時,孫武在漢口俄租界製造炸彈失慎爆炸。蔣翊武於下午5時20分決定當晚12時發動起義,傳令者被捕,起義命令未能送達。
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凌晨,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三人被湖廣總督瑞澂下令處決。晚七時,湖北革命黨人首義武昌,激戰終宵,占領湖廣總督府。
10月11日(八月二十日)
武昌全城旋被革命軍占領,漢陽、漢口次第光復,湖北全省各地紛紛響應。湖北軍政府在武昌原咨議局成立,革命黨人迫黎元洪任都督。決定廢「宣統」年號,用黃帝紀元,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10月12日(八月二十一日)湖北軍政府通電全國,宣告武昌光復,同時電促黃興、宋教仁、居正來湖北,並請轉電孫中山從速歸國,主持大計。
10月13日(八月二十二日)漢口民軍頒布《保商保民告示》。孫中山在美國芝加哥舉行慶祝中華民國成立大會。清海軍艦船13艘於九江起義加入革命行列。
10月14日(八月二十三日)清廷啟用袁世凱,命補湖廣總督,所有該省軍隊、援軍,均歸其節制。袁以「足疾」託病不出。
10月15日(八月二十四日)湖北軍政府宣布免稅公告,規定除鹽、煙、酒、糖等各稅捐及海關外,所有統捐局卡、稅卡,一律裁撤。
胡石庵主編《大漢報》在漢口創刊。
10月17日(八月二十六日)湖北軍政府通過《中華民國軍政府條例》,據此,都督府一切權力統歸都督掌握。
10月18日(八月二十七日)沙俄唆使外蒙叛國集團宣布「獨立」。
10月22日(九月一日)湘省革命黨人焦達峰、陳作新率新軍、會黨起義,湖南宣布獨立,成立軍政府。西安新軍起義,宣布陝西獨立。
10月23日(九月二日)江西九江光復,成立中華民國九江軍政分府。
10月25日(九月四日)同盟會員李沛基炸斃廣州將軍鳳山。湖北軍政府通過《中華民國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
10月28日(九月七日)黃興離開香港經上海抵武昌,被擁為革命軍總司令,隨即前往漢口督師,鏖戰清軍。
10月29日(九月八日)太原新軍起義,成立山西軍政府,舉標統閻錫山為都督。
新軍第20鎮統制張紹曾、陸軍第二混成協統領藍天蔚通電清廷,要求組織責任內閣、制定憲法,否則舉兵進攻北京,是為「灤州兵諫」。
10月30日(九月九日)雲南同盟會員聯絡新軍起義,次日成立雲南軍政府,蔡鍔為都督。
10月31日(九月十日)江西南昌新軍起義,11月2日在南昌成立江西軍政府,吳介璋為都督。湖南立憲黨人發動政變,湖南都督焦作峰被殺,以立憲黨人譚延闓為都督。
是月,湖北軍政府機關報《中華民國公報》以孫中山名義發布《中華民國軍政府大總統孫》布告。
11月1日(九月十一日)清廷授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皇族內閣辭職。清軍攻陷漢口,革命軍退保漢陽。
11月3日(九月十三日)清廷頒布《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
黃興就任戰時總司令,黎元洪行登壇拜將禮。上海革命黨人起義,以陳其美為滬軍都督。
11月4日(九月十四日)貴州宣布獨立,以楊藎誠為都督。
11月5日(九月十五日)浙江杭州光復,推湯壽潛為軍政府都督。江蘇蘇州光復,程德全為江蘇都督。中國社會黨在上海成立,發起者為江亢虎,以社會主義相號召。
11月7日(九月十七日)新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在石家莊策動起義,遇刺身亡。
山東濟南紳商學界集會,成立山東各界聯合會。廣西宣布獨立。
11月8日(九月十八日)安徽獨立。
11月9日(九月十九日)湖北軍政府頒布《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湖北軍政府通電各省都督,派代表來鄂,組織臨時政府。
廣東宣布共和獨立,成立軍政府,胡漢民為都督。
11月11日(九月二十一日)福建軍政府成立,宣告獨立。
11月13日(九月二十三日)
滬軍都督陳其美分電各省都督派代表來滬,籌建臨時政府。
山東宣布獨立,旋即取消。
11月15日(九月二十五日)楊度、汪精衛在北京組織國事共濟會,請清廷實行停戰,開臨時國民會議,議君主民主問題。
11月16日(九月二十六日)袁世凱組成責任內閣。
11月17日(九月二十七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決議會址選在上海,承認湖北軍政府為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
11月18日(九月二十八日)張謇電內閣,主張共和,促清廷退位。
11月21日(十月一日)
孫中山在巴黎發表新中國內政外交之意見。
英使照會清外務部要求將中國海關「全部稅收均歸置於總稅務司」之下。
11月23日(十月三日)各國駐華公使在北京召開外交團會議,決定增加北京使館區駐兵。
11月27日(十月七日)
清軍攻陷漢陽,黃興領導的漢陽保衛戰失敗。黃興隨即離武昌東下。
四川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
湖北新軍管帶陳鎮藩在四川資州起義,殺鐵路督辦大臣端方。
11月30日(十月十日)獨立各省軍政府代表假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舉行第一次會議,以譚人鳳為議長,議決在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前,以湖北軍政府為中央軍政府,先後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及「如袁世凱反正,當公推為大總統」等決議。
是月
《中國日報》由香港遷廣州出版。
梁啓超發表《新中國建設問題》一文,鼓吹「虛君共和」。
12月1日(十月十一日)
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俄國政府推動下,於庫倫宣布「獨立」,建立「大蒙古國」,驅逐清政府辦事大臣。
同盟會京津保支部成立,汪精衛任支部長。
12月2日(十月十二日)江浙聯軍攻入南京城,南京光復。
12月3日(十月十三日)中國社會黨在上海召開共和建設會正式成立大會。
12月5日(十月十五日)
各省代表會留滬代表議決,暫定南京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並舉黃興、黎元洪分任大元帥及副元帥。
獨立各省留漢代表討論議和問題,議決以漢口為義和地點,以伍廷芳為南方代表。
12月7日(十月十七日)清廷命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袁世凱以唐紹儀為全權代表,與南方議和。18日,伍廷芳、唐紹儀在滬英租界南京路市政廳召開南北議和首次會議。
12月20日(十一月一日)
駐滬英日德美俄法6國領事以同文照會發別遞交伍廷芳、唐紹儀,請南北雙方儘速達成協議,停止衝突。
江浙聯軍在南京舉行軍事會議,舉徐紹楨為北伐總司令。
12月22日(十一月三日)成都軍政府都督尹昌衡處死清四川總督、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
12月23日(十一月四日)日本駐華公使伊集院警告袁世凱,不承認中國改建共和。
12月25日(十一月六日)孫中山自海外回國,到達上海。
12月26日(十一月七日)上海各界召開大會歡迎孫中山。
12月27日(十一月八日)孫中山在上海與黃興、宋教仁、胡漢民、陳其美等討論組織臨時政府方案。
12月29日(十一月十日)各省代表聯合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致電袁世凱,告以南方組織臨時政府乃權宜之計,望其早定大計,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將來。
12月31日(十一月十二日)各省代表會議決定改用陽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