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民國的初建
2024-10-02 04:39:08
作者: 姜濤,卞修躍,虞和平;謝放等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
1月1日(十一月十三日)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發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
參議院決議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書局成立於上海,陸費逵等集資創辦。
1月2日(十一月十四日)各省代表會要求再度修改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取消內閣制。
1月3日(十一月十五日)17省代表舉黎元洪為中華民國臨時副總統。各省代表會通過孫中山所提名任命的臨時政府各部總長。
中華民國聯合會在上海成立,選舉章炳麟、程德全為正副會長。
1月5日(十一月十七日)孫中山發表《告友邦書》,歷數清廷罪狀,闡述中華民國的對內、對外政策。
1月7日(十一月十九日)孫中山接見女子參政同志會代表林宗素等,允許女子參政權。
伊犁新軍起義。
1月8日(十一月二十日)中華民國軍需公債發行。
1月9日(十一月二十一日)孫中山任命黃興為參謀總長,鈕永建為副參謀長,成立陸軍部。
1月14日(十一月二十六日)光復會領袖陶成章在上海廣濨醫院,被滬軍都督陳其美派遣蔣介石刺殺身亡。
1月15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法制局。
1月16日(十一月二十八日)黎元洪、孫武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民社。
1月17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內務部、財政部、外交部、海軍部。
1月18日(十一月三十日)南京臨時政府再次頒布清帝退位6條件。
1月19日(十二月一日)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成立,通電各省頒行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及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
清王公親貴良弼、鐵良等人反對清帝妥協退位,正式成立宗社黨。
1月21日(十二月三日)中華民國工黨在上海成立,朱志堯任正長。
1月23日(十二月五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實業部、交通部。
1月26日(十二月八日)同盟會員彭家珍刺殺反對共和的清宗社黨領袖良弼。
清軍將領段祺瑞等46人,在湖北前線聯名電請清帝退位。
1月28日(十二月十日)臨時參議院在南京成立,舉林森為議長。
1月29日(十二月十一日)南京《臨時政府公報》發刊,4月5日停刊。
1月30日(十二月十二日)清廷開御前會議,慶親王奕劻主張接受優待條例自行退位。
中華民國實業協會在南京成立,李四光為會長。
是月,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成立。
2月1日(十二月十四日)清隆裕太后召開御前會議,擬定採用虛君共和政體。
2月3日(十二月十六日)中華民國自由黨在上海成立,擁戴孫中山、黃興為正副主裁,以林與樂為理事長。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保護財產令》。
2月5日(十二月十八日)上海大清銀行改稱中國銀行,開始營業。
2月6日(十二月十九日)臨時政府成立參謀部。
2月8日(十二月二十一日)教育總長蔡元培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為教育之宗旨。
2月10日(十二月二十三日)參議院推舉唐紹儀為國務總理,並通過優待清室條例。
2月11日(十二月二十四日)袁世凱急電臨時政府,表示贊同共和,並請商統一之法。
2月12日(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溥儀下詔退位,接受中華民國提出的優待條件。清朝268年統治正式終結。
《關於大清皇帝辭位後優待之條件》《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公布。南京臨時政府司法部成立。
2月13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請辭臨時大總統,並推薦袁世凱繼任。
2月15日臨時參議院推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確定臨時政府仍設在南京。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率官員謁明孝陵、行祭告禮,並領導舉行中華民國統一大慶典。
2月18日孫中山派蔡元培為迎袁專使,偕宋教仁、汪精衛等赴北京,促袁世凱南下就職。
2月19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成立。
2月23日河南寶豐白朗起義。
2月29日北京第3鎮曹錕部受袁世凱指使發生兵變,焚燒搶劫北京東城及前門一帶,隨後擴大到保定、天津,造成反對袁世凱南下的氣氛,史稱「北京兵變」。
3月3日中國同盟會在南京召開本部全體大會。
各國藉口兵變,相繼調兵入京。
3月6日參議院議決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次日孫中山電告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之安排。
3月8日臨時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3月9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為尊重言論自由,令內務部取消暫行報律。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循臨時參議院之請,將袁世凱就任大總統誓詞通電全國。
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3月11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3月13日袁世凱任命唐紹儀為國務總理。
3月23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稽勛局。
台灣南投農民為生計所迫,發動山民起義,殺日本警官三人,被鎮壓。是謂「林屺埔事件」。
3月25日袁世凱頒布《勸諭蒙藏令》,宣布成立蒙藏統一政治改良會。
3月31日袁世凱任命黃興為南京留守,統轄南方各軍。
4月1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公布《參議院法》。
孫中山與內閣閣員在參議院宣告辭去臨時大總統職。
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定臨時政府遷北京,臨時政府南京留守府成立。
4月4日孫中山在上海與《文匯報》記者談社會革命。
4月11日孫中山在武漢演講,提出八條政綱。
袁世凱派范源濂為特使至武漢,歡迎孫中山北上。
南京第70師因欠餉發生兵變。
統一共和黨在南京成立,以蔡鍔等為總幹事。
4月13日共和建設討論會在上海成立,以湯化龍為主任幹事。
4月21日唐紹儀內閣在北京總統府宣告成立。
4月25日同盟會本部由南京遷往北京。
4月29日臨時參議院在北京舉行開院典禮。
臨時參議院改舉吳景濂、湯化龍為正、副議長。
孫中山發表十萬英里鐵路計劃。
5月3日京師大學堂改名北京大學校,以嚴復為校長。
5月7日臨時參議院議決,國會采兩院制,定名為參議院和眾議院。
5月9日統一黨、民社、民國公會、國民共進會、國民協進會、國民黨聯合組成共和黨,黎元洪為理事長。
5月10日臨時參議院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
5月17日財政總長熊希齡與四國銀行團簽訂墊款合同,以監督中國財政為條件。
5月23日黃興致電袁世凱、國務院、參議院,反對成立墊款合同。
5月31日袁世凱准黃興辭南京留守職,南京留守機關准即取消。黃興於6月14日宣告解職。
本月中國佛教總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劉師復在廣州組織無政府主義團體晦鳴學社。
6月9日孫中山在廣州與各界探討平均地權與地價抽稅問題。
6月15日唐紹儀因王芝祥直隸都督任命事,憤袁世凱專權,辭國務總理職,出走天津。
6月29日袁世凱任命陸徵祥為國務總理。
袁世凱准工商總長陳其美辭職。
本月英商控制的開平煤礦和灤州煤礦聯合成立開灤礦務總局。該局初設時,資本額200萬英鎊。
陸軍軍官學堂(1906年創辦)易名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台灣嘉義農民黃朝等聞辛亥革命勝利,號召鄉民驅逐日寇被殺害。是謂「土庫事件」。
吳玉章在四川發起四川留法儉學會。
7月1日中國同盟會本部通電宣布政見,絕對主張政黨內閣。
7月9日由蔡元培倡議,歷史博物館在北京國子監舊址籌辦。後遷往故宮午門,對外開放,成為第一個國立公共博物館。
7月10日全國臨時教育會議召開。會議規定學制如下:小學四年,高小三年,中學四年,大學預科三年、本科三年或四年。
7月12日袁世凱任命黎元洪、譚延闓等十省都督。
7月14日袁世凱准同盟會閣員蔡元培、宋教仁等辭總長職。
7月15日中國社會黨刊物《新世界》第5期發表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全文,譯名為《理想的社會主義與實行的社會主義》。
7月17日黎元洪任命舊派人物為民政長,引起軍中同盟會員反對,引發風潮。黎元洪宣布武昌戒嚴,逮捕同盟會鄂支部長祝制六,並誅殺文學社同志多人。
7月18日陸徵祥所擬內閣名單被參議院否決,軍警揚言以兵力解散國會。隨後在26日通過第二次陸徵祥內閣名單。
本月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大水。
8月10日袁世凱公布《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
8月16日武昌首義元勛、湖北軍政府軍務司副司長張振武和將校團團長方維在北京被處死。
8月24日孫中山應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之邀抵北京。後與袁世凱晤談13次,孫願以在野身份從事實業活動。
8月25日經宋教仁等活動,中國同盟會聯合其他小黨派組成國民黨。孫中山為理事長,實際由宋教仁負責黨務。總部設在北京。
9月9日袁世凱特授孫中山以籌劃全國鐵路全權。
9月25日武昌南湖馬隊因反對袁世凱、黎元洪發生暴動,被鎮壓。
9月27日共和建設討論會發起,與國民協進會等六政黨組成民主黨。
9月28日參議院決定10月10日為國慶日。
本月台灣南投人陳阿榮建立數百人抗日組織,被捕下獄。
10月7日孔教會在上海成立,以陳煥章為主任幹事。
10月8日梁啓超自日本回到天津,得袁世凱資助,準備組織政黨。
10月11日黃興電辭袁世凱授勳一位。前曾辭上將銜。
10月14日孫中山在上海社會黨本部演說社會主義。
10月20日吉長鐵路全線通車。
10月28日袁世凱復授西藏達賴喇嘛名號。
本月史量才接辦《申報》,使之逐漸成為著名大報。
11月1日工商部在北京召開工商大會,各省派有代表。
11月3日俄國密使與蒙古宗教領袖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等在庫倫簽訂《俄蒙協約》、《商務專條》。其中規定由俄國扶助蒙古的「自治」,不准華人、華軍入蒙。中國外交部不予承認。
11月13日袁世凱據交通部呈請,指令將川漢鐵路收歸國有。
11月14日孫中山宣布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上海成立。
11月15日蒙古王公聯合會宣布庫倫政府無權代表蒙古,否認《俄蒙密約》。
11月24日孫中山電辭袁世凱所授大勛位。
11月28日袁世凱任命黃興督辦漢粵川鐵路事宜。
11月30日俄國駐華公使庫朋斯齊就「俄蒙協約」提出四項交涉。
12月1日中華民國首次司法會議在北京開幕。
12月3日孫中山致電袁世凱等,就抗俄問題提出「救亡策」。
12月11日漢陽兵工廠工人因廠方拘囚遲到工人並剋扣工資,全體罷工。
12月12日工商部制定的《暫行工藝品獎勵章程》頒布實施。是為中國最早頒行的專利法。
12月15日《戒嚴法》公布。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時曾援用。
12月19日江蘇金山縣農民七八百人到縣署抗租,被鎮壓。
是月,同盟會員羅福星接受孫中山委派秘渡台灣,從事抗日復台工作。
本年中華工程師會成立,詹天佑為會長。
王國維在日本完成《宋元戲曲考》。
1913年(民國二年)
1月1日
津浦鐵路全線貫通,全長達1009公里。
黃興在漢口接受漢粵川鐵路督辦。
1月5日沈藹蒼、虞洽卿等籌組北京華商電車有限公司,承包北京內外城全部電車線路的鋪設。
1月8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離北京南下抵達湖南長沙,沿途發表演說,批評時政,推崇政黨內閣制。
1月10日袁世凱發布國會召集命令。
1月20日中華民國學生會在北京發起,同年4月上旬成立,舉吳稚暉為會長。
本月甘肅廢除驛站,此前,內地省份已經廢除驛站。
新加坡華僑陳嘉庚在福建同安縣家鄉興辦集美學校。
2月1日宋教仁在國民黨湖北支部發表反袁演說。
2月4日北京參議院、眾議院複選,國民黨得392席,占絕對多數。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三黨總計僅獲223席,其他黨籍不明者占255席。
2月11日孫中山從上海赴日本考察鐵路與工商業。
3月20日
當晚十時,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
康有為主編的《不忍》雜誌在上海創刊,倡尊孔復辟。
3月21日袁世凱電令江蘇地方緝拿刺宋兇手。
3月22日黃興致電袁世凱及國務院、參議院,宣告宋教仁「絕命」,同時致電上海公共租界總巡捕房,懸賞緝拿正凶。
3月23日上海英、法租界巡捕房捕獲宋案同謀犯應夔臣,次日,捕獲正凶武士英。
3月29日江蘇揚州十二圩大火,燒毀船200餘艘、商店居民400餘家,死200餘人。
3月30日國民黨本部在北京隆重集會,追悼宋教仁。
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京開幕,到會議員682人,其中參議員179名,眾議員503名。分設參、眾兩院。
4月13日陳其美主持國民黨上海交通部追悼宋教仁大會。
4月25日江蘇都督程德全、應德閎公布宋案證據,事涉國務總理趙秉鈞、大總統袁世凱,全國輿論譁然。
4月26日北京政府同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後借款合同》,以辦理善後為名,借款2500萬英鎊,年息5厘,債券九折出售,八四實收,47年還清,以鹽稅、關稅作擔保。
4月27日黃興和參議院正副議長張繼、王正廷通電反對善後大借款。
4月29日參議院開會,通過反對大借款案。
5月2日美國總統宣布承認中華民國。
5月3日袁世凱致國會咨文,正式國會已經成立,臨時大總統的事業將終,應該選舉正式大總統。
5月5日國民黨議員景耀月等在北京成立政友會。
湖南都督譚延闓、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聯名通電反對善後大借款。
5月6日總統府秘密會議制定對南軍作戰計劃。
5月7日袁世凱向眾參兩院發出咨文要求承認善後大借款。
5月20日國民黨機關報《國民》月刊在上海發刊,孫中山、黃興分別為之撰寫《出世辭》。
5月26日北京大學發生學潮。
5月29日進步黨成立。該黨由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合併而成,意在與國民黨抗衡。黎元洪任理事長,梁啓超、張謇、熊希齡、湯化龍、孫武、伍廷芳等9人為理事。
5月30日黎元洪會同各省都督通電要求承認善後大借款。
5月31日漢陽兵工廠工人罷工,黎元洪派出軍警鎮壓。
本月宋則久接辦工業售品總所,改稱天津工業售品所。
6月1日白朗軍攻下河南唐河縣城。
6月2日袁世凱電令鎮壓北大學潮。
6月9日袁世凱下令免江西都督李烈鈞職務。隨後又下令免廣東都督胡漢民之職。
6月18日章太炎辭去東三省籌邊使一職。
6月22日袁世凱發布尊孔祀孔令。
6月25日副總統黎元洪鎮壓湖北革命黨人起事。
6月27日淮河泛濫,安徽水災。
本月工商部設立地質研究所(實為培訓班),同時改地質科為地質調查所,丁文江任兩所所長。
台灣「關帝廟事件」發生,高山族同胞拒交槍械,以抗日人統治,台灣總督率軍圍剿。
7月1日清華學校舉行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典禮,美國駐華公使和教育部代總長出席致賀。
7月12日李烈鈞在湖口宣布江西獨立,次日江西省議會推舉李烈鈞為討袁軍總司令。
7月15日江蘇都督程德全在駐寧第八師師長威逼下宣布獨立,黃興到南京擔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
7月16日岑春煊被反袁各省舉為各省討袁軍大元帥。
7月17日安徽宣布獨立。
7月18日上海、廣東宣布獨立討袁。
7月20日福建宣布與袁世凱斷絕關係。
浙江宣布中立,寧波獨立。
7月21日袁世凱對南方獨立省份宣布討伐令。
7月22日袁世凱宣布剝奪黃興、陳其美、柏文蔚一切軍職、榮典。著馮國璋等緝拿。
孫中山發表宣言,譴責袁世凱違法借款,以作戰費,願全體國民一致促袁辭職。如袁不願辭職,則願意從國民之後推翻袁世凱。
7月23日袁世凱令撤銷孫中山籌辦全國鐵路全權職務。
7月24日北洋軍占領徐州。
7月25日湖南宣布獨立。
北洋軍占領江西湖口。
7月29日黃興因軍事失利,離開南京,程德全宣布取消江蘇獨立。
8月4日廣東取消獨立。
熊克武在重慶宣布獨立。
8月6日袁世凱下令查拿蔣翊武。
8月7日袁世凱下令查禁社會黨。
安徽取消獨立。
8月8日孫中山、胡漢民等由上海、福州取道台灣,流亡到日本。
何海鳴率眾在南京宣布第二次獨立,自稱江蘇討袁軍臨時總司令。旋被拘,失敗。
8月11日何海鳴在南京第三次宣布獨立,失敗後流亡日本。
8月11日章太炎自天津進入北京,被袁世凱軟禁。
8月13日廣東討袁軍失敗。
福建、湖南取消獨立。
吳淞炮台被北洋軍攻陷,上海討袁軍失敗。
8月15日孔教會代表陳煥章、梁啓超等上書參眾兩院,請於憲法中明定孔教為國教。
8月18日江西討袁軍失敗。
8月20日晦鳴學社之機關刊物《晦鳴錄》(周刊)在廣州創刊,宣傳無政府主義,主編劉師復。只出兩期即被查禁。
本月,直隸暴雨成災,淹死二三千人之多。
9月1日張勳軍隊攻入南京,屠殺縱火。討袁軍失敗。
9月7日公民黨組成。梁士詒為黨魁。凡議員加入該黨,每月有200元津貼。該黨公開鼓吹選舉袁世凱做正式總統。
9月11日進步黨內社會名流熊希齡組成「名流內閣」,梁啓超、孫寶琦、張謇等入閣。
9月12日四川討袁軍失敗。
9月25日白朗軍攻下湖北棗陽。
9月27日孔教會在山東曲阜召開第一次全國大會,推康有為為總會會長。
北京孔社開「孔子誕日紀念會」。
孫中山在東京籌組中華革命黨。
本月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首演。
10月4日憲法會議議決並公布《大總統選舉法》,規定大總統任期5年,如再被選,可以連任一次。
10月5日北京政府與日本公使以秘密換文方式交換《滿蒙五路借款修築預約辦法大綱》文書,並達成協議。日本承認北京政府。日本取得四洮(四平至洮南),開海(開源至海龍)、長洮(長春至洮南)三鐵路的借款權以及洮承(洮南至承德)、吉海(海龍至吉林城)兩鐵路的借款優先權。
10月6日國會投票選舉總統,兩院議員出席者共703人。會議開始後,「公民團」包圍國會,脅迫議員選袁世凱為總統,連選三次,袁以507票當選。次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
10月9日武昌首義元勛蔣翊武在廣西被袁世凱電令槍殺。
10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前清皇宮太和殿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0月13日中、英、「藏」三方代表在印度西姆拉開會,討論「西藏問題」。
10月18日袁世凱咨文國會,指責《大總統選舉法》與國家立法程序相違反,認為不經大總統公布,不能施行。
原國民黨人張耀曾等在北京成立民憲黨,以「保障共和,擁護憲政」為宗旨。
10月31日《天壇憲法草案》通過。「憲法起草委員會」成立後即著手憲法草案的擬訂,於1913年10月定名為《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它規定採用內閣制。遭到袁勢力的指責和通電反對。憲法起草委員會於10月31日三讀通過,因起草委員會辦公於北京天壇,故稱《天壇憲草》。
11月1日袁世凱公布《國籍法施行細則》。
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追繳該黨國會議員證書、徽章等,被剝奪議員資格者達400餘人,致使兩院人數不足半數,陷於停頓。
11月5日中俄簽署《中俄聲明文件》,俄國承認中國在外蒙古之宗主權,中國承認外蒙古之自治權。
11月10日憲法起草委員會因不足法定人數,自行解散。
11月11日白朗軍圍攻河南信陽。
11月12日袁世凱下令取消各省國民黨議員資格。同日內務部宣布解散「女子參政同盟會」。
11月13日參眾兩院院長發表聲明,國民黨議員被取消資格,國會不足法定人數,不能開會,與14日起停發議事日程。
11月17日眾議院194位議員就政府追繳國民黨議員證書,向政府提出質詢。
11月26日袁世凱下令厘定尊孔典禮。
袁世凱令組織政治會議,以討論國家大計。
本月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武漢大學前身)開學。
12月2日漢冶萍煤鐵有限公司董事會會長盛宣懷與日商簽訂借款合同。
12月3日參議院議員61人為政府取消國民黨籍議員資格質詢政府有何法律依據。
12月15日政治會議開幕。先是,袁世凱任命了李經羲、張國淦為政治會議正副議長。
12月16日黎元洪領銜各省軍政長官致電袁世凱擁護解散國會。
12月21日雲南昆明、峨山等地發生芮氏7級地震,1000多人死亡。
12月29日政治會議舉行首次正式會議。
北京政府參謀本部創辦南苑航空學校。聘有法國教員,學員主要學習飛行技術。
1914年(民國三年)
1月1日《中華實業界》《中華小說界》由中華書局編輯出版。
章炳麟被袁世凱軟禁於北京龍泉寺。
1月10日袁世凱宣布停止參、眾兩院議員職務,一律資遣回籍。
1月11日北京政府先後公布田房契稅、所得稅、菸酒牌照稅等條例。本年度,各省驗契收入總數為3098.4506萬元。13日,《公司保息條例》公布。
1月21日北京政府與中法實業銀行簽訂6億法郎鐵路借款合同。
1月29日政治會議議決祭天祭孔儀式。
袁世凱公布《約法會議議員選舉程序細則》。
本月白朗軍越過京漢鐵路東進,聲勢漸盛。
2月7日北京政府頒布《國幣條例》,設立幣制局,鑄發新銀幣,以純銀庫平六錢四分八厘為一圓,上鐫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統一全國銀幣的鑄造和流通。
2月9日孫中山、陳其美、黃興等在日本東京創設政法學校。
2月28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各省省議會。
本月白朗軍與北洋軍激戰於鄂豫皖一帶。
山東、山西、雲南、直隸、河南、奉天、廣東、甘肅等各省相繼發生農民反抗驗契及苛捐雜稅的鬥爭。
黃興、李烈鈞在東京創辦浩然廬,訓練軍事人才。
北京政府教育部以孫中山、黃興「倡亂湖口」,「實為民國罪人」,命令各學校將教科書中孫文、黃興肖像立即刪除淨盡。
3月1日袁世凱下令正式設立清史館。
中國加入萬國郵政聯盟。
3月2日北京政府公布《商人通則》。
北京政府公布《治安警察條例》,禁止民眾結社、集會、組織政黨,並限制勞工團體活動,非政治性集會、屋外活動、集體遊戲也均在被禁止、取締之列。
3月3日台灣新竹抗日首領羅福星於台北監獄遇害。前一年,羅福星發表《大革命宣言》,號召台灣同胞趕走日本侵略者,收復台灣。
3月10日北京南苑航空學校舉行飛行演習。
3月12日孫中山派夏重民等去香港布置反袁軍事工作。
3月15日中華全國商會聯合會在上海舉行第一次會議,180餘人參加,議題涉及商務法、稅制條例、公司、礦務、鹽務等。
3月24日西姆拉會議期間,英國代表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以秘密換文方式擅劃「中印東段邊界線」,將中印東段邊境地區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入英屬印度版圖。此線俗稱「麥克馬洪線」,歷屆中國政府均未予以承認。
本月白朗軍進軍陝西。
4月1日四川鐵路收歸國有。
4月2日北京政府頒布《報紙條例》。
4月6日北京南苑航空學校飛機在陝西各地從事偵察白朗軍活動。
4月8日上海道尹與法國駐滬總領事簽訂《上海法租界推廣條約》,擴大了法租界的範圍。
4月11日浙江鐵路收歸國有。
4月26日安徽定遠鄉民以江淮義俠軍名義舉事,一度攻占縣城,31日敗散。
4月30日北京政府與中英公司簽訂800萬英鎊寧湘鐵路(南京至株洲)借款合同。
本月白朗軍在陝西激戰後,進入甘肅。
5月1日《中華民國約法》公布,放棄內閣制,實行總統制。設參政院為諮詢機關,代行立法院職權;大總統可以不經立法機關同意,行使官吏任免、宣戰媾和等權力。大總統可以解散立法機關,而立法機關無彈劾大總統的權力。
袁世凱廢國務院,於總統府內設政事堂,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
5月7日台灣嘉義羅阿頭不滿日本暴政,發動抗日起義,遭警察鎮壓被殺害。
5月9日袁世凱設立陸軍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以蔭昌、王士珍、薩鎮冰等為辦事員。
5月10日《民國》雜誌(胡漢民主編)與《甲寅》(章士釗主編)雜誌在日本東京創刊。
5月16日中華革命黨籌備委員會在東京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柏文蔚、陳其美等任籌備委員。
5月26日根據袁世凱頒布的《參政院組織法》,組成參政院,以黎元洪為議長,停止其他政治會議。
本月白朗軍在甘肅與北洋軍激戰,敗走陝西。
6月1日政事堂下令取消國稅與地方稅名目,實行地方解款中央的稅收體制。
6月4日朱執信在廣東組織反袁武裝失敗。
6月6日上海中華圖書館發行《禮拜六》雜誌,它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性刊物,深受沿海大中城市市民歡迎。
6月8日袁世凱撤銷總統府軍事處,成立陸海軍大元帥統帥辦事處,成為最高的軍事機關。
6月14日北京政府設置察哈爾特別行政區。
6月23日中華革命黨在東京召開總理選舉大會,出席會議的八省代表一致選舉孫中山為總理。
6月28日中華革命黨黨員李國柱受孫中山委託回湖南舉兵討袁,兩月之間占領數縣。
6月30日袁世凱下令裁撤各省都督,改設將軍。
本月廣西、廣東、江西、湖南發生特大洪水。月底,北京政府財政部分別賑濟廣西、廣東各五萬元,江西、湖南各三萬元。
武昌革命黨反袁團體遭到破壞,多人被槍殺。
7月3日英國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單獨簽署《西姆拉條約》,規定中國與英國不干涉外藏事務,中國不在西藏駐兵、移民和設立官員。中國政府始終未承認此條約。
7月8日孫中山召集部分國民黨員在日本東京正式建立中華革命黨,規定入黨必須填寫誓死詞,按指印,絕對服從總理領導,以黨齡長短將黨員分為三個等級。孫中山當選為總理。大會通過了黨章,宣言等文件。1916年袁世凱死後,中華革命黨總部遷往上海。
7月9日黃興抵達夏威夷,發表談話,將再舉革命。
7月15日黃興在美國舊金山發表討袁談話。
7月16日吉林省城因松花江大水被淹。
本月江西、廣東水災。江蘇旱災。河南、安徽、山東蝗災。
8月1日德國、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此後,德國、法國以及英國、德國相繼宣戰。
8月3日白朗因傷死於河南魯山縣石莊,白朗起義旋即失敗。
8月6日北京政府就歐洲大戰爆發發表中立宣言。
8月10日北京政府成立內國公債局,以梁士詒為總理。
8月12日北京政府成立學術評定委員會,並制定該會辦事章程,學術評定共分文、法、理、工、農、商、醫等七科。
8月13日贊成黃興「緩進」主張的國民黨人在歐戰後組成歐事研究會。在美國、南洋、歐洲以及國內共有會員百餘人。
8月15日日本政府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將全部膠州灣租借地無條件交付日本。隨後日本駐華公使將此照會中國政府。
8月24日日本要求中國政府把山東劃為交戰區,中日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8月27日日本在對德國宣戰後,於本日宣布封鎖膠州灣。
9月2日日本陸海軍2萬多人配合少數英軍組織英日聯軍,在山東龍口及萊州附近地區登陸。後連續攻占濰縣東站、青州車站和濟南車站。
9月8日中國駐日公使照會日方,要求引渡孫中山等人。
9月12日袁世凱公布《商會法》,擴大了商人權益。
9月28日袁世凱率官員在北京孔廟舉行祀孔禮,各省在省會相繼舉行。
本月范旭東在塘沽創設久大精鹽公司,後改為久大鹽業公司。
山西汾水一帶發生水災。山東水災。湖北蟲災。
10月7日北京政府抗議日本侵占膠濟路外交失敗。
10月11日中國、交通兩銀行籌集資本100萬元,設立新華儲蓄銀行,總行設北京,發行儲蓄券。
10月31日袁世凱通令各省嚴防中華革命黨的活動。
11月2日上海水木業工人4000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
11月7日日軍侵占青島等地。
11月9日華商中原公司與英商福公司聯合組成福中總公司,總事務所設在焦作。
11月18日河南濮陽黃河決口。
12月4日北京政府頒布《出版法》。
12月20日林獻堂等在台北成立台灣同化會,意在要求緩和日本高壓政策,減輕台胞壓力。隨即被當局解散。
12月23日袁世凱在天壇祀天。
12月26日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充作中國派遣學生留學美國經費。
12月29日《修正大總統選舉法》公布,依該法,總統任期10年,可連任,繼任總統由現任總統推薦三人,書於「嘉禾金簡」,密藏石室,屆時交付選舉。
袁世凱公布《地方自治試行條例》。
本年北京政府農商部頒布《公司條例》,規定公司均被認可為法人,受國家法律保護。
1915年(民國四年)
1月1日袁世凱授徐世昌上卿,楊士奇等中卿,為進行帝制先聲。
中國科學社之《科學》月刊創刊,任鴻雋等主其事。
吳淞、廣州創設無線電台。
1月5日
北京政府以忠節孝義為立國精神,訂施行辦法。
1月14日北京政府水利局總裁張謇等設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面提「二十一條」要求。
1月20日梁啓超主持之《大中華》雜誌在上海創刊。次年6月20日停刊。
1月22日教育部通告著作人及出版人激勵真誠,共圖利濟,一切營作,應以裨益社會為目的。
1月25日財政部國稅廳調查全國田賦。
各省將軍聯電反對日本要求。
2月1日
中華革命黨通告黨員嚴防袁世凱離間,並說明革命意義。
山東嶧縣中興煤礦礦井發生爆炸,炸死工人400餘人。
2月2日中日雙方於外交部迎賓樓舉行首次會議,交涉日本所提「二十一條」要求。
2月3日南潯鐵路(南昌至九江)全線通車。
2月5日農商總長張謇通電各地商務總會,勸購新華儲蓄銀行儲蓄票,以引起人民儲蓄習慣。
2月11日留日學生千餘人冒雨在東京集會,反對日本政府提出的」21條」,並擬定留日學生對外宣言。
2月12日
袁世凱聘梁啓超為政治顧問。
中日交涉,北京政府外交部第一次提出修正案,直接拒絕日本第5號要求。
2月20日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北京政府農商部派員參加。3月9日中國館開幕。
2月25日黃興在美國為」21條」交涉與旅居南洋的李烈鈞、柏文蔚等往返函商,是日聯名通電上海各報,主張「暫停革命」,一致對外。
本月中華醫學會在上海成立。
3月4日前四川民政長張培爵在京津謀反袁,事泄被殺。
3月5日外交部次長曹汝霖致函駐日公使陸宗輿,告以袁世凱派日籍顧問有賀長雄就中日」21條」交涉問題赴日活動,「遊說元老」。
3月6日湖北沔縣中華革命黨人羅石相起事。
3月10日孫中山命中華革命黨黨務部,揭露袁世凱對日本「二十一條」交涉真相,並通告黨員積極討袁。
3月12日
北京政府公布《國民會議組織法》。
湖南乾城煤礦工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反對延長工作時間,發生衝突。
3月13日
日本增兵山東、滿洲、天津約3萬人。
菲律賓小呂宋華僑救亡團致電北京政府,願以生命財產為後盾,請政府拒絕」21條」。
3月17日北京政府舉行祀孔典禮。
3月18日上海市民舉行反日大會。
3月22日舊金山華裔總會電各處,抵制日貨。
3月25日北京政府申令,禁止排斥日貨,敦睦中日邦交。
4月5日袁世凱申令,對中華革命黨在國內的革命活動,著各省將軍巡按使「嚴加防緝」。
4月8日湖北漢口租界與英、法、俄、德、日訂立禁菸合同。
4月11日北京總商會發起救國儲金,在中央公園舉行大會,與會者20萬人,儲金100萬元,並宣傳抵制日貨。
4月22日北京政府以南通縣自治成績卓著,頒獎張謇兄弟。
5月4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在對華發出最後通牒中刪除第5號要求。
5月7日
日政府令駐華日使向我國外交部提出最後通牒。
中原公司與英福公司簽訂合辦合同,定名為福中公司。
5月8日北京政府召集會議,宣布承認日本最後通牒要求。
5月13日
漢口中日商民發生衝突。
北京政府申令妥籌國防,今後沿海港口灣岸島嶼,概不租借或讓與。
5月14日河南洛寧發生民變。
5月15日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
5月16日鎮江發生排日事件。
5月18日漢陽發生排日風潮,漢口日本三菱支店被焚掠。
5月25日中日《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及其附件、《關於山東之條約》及其附件(總稱為《中日北京條約》或《中日民四條約》)簽字,6月8日在東京交換批准。
5月26日濮陽黃河決口。
6月7日《中俄蒙條約》於恰克圖簽字。條約規定:外蒙古承認中國宗主權。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
6月9日
庫倫活佛宣告取消獨立,袁世凱冊封庫倫活佛為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
6月23日贛、皖、浙、湘、鄂水災。
6月29日台灣愛國志士余清芳、江定舉事抗日。
7月1日袁世凱申令參政院推舉憲法委員,組織委員會,制定憲法。
7月6日馮國璋在京為帝制運動闢謠。
7月21日蘇州機織工人要求增加工資舉行罷工,道署拘捕陳全福等14人。
7月27日江蘇瀕海各縣颶風成災。
7月31日
袁世凱公布《國民學校令》,國民義務教育至此具有法律依據。
為推廣造林防害,農商、內務兩部行文各省區,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袁世凱准免夏曾佑教育部社會教育司長職,改派為京師圖書館館長。
8月3日袁世凱的美籍顧問古德諾於北京《亞細亞報》,發表《共和與君主論》。
8月5日濮陽黃河口再次決口。
8月14日楊度等發起籌安會。
8月17日
古德諾否認中國必須為君主制之說。
袁世凱表示對籌安會不會予以干涉。
8月26日楊度發表《君憲救國倫》。
8月31日袁世凱令參政院暫行立法院職權。
9月1日留日學界、僑商聲討帝制。
9月3日梁啓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反對帝制。
9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刊《青年雜誌》。
9月26日駐日公使陸宗輿電曹汝霖,商派大員與日本密洽帝制事。
9月29日
參議院發表收到請願變更國體書目錄。
本月美國教會在南京設立金陵女子大學,是月開學授課。
10月1日國貨展覽會在北京舉行。
10月2日英使朱爾典晤袁世凱,聲稱英國贊成中國帝制。
10月4日袁世凱告美使芮恩施國體由國民投票決定。
10月7日
雲南軍官第二次會議決定以武力反對帝制。
蒙藏部落、全國陸海軍事長官、各省行政長官、全國警察長官聯名呈請袁世凱變更國體。
10月8日北京政府成立國民代表大會。
10月10日谷鍾秀、楊永泰、張熾章等籌辦《中華新報》,在上海刊行。
10月13日蒙回王公及軍界呈請實行君主立憲。
10月15日籌安會改組為「憲政協進會」。
10月18日蔡鍔在北京的住宅被搜。
10月20日上海《字林西報》發表《喜劇歟,抑滑稽劇歟》之社論,諷刺帝制運動。
10月25日中國科學社正式成立。
10月28日國體投票開始。
俄英日勸阻北京政府暫緩變更國體。
11月1日雷鳴遠、司鐸於天津創立《益世報》。
外交部復拒英日俄三使勸告,謂國體依民意決定。
11月3日法使訪外長陸徵祥勸暫緩變更國體。
雲南舉行第三次反帝制會議。
11月4日駐京日使向外交部要求解釋國體問題之答覆。
11月5日意使訪外交部,勸告暫緩變更國體。
11月6日中俄訂立呼倫貝爾協約,承認該地區為特別區域。
11月7日《著作權法》公布。
11月10日廣東佛山革命黨人起事。
11月11日蔡鍔棄職離京。
外交部邀請日英俄法四國公使,聲明延緩帝制。
12月2日上海人力車夫8000人,反對華、洋各公司增加租價,舉行同盟罷工。
12月3日朱執信被委為廣東革命軍司令長官。
12月5日陳其美策動肇和兵艦起義。
12月11日「國民代表大會」一致贊成君主立憲,推舉袁世凱為皇帝。
12月12日袁世凱接受擁戴稱帝。
12月13日日代辦小幡酉吉照會外交部,要求對變更國體事,於15日以前答覆。
12月14日黃興電美國駐華公使,請勿贊成袁世凱稱帝。
12月15日日、英、俄、法、意五國公使向外交部聲明,對改變國體持靜觀態度。
袁世凱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不受。
12月21日黃興自美密函張謇等6人,望能維持共和國體。
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主張取消帝制並殺楊度等13人以謝天下。
12月22日唐繼堯等13人誓盟,擁護共和。
12月25日雲南唐繼堯、蔡鍔等宣告獨立,組建護國軍。
12月29日唐繼堯致書孫中山,盼號召討袁,並派李宗黃為駐滬代表。
12月31日北京政府申令,明年改為洪憲元年。
1916年(民國五年)
1月1日袁世凱稱帝,洪憲紀元開始。
袁世凱令孔子後裔孔令貽仍襲衍聖公,並加郡王銜。
雲南將軍唐繼堯宣布雲南獨立,改將軍行署為護國軍政府都督府,任都督。護國軍政府都督唐繼堯、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蔡鍔、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聯名發表護國軍政府討袁檄文,誓師討袁。
1月3日袁世凱對外仍稱民國,對內則書「洪憲」。
1月4日統率辦事處舉行軍事會議,決定進軍雲南。
督理江蘇軍務馮國璋領銜聯絡各省軍政長官電請袁世凱「早正大位」,「頒發明令,令將出征」,討伐唐繼堯等。
1月5日袁世凱明令討伐唐繼堯、蔡鍔等,並申令各省長曉諭人民以帝制之利。
蔡鍔通電討伐袁世凱。
1月6日廣東共和軍在惠州起事討袁。
1月8日江蘇中華革命黨人策劃討袁起義失敗。
1月9日進步黨東京分部通電反對帝制。
1月10日外蒙古改用「洪憲」年號。
1月11日湖南長沙教育會長葉德輝等電請袁世凱「立頒登極詔書」,籲請對蔡鍔、唐繼堯等「大張天討」。
1月6日雲南護國第一軍司令蔡鍔率部自昆明出發,取道黔境向四川進軍。
1月18日孫中山致書康德黎夫人,籲請促使英國停止與袁世凱合作。
1月21日日本內閣會議嚴重警告中國政府,延緩帝制。
1月22日中華革命黨主辦的《民國日報》創刊,發起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宣傳。
1月23日京張、張綏鐵路歸併辦理,改名京綏鐵路。
1月25日梁啓超敦促陸榮廷早日起義討袁。
1月26日袁世凱軍分四路「進剿」四川敘州護國軍。
1月27日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宣布獨立。
2月1日川軍第二師長劉存厚於納溪宣布獨立,改稱護國川軍總司令。
2月3日留美學生胡適致書梅九迪,論文學改良。
2月5日護國軍第一軍中路蔡鍔所部,與護國川軍劉存厚部會攻瀘州。
中華革命黨人於廣東番禺石湖村起事。
2月10日四川將軍陳宦派胡鄂公赴湖南、江蘇,聯絡湯薌銘、馮國璋,密謀反袁。
墨西哥華僑發表宣言,反對袁世凱恢復帝制。
2月13日袁世凱命蔣雁行為駐寧專員,協辦防務。
2月15日易白沙在《青年雜誌》發表《孔子平議》。
2月16日新疆督軍楊增新殺副長官夏鼐、炮兵營長李寅,傳2人謀響應雲南起事。
2月17日護國軍司令唐繼堯之代表李宗黃在南京密晤馮國璋,盼其保持中立。
2月18日中華革命黨人策動武昌南湖馬隊起事。
2月19日美、日、俄、法四使集議,對南北雙方採取公平態度。
袁世凱設臨時軍務處於統率辦事處。
駐美公使施肇基與比利時電車鐵路公司訂立隴海鐵路短期借款合同,借款總額1000萬法郎。
2月22日陸榮廷之代表唐紹慧及唐繼堯代表李宗黃,在上海會晤梁啓超,邀梁赴廣西。
孫中山委派陳其美為江浙皖贛四省總司令。
2月23日袁世凱申令緩正大位,並下令不許呈遞籲請早正大位文電。
2月24日中華革命黨人楊王鵬等策劃湖南長沙暴動,旋失敗,被湖南將軍湯薌銘殺害。
2月25日陸徵祥將變更國體照會底稿咨送駐外各使密存,俟皇帝即位定期,再照會駐在國。
2月26日孫中山向日商久原房之助借日金70萬元,作為反袁軍事費用。
2月28日袁世凱令於北京設立高等警官學校。
3月3日袁軍在湘西反攻護國軍。
3月4日梁啓超應陸榮廷之邀,自上海起程赴廣西。
3月6日中華革命黨襲擊廣州黃埔肇和兵艦失利。
3月7日袁世凱特派陸榮廷為貴州宣撫使。
日本內閣議決在華樹立霸權,推翻袁世凱,承認南北軍為交戰團體,默許民間幫助南軍。
3月10日因為鎮壓反袁軍事行動,袁政府財政枯竭,袁世凱公布「洪憲元年」6厘國債條例,債額2000萬元,強行攤派。
3月13日陸榮廷、梁啓超等電請袁世凱即日辭職。
孫中山委任居正為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統籌直隸、山東、山西革命軍事。
3月15日廣西獨立,舉陸榮廷為都督。
3月17日龍濟光宣布襄助共和。
蔡鍔督率護國軍再攻瀘州。
袁世凱召見梁士詒,商討撤銷帝制。
3月18日陝西中華革命黨人在西安密謀起事失敗。
3月19日江蘇將軍馮國璋、江西將軍李純、長江巡閱使張勳、山東將軍靳雲鵬、浙江將軍朱瑞密電袁世凱,要求取消帝制。
湯化龍、康有為等勸告袁世凱退位。
3月20日袁世凱召國務卿、各部總長、參政等共商撤銷帝制事。
3月21日廣西都督陸榮廷部署對粵用兵。
3月22日袁世凱接受五將軍要求,申令撤銷帝制。次日宣布撤銷「洪憲」年號,仍以本年為民國五年。
3月23日袁世凱以黎元洪、徐世昌等名義,致電蔡鍔、唐繼堯等,要求停戰議和。
3月24日唐繼堯等主張迫袁世凱退位,以副總統黎元洪繼位。隨後,全國各界致電要求袁世凱退位。
3月25日袁世凱令朱啟鈐退還皇帝推戴書。
3月26日護國軍提出停戰條件,要求袁世凱即日退位。
3月29日袁世凱焚毀關於帝制文書840件。
蔡元培、吳玉章、李石曾等在法國巴黎召開華法教育會發起會。
3月30日四川將軍陳宦與蔡鍔聯絡倒袁。
4月2日政事堂奉袁世凱明令公告參政院代行立法院撤銷國民總代表名義,及其決定之君主國體案。
川北軍旅長馮玉祥與蔡鍔聯合,謀倒袁擁馮(國璋)。
4月5日停泊在廣東省河的軍艦寶壁、江大、江固號響應民軍起義,歸附護國軍。
4月6日廣東將軍龍濟光被迫宣布獨立。
4月7日駐美公使顧維鈞向美商利希格金生公司借款500萬美元。
4月13日浙江嘉湖鎮守使呂公望宣布與袁世凱脫離關係,與護國軍採取一致行動。寧波獨立旅旅長周鳳岐宣布獨立。
4月14日江陰炮台宣布獨立。
4月17日馮國璋等為操縱南北政局,宣布調停時局辦法大綱8點。
4月18日江蘇革命黨人在吳江發動民軍起義討袁。
4月19日兩廣達成協議,龍濟光仍督粵,但須允從速討袁。
4月26日馮國璋電京,主張袁世凱退位。
零陵鎮守使望雲亭在湖南永州宣布獨立。
4月27日陸榮廷、龍濟光通電擁岑春煊為兩廣護國軍都司令。
4月28日奉天桓仁縣知事聯合革命黨人宣布獨立,發表討袁檄文。
黑龍江省宣布獨立。
本月奉天、吉林、黑龍江3省各縣農民掀起反抗「清丈田畝」運動。
5月1日兩廣都司令部於肇慶成立,岑春煊為都司令。
5月2日奉天督軍張作霖主袁留任。
唐紹儀等以22省旅滬公民名義發表宣言,反對馮國璋所提8項調停時局辦法。
5月3日岑春煊、梁啓超發表告愛國諸軍人書,堅持袁世凱必須退位。
梁啓超電黎元洪,堅持袁退位,黎接任。
5月4日康有為發表《為國家籌安定策者》一文,倡復辟。
中華革命黨人居正率華僑「討袁敢死先鋒隊」進攻山東濰縣。
5月6日馮國璋聯合張勳、倪嗣沖發起南京會議,調停時局。
湖南新化錫礦山工人罷工,懸掛護國軍旗幟。
5月7日蔡鍔發表對時局主張,請段祺瑞取代袁世凱為總統。
5月8日滇、黔、桂、粵4省聯合成立護國軍軍務院,推舉唐繼堯為撫軍長。
5月9日孫中山在上海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願與各方協同一致討袁,尊重約法。
陝北鎮守使陳樹藩宣布陝西獨立。
5月12日護國軍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率部抵達肇慶商議會師北伐。
5月14日上海中國銀行拒絕國務院停止兌現付現命令,宣布照常繼續兌現。
5月18日17省代表在南京開會,公推馮國璋為主席,多數代表贊成袁氏退位。會議開至月底,吵吵嚷嚷,未形成一致意見。
5月22日陳宦宣布與袁世凱斷絕關係,改稱四川都督。
5月26日上海陸軍學生數十人,乘日輪赴山東助居正。
5月29日湯薌銘以湖南都督名義宣布湖南獨立。
袁世凱宣布帝制案始末,推卸責任。
5月31日護國軍通電各國使節,依法擁護黎元洪繼任總統。
6月1日岑春煊等致電獨立各省,提出解決時局四原則,堅持袁世凱不退位,不停止軍事行動。
6月3日護國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率軍北伐。
6月6日袁世凱在北京新華宮憂懼而死,年58歲。
國務院通電,遵袁遺令依新約法,以副總統代行職僅。
六國駐華公使集會密謀袁世凱死後對策。
6月7日黎元洪就任大總統,令京外官吏仍舊供職。張勳通電保境衛民,另電張作霖,主擁宣統復辟。
梁啓超電獨立各省都督,主助段祺瑞收拾北方。陝西都督陳樹藩宣布取消獨立。
6月9日孫中山發表規復《臨時約法》宣言。黃興亦電請黎元洪規復《臨時約法》。
張勳召開第一次徐州會議,名義是討論國家前途,實際是結成軍閥同盟。
蔡鍔通電擁護中央。
6月10日孫中山電山東居正、香港朱執信罷兵。
6月11日黎元洪電復孫中山,望共濟艱難。
梁啓超致電滇、黔、貴、粵、浙五省,建議6項善後辦法。
6月14日蔡鍔電請黎元洪恢復舊約法,召集國會,改組內閣,開軍事會議,懲辦帝制餘孽。
6月15日馮國璋通電贊成恢復民元約法,重開會議。
6月16日北京政府令各省停戰。
6月19日滇粵軍在韶州起衝突。
6月21日黃興遣派代表晉京,表達恢復舊約法,召集舊國會之主張。
6月22日國務卿段祺瑞通電徵詢恢復民元約法辦法。
6月25日唐紹儀、梁啓超等聯合駁斥段祺瑞民元約法不可恢復的主張。
6月29日黎元洪申令尊行民元約法,定8月1日召集國會。
本月由穆藕初等創辦的厚生紗廠在上海建成。
段祺瑞以國務總理兼陸軍部長控制北京政權,逐漸形成以他為首的皖系軍閥集團。
7月2日北京「軍人同德會」成立。
7月3日廣東龍濟光軍襲攻北江李烈鈞軍。
7月4日山東革命軍與北軍停戰。
7月14日黎元洪申令懲辦變更國體禍首楊度、孫毓筠、顧鰲、梁士詒、夏壽田、朱啟鈐、周自齊、薛大可。
唐繼堯、岑春煊等以約法、國會次第恢復,宣告撤銷護國軍軍務院。
本月邵飄萍在北京創辦新聞編譯社。
8月1日國會在北京眾議院復會,討論憲法問題。
8月15日《晨鐘報》創刊於北京,該報為憲法研會機關報。梁啓超、湯化龍、蒲殿俊主之。
8月20日孫中山在浙江省議會演說,主張建設真正共和國家,當從辦理地方自治著手。
本月榮宗敬、榮德生在上海創辦申新紡織無限公司。
9月8日國會憲法會議續開,舊國民黨議員主於憲法中規定省制大綱、省長民選。舊進步黨議員反對,大起爭執。
9月9日張繼、孫洪伊、谷鍾秀、林森等組織憲政商榷會。
財政總長陳錦濤、農商總長谷鍾秀,向日本興業公司借款500萬元,以中日合辦安徽太平山、湖南水口山兩礦作抵押。
9月13日梁啓超、湯化龍、王家襄、林長民組織的憲法研究會成立。
9月21日安徽督軍張勳、省長倪嗣沖等召開第二次徐州會議,成立13省區聯合會。
10月1日《青年雜誌》改名為《新青年》。《新青年》刊出陳獨秀《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反對定孔教為國教。又發表胡適致陳獨秀書,主張文學革命必須從不同典、不用陳套語、不避俗字語等八事入手。
湖北、安徽、江西、貴州、河南、吉林等省議會復會。
陝西省設立講武堂及模範營,以加強軍事訓練及教育。
10月17日湖南平江金礦工人罷工。
10月18日法國代辦照會外交部,要求以天津老西開劃入法界,限48小時答覆。
10月20日天津法領事派兵強占老西開地方,解除華警武裝,並盡數拘捕。
10月26日外交部向日俄兩國抗議,俄國以松花江以南之北滿鐵路讓與日本。
10月30日國會選舉馮國璋為副總統,逐漸形成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集團。
11月7日孫多森創立的天津中孚銀行開業。
飛行家譚根在廣州開展水上飛機飛行表演。
11月10日日本在東三省鄭家屯、昌圖、蓋平、掏鹿、八西城、農安等處設警察派出所。
11月12日天津法界華人憤老西開事件,一律罷工,並組織「工團」。
100多名國會議員在北京發起成立國教維持會。
11月19日李根源、谷鍾秀、張耀曾、鈕永建等組織的政學會成立。
11月21日國會通過中美實業借款案,即第一次菸酒稅借款,總額500萬美元。
11月22日教育、內務二部共同呼籲各省續修縣誌。
11月25日上海江南造船所工人罷工。
12月27日憲法會議審議會進行審議國教問題。
12月28日清華學校開始選派專科生赴美,此後每年選派1次。
1917年(民國六年)
1月1日胡適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白話文。
1月3日美國公使芮恩施致函日本公使林權助,詢問中日南滿鐵路借款事。
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職,9日演說教育改革方針。
1月5日日本公使林權助致電外長伍廷芳,堅持於滿蒙要地派駐警員、聘用軍事教官顧問。
1月7日皖督軍張勳、省長倪嗣沖邀集各省代表到徐州舉行第三次徐州會議。
1月11日撫順煤礦大山窯發生特大火災,900多人喪生,直接經濟損失約50萬元。
1月12日眾議院通過恢復地方自治案。
1月14日廣東省長朱慶瀾與荷蘭訂立借款合同,款額300萬元。
1月20日交通銀行總裁曹汝霖與日本興業、台灣、朝鮮三銀行訂立「西原借款」第一次借款合同,共500萬元。
司法部審核認可北京朝陽大學、中華大學等一批私立大學。
1月22日中日雙方就鄭家屯事件所舉行的交涉於今日達成協議,中國答應懲辦軍官、賠償日僑損失、奉督軍向日本道歉。
1月26日京師圖書館在安定門大街方家胡同開館。
1月27日英日談判中國參戰問題,日本外相本野一郎要求繼承在山東及赤道以北太平洋各島之權利。
1月30日李大釗在《甲寅》雜誌發表《孔子與憲法》一文,批評憲法草案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為「怪誕之事實」。
本月中華農學會成立。
周學熙等在無錫創辦廣勤紡織公司。
2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文學革命論》。
2月4日外交部接獲美國駐華公使對德國新潛艇政策採取必要行動之牒文,勸對德國採取一致行動。
2月5日北京政府召開特別外交會議,討論參加歐戰問題。
2月9日外交部向德駐華公使抗議其潛艇封鎖政策,同時答覆美國,中國與美國採取一致態度。
2月12日馮國璋電北京不應對德抗議,主張中立。
2月13日日本外相本野一郎與協約國駐日大使商討中國參戰問題,要求各國繼續承認日本在山東權利。
萬國改良會在上海召開禁菸大會。25日成立中國禁菸會。
2月16日英國答允贊助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權利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屬群島。
段祺瑞力主加入協約國,黎元洪反對。
2月18日蔡元培、梁啓超等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
2月19日日本照會俄、法大使,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權利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屬群島。20日,俄國允日要求。
2月21日孫中山所著之《民權初步》成書。
2月26日英國在山東招募華工,赴歐參戰。
本月祝大椿在上海創設恆昌源紡織有限公司。
3月1日法國同意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隨後,俄國亦允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法國艦艇「亞多洛」號被德國艦艇擊沉,死華工500餘人。
李劍農等主辦《太平洋》雜誌在上海出版。
3月3日國民外交後援會在京舉行演說會。劉彥、梁啓超、蔡元培等均主張對德宣戰。
3月4日國務總理段祺瑞在總統府會議對德問題,請總統黎元洪電令駐協約國公使,向駐在國政府磋商對德絕交條件,涉及總統府與內閣權限之爭,段祺瑞即日辭職赴天津。
章太炎發起的亞洲古學會在滬開會,研究亞洲問題,以謀亞洲之統一。
3月5日段祺瑞通電各省詳述辭職原因。總統黎元洪請馮國璋赴天津挽留段祺瑞。6日,段祺瑞回京述職。
3月7日北京政府電駐協約國公使,向駐在國聲明中國決定對德絕交,並磋商有關條件。
吳敬恆等發布留法儉學會緣起及會約,鼓勵留學法國。
3月9日孫中山電北京參、眾兩院,反對加入協約國。
3月10日北京參、眾兩院秘密會議,投票通過對德絕交。
3月14日北京政府公布與德國絕交令,並布告全國。
3月15日海軍部將海軍編為巡洋、長江、練習三艦隊。進駐上海、南京、福建。
3月16日北京政府接收天津德國租界,更名為特別區,並收管上海、廈門等處之德國商船。18日,又接收漢口德國租界地。
3月19日英、法、日、俄、意、比、葡7國公使致函外交部,勸中國加入協約國。
3月27日親段祺瑞派之靳雲鵬、李國筠等政團組織中和俱樂部。此為安福俱樂部前身。
3月29日因俄國發生二月革命,北京政府照會俄使,承認俄新政府。
4月1日《新青年》發表毛澤東所撰《體育之研究》。
4月4日法國招募華工自上海放洋赴歐洲。至11月放洋的華工3000人。
4月9日段祺瑞電召各省督軍來京開會,商定外交大計。15日各省督軍相繼到達,其中陸榮廷拒絕參加會議,離京回廣東。
4月18日四川總督羅佩金與川軍第二師師長劉存厚,因裁兵起衝突,雙方軍隊相戰於成都。
4月25日留日學生總會促國民勿忘「五七」國恥。
5月1日上海平民義學社會主義講習所師生百餘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5月3日北京政府因津浦路購車舞弊事,准交通總長許世英辭職。
5月6日黃炎培聯合蔡元培、梁啓超、張謇等,在上海發起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
5月8日梁啓超發表外交方針質言,主張對德、奧宣戰。
5月9日上海寰球學生會舉行紀念國恥會。
5月10日北京眾議院開會審查對德宣戰案。段祺瑞唆使公民請願團包圍該院。
5月15日周作民任總經理的金城銀行在天津創建。
5月19日北京眾議院議決緩議對德宣戰案。
因對德宣戰問題段祺瑞商請各省督軍呈請總統黎元洪解散國會,改制憲法。國會亦呈請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
5月20日張勳通電,響應督軍團改組國會主張。
5月21日前清陝甘總督升允自南京到上海,晤鄭孝胥等商討清廢帝復辟事。
5月23日總統黎元洪免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職。
倪嗣沖、張懷芝、趙倜、李厚基等自天津到徐州與張勳會議,段祺瑞代表徐樹錚亦與會。此為第4次徐州會議。
5月26日倪嗣沖以黎元洪免段祺瑞職為非法,宣告獨立,與中央政府脫離關係。
5月29日督軍團紛紛通電宣布獨立,反對南京臨時約法。
5月30日西南各省反對督軍團干政。湘督譚延闓通電維持大局。
6月1日直隸督軍曹錕、省長朱家寶、福建督軍李厚基、上海護軍使盧永祥、第二十師師長范國璋宣告與中央脫離關係。
總統黎元洪召安徽督軍張勳來京,共商國是。
6月2日獨立各省在天津設總參謀處,以雷震春為總參謀長,並設立「臨時政府」、「臨時議會」。
6月6日《民國大新聞》在上海創刊,用整張報紙印刷,為此時中國最大之報紙。
孫中山電西南各省討逆護法。
6月8日張勳自徐州至天津,要求黎元洪3日內解散國會,否則不負調停之責。
6月10日孫中山與章炳麟聯名電黎大總統,盼清除禍國罪魁。
6月11日廣州陳炳焜、李烈鈞、陳炯明、朱慶瀾會議,決定討伐禍首,擁戴共和。
6月12日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國會。
6月13日張勳會晤徐世昌商討復辟事。
6月18日張勳電各省取消獨立。
6月19日孫中山發表《實業計劃》中之第一計劃。
6月23日海軍總長程璧光在滬召集海軍將領會議,擁護總統、國會、約法,反對督軍團干政。
7月1日安徽督軍張勳擁戴原清帝溥儀在北京復辟,改7月1日為宣統九年五月十五日。
總統黎元洪避入日本使館,派人至上海拍電通告各省出師討伐張勳。
7月2日黎元洪特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並電副總統馮國璋代行總統職務。
7月3日段祺瑞通電討伐張勳,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布告天下。
7月4日孫中山與程璧光、唐紹儀等商迎黎元洪來上海設立政府,並發討逆宣言。
段祺瑞誓師馬廠,申討張勳。
7月6日馮國璋在南京宣布就任代理總統職務。
南苑航空學校校長秦國鏞駕飛機向清宮拋擲炸彈3枚。
中華全國學生救亡會發表告國人書,呼籲聲討復辟。
7月8日孫中山從上海赴粵主持護法。
7月10日張勳通電斥徐世昌、馮國璋、段祺瑞及各督軍背信賣友,並據北京南池子備戰。
7月12日段祺瑞討逆軍克復北京。張勳復辟失敗避入荷蘭公使館。隨後溥儀第二次宣布退位。
7月14日總統黎元洪自日使館回私宅,通電宣布去職。
7月17日孫中山自汕頭抵廣州黃埔,倡導護法。
7月18日梁啓超、湯化龍等商組織臨時參議院,不再恢復國會。
國會議員130餘人發表宣言,在廣州開非常會議。
7月21日海軍第一艦隊響應孫中山護法號召,宣言否認約法毀棄國會解散後之政府。
北京政府免海軍總司令程璧光職。
7月25日國會議員在廣東開非常會議,商組軍政府。
8月8日曾任袁世凱政治顧問的澳大利亞人莫理循收藏有關中國及東方圖書文獻以重金售與日本,起運赴日。
8月11日雲南省督軍唐繼堯通電擁護約法。隨後組織靖國軍,自任總司令。
8月14日北京政府照會各國駐華公使,宣布加入協約國,對德、奧宣戰。
8月18日抵粵國會議員已達150餘人,商討開設國會,組立政府,決定召開非常會議。
8月25日國會非常會議在廣州揭幕。
8月28日黎元洪辭職後得段祺瑞、馮國璋同意,出京還天津私宅,聲明不南下、不見客、不預聞政治。
8月29日北京政府通緝前往廣州之國會議員。
8月31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
9月1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2日,舉唐繼堯、陸榮廷為元帥。8日,唐繼堯拒受元帥職。
漢冶萍煤礦公司與日本商人安川敬一郎,訂立合辦鋼鐵廠契約。
9月2日陸榮廷電廣州國會非常會議,主由黎元洪復職,反對在廣東另組政府。
9月8日英、法、日、俄、意、比、葡等國允將庚子賠款延緩5年支付,並承認關稅切實值百抽五之原則。
廣東督軍陳炳焜聲明馮國璋代總統為合法,段祺瑞內閣為非法,對廣州軍政府不表贊成,亦不干涉,但不負擔經費。
9月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宣言戡定內亂,恢復約法,奉迎元首黎元洪。
9月12日軍政府大元帥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為軍政府第一軍總司令。
9月15日湖南零陵鎮守使劉建藩與駐衡州之第一師第二旅旅長休修梅宣告自主,與兩廣雲南各省一致,主張恢復國會,尊重約法,並否認段祺瑞內閣。
9月19日北京商人趙益亭等在京開辦汽車公司。
9月22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召開。26日,軍政府宣告對德宣戰。
9月29日馮國璋令各省選派參議員重組參議院。
北京政府通緝孫中山、吳景濂。
本月周恩來東渡日本留學,寫下《大江歌罷掉頭東》一詩。
10月1日日本於青島正式設民政總署,山東各界群起反對。
10月2日陸榮廷、程璧光、陳炳焜等會於南寧平塘,決定北伐,並聯電要求罷斥段祺瑞。
10月3日孫中山通令否認北京政府之一切偽令。
10月6日國會非常會議宣布段祺瑞罪狀,通電聲討。
北伐軍入湖南,護法戰爭在湘南衡山、寶慶一帶展開。
日使林權助面告段祺瑞,日本政府向其提供武器裝備。
10月7日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下令討伐段祺瑞、倪嗣沖、梁啓超、湯化龍等。
10月12日北京政府交通總長曹汝霖與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簽訂吉長鐵路合同,借款650萬日元。
10月19日北京交通部與美國西方電氣公司、日本電氣株式會社訂立合辦中國電氣公司。
10月20日美國公使芮恩施照會北京外交部,聲明美國並未放棄關於中國幣制改革借款利益。
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百貨企業先施公司在上海開張。
10月21日南北軍戰於湖南,戰事激烈。
10月25日兩粵援湘護法軍自粵出發。
福州大火,燒毀房屋數千間。
10月26日廣西督軍譚浩明就任粵桂湘聯軍總司令。
10月28日北京政府與日本商議軍械借款及鳳凰山礦約。
11月1日日本公使林權助威迫農商總長張國淦簽字鳳凰鐵礦合同,被拒。
北洋軍在長沙成立「湘南各軍總司令部」。
孫中山任命蔣中正、張群為大元帥府參軍。
11月2日美國國務卿藍辛與日本特使石井菊次郎換文,承認日本因領土接近之故,對於中國有特殊利益。
11月4日程璧光、唐紹儀、伍廷芳會於廣州海珠,商討對北京議和及組織西南各省聯合會議等事。
11月7日哈爾濱俄兵代表會議組織公安委員團,謀驅逐中東鐵路總辦霍爾瓦特。
11月9日北京外交部對藍辛、石井菊次郎換文發表聲明,稱中國政府不以他國文書互換有所拘束。
11月14日軍政府大元帥孫中山電唐繼堯、陸榮廷,主組西南聯合會議。
11月18日湖南第一師長趙恆惕部占領長沙。
11月19日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通電,非恢復約法及舊國會,否則不能議和。
11月20日京畿水災,河工督辦熊希齡與美國廣益公司訂立1200萬元借款草約。
11月21日曹錕通電,主南軍退出長沙作為南北議和條件。
12月2日廣州軍政府任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
12月3日直隸督軍曹錕、山東督軍張懷芝及奉、吉、黑、皖、晉、陝、豫、閩、浙、熱、上海等省及地區代表在天津會議,決議對西南開戰,逼馮國璋下討伐令。
12月8日譚延闓致電北京政府請撤退北軍。
12月9日陸榮廷、唐繼堯通電馮國璋,主張南北和解一致對外。
12月16日馮國璋派曹錕為第一路司令,出京漢路入湖北,張懷芝為第二路司令,出津浦路入江西,向湖南進攻。
12月21日北京政府任命曹錕、張懷芝為第一、二路司令,出兵湘、鄂。
12月23日直隸督軍曹錕派第三師長吳佩孚援湖北。
12月24日滇、黔、川三省組織靖國軍總司令部,推唐繼堯為總司令,唐通電就職。
12月25日馮國璋布告停戰令。
12月26日吉林第三混成旅旅長兼中東鐵路警備司令陶祥貴,解除哈爾濱俄國革命黨及俄軍2000人武裝,遣送出境。
12月30日北京政府陸軍部與日本泰平公司訂立借款合同1800萬元。
12月31日程璧光、莫榮新公布《護法各省聯合會議條例》。
本月山東廣文學校、神道學校與濟南醫道學校合併,改名為齊魯大學。
本年中國墾業銀行創辦。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創建。
1918年(民國七年)
1月1日唐繼堯發表時局通電,歷數段祺瑞之罪,並質詢馮國璋。
1月3日軍政府大元帥孫中山,以廣東督軍莫榮新破壞護法,乃令「同安」、「豫章」艦炮擊廣州督軍署。
1月4日王天縱在河南汝州宣布自主,自稱河南靖國軍司令。
吉林省人民反對履行中日所訂吉長鐵路合同。
長江三督李純、王占元、陳光遠通電主張解散臨時參議院。
1月5日皖系各督軍再會於天津,請北京政府下令討伐南方。
招商局「普濟」號輪船在吳淞口被撞沉,溺斃乘客200餘人。
中東鐵路哈爾濱總工廠2500名工人罷工。
1月6日財政部與日本正金銀行訂立1000萬日元借款合同(西原借款之一)。
1月9日熊克武任四川靖國軍總司令。
1月12日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在廣州誓師援閩。
北京政府與日本訂立軍械4000萬元借款條約。
1月15日西南護法各省聯合會在廣州成立,是為護法各省最高政務執行機關。
《新青年》雜誌該期用白話文排版,並試用新式標點符號。
1月16日南軍譚浩明、程潛、趙桓惕以北軍已向荊襄進攻,乃分路進向岳州。
1月18日內務部與日商訂100萬日元「防疫借款」。
蘇俄新政府致函中國駐俄公使,要求中俄共同清理中東鐵路問題,並派新任駐華代表。
1月30日北京政府下令對南方進攻。
2月2日程璧光偕唐紹儀、伍廷芳邀大元帥孫中山及督軍莫榮新於珠海會議,討論改組軍政府辦法。
2月6日黑龍江省設置中東鐵路臨時警備司令。
2月7日岑春煊、譚延闓自滬通電主和。
2月22日中英航空試飛。28日,雙方正式通航。
奉軍張作霖派軍入關,會同徐樹錚在秦皇島將北京政府購自日本之軍械悉數截留。
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通電說明時局主張,贊同李純和平救國之議。
是月中國第一家飛機製造廠在福州馬尾海軍造船所內創立。
3月4日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學燈》正式出版,為我國報紙有學術性副刊之始。
3月5日廣州國會電巴黎各國代表,要求廢止「二十一條」及段祺瑞與日本所訂的一切密約協定。
張作霖通電擁護北京政府戡平內戰。次日,奉軍4旅陸續開拔入關。
3月7日段祺瑞派王揖唐、王印川、光雲錦、劉恩格、田應璜等組織安福俱樂部。
3月8日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任命熊克武為四川都督、楊庶堪為四川省長。
3月9日孫中山以北軍將進攻岳州,和平絕望,電勉各軍一致進討。
3月12日張作霖以徐樹錚為奉軍副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
3月14日日使林權助自日本到奉天晤張作霖、徐樹錚,表示對華政策及扶持段派宗旨不變。
3月18日曹錕、吳佩孚及第二艦隊司令杜錫珪攻占岳州。張敬堯進軍平江。
3月19日曹錕、張作霖、倪嗣沖等15省聯電請段祺瑞組閣。
孫中山電唐繼堯,促即日宣布就元帥職,並授以攻陝戰略。
3月23日軍政府通告友邦,聲明北京違法政府與各國締結之一切契約條款均無效。
馮國璋復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3月25日日外相本野與中國駐日公使章宗祥就《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換文。
4月1日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電唐繼堯,堅持護法主張,並特任林森署理軍政府外交總長,戴傳賢代理外交次長。
4月2日吳佩孚所部攻占長沙。
4月15日胡適在《新青年》發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一文,主張國語運動與文學革命相輔相成。
4月17日隴海鐵路火車在碭山被劫。
4月18日毛澤東、蕭瑜、蔡和森等在長沙組織新民學會。
4月23日北軍吳佩孚所部占領湖南衡陽。
4月25日招商局「江寬」號商船在漢口下游,被段祺瑞所乘的「楚材」號軍艦撞沉,溺斃約400人。
4月30日交通兼財政總長曹汝霖與日商中華匯業銀行,訂立《電信借款條約》(西原借款之一)。
5月1日交通部與日本簽訂順濟鐵路借款2000萬元合約,以該路為抵押。
北京政府發行1918年短期公債4800萬元,以及長期公債4500萬元。
5月3日全國商會聯合會代表晤見北京政府國務總理段祺瑞,請政府息兵,維持商業生機。
5月4日廣州非常國會通過《修正軍政府組織法案》,改設七政務總裁,孫中山即向該會辭海陸大元帥職,並發表宣言斥責武人爭雄。
5月5日中華職業教育社於江蘇省教育會開第一屆年會,27所學校成績陳列展覽,到會者千餘人。
留日學生在東京組成「大中華民國救國團」,反對《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5月12日留日學生罷學回國,反對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5月15日魯迅發表《狂人日記》。
5月17日馮國璋公布《禁止與敵通商條例》。
5月19日《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訂立。
5月20日廠州非常國會會議改組大元帥府為軍政府。
5月21日孫中山不就軍政府政務總裁職,離廣州。
北京學生舉行示威遊行,請廢止《中日軍事協定》。
5月25日湖南前線南北軍會商停戰。
6月3日各省議會代表會議宣言,要求南北停戰。
6月4日梁士詒、朱啟鈐、周自齊等主張調和南北,推徐世昌斡旋。
6月8日留日歸國學生在上海開全體會議,籌開國民大會,拒絕中日軍事協定。
6月9日日本海軍藉口護僑,在汕頭登陸。
6月10日段祺瑞威脅舊國會議員不得赴廣州開會。
6月12日廣州國會議員通告召開正式國會,惟仍未足法定人數。
6月15日《新青年》雜誌出版易卜生專刊。
6月18日交通兼財政總長曹汝霖與日本銀行訂立《吉會鐵路借款預備合同》,款額1000萬日元(西原借款之一)。
6月19日徐樹錚電吳佩孚不可與南軍停戰議和。
《大中華報》刊登中日軍事協商全文。20日,轉載於全國各報。
6月30日中日陝西實業借款日金300萬元成立。
王光祈、曾琦、李大釗等在北京商議發起少年中國學會。
7月1日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在《言志季刊》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
7月2日協約國決定由中、日、美、英、法及捷克共同進兵西伯利亞。
7月3日廣州國會召開非常會議,電請黎元洪南來行使職權。
岑春煊由滬抵廣州,出任軍政府政務總裁。
7月4日蘇俄外長契切林在蘇維埃第五次會議宣布放棄帝俄在華特權。
7月5日財政總長曹汝霖與日本銀行團訂立第二次善後借款第三次墊款合同。
7月7日山東汶、泗、沂河泛濫成災。
7月8日上海銀行公會成立。
7月14日徐樹錚電張作霖,表示中日吉黑林礦借款全為軍費需要,無損地方權利。
7月17日北京新國會議員選舉,派系鬥爭激烈,安福系聯合交通系及各省督軍排斥研究系。
7月18日農商部呈准組織龍煙鐵礦公司,陸宗輿任督辦。
7月20日交通總長曹汝霖與美日電氣公司簽訂合辦電氣公司合同。
熊希齡與美商簽訂600萬美元運河借款合同。
7月21日少年中國學會訂定規約章程,以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實學問發展社會事業轉移末世風俗為宗旨。
8月1日南北戰爭又起,雙方在湖南祁陽、寶慶一帶激戰。
8月2日財政總長曹汝霖等與日本匯業銀行簽訂吉黑兩省金礦及森林借款合同,金額達3000萬日元。
8月13日上海日華紡織公司女工千人罷工。
8月19日廣州軍政府推岑春煊為主席總裁。
日軍5000人由哈爾濱進入黑龍江省,分駐中東路各站。
毛澤東率領準備留法勤工儉學的新民學會會員20多人赴京。
8月31日非常國會宣言繼續召集護法會議選舉總統,不承認北京政府締結之對外條約及公布法律。
9月4日北京新國會選舉徐世昌為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
9月13日吳佩孚電勸徐世昌勿就非法國會選出總統職。
9月14日廣州軍政府電復馮國璋,指北京總統選舉非法。
9月16日廣州軍政府岑春煊、伍廷芳等通電反對徐世昌任總統。
9月26日湖南南軍將領譚浩明、譚延闓及北軍將領吳佩孚、馮玉祥等多人聯名電請馮國璋速頒罷戰命令。
9月28日中日訂立滿蒙四鐵路借款草合同,金額為2000萬日元。
本月會計師謝霖在北京創辦會計事務所。
10月4日前線南北將領聯電各省,盼徐世昌勿就總統職。
10月10日全國學生救國會在上海成立。
10月13日徐世昌復電美國總統,表示首謀國家統——,兩國共同實現理想。
10月15日《新青年》發表李大釗撰《庶民的勝利》和《Bolshevism的勝利》。
10月23日熊希齡、張謇、蔡元培等24人通電發起和平期成會。11月3日正式成立,熊希齡、蔡元培為正副會長。
10月25日日本向英、美、法、意建議,由五國聯合向中國南北政府勸告和平統一。
10月31日徐世昌再與美使芮恩施洽談南北和平統一問題,決先與南方軍人接洽。
是月北京大學教授陳獨秀、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組織社會主義研究會。
11月2日北京參、眾兩院追認對德宣戰案。
11月5日國務院通電南北各派代表10人議和。
11月6日駐庫倫辦事大員陳毅陳述關於布置唐努烏梁海軍事。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1月12日北京政府決定召開南北和平會議。
11月13日北京東單牌樓所立之克林德碑拆除。
11月16日北京政府令前方軍隊罷戰撤兵。
11月18日孫中山電美總統威爾遜,必須國會完全自由行使職權,南北方能和平。
11月19日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發起成立新潮社。
11月22日廣東軍政府通令休戰與北方依法和平解決。
11月23日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39字表。
11月26日李純電岑春煊,北京同意南北派代表於南京舉行善後會議。
11月28日上海交易所開幕。
12月1日孫中山派曹亞伯為代表往柏林遊說德國政府與廣州政府合作。
北京政府外長陸徵祥一行啟程赴歐,出席巴黎和會。
12月2日英、法、美、日、意五國公使勸南北政府速謀和平統一,並聲明不干涉中國內政。
12月3日徐世昌召各省督軍及全體閣員會議商南北和議問題。
12月6日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與福建督軍李厚基成立停戰協定。
12月7日京綏鐵路局與日本東亞興業會社簽訂300萬日元借款合同。
12月9日美公使芮恩施向英、法、日、意提議,共同宣布在中國政府統一前,不以資金軍火供應中國。
12月10日美公使芮恩施電告國務院,立即對華借款,俾徐世昌完成統一。
12月11日北京政府派朱啟鈐任南北和平善後會議北方總代理。
12月12日廣州軍政府咨請非常國會孫中山、伍廷芳、王正廷、伍朝樞、王寵惠代表出席歐洲和平會議。
12月21日北京圖書館協會成立。
12月22日陳獨秀、李大釗發起的《每周評論》於北京發刊。
12月23日張謇等在滬發起成立「主張國際稅法平等會」。
12月25日蔡元培、王寵惠等組織的國民制憲倡導會在北京開會。
12月28日北京報界聯合會在京成立。
12月30日孫中山完成《孫文學說》,是日自序。
本月外蒙官府派員入京朝覲。
旅俄華工聯合會在彼得堡正式成立。
1919年(民國八年)
1月1日《國民》雜誌等一批新潮刊物創刊。
1月5日李大釗在《每周評論》發表《新紀元》一文。
1月9日廣州軍政府委派唐紹儀為南北議和會議總代表,章士釗、胡漢民等11人為代表。
1月11日北京政府改組,廣州政府改名護法政府。
1月18日廣州國會公布《中華民國國會第五次宣言》,聲明拒不承認北京政府所派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及其所訂各項條約。
巴黎和會正式開幕,會議只准中國代表二人出席。
1月20日無政府主義小團體民聲社、實社、平社、群社於月初合併成進化社,是日出版《進化》月刊。
1月27日巴黎和會召開五國會議,討論德屬殖民地問題,中國代表力爭山東主權。
本月江蘇省教育會、北京大學、南京高師、暨南學校、中華職教社聯合組成中華新教育共進社。並決定編譯東西洋學術新書,發行雜誌。
美、英兩國提出由美、英、法、日四國組織統一機構,向中國鐵路統一提供貸款,即所謂「鐵路統一案」。
長沙楚怡小學體操教員黃醒創辦《體育周報》,「以研究人生問題,提起人生觀念,辟體育界之新紀元為宗旨」。
北京工讀互助團成立。
2月5日《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條約延長,更名為《關於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戰爭終了之協定》。
北京以及社會各界要求巴黎和會中國代表維護中國主權。
2月7日北京《晨報》副刊改組,由李大釗負責編輯。增加「自由論壇」及「譯叢」兩欄,廣泛介紹「新修養、新知識、新道德」。
2月11日國際聯盟同志會在京成立。「以促進國際同盟之主義為目的」。推舉梁啓超為理事長。
2月12日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公布中日各項密約,美、日、英、法、意協定5國共管中東鐵路。
2月15日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就山東問題,發表長篇演講,要求將膠澳租借地,膠濟鐵路及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其他權利直接歸還中國。
2月16日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在京成立。
2月17日桐城派文人林紓在上海《新申報》發表小說《荊生》,說要將反孔孟者斬盡殺絕,引起新舊思潮激戰。
2月20日李大釗開始在《晨報》上連續發表《青年與農村》一文,號召青年與勞動階級結合。
3月7日中國僑居英、法的工商學界10餘萬人自巴黎致電北京政府,要求廢除中日各項密約。
3月12日毛澤東離京南下,14日抵滬,送別第一批留法勤工儉學學生。
3月15日北京政府為紀念協約國勝利,在中央公園舉行「公理戰勝」紀念牌坊開工典禮。
3月16日北京政府開始陸續公布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與日、英、美所訂各種密約。
3月17日山東全體公民致電北京政府,要求與日本政府交涉,無條件歸還青島。
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劉師培等籌備的《國故月刊》創刊。以「昌明中國固有之學術為宗旨」。
3月23日全國教育會、商會聯合會致電巴黎和會,請求協助中國收回青島並廢除21條及1918年北京政府與日本所訂各項鐵路密約。
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正式成立。
4月3日《民國日報》刊載中國國民外交會、各省議會、教育會、商會致巴黎和會中國代表電:諸公盡職盡力,否則請勿返國。
4月5日《每周評論》刊載《共產黨宣言》節譯本。
4月11日蚌埠大火,死亡160餘人,損失約千萬元。
4月15日魯迅在《新青年》6卷4號上發表小說《孔乙己》。
全國報界聯合會在滬成立,86家報社參加。
4月16日巴黎和會舉行美、英、法、意、日五國會議,討論山東問題。
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國語研究會按照音類排定的注音字母次序表。
4月17日上海楊樹浦三新紗廠8000工人罷工。
4月21日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在京成立。
4月28日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以「社會主義」為題發起徵文,但聲明「有礙治安者不為揭載」。
4月30日美國哲學家杜威抵達上海,由胡適、蔣夢麟陪同開始赴各地講演哲學、教育學。
巴黎和會對山東問題作出最後裁決,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均讓與日本,並列入對德和約。
5月1日中國國民外交協會致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指出和約若損國家主權,不能簽字。該會同時致電美、英、法、意四國首腦,謂若以強權壓迫接受日本要求,中國四萬萬人誓以全力抵抗。
5月3日北京學界以及各團體紛紛集會討論山東主權問題,決定提前在5月4日在天安門發起遊行大會。
5月4日北京爆發了學生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京師警察廳派出大批警察在趙家樓逮捕學生32人。
5月5日全國各界聲援北京愛國學生。
5月6日南北議和代表聲援北京愛國學生。
北京學生聯合會成立。
5月7日中國代表因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自請罷黜,以謝天下。
北京全國國民自決會聲明與日本斷絕友誼,會員均不購日貨。
5月9日北大校長蔡元培因北京政府下令懲辦愛國學生,辭職赴上海。
上海、南京、蘇州、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各地及旅居巴黎華僑召開國恥紀念會。
《民國日報》以顯著地位刊載《旅滬湘人公決》,要求速去湖南督軍兼省長張敬堯。
5月11日上海成立學生聯合會。
5月15日《新中國》月刊於北京創刊。同年12月15日出版1卷8號,載有列寧《俄國的政黨和無產階級任務》部分譯文。
5月19日北京學生2萬5千多人舉行總罷課,並致書徐世昌,說明罷課理由,並提出「和會不得簽字」和「懲辦國賊」等6項要求。
5月20日北京總商會全體大會議決抵制日貨。
5月23日天津、保定、濟南、唐山等地學生宣布罷課。
5月26日上海、太原等地學生宣布罷課。
天津南開學校《南開日刊》創刊。
5月28日孫中山發表《護法宣言》。
蘇州、安慶、杭州等地學生宣布罷課。
5月29日南京學生宣布罷課。
5月31日開封、寧波、廣州學生宣布罷課。
《新青年》出版《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
本月上海工界各行業代表組建中華工會。
6月1日徐世昌令教育部及各省省長、省教育廳強迫全國罷課各校學生立即複課,並切實查禁「聯合會」、「義勇隊」等學生團體。
武漢學生宣布罷課。
6月2日全國學界繼續開展罷課活動。
6月3日北京20餘校各派數百學生進行街頭講演,軍警逮捕學生170餘人。4日學生加倍出動街頭講演,被捕700餘人。4日上海、天津學生聯合會分別發出急電,呼籲全國各界火速援救北京被捕學生。
6月5日上海實行罷市、罷工、罷課,聲援愛國學生運動。全國商界罷市聲援愛國學生。
6月6日徐世昌任命胡仁源為北京大學校長。北京各界代表慰問北京大學被捕學生。
6月8日《星期評論》在上海創刊。
6月9日天津召開國民大會,議決罷市。
6月10日徐世昌被迫接受交通總長曹汝霖、駐日公使章宗祥、幣制局總裁陸宗輿辭職。
6月11日陳獨秀、李大釗等散發《北京市民宣言》,陳獨秀遭捕。
徐世昌批准財政部發行「定期有利國庫券」1千萬元,以「以救眉急」。
湖南學生聯合會創辦《救國周刊》。
6月12日北京國務院被迫通電所轄各省,要求保護愛國學生。
上海法租界興聖街商業聯合會數百名工人店員欲結隊遊行慶祝罷免國賊,遊行到山東路,為西捕、印捕阻擋,租界警察開槍,死1人,重傷9人,此即帶鉤橋血案。
6月16日全國學生聯合會在滬成立。18日選舉北京代表段錫朋為會長、上海代表何葆仁為副會長。
6月28日旅法華工、留法學生和華僑3萬餘人包圍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駐地,反對代表簽字。是日是對德和約簽字日,中國代表未出席和會簽字。
本月福州發生霍亂,死者近1400餘人,並波及東北、華北、華東等8省市。
安徽山洪暴發,望江等14縣受災頗巨。同時,皖北21縣俱受旱災。
浙江山洪暴發,復加風、蟲各害,受災26縣。
7月1日由李大釗、王光祈發起組織的少年中國學會成立。
北京政府交通部在北京、天津、太原、開封、濟南、漢口、南昌、南京、上海、安慶、杭州等地開辦郵政儲蓄。
7月7日北京政府通電所轄各省區,禁止抵制日貨。
7月9日北京各界聯合會、湖南各界聯合會成立。
7月10日北京政府布告拒絕對德和約。
7月11日廣州軍政府令軍警鎮壓前去請願的愛國民眾,傷十數人,拘捕學生50人。16日,又拘捕學生300餘人。孫中山等電請釋放被捕者。
中華職教社、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等13團體組成國民教育促進團,以教育救國為其宗旨。
7月14日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創刊。
7月20日胡適在《每周評論》第31號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7月21日周恩來主編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創刊。
7月22日全國學聯發表《終止罷課宣言》。
7月23日北京政府命令山東戒嚴。
7月25日蘇俄政府發表第一次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皇俄國同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廢除俄國在中國的特權。
本月江蘇、湖北、湖南、陝西等省受水災、雹災,損失嚴重,受災面積50餘縣。
8月1日孫中山指派朱執信、廖仲愷等人在上海創辦理論刊物《建設》雜誌。
8月3日留法勤工儉學學生會在法國蒙達爾尼學校正式成立,以「創造及奮鬥之精神相勵」。
8月4日外蒙王公集議,一致反對謝米諾夫(俄人)勸誘外蒙獨立。
8月6日駐庫倫辦事大員陳毅致電北京政府,要求收復唐努烏梁海全境。
8月7日孫中山通電辭去軍政府總裁職務。
8月10日張敬堯解散湖南學生聯合會。
8月14日四川留法勤工儉學學生陳毅等61人,自上海啟程赴法。
中華博物協會舉辦博物展覽會是日開幕,共展物品11132件。9月10日閉幕。
8月24日《新生活》周刊(五四時期著名小型通俗刊物)創刊。
8月25日晚7時至翌晨3時,颱風猛襲福建,沿海各縣受災,死亡3萬餘人。
8月28日天津警察廳解散天津各界聯合會。該會隨即轉入租界,照常進行會務。
8月29日歐美同學會總會在滬成立。蔡元培為會長。
8月30日《每周評論》被北京政府封禁。該刊共發行36期。
本月墨西哥政府掀起大規模排華逆流。旅墨華僑數百人被殺,華商鋪戶多遭焚掠,損失逾千萬。
9月1日《解放與改造》半月刊創刊,主張不實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平民教育社成立。
9月2日北京政府內務部通電各省,再次申令查禁《工人寶鑑》等7種刊物。
9月3日上海學界通電抗議北京政府禁止學生集會令。
9月10日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參加簽署對奧和約。
9月12日法屬安南殖民當局受日人賄買,於西貢、河內等地開始大規模排華。
9月14日中華全國工界協政會成立。
9月16日周恩來等人在天津發起成立覺悟社。
9月23日上海中華國民勵志會召開緊急大會,通過拒絕8年公債,廢除中日軍事協約,驅除安福國會等決議。
9月26日北京政府內務部電直隸、湖北、山西、浙江、安徽、河南、江蘇等省督軍、省長令「分別解散或禁止」各界聯合會。
9月27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謂「以各界合群互助,擁護國權,促進民治為宗旨」。
本月天津南開學校增設大學部,是月正式開學。由張伯苓任校長。此為南開大學學始。
10月10日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浙江《雙十》半月刊創辦,提倡勞動互助主義。
10月11日上海楊樹浦三新紗廠8000餘名工人和上海紗廠萬餘名工人同時舉行罷工。
聶雲台發起成立大中華紡織公司,股本銀90萬兩,紗錠2萬枚。
10月12日上海《人言周刊》創辦,提倡人道主義。
10月19日外蒙庫倫當局呈文北京政府要求取消獨立。
10月20日武昌健學會成立。以「改造自身、改造環境」為其宗旨,並確定「實踐、奮鬥、互助、堅忍、儉樸」為會員共同遵守之信條。
10月31日留法勤工儉學學生李富春、張昆弟等150餘人,自上海啟程赴法。
11月1日《曙光》《新社會》等雜誌、報紙創刊。
經駐京公使團同意,北京政府派員接收自1900年起被美軍占領的北京正陽門城樓。
11月4日《湖南教育月刊》創刊,提倡教育救國。
11月8日廣州軍政府督察廳長魏邦平指使軍警刺殺要求抵制日貨之廣州學生,重傷7人,拘禁200餘人。廣東學聯發布《粵學生泣告全國書》。
11月10日全國各界聯合會在滬成立。
長沙公立中等以上各校教職員,因張敬堯侵吞教育經費,自是日起全體罷教。
11月14日長沙婦女趙五貞因不滿封建包辦婚姻,於出嫁途中自殺身死。自16日至28日,毛澤東就此事在長沙《大公報》連續發表評論9篇。
11月15日旅法華人於巴黎創辦《旅歐周刊》,提倡改良主義。
《寧波工廠周報》創刊,提倡實業救國。
11月16日日本駐福州領事館為破壞群眾抵制日貨的行動,派出便衣警察和浪人組織所謂的「商品保護隊」持械尋釁,毆打愛國學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福州慘案」。
長沙各校學生不顧張敬堯禁阻,集20餘校代表,重新組成湖南學生聯合會。並發表《湖南學生聯合會再組宣言》。
11月17日庫倫當局正式宣布取消外蒙獨立。
11月30日雲南省各界聯合會成立。
12月1日《新青年》發表《本志宣言》,呼籲「樹立新時代的精神,適應新社會的環境」。胡適、陳獨秀同時撰文。
12月2日毛澤東開始領導湖南驅張運動。
12月5日廣州國會致電北京政府,要求日艦撤退福州,懲辦閩案兇手,賠償損失。
12月6日鄂督王占元令禁武漢學聯結社遊行。
上海《民心周報》創刊。
12月8日北京總商會通告各商鋪限在三日內將所有日貨一律封存,若再售,即行焚燒。
12月9日留法勤工儉學學生聶榮臻等150人自滬赴法。
12月13日蘇州各界聯合會成立。一致決定自救救國,抵制日貨,奮起援閩。
12月15日奉天省城各校學生代表集會,決定抵制日貨,組織救國10人團。
12月17日全國各界聯合會電各地各團體,提出:以宣傳促國人覺悟;以抵制促日人反省;以民軍厚人民實力。
12月21日呼倫貝爾當局致電北京政府要求取消獨立,並請廢除1915年沙俄政府脅迫北京政府簽訂的呼倫貝爾條約。
12月23日山東學生因開會討論救國方案,遭軍警鎮壓。
12月24日廣東女界聯合會成立。
本年漢口創辦大興紡織公司。
劉鴻生創辦的鴻生火柴廠在蘇州開辦。
燕京大學在北京成立。
1920年(民國九年)
1月1日王光祈在北京組織「工讀互助團」。
1月5日北京各校教職員4000餘人包圍教育部,要求撤換安福系教育次長傅岳棻。
1月6日天津國民大會通電全國聲討安福系。
1月8日全國各界聯合會致電北京政府國務院,聲援山東各界人民愛國運動。
1月10日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顧維鈞致電北京政府,告以協約國對德和約已批准換文,中國因拒絕簽字,故仍未列席。
1月11日留日台灣學生在東京組織新民會,以林獻堂為會長。
1月14日全國學生聯合會總會為拒絕日牒事通告全國各地學生聯合會暨各界各團體,呼籲群起監督媚外政府與日秘密交涉山東問題,勿使五四運動前功盡棄。
1月16日日本駐華公使小幡酉吉向北京政府提出「嚴重警告」,要求取締反日,抵制日貨運動。
1月29日為抗議天津日本浪人毒打檢查日貨的學聯代表,天津學聯組織數千學生集會遊行,要求省長支持抵制日貨,遭軍警鎮壓,發生流血慘案,學生代表周恩來等4人被捕。
1月30日廣州軍政府決定聯直制皖,秘密接濟吳佩孚北撤費用60萬元。
1月31日上海浦東華日紗廠工人9萬餘人,要求廠方仿效英商分給花紅,日方竟毆打工人。
本月中國「旅法華工工會」在巴黎成立。
《少年世界》創刊。該刊為中國少年學會主辦的第二種月刊。
李大釗發表《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一文。
2月1日北京政府收復沙俄強占的唐努烏梁海。
惲代英、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武昌組織利群書社。
2月8日廣西梧州大火,所有泊拖船艇化為灰燼,死120人,財產損失40萬元。
2月11日重慶大火,5000餘家被燒,死傷數百人。
2月15日《改造》(原名《解放與改造》)月刊2卷4號出版,特辟「社會主義研究」欄。
2月16日河北寶坻縣災民七八萬人,赴縣請求治理潮白河河患。
2月24日全國各界聯合會等團體聯名致電各國駐華公使,反對各國借款與北京政府。
2月25日上海三新紗廠4000餘工人罷工。
本月廣東商辦新寧鐵路全線通車。
北京大學開始招收女生,開創我國大學教育男女同校的先例。
3月1日河南開封商務印刷所工人罷工,要求尊重工人人格、減少工作時間和增加工資。
3月3日北京政府通令全國,嚴厲取締學生、市民集會遊行。
3月4日日本堅持中日直接交涉山東問題。
3月29日暨南學校校長趙正平等發起在上海創設商科大學,推黃炎培為籌備處主任。
3月31日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正式成立。
本月川、湘、滬、魯省市民眾通電反對中日直接交涉山東問題。
直系將領相繼通電反對魯案直接交涉。
梁啓超發表《歐遊心影錄》。
4月1日《新青年》發表蔡元培撰《洪水與猛獸》,把洪水比喻新思潮,把猛獸比喻軍閥。
4月3日北京政府正式收到蘇俄第一次對華宣言。蘇俄政府宣布放棄沙俄在華一切權益,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
4月8日全國報界聯合會發表致蘇俄人民和蘇維埃政府書,表示熱烈歡迎並衷心感謝蘇俄人民和蘇維埃政府放棄沙俄在華一切權益的無私行動。
4月25日唐繼堯、伍廷芳、唐紹儀宣告脫離廣州軍政府。
本月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是為國內最早中文全譯本。
梁士詒聯合中國、交通、匯業等12家銀行創辦中華銀公司,資本1000萬元,承辦承募國家、地方及公司各種債款業務。
杜威再來南京高等師範作長期演講,講題為《教育哲學、實驗倫理、哲學史》。
5月1日京滬等地第一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廣州中華工會刊物《工界》創刊。《婦女評論》在蘇州創刊。
5月4日京粵等地學生紀念五四運動一周年。
5月6日全國各界聯合會、上海各界聯合會、全國學生聯合會總會、上海學生聯合會被封。
上海女界聯合會、女青年會等10團體組織「中華女子參政同盟會」,推舉鄭毓秀、周茭安為出席萬國女子參政同盟會代表。
5月22日北京政府拒絕接受日本政府關於中日直接交涉山東問題的通牒。
6月29日孫中山派朱執信前往勸說陳炯明誓師回粵,討伐桂系。
中國正式加入國際聯盟。
本月漢陽鐵工廠800名工人罷工。
7月1日北京政府停付俄國庚子賠款。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資本總額500萬元,虞洽卿任理事長。
7月5日第三次全俄華工大會召開,電轉北京政府承認勞農俄國,迅速建立邦交。
7月6日上海江南造船所工人罷工。
7月12日直皖戰爭爆發。
徐世昌下令保護外國人在華生命財產安全。
7月13日張作霖通電入關,參加直皖戰爭。
浙江等地發生搶米風潮。
7月15日上海、湖南工商界等支持曹錕、吳佩孚討伐段祺瑞。
7月16日廣州軍政府支持曹、吳討段。
7月17日浙江部分地區發生水災,淹死3000餘人。
7月19日共產國際在莫斯科舉行第二次代表會議。中國代表劉紹周、安恩學出席。
7月20日全國學聯通電譴責日軍支持皖系軍閥內戰。
7月22日譚延闓發表治湘宣言,主張湖南自治。
7月28日徐世昌下令罷免段祺瑞本兼各職。
孫中山等致電徐世昌:北京政權無論何派掌執,仍應廢止中日軍事協定和「二十一條」。
本月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
毛澤東、易禮容等在長沙創辦文化書社。
8月4日曹錕、張作霖通電擁戴徐世昌。
8月5日美國議員團來華發表政見,建議中國從速召開國民制憲大會,解決時局問題。
8月7日蔣介石抵達上海,同廖仲愷謁見孫中山,商談國內政局。
8月8日胡適、陳獨秀、張東蓀、胡漢民、葉楚傖等聚會討論「力爭自由」問題。
8月10日協約國對土和約簽訂。因和約規定列國對土仍有領事裁判權,中國代表未簽字。
8月11日粵桂戰爭爆發。
8月15日《勞動界》創刊。
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漁陽里《新青年》編輯部成立,俞秀松為書記。
8月28日華人商業儲蓄銀行開業,資本總額100萬元。
8月31日北京大學舉行第一次授予名譽學位典禮,授予法國數學家斑樂上等名譽理學博士。
本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在上海《新青年》編輯部成立中國共產黨,參加者多是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骨幹成員,以陳獨秀為書記。
陳獨秀派劉伯垂到武漢籌建共產黨組織,本月在武昌府院街董必武寓所成立「共產黨武漢支部」,主要成員有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以包惠僧為書記。
9月1日《新青年》雜誌第8卷第1期出版。該刊自此期起成為上海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公開刊物。
9月2日京津等地籌備成立國民大會。
9月5日梁啓超、蔣方震創設「講學社」,邀請各國學者來華講學。每年由教育部補助2萬元。
9月6日譚延闓出面調和粵桂交戰雙方。
9月11日《湖南通俗報》創刊(日刊),何叔衡主辦。
9月13日上海三新紗廠4000餘名工人罷工。
9月15日長沙組織報界聯合會。
9月16日毛澤東在長沙組織俄羅斯研究會,任書記幹事。
9月22日北京政府斷絕與前沙俄外交關係。
9月26日《勞動界》第七冊刊載《一個工人的宣言》,文章指出,將來的中國是工人主宰的中國。
9月27日蘇俄政府發表第二次對華宣言,重申第一次對華宣言的各項原則。
10月2日日本出兵占領中國琿春。
10月9日徐世昌派朱啟鈐督理《四庫全書》事宜。
10月12日英國哲學家羅素應尚志學會、北京大學、新學會、中國公學四團體之聘,來華講學,抵達上海。
10月14日唐山開灤煤礦因沼氣爆炸,工人死傷500餘人。
上海公共租界納稅華人會成立,要求參與租界管理。
10月15日英、美、法、日對華新銀行團在美國正式成立,各國代表在協定上簽字。
10月16日瞿秋白以北京《晨報》記者名義赴蘇俄採訪。
10月17日北京大學授予杜威哲學博士,授予芮恩施法學博士。
10月18日長沙新文化協進社成立。
10月24日長沙工界各業召開勞動發起會,旋即發表《湖南勞工會的宣言》。
本月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等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李大釗辦公室成立「共產黨小組」,李大釗總負責。年底,共產黨小組改名為「共產黨北京支部」,李大釗任書記。
11月2日列寧接見張斯麟,說中俄將團結一致,促使帝國主義滅亡。
張東蓀在上海《時事新報》發表《由內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訓》的時評,公開向馬克思主義挑戰,引起了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
11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共產黨》(月刊),李達主編。該刊第一次出現「共產黨萬歲」、「社會主義萬歲」的口號。
北京共產黨小組創辦《勞動者》周刊,鄧中夏、羅章龍任編輯,是指導工人運動的通俗刊物。
11月12日連橫著《台灣通史》出版。
11月20日英、美、法、日4國政府同時發表聲明,宣告新銀行團成立。
11月21日上海機器工會在上海公學召開成立大會。這是中國產業工人在上海共產黨領導下正式成立的最早的一個產業工會。
黃愛、龐人銓在湖南長沙發起組織「湖南勞動工會」。該會以「改造物質生活,增進勞工的知識」為宗旨。
11月22日上海各區商界聯合會召開聯席會議,反對增加印花稅及所得稅問題。
初冬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組建了湖南共產黨組織,主要成員是新民學會中的先進分子。
12月1日《新青年》發表李大釗著《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
12月2日江蘇數千緞業機工罷工,要求恢復繭行條例案,罷工獲勝。
12月16日甘肅固原、海原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波及12省區。震區死亡234117人,約占該地人口的三分之一。
顧維鈞電告北京政府,國際聯盟對於中國提議取消各國在華郵局一案,業已完全通過。
12月17日湖南水口山礦工5000餘名,因礦主拖欠工資,生活無著,全體停工。
12月26日星期通俗講演會在滬成立,該會以「利用星期日作通俗演講,以啟國民常識」為宗旨。
本年「湖南女子留法預備團」成立。
陝、豫、冀、魯、晉5省大旱,災民2000萬人,死亡50萬人,災區共達317縣。
1921年(民國十年)
1月1日廣州舉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九周年大會,孫中山發表演說,主張成立中華民國正式政府。
湖南新民學會舉辦新年大會,討論改造世界與中國問題。
1月4日美國大通銀行在上海設立分行。
文學研究會在北京中央公園來今雨軒召開成立大會,蔣百里、沈雁冰、鄭振鐸、孫伏園等發起,創辦《小說月報》。
1月8日劉湘、但懋辛等宣布四川省自治。
1月9日經濟研究會在上海召開成立大會,推徐滄水為主席,馬寅初、徐滄水、楊端六為幹事員。
1月16日北京政府內務部經國務會議批准設立著作及出版物研究會。
1月17日北京共產黨支部鄧中夏、張太雷等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正式開學。
1月19日北京中法實業銀行發生擠兌風潮。
陳獨秀在廣州法政學校演講《社會主義批評》,主張在中國採取俄國式的共產主義。
1月21日趙恆惕通電宣布湘省籌備自治。
1月27日中日兩國軍事代表正式簽字取消1918年簽訂的《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1月28日黔軍代理總司令盧燾等通電,宣布貴州實行自治。
1月30日廣東省教育委員會成立,汪精衛任會長,陳獨秀等3人為政務委員。
2月3日白俄攻陷庫倫,北京政府內部因意見不一致而難以收復。
2月11日上海新青年社出版發行《階級鬥爭》《到自由之路》等書籍畫報,法租界捕房強行封閉該社。
2月13日《勞動與婦女》周刊在廣州創刊,共出11期停刊。編輯和撰稿人有沈玄廬、陳獨秀等。
2月22日甘肅平羅縣發生強烈地震,死1.6萬餘人。
2月23日湖北沙市兵變,損失50萬元以上。
2月25日北京政府航空署在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行義大利贈送飛機接收典禮。
2月28日蒙古國民黨成立。
本月周恩來、李富春等在法國巴黎成立中國少年共產黨。
陳子彝、蔡裕焜等創辦上海雜糧油餅交易所,資本200萬元。
春廣州共產黨成立,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濟南共產黨成立,王燼美、鄧恩銘組織。
3月1日漢口租界人力車工人罷工。
3月4日開灤煤礦1000餘工人罷工失敗。
3月6日廣東各界1萬餘人在廣州東園召開國民大會,要求收回關余,並呈請廣州國會選舉總統。
香港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成立,蘇兆征、林偉民分任正、副會長。這是中國最早現代工會組織之一。
3月10日中法合辦的通惠工商學院開學。
交通大學在北京成立,交通部部長葉恭綽任校長。
3月14日北京大學等8校教職員工因索薪舉行同盟罷工。
3月17日唐山啟新洋灰公司工人罷工。
3月19日香港發生劇烈地震。
3月22日駐京外交團接受北京政府外交部要求,決定將伍廷芳存入滙豐銀行的250萬兩關余交北京政府。
3月31日徐世昌批准教育部編訂的國樂、國歌正譜及燕樂、軍樂各譜。
4月3日全川自治聯合會成立,通過吳玉章起草的《全川自治聯合會宣言》和12條綱領。
4月6日南洋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開辦基金800萬元。陳擔負——半,余由南洋華僑捐助,聘鄧芝園為校長,招收學生300名。
我國有線電報加入萬國電報公會。
4月7日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
4月8日北京八校教職員全體辭職,並通電全國說明辭職理由。教育總長范源濂因此而提出辭職。
4月9日外蒙古活佛派特使抵京,承認蒙古屬於中國,願依據恰克圖條約訂立條約,但要求北京政府不要在外蒙古駐軍。
4月17日徐世昌電令各省長官全國裁兵30萬,各長官就地籌款辦廠,安排回籍士兵入廠作工。
4月19日北京政府下令討伐南方,並命陸榮廷出兵擾粵。
4月22日駐京公使團電粵領事聲明否認廣州國會選舉總統。
4月24日華洋義賑會統計:湖南饑民近200萬人。
4月27日曹錕等33名督軍通電反對選舉孫中山為總統。
4月28日孫中山命陳炯明、許崇智、李烈鈞等分路討伐廣西軍閥陸榮廷。
5月1日京滬等地工人紀念「五一」節。
5月5日全國道路建設會在滬成立,推張謇為名譽主席,王正廷為主席。
5月13日中日合辦大東銀行在京成立,資本250萬元。
5月20日中德兩國簽訂《中德協約》,德國聲明放棄其在山東的各項權利。
5月28日中意合辦震義銀行在京開業,資本總額1000萬元。
本月貴州、湖南、河北等地災情嚴重,饑民數百萬。
6月2日安慶發生「六二」慘案,數十名為爭取教育經費請願的師生被打傷。
6月3日北京大中學校15校近500學生向靳雲鵬請願,被軍警鎮壓,造成「六三」慘案。
6月4日魯、陝、豫、蘇、晉學界和上海復旦大學全體教職員紛紛通電北京政府聲援北京學生。
6月6日北京、上海、湖南、濟南等地各界各團體紛紛通電反對英日續盟。
6月10日山東武定、東昌間汽車路建成,全長1200里。該路由美國紅十字會出資50萬元,用以工代賑辦法招募災民修建。
6月12日奉天南滿鐵道西奉天窯業會社等企業華工3000餘人舉行同盟罷工,要求增加工資。
6月14日廣州機器廠工人罷工。
孫中山首次接到蘇俄外交人民委員齊契林來函,建議建立中俄友好關係。
6月20日第二次粵桂戰爭爆發。
6月21日國會非常會議在廣州開會,議決反對英日盟約中侵及中國國權案。
6月22日第三國際在莫斯科舉行第二次大會,中國共產黨派張太雷參加會議。會議於7月12日閉幕。出席會議的還有《晨報》記者瞿秋白和中國社會黨江亢虎。
6月27日蘇俄派遣大批紅軍和遠東共和國紅軍組成聯合軍進入我國外蒙古,圍剿俄蒙叛匪。
6月28日駐粵美領事首次正式覲見孫中山。孫中山與美領事暢談中美兩國邦交。
6月30日北京政府外交部轉電蘇俄政府,對蘇俄紅軍進兵外蒙一事,殊難承認。
本月郭沫若、郁達夫等在日本東京聚會,決定成立創造社,創辦《創造》季刊。
7月11日蘇俄、遠東共和國和蒙古軍隊月初攻占庫倫。蒙古人民黨領導人蘇赫巴托等宣布在蒙古成立君主立憲。本日宣布蒙古國人民政府成立。
7月16日中日《合辦奉天送電所合同》簽字,所得純益中日作四六分配。
7月20日上海英美煙廠老廠工人罷工。
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7月27日北京政府就英日續盟,電令駐日公使胡維德向日政府提出抗議。
7月28日湘鄂戰爭爆發。
本月湖南全省50餘縣發生旱災。
8月1日山東利津黃河決口,決口之處寬達300餘丈,水深9丈。數十萬生靈遭災蒙難。
8月2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在浙江嘉興南湖一條船上繼續進行,通過了黨綱和決議,推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任書記。
8月5日郭沫若詩集《女神》作為創造社叢書第一種在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8月7日中國證券交易所在滬開幕,理事長為陸叔同。
8月9日湖北各民眾團體通電請求民選省長、督軍。
8月10日國會非常會議咨請孫中山明令出師北伐,以謀國家統一。
8月1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它是中共領導工人運動的總機關。
8月13日美國政府正式照會北京政府外交部,邀請中國參加太平洋會議。
8月15日北京政府教育部職員因欠薪達5個月而召開全體會議,決定停止辦公。
8月16日廣州兩萬餘名土木建築工人舉行總罷工,要求增加工資。
8月27日江西星子縣白鹿洞書院被焚。
9月1日中共中央在滬創辦人民出版社。
9月3日孫中山在廣州總統府發表《統一中國非北伐不為功》的演說。
9月5日孫中山就華盛頓會議發表宣言指出,如果不讓本政府代表列席與會,概不承認有關中國的決議案。
9月7日日使提出《山東善後處置案》。
9月9日北京政府在美國舊金山設立公斷處,用來處理華僑糾紛。
9月22日孫中山召集國務會議,提議鑄造中華民國國璽及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印。
9月23日全國銀行公會聯合會在津召開大會,並推馮耿光等3人為該會出席華盛頓會議代表。
9月29日北京政府出席太平洋會議代表團離京赴美。第一批代表及隨員70人。
徐世昌批准《國際法庭規約議定書》及《國際法庭規約》。10月9日全文公布。
本月《國際歌》由鄭振鐸和耿濟之譯成中文。
東南大學在南京成立。
安徽水災嚴重,溺死數千人,財產損失8000萬元以上。
10月1日北京政府外交部俄文專修館改為外交部俄文法政專門學校,派夏維松任校長。
10月2日太平洋外交商榷會在滬成立。
10月5日北京政府外交部拒受《山東善後處置案》。
10月10日孫中山著《實業計劃》在國內出版。
中國報界代表許建屏、董顯光等出席檀香山召開的世界報界第二次大會。
10月12日全國商會聯合會和全國教育聯合會在滬開聯席會議,議決派員赴美宣傳對太平洋會議問題所發表的對外和對內宣言。
徐世昌派員出席萬國郵政會議,簽訂《萬國郵政公約》。
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會長林獻堂。
10月19日日使向北京政府提出山東問題通牒。
10月22日湖南勞動工會機關報《勞工周刊》創刊,主筆龐人銓。
本月毛澤東在長沙建立中國共產黨湖南支部,隨後建立中國共產黨湘區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
仰韶文化遺址發掘。
11月1日葉恭綽等發起成立敦煌經籍輯存會。
11月4日吳佩孚組織鄂、湘、贛、皖、蘇5省為聯防區域,以對抗廣州政府北伐。
11月5日蘇俄與外蒙古地方當局簽訂《蘇蒙友好條約》。
11月12日華盛頓會議開幕。中國全權代表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出席。
11月15日中國、交通銀行發生擠兌風潮。
孫中山在桂林督師北伐。
11月17日隴海鐵路機務處工人罷工,反對比籍總管若里裁人減薪,虐待工人。20日,全路數萬工人罷工響應。
鄧中夏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11月23日中國代表在華盛領會議上提出關稅自主案被拒。
11月24日廣州國會宣布徐世昌、吳佩孚禍國殃民罪狀。
11月25日日、英、美三國就山東問題在華盛頓會議達成秘密協議,山東問題由中日雙方直接談判解決。
12月3日徐世昌因府院之間關係惡化及財政窘迫,通電辭職。9日,張作霖等通電挽留。
顧維鈞在華盛頓會議提出廢止各國在華租借法案等多項主權案被拒。
12月4日孫中山抵桂林整軍北伐。
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開始在《晨報》副刊登載,署名巴人。
12月7日華盛頓會議北京政府代表提出辭職。北京政府致電挽留。
12月13日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出版《婦女聲》月刊,以宣傳被壓迫階級的解放和女子解放為宗旨。
12月14日浙江紹興、蕭山農民抗租鬥爭失敗。
王寵惠在華盛頓會議上提出取消「二十一條」案被拒。
1922年(民國十一年)
1月1日湘督趙恆惕公布「湖南省憲法」。同日,湘省議會選舉事務所暨法制編纂會成立。
孫中山決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國旗,在桂林大本營舉行升旗儀式。
1月7日華城銀行開業。該行由中國、挪威、丹麥三國商人合辦,資本1000萬元。
1月8日上海工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北京政府直接交涉山東問題等賣國罪行。
1月12日香港海員工人6000多人為反抗英國資本家的壓迫剝削,要求增加工資,舉行罷工。
1月13日北京銀行公會組成「鹽餘借款聯合團」,決定自是日起不再承受北京政府以鹽稅剩餘作抵之借款,另決定與財政部商籌按日撥還鹽餘舊欠。
1月15日上海社會主義研究會等團體開會紀念李卜克內西,與會者500人。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個機關報《先驅》在北京創刊。
1月17日湖南勞工會領袖黃愛、龐人銓被軍閥趙恆惕殺害。
1月21日張國燾、王燼美、瞿秋白等出席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列寧接見中共代表團談及國共合作問題。
1月22日漢口江岸京漢鐵路工人俱樂部成立。
1月29日北京政府同意借日款贖回膠濟鐵路。
1月30日林獻堂等在日本東京徵集同胞簽名,發起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向日本議會提出設立台灣議會。
1月31日中日直接交涉山東問題會議結束。
安源工人補習學校成立。
吳宓任總編的《學衡》雜誌在北京創刊,以「昌明國學,融化新知」為宗旨。
2月4日中日代表簽訂《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
2月5日直軍保定會議召開。
2月7日上海大同銀行正式開業,總董事陶希泉,經理徐季風。
2月9日廣州政府國務會議議決,否認華盛頓會議關於山東問題之決定。
2月15日胡鄂公等編輯的《今日》月刊在北京創刊,該刊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旨。
2月28日吳佩孚下令取締隴海路鄭州鐵路工人俱樂部。
3月1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籌辦「退款興學委員會規程」,辦理退還庚子賠款事宜。
3月4日香港罷工工人在沙田被英國軍警鎮壓,發生沙田慘案。
3月9日「上海非基督教學生同盟」發表宣言。
3月10日川、陝等5省宣布聯省自治。
3月15日上海成立中華民國各團體會議。該會以「改革內政實行民治」為宗旨。
3月16日大英銀行上海分行開業。該行為大英輪船公司所辦,其主要業務為匯兌、貼現、運輸及旅遊業務。
3月18日北京政府農商部批准由靳雲鵬等出面(日本人操縱)組織「魯大公司」。該公司主要承辦經營山東鐵路沿線各礦。
3月19日上海紡織工會浦東分會成立。
3月20日蘇俄新任遠東共和國駐華代表團副團長鮑羅庭抵京。
本月張石川等在上海設立明星影片公司。
4月3日11省直系軍閥頭目500餘人託詞祝賀吳佩孚生辰,雲集洛陽,商討對奉作戰計劃。
4月4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行《勞動運動史》一書,定為勞動學校之教科書。
世界第十——次基督教學生同盟會在清華大學開會,到會代表500多名,代表40餘個國家。
4月9日上海商業總聯會向各省商業、金融機關發出通電,反對北京政府設魯案理事會,要求立即組成國民自動之贖路總機關。
4月10日徐世昌宴請各國公使,表示中國政潮已息,希勿誤會。
吳佩孚提取京漢路收入款共380萬元,北京政府函吳,請停止提取。
4月14日北京政府交通部通告:凡屬國有路、電、郵、航四政範圍內一切資產,不論國內外何項機關,擅自抵押售賣或任意處分者均無效。
駐京外交使團就直奉戰事警告北京政府。駐京英使提出交還威海衛之條件。
上海大中華紡織廠正式投產,總經理聶雲台,資本200萬元,紗錠4.5萬餘枚。
4月21日孫中山令免去陳炯明本兼各職。
4月24日上海郵務工人700餘人罷工。
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5月3日吳佩孚改守為攻,奉軍戰敗。6月,雙方以山海關為界,成立停戰協定,此後,北京政權由直系軍閥控制。
5月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邀請發起的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開幕。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李立三為主任,並舉行馬克思誕辰紀念大會。
贛督陳光遠以「宣傳共產主義」罪名封閉《文匯報》報館。
5月4日孫中山下令北伐,討伐徐世昌。
北京學聯為紀念五四運動三周年發表宣言,聲明「誓以五四運動的精神打倒中國軍閥。」
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選舉施存統任書記。
5月6日中華民國八團體國是會議在上海開幕。直、魯、豫、蘇等12省均派代表出席。
5月13日蔡元培、胡適等人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主張組織「好人政府」。
5月14日吳佩孚等直系將領通電主張恢復舊國會,並擁黎元洪復位。
5月16日四川省長劉湘電聘駱成驤籌備創辦四川大學。
5月19日奉天省議會宣布東北三省實行聯省自治,舉張作霖為三省總司令兼奉天省長。
5月21日上海非基督教學生同盟成立,以反基督教求精神自由為同盟宗旨。
5月25日北京午門歷史博物館所存明末及清內閣檔案、試卷等物,移交北京大學收管。
本月彭湃在廣東海豐縣發起組織農會。
湘西600萬災民瀕臨絕境。
6月2日曹錕、吳佩孚電請黎元洪復位。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在北京換文。
6月3日全國各界民眾團體通電擁護孫中山,反對黎元洪復位。
趙世炎、張申府、周恩來等在巴黎近郊區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
6月11日黎元洪復總統位,並任命顏惠慶內閣。
6月14日吳佩孚致電黎元洪辭陸軍總長。
6月15日中共中央第一次發表《對時局的宣言》,主張用革命的手段,打倒軍閥,主張與國民黨等革命黨派和其他社會主義團體,共同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同封建軍閥繼續鬥爭。
6月16日陳炯明叛變,炮轟廣州總統府。
6月17日孫中山轉登「永豐」艦,率領海軍討伐陳炯明。
7月2日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上海支部正式成立。會長林偉民。以聯絡感情、增進知識為宗旨。
7月6日蔡元培、梁啓超等致電北京政府,請求將俄國退還之庚子賠款,撥作教育經費。
上海遠東銀行創辦。
7月7日吳佩孚相繼通電反對聯省自治。
7月9日北京政府與法國公使簽訂中法實業銀行(中法合辦)新約。
7月16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全國195名黨員。大會決議加入共產國際,建立民主聯合戰線,掃清封建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建設民主政治的獨立國家。
7月17日蘇俄政府任命越飛為駐中國全權代表。
7月18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遷到北京。
7月23日漢陽鋼鐵廠工人罷工。
8月1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所創辦的《少年》月刊出版。一年後改名《赤光》。
8月5日上海長江海員大罷工。
8月12日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協會成立。
8月13日漢陽兵工廠2600餘工人罷工被鎮壓,打死3名工人,工人憤而炸毀機器一部。
8月16日勞動組合書記部定「勞動法案大綱」。
8月19日成都衛戍司令部查封《川報》《國民公報》兩報館,逮捕兩報總編輯宋師度、李澄波。
8月20日中國科學社第七次年會在南通召開。
8月22日各國駐華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通告,表示在中國政局混亂情況下,不能向中國提供財政援助。
8月23日李大釗代表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會見孫中山,陳述了「振興國民黨以振興中國」的主張。李以共產黨員個人資格加入國民黨。其後,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張太雷也先後加入國民黨,邁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第一步。
8月24日長辛店鐵路工人罷工。
8月2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杭州西湖舉行全體會議,討論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資格加入國民黨問題。
9月4日孫中山召集會議商討中國國民黨改組問題,並邀李大釗、陳獨秀參加。
中南、鹽業、金城及大陸四行聯合發行紙幣,並成立四行準備庫。
9月9日粵漢鐵路武昌、長沙段工人罷工。
9月13日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在上海創刊。
江西安源路礦工人1.7萬餘人罷工,堅持5天,終於使廠方承認工人所提13條要求。
9月16日上海金銀業工人俱樂部成立,張靜泉任主席。
9月28日上海浦東紡織業工會被警廳封閉。
10月2日孫中山與段祺瑞、張作霖組成反直同盟。
10月4日山海關京奉鐵路工人罷工。
10月6日長沙泥木工人罷工。
英國借給陳炯明700萬英鎊,以使廣九路延長與粵漢路銜接為條件。
10月6日石家莊正太鐵路工人俱樂部成立。
10月10日中共中央發動群眾,開展雙十節「反對帝國主義大示威」運動。
北京77團體在天安門舉行國民裁兵大會。
10月23日開灤煤礦工人罷工。
東南高等師範學校更名為上海大學,陳望道任教務長,鄧中夏任總務長。
11月1日粵漢鐵路總工會成立。
上海金業交易所成立,資本150萬元。
上海日華紗廠和英美煙廠同盟罷工。
11月3日越飛照會北京政府外交部,再次聲明除蘇俄外,各國均無權過問中東鐵路。
中華全國商約研究會成立。
11月5日中國各省區民治運動總聯合會通過修訂章程及宣言,「以發展民治、保障國權」為宗旨。
11月6日上海南洋兄弟菸草公司6000工人罷工。
11月7日北京、長沙、武漢等各地舉行紀念俄國十月革命五周年。
11月10日北京言論自由會成立,推蔡元培、胡適、李大釗等60人為評議員。
11月12日北京成立「國民監督議會團」。該團受吳佩孚支持,以國會先制憲法後選舉總統為宗旨。
11月13日煙臺、吳淞海底電纜竣工。
11月15日北京「萬國報界學會」集會,歡迎美聯社社長諾伊斯。諾伊斯倡言北京報界組織持獨立精神。
11月18日北京政府交通部解散唐山路礦大學。
11月27日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成立。
本月北京政府教育部改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為農業大學,聘章士釗為校長。
12月5日湖南水口山鉛礦工人罷工。
12月10日漢冶萍總工會成立。
12月11日毛澤東率湖南工團聯合會代表迫使趙恆惕承認工人集會、結社、罷工及交涉權利。
12月15日石家莊機器廠工人罷工。
12月22日駐京英使照會北京政府外交部,將英庚款餘額退還中國,作兩國共同利益之用。
12月24日徐謙發起成立全國救國聯合會。
1923年(民國十二年)
1月1日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和公布《中國國民黨黨綱》。
黎元洪以「廢督」無效,咨國會辭大總統職,並通電各省。
愛因斯坦在上海作關於相對論的學術演講。
北京政府從日本方面收回膠濟鐵路及其支線和一切附屬財產。
廣東海豐縣總農會成立,會員約10萬人,彭湃任會長。
1月3日台灣文化協會派人去台灣各地區巡迴演講,以啟蒙台灣同胞民族意識,日本警察橫加干涉,並命令解散。
1月4日漢口英美煙廠、洋行等處工人罷工。
1月5日京漢鐵路工人籌備建立總工會。
1月7日曹錕為賄選總統,給每位議員發送津貼200元。
1月10日上海總商會通電各省銀行公會、北京新銀行團等團體,要求勿再承擔政治借款。
1月1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通過《關於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的決議》。
1月17日北京眾議院通過收回旅大案。
1月19日北京參議院通過宣布中日協約二十一條無效案,並咨政府照辦。
1月20日北京學聯宣告成立。
1月23日上海中國無線電社在廣東路大賚洋行屋頂播音,是為國內商業無線電台之始。
1月26日孫中山發表和平統一宣言。
孫中山與蘇俄代表越飛在上海聯名發表《孫文越飛宣言》。
本月《民國日報》報導,山西西南部及汾河以東二十七縣災荒,受災人口40萬人。
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成立,成立大會遭到軍警阻撓與鎮壓。
2月3日北京民權大同盟等40餘團體開會呼籲民主政治。
2月4日天津救國聯合會成立。
在京漢鐵路總工會領導下,從北京長辛店經鄭州到漢口江岸,全線1000公里鐵路工人實行同盟總罷工。
2月7日吳佩孚製造「二七」慘案,林祥謙在漢口江岸車站就義,此後大律師施洋就義。
2月10日上海總商會通電反對以金法郎付庚子賠款。
2月16日全國各界聯合會、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術研究會總會、中華留日學生救國會、中華女界聯合會五團體通電呼籲國民,自己起來收回旅大。
2月19日英國人辛博森所辦之《東方時報》在京發刊。
2月21日孫中山返抵廣州,在東郊農林試驗場設立陸海軍大元帥府,就任陸海軍大元帥職。
2月27日中共中央發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人告工人階級與國民》。
2月28日孫中山特派胡漢民、孫洪伊、汪精衛、徐謙等為駐滬辦理和平統一事宜全權代表。
雲南督軍唐繼堯以內有南北分裂之虞、外有列強共管之憂為由,致電國會促請兩院議員迅速完成憲法,「以範圍人心,而共維國是」。
本月海內外同胞聲討製造「二七」慘案的封建軍閥。
張君勱在《清華周刊》發表《人生觀》演講稿,引發了知識界有關科學與人生觀的大討論。
3月1日北京政府公布《縣自治法》。
華商輪船公司之「金清」號因超載而沉沒於浙江三山頭洋面,500多人葬身大海。
3月2日北京學界與各團體聯合會為促進廢督裁兵,聯合舉行農曆元宵節提燈遊行大會,遭到軍警鎮壓。
3月3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就京漢鐵路罷工工人流血事件告中國鐵路工人書》。
3月18日中國國民黨福建支部在福州成立,黃展雲任支部長。
全國商學會聯合會通電號召國民一致對日。
3月20日廢除「二十一條」和收回旅大群眾運動爆發。
3月29日中日關於「魯案」問題的最後文件簽字。
4月4日台灣人在日本東京神田中華青年會舉行反對日本統治台灣大會。
4月7日哈爾濱傅家甸附近松花江之新堤決口,淹死3000餘人,無家可歸者數千人。
4月8日海軍艦隊通電贊成聯省自治,加入反直陣營。
4月16日上海各華商紗廠發表聯合宣言,三個月內各廠棉紗不給交易所,以實銷為主,以維持市價,免受任意操縱之弊害。
全國商聯會因華僑遭到秘魯、巴西、厄瓜多、荷蘭和海濱俄政府當局的排斥虐待,特派出代表向北京政府外交部懇請分別迅速嚴重干涉,以資挽救。
4月25日陳獨秀發表《資產階級革命與革命的資產階級》一文。
5月1日全國工友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
5月2日綏遠五原兵變,全城被掠。
5月3日黎元洪公布《商標法》。
5月4日北京學生聯合會紀念「五四」,強調繼承五四精神。
5月6日津浦鐵路一列由南向北行駛的列車在山東臨城站附近被劫匪孫美瑤部千餘人劫持,200多乘客被擄劫,一名英國人被擊斃,造成臨城劫車案。
5月28日上海同濟醫工專科學校改為同濟大學。
本月新潮社成員顧頡剛在《讀書雜誌》發表《與錢玄同論古史書》,引發學術界有關中國古代史的討論。
6月4日長沙市民和學生在市內舉行收回旅大和廢除「二十一條」演講會,與日本兵發生衝突,遭到日兵開槍掃射,造成「六一」長沙慘案。
6月12日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大會選舉陳獨秀、毛澤東、羅章龍、蔡和森、譚平山組成中央局,以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6月13日直系發動反黎政變,總統黎元洪被迫去職。
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出版,瞿秋白任主編。
6月20日熊朱其慧、陶行知等發起組織的南京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推舉袁希濤、蔣維喬為正副會長。
台灣嘉義人李思楨在廈門組織「台灣尚志社」,發行雜誌《廈門尚志號》,開展抗日運動。
6月26日午夜,北京故宮大火,計焚毀房屋等130餘間,其中所藏古物盡毀,損失千萬元以上。
6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在滬舉行第四次會議,討論應付時局問題,決議電促在京國民黨議員南下。
6月28日曹錕成立總統選舉籌備處。
6月30日中國科學社請政府從退還庚款等項中撥出100萬元,用來發展本國科學事業。
7月1日中共機關刊物《前鋒》月刊在廣州出版。
7月4日駐華使團電告北京政府:中國商標法未經列強認可之前,不得設立商標局。
7月10日國民黨籍國會議員200多人發表告別北京宣言,揭露直系軍閥占據內閣圖謀後,南下上海。
7月13日全國學聯通電號召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7月17日天津懷遠銀業開業,資本500萬元。
7月27日山東各界聯合會致電北京政府,反對中英所訂威海衛條約。
本月廣州飛機製造廠製造第一架偵察教練機試飛成功。孫中山命名該機為「樂士文號」。
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對於時局之主張》,指出軍閥勢力與列強相勾結是中國危機的根源。
8月2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集合校內外學者組織風俗調查會,調查全國風俗。
北京雙橋無線電台開始與世界各國通電訊。
8月13日吳佩孚電令禁止河南自治。
漢口銀行公會議決在制憲未成,正式政府未成立前,各銀行不得投資於任何軍閥。
山東范縣黃河決口,濮縣、范縣、壽張、陽穀四縣被淹。
8月16日孫中山為了加強與蘇俄聯繫,進一步了解蘇俄,派出蔣介石以孫逸仙博士考察團名義赴蘇考察。
8月2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
8月25日河南新鄭縣城發現東周銅器。
8月26日中華全國平民教育促進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選晏陽初為總幹事。
本月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出版。
9月1日日本關東發生大地震。14日,中國紅十字會代表率領救護隊到日本救災。
9月2日加拉罕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特派駐華全權代表團訪華,發表第三次對華宣言。
9月13日京綏線雞鳴山煤礦發生火災,千餘名工人死亡。
9月16日湖南嶽北農工會成立。
9月23日山東劫匪范明新率2000餘人攻陷河南西華縣城,擄走「肉票」200餘人。
9月30日山東德平西北鄉遭土匪搶劫,被打死千餘人,綁架150人。
10月5日北京國會上演賄選醜劇,曹錕被賄選為「總統」。10日,曹錕宣布就任。
10月6日鮑羅廷受蘇聯政府委派到達廣州,被孫中山任命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顧問,協助孫中山從事改組國民黨的工作。
10月8日孫中山明令討伐曹錕及附逆議員。
10月14日北京財政部為應付急需用款,發行國庫券150萬元。
10月15日法國駐上海總領事令法租界封閉全國學生聯合會總會辦事處。
10月17日全國青年會「九大」在廣州開幕。
10月2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在上海創刊。
10月25日國民黨改組特別會議召開,決定成立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籌備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10月29日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扣留中國鹽餘。
本月少年中國學會在蘇州開會決議,反對教會教育。
11月1日中共在上海創辦「上海書店」,出版發行《嚮導》《新青年》《前鋒》《中國青年》等。
梁啓超創辦的松坡圖書館在北京成立。
11月15日蘇聯駐華全權代表加拉罕照會北京政府,表示蘇聯同意將庚款俄國部分全部撥為中國教育基金,並速撥一部分給北京國立八校,希望中國政府承諾不將該款移作他用。
11月17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組織外僑委員會,紀念上海開港80周年。
11月18日由保定派操縱國會議員組成的憲政黨在北京開正式成立大會。
11月21日中國文藝協會在上海成立。該會宗旨在於「研究文藝,砥礪道德,奉互助之精神,謀文化之發展」。
11月23日孫中山代表廣州大本營向北京外交使團要求收回廣東海關關余受挫,孫中山堅持鬥爭,次年1月在美使調停下外交使團作出讓步,確定海關以修浚西江名義撥款。
11月24日中共三屆一中全會在上海召開,進一步解決執行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的問題。
11月25日國民黨旅歐支部正式成立。
11月26日國民黨中央決定建立國民軍軍官學校。
11月28日北京外交部照會駐京日使芳澤,抗議日本地震期間留日華僑被殺案,要求日政府賠償、懲凶。
11月29日國民黨廣東支部長鄧澤如致書孫中山,要求彈劾共產黨。孫中山批示「切不可疑神疑鬼」。
本月中國最早的長篇兒童故事片《孤兒救祖記》問世。
12月1日陳獨秀在《前鋒》雜誌發表《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一文。
12月2日中國青年黨成立。
12月9日吳佩孚在洛陽通電正式就任直魯豫巡閱使職。
孫中山發表演說,指出中國革命必須以俄為師。
12月10日孫中山發表對外宣言,決心收回廣東海關關余。
12月24日孫中山發表關於粵海關關余問題宣言。
12月28日北京政府外交部依據《辛丑條約》照會法、意、比、日,英、美、荷蘭、西班牙八國公使,聲明反對金法郎案。
本月李大釗到達廣州,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和籌備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