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關閉感官,迴光返照即見大道
2024-09-26 11:39:48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②,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③。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④。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注釋
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道既可以是萬物的開始,也可以是萬物的母親。趙佶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是有無的統一。無中潛伏著有,且能生有。
②塞其兌,閉其門:兌,口,泛指感覺器官;門,欲望之門。
③見小曰明,守柔曰強:能察見細微,才叫「明」。陳景元說:「防於未萌,治於未亂。守柔弱則物不能加,可謂強矣。見微小則事不能昏,可謂明矣。」張君相說:「順道無違曰柔,始終不損曰強。」
④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光向外照射,明向內透亮。發光體本身是「明」,照到外物為「光」。襲常,承襲、遵循常道。王弼本作「習常」帛書甲本作「襲常」。馬敘倫說:「襲習古通。」故據帛書甲本作「襲」。李霖說:「迴光返照,內視存神不為漏失,則終身不至於有殃咎,是謂密合常久之道。」
譯文
天下萬物皆有開始,這個開始是天下萬物的根源。能知根源(道),就能認識萬物,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了萬物根本,那麼終身不會有危險。堵塞慾念的孔穴,關閉慾念的大門,終身不會有煩擾事。打開慾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煩惱,終身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作「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作「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就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叫作承襲了永恆不變的「常道」。
度陰山曰
心學大師王陽明晚年,常有人不遠萬里來向他請教。有個叫楊茂的聾啞人向他請教如何對待「是非」,王陽明用筆和他交談。
王陽明:「你的耳朵能聽到是非嗎?」
回答:「不能,因為我是個聾子。」
王陽明:「你的嘴巴能夠講是非嗎?」
回答:「不能,因為我是個啞巴。」
王陽明:「你的心知道是非嗎?」
楊茂興奮起來,指天畫地地連說三個「能」。
王陽明最後寫下這樣的話:「你的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閒是非;口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閒是非;你的心知道是非就夠了。」
楊茂盡興而走。如何杜絕是非?只需要關閉你的感官、鎖起你的欲望之門即可。你的欲望其實正是通過你的感官而行其詭計的,所以關鍵的一點就是關閉你的感官。「是非」被拒之門外,煩惱自然會遠離你。
我們可以這樣推理:感官讓人橫生欲望,無法實現欲望則讓人痛苦,為了實現欲望,可能會混淆是非。而當欲望實現後,人又會無聊,於是再尋找欲望。人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搖擺。所以,關閉感官,就等於鎖住了欲望之門。
那麼,我只有一點點欲望,是否可以?商紂王繼位後,命人打造了一雙象牙筷子使用。大臣箕子慌張地說:「大事不好。」其他臣子說:「你瘋了?大王只是打造雙象牙筷子而已,怎麼就大事不好?」
箕子說:「象牙筷子一定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白玉杯肯定要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會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倘若國內滿足不了他的需求,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到時天下肯定大亂。」
大家都認為箕子神經病,但箕子卻認為這些人是神經病,所以提前跑了。後來,商紂王窮奢極欲,引起天下諸侯的造反,許多大臣都死掉,只有箕子安然無恙。
老子說,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作「明」;箕子就是。他之所以能察見到細微,是因為知道人的欲望一旦開閘,就如洪水滔天,欲望不分大小。老子又說,能夠持守柔弱的,叫作「強」。箕子見無法勸阻商紂王,也沒有力量關閉商紂王的欲望之門,那就只能「無為」:逃走。這才是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