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道德經》其實很好懂> 第三十八章 不假思索的判斷和行動,就是無為

第三十八章 不假思索的判斷和行動,就是無為

2024-09-26 11:39:10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①。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②,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③,上義為之而有以為④,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⑤。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⑥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注釋

  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德,得也。趙佶說,物得以生謂之德。怎樣得德?由道而得。上德,指的是得道最徹底的人;下德,是指得道不徹底的人。林東說:「上德近於道,故不認德而為德,是以有德。下德則勤勤於德,如恐失之,所以無德。此德之真者,非於勤執而得之也。」老子的上德只需順應本心,不需太多努力即可得到。倘若努力過多,反而得不到。由此可知,老子所謂的德是在無為下的自發產物,它不是孔子口中的德。

  

  ②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為不是為達到某種目的,無為就是無為,一切因任自然。趙佶說:「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曹道沖說:「德之上者,本自無為,非故造無為之念也。」

  ③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仁之人愛人不抱任何目的。王安石說:「仁者,有所愛有所親也。惟其有所親愛,則不能無為矣,其下者可知也。」據此可知,無為是一視同仁,有為是仁者愛人。

  ④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義之人行義是抱有目的的。《雜說》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羲皇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堯舜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湯武也。」

  ⑤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上禮之人按禮儀待人,而無人答禮,於是憤怒將其拉過來使之還禮。李霖說:「仁者施之而已。義則擇所施之宜者也,未責所報也。禮則施報矣,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施報之義也,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以相仍引。」

  ⑥前識:預知。

  譯文

  上德之人依本性行事,不考慮什麼是德,所以是真正的有德;下德之人總考慮如何做才有德,這種人實際上無德。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無心作為,下德之人的作為則是抱有某種目的。上仁之人愛人本身就是目的,上義之人行義則是抱有其他目的,上禮之人按禮儀待人而無人答禮,於是憤怒將其拉過來使之還禮。當一個人目的性很強後,無為之道開始淪喪為沒有德的道德,道德又開始淪喪,大家只好強調仁,但仁也註定淪喪,又提倡義。義也會淪喪為禮,禮是忠信澆(xiāo)薄的表現,是大亂的開端。當禮也失去作用後,小聰明出現。小聰明華而不實,雖算是智慧,卻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要處道德之淳厚,不居忠信之澆薄。處道德之樸實,不居小聰明的浮華。要保留厚實,祛除浮華。

  度陰山曰

  孟子在證明人皆有惻隱之心時,假設過這樣的場景:當你路過一口深井時,看到小孩子坐在井邊,他只要一動,馬上會掉入井中。此時,你該怎麼辦?

  有人回答孟子:當然是飛奔過去解救孩子啊。

  孟子說:「你的回答也對,也不對。」

  那人很疑惑。孟子解釋說:「如果你看到孩子,不假思索地去解救,那就是對的;如果你解救孩子前,想著在解救孩子後得到其父母的獎賞,或者是群眾送你面錦旗,到處宣傳你拯救生命的事跡,雖然你解救了孩子,但仍是錯的。」

  儒家對孟子的這段解釋是,動機比結果重要。良好的動機即使不產生完美的結果,行為本身仍得到讚賞;惡劣的動機即使促成了完美的結果,行為本身也是惡。而用老子的解釋則是,孩子在井邊,這是危急時刻,正常人來不及多想,幾乎是出於本能上前將孩子救下。這種出於本能、不假思索的判斷和行動,就是無為。無為絕對沒有任何達到某種目的的念頭,無為就是面對一種非動不可的情境時,不多想、不糾結,馬上行動。

  所以老子說,上德之人無為不是達到某種目的,無為本身就是目的(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正如看到小孩要掉井中,解救小孩不是為了獲得讚賞,解救本身就是目的一樣。而儒家學派的王陽明則更極端地說,一念發動即是行。有人大概不明白,我只是產生了一個念頭,並沒有將其付諸實踐,怎麼就說我行動了呢?

  王陽明的解釋是,念頭必由事物引發,當它發動時就證明了你對事物的態度。比如,看到孩子要掉井中這件事,你一定會產生念頭,這念頭中可能有善念,立即去解救;可能有惡念,不去解救或是為了獲取讚賞而解救。雖然你可能沒有解救,但已經用念頭表明了你的態度。你對不義之財所起的念頭是不取還是據為己有,即使沒有行動,也已經表明了你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一念是佛,一念是魔。

  那麼,問題是,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念頭是善還是惡呢?儒家認為判定標準是心安與否,你的念頭能讓你心安就是善念,反之,就是惡念。而老子的判斷標準則是無為還是有為。

  當面對一種情境時,只要你不假思索地判斷和行動了,這就是無為。比如看到孩子要掉入井中,你沒有任何猶豫地跑過去解救,這就是善念善行,也當然是老子所說的無為。在這裡,無為成為人的本能、直覺。只要是本能、直覺,它一定是自然而然的。只要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外力推動,那它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

  而有為,無論在念頭還是行動上,都沒有那麼迅速和自然,這種不迅速和不自然,會讓它和外界不匹配,進而造成心理和行動上的不舒服。我們由此可知,老子的「有為」指的是人想得太多,甚至總和自己作對,無窮無盡的內耗,始終不自然、不放鬆。

  本章是《道德經》中「德經」的開篇,文字很多,內容卻短小精悍,老子確定了無為的經典內容之一:不假思索的判斷和行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