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女性生存戰爭> 個人的多樣性

個人的多樣性

2024-09-26 06:42:29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討論一下,在如今的環境之下,(3)通過個人層面的努力,即個人和群體的自救和互助,我們又能做到什麼呢?「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1)政府層面的體制變革、政策變化和(2)企業組織的體制改革和僱傭習慣變革,對於我們目前面臨的生育和就業難題來說都是遠水難解近渴。我在過去的數十年人生中一直期待這樣的變革,可是至今沒有任何改變的苗頭出現。我甚至覺得,「日本沉沒」很可能發生在「日本變革」之前。

  隨著就業形式的靈活化,工作方式的選擇也在趨於多樣化。但也有人指出,這其實是打著多樣化的旗號,搞著破壞就業、放鬆勞動管制,拉大社會差距的勾當。在現在的日本,大約60%的女性勞動者是非正規勞動者。在如今這個時代,就連應屆的女大學畢業生都要被捲入非正規就業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前文提到的三位作者所給出的建議,都只對那些取得正規就業席位的幸運兒有效。這也難怪大部分人聽了之後都只會覺得「與我無關」。目前,把「女強人」打造成強大的戰鬥力是企業面對的最重要課題。因此,最近總是能聽到為這些女性準備的職場生存建議。但是,如果以為正規就業意味著皆大歡喜,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即使是無論幹什麼都能達到滿分水平的東大女生,畢業多年之後帶著滿臉愁容來辦公室找我談心的也不在少數。太過努力而身心俱疲的女性——還有男性——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就算自己生存下來,也不知道企業能生存到什麼時候。

  迄今為止,女性共有兩種生存戰略:一是婚姻戰略,二是勞動戰略。可以說,原來女性的生存戰略僅限於前者。這是因為當時只有幾個有限的職業可以讓女性自己養活自己。對於非正規就業的女性來說,名為「婚活」的婚姻戰略可能仍然是最重要的課題,但實際上,正規就業女性的結婚率、生育率都高於非正規就業的女性。

  既然是生存戰略,那麼肯定是兩人合作比單打獨鬥強,三個人又比兩個人要厲害,正所謂人多力量大。女性在考慮生存戰略時,必須兼顧婚姻和勞動。下面按照家庭年收入降序列出了兩者組合得出的各種選項:

  ①正規就業妻子+正規就業丈夫;

  

  ②無業妻子+正規就業丈夫;

  ③非正規就業妻子+正規就業丈夫;

  ④非正規就業妻子+非正規就業丈夫;

  ⑤正規就業的單身女性;

  ⑥非正規就業單身女性。

  這些組合中收入最高的是組合①,即正規就業妻子和正規就業丈夫的組合。我曾經說明過,在以前,組合①中丈夫的收入不如組合②、組合③中的丈夫收入高,只有加上正規就業妻子的收入,組合①的家庭收入才會超過另兩個組合。但是現在,事情起了些許變化。《均等法》實施以後,與男性收入相當的女性人數增加,在組合①中,高收入夫婦的數量越來越多。一個人收入已經很高,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的話,家庭年收入就會更高了。這背後是男性配偶偏好的變化。高收入的男性選擇高收入的妻子,或者說精英男性更喜歡精英女性。本來,精英女性就傾向於選擇精英男性,但過去的精英男性傾向於選擇社會地位稍低的配偶。現在,男女的配偶偏好逐漸趨向於一致了。埃斯平-安德森警告說,這些變化在歐洲已經出現,這將導致家庭收入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這之所以是一條「警告」,是因為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會導致不平等的代際再生產,進而拉低社會整體的效率。

  組合②,也就是無業妻子和正規就業丈夫的組合,家庭年收入要高於組合③非正規就業的妻子+正規就業的丈夫。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如果丈夫的收入不足,他就無法支撐妻子做全職家庭主婦。不管在哪個時代,婦女參與非正規勞動的主要理由就是「補貼家用」。如果丈夫收入足夠的話,沒人願意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工作。換句不那麼具有性別研究視角的通俗說法,那就是贊成「女主內」觀念的年輕女性,更希望與有錢的男人結婚。

  與雙職工家庭相比,單身人士無論是正規就業還是非正規就業,都會在家庭年收入方面處於劣勢。「單身貴族」也是經濟弱者,貧困率也會上升。其中,占有經濟資源的⑤正規就業單身女性與⑥非正規就業單身女性之間,不平等將逐漸產生。當我寫作《一個人的老後》這本書時,關於必須區分兩種老人——擁有「獨居資源」的老人和沒有這種資源的老人——有過一些討論。前者應該稱為「選擇性獨居」,而後者應該稱為「沒有退路的獨居」。

  而且雖然沒有列出,但⑦非正規就業的單親媽媽位於這個列表的最下層。單親媽媽不僅需要維持自己的生計,還要承擔孩子的撫養責任。據了解,她們的貧困率極高,生活保障金領取率也很高。⑥的順序之所以比⑦靠前,是因為非正規就業單身女性與父母同住的比例較高。除了婚姻戰略,女性的生存戰略還包括與父母同住。儘管女性的經濟狀況在整體上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善,但在父母所提供的基礎設施的支持下,日本女性的非婚化正在不斷推進。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是不是應當建議女性找個正規就業的老公?找份正規就業的工作?或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也就是「婚活」「求職」雙管齊下?這實際上與以前並無區別。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求職中的贏家往往也是婚姻中的贏家;相反,如果輸掉一個,也就意味著全盤皆輸。於是,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雖說,現在的女性擁有成為求職贏家這個新選項,但是女性的求職競爭之路是比男性更加狹窄的獨木橋。並且,一旦找到工作就永遠騰不出手來,事業與家庭不能兩全。這樣一來,這條建議也和以前沒什麼區別了。自從山一衝擊[18]以來,丈夫職場的穩定性也受到了嚴重損害。首先,好不容易求職成功,本來可以在公司安定地干到退休,但由於這次經濟蕭條,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解僱。企業並不總是回報員工所做的貢獻;相反,他們會毫不留情地推行企業改制。其次,如果努力過頭,很有可能落到健康受損乃至過勞死的萬劫不復之地。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對丈夫的過勞死毫不在意的無情妻子。更現實的是,妻子越是依賴丈夫,越會在出事之後走投無路。

  因此,上述組合中最危險的是組合②,也就是無業妻子和正規就業丈夫的組合。「昭和妻」可以說是風險最高的選項。似乎男性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們也傾向於避開希望成為「昭和妻」的女性。這樣一來,希望成為「昭和妻」的女性結婚意願雖然很高,但仍舊可能成為婚姻市場的敗者。

  甚至像勝間和代這樣的新自由主義女贏家也建議大家不要依賴於公司,而要自立。應該說,無論是對公司的依賴,還是對丈夫的依賴,都是充滿風險的。順便說一句,依賴父母也是充滿風險的。一開始是看起來不錯,但如果時間長了,就會有承擔照料責任的風險。[19]

  經歷過跳槽、辭職的男性,普遍有著這樣的感慨:因為妻子有收入,他們才能安心地提出辭職。從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關鍵的經驗:單一收入或雙重收入都不是可靠的收入來源。我們必須使收入多樣化,從而分散風險。

  從實踐上來講,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命運託付給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也不能僅僅滿足於單一收入或者雙重收入來源。我們要追求三重,乃至四重收入,最大限度地使收入來源多樣化。

  事實上,比起個人,企業組織早就開始謀劃生存戰略以延長壽命了。為了應對組織內外的多樣化,企業紛紛實行經營多元化、市場細分與多樣化、人力資源多樣化等戰略,比如日本的關聯企業。如果母公司安全,下屬關聯企業的運行自然也會順暢無虞;但中小關聯企業同時也在努力實現客戶多樣化和分散化。一些NPO為了減少對政府的依賴程度,制定了公共資金不得超過預算一半的規定。如果組織都具有如此靈活的多樣化戰略,那麼個人為了生存下來,也應該多樣化發展。我將這種生活方式稱為「個人的多樣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