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自由主義的陷阱 導言
2024-09-26 06:41:58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在上一章中,我們做出了一個黑暗的預測:如果繼續這樣歧視女性,日本企業將在全球競爭中落敗,日本這艘巨艦必將沉沒。經濟學家川口章在其著作《性別經濟差距》(勁草書房,2008年)一書中證明,日本企業從性別歧視中受益,這對企業來說是「經濟合理」的行為。歧視型均衡因此在這些企業中得以維持,於是日本企業全然無法自覺到自我改革的必要性。
在一個嚮往變革卻沒有動力推進變革的國家——日本,一個並非「復興」而是「復辟」的政權在2012年誕生了。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咸從祖制、悉遵舊章的政權,日本選民似乎從墳墓中挖出了一具殭屍,撣乾淨上面的塵土,又將其復活了。維持既往現狀的慣性——「保守」——實在是根深蒂固。但是,在迅速變革的時代抵抗變革,這一行為本身也是一種逆潮流而動的「變革」。事實證明,如此非但不能「維持現狀」,還會使情況更加惡化。
在大選中,多個婦女團體和個人(共24個團體和285人)合作,在網上開展了「性別平等政策」運動。我是運動的發起人之一。2009年,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就如何通過完善國內政策消除對婦女歧視的問題,向日本政府提供了共計 5項19條諮詢意見清單[1]。基於聯合國的諮詢意見,「性別平等政策」運動一方提出了26項政策[2],向全體政黨發出問卷,要求他們表態是否同意。問卷結果發布在WAN(NPO法人女性行動網絡)的姊妹網站「聯結公民與政治」P-WAN網站上(見圖11-1)。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各政黨的「性別平等度」得分標準如下:對所有政策表示「全部贊成」的,得滿分52分,表示「全部反對」的,得-52分[3]。12個政黨中有10個回復了問卷,其中社會民主黨和綠黨為滿分,國民新黨得分最低——為-2分。在輪流執政的兩黨中,民主黨得分為44分,自民黨為11分。「性別平等政策」本應是這次選舉「隱藏的重要爭論焦點」,但選民似乎傾向於把票投給在性別平等方面開倒車的政黨。
圖11-1 政策清單調查問卷:按政策項目分類
1. 嚴守《憲法》第9條 2. 嚴守《憲法》第24條 3. 放棄核電站 4. 女性參與防災復興工作 5. 雇用女性 6. 女性配額制 7. 「202030」 8. 同工同酬 9. 廢除配偶退稅 10. 減輕照護負擔 11. 育兒支援 12. 育兒照護休假 13. 夫婦別姓 14. 婚姻 禁止再婚 15. 歧視非婚生子女 16. 性暴力 17. 反家暴法 18. 河野、村山談話 19. 謝罪和賠償 20. 墮胎罪 21. 消除性少數群體歧視 22. 緩解貧困 23. 消除歧視 24. 國內推進機構 25. 任擇議定書 26. 國內人權機關出處:「聯結公民與政治」P-WAN網址:http:/p-wan.jp
在問卷結果中,我們可以發現有趣的事情。大多數政黨都同意「促進女性活躍」,但持保守立場的黨派並不太積極擁護女性的權利。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對「202030」和「廢除配偶退稅」的態度差異上。
所謂「202030」,是指到2020年將各領域管理崗位的女性比例提高到30%的目標。就連安倍晉三這個捲土重來的首相也曾如此表態。不過,這是自民黨執政時期制訂的《第三次男女共同參畫計劃》所包含的目標,安倍的這一表態,不過是重複自己過去的承諾罷了。
另一方面,「配偶退稅」是與「第三號被保險者制度」掛鉤的所謂家庭主婦優待政策,這一政策一旦取消,意味著以男性「頂樑柱」型的標準家庭為前提的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全面退出歷史舞台[4]。
「女性要去工作,有才能的女性更要像男性一樣工作」,政府、企業都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在經濟衰退期,這一意願表現為女性從事綜合職的機會略有增加。另一方面,沒有機會從事綜合職的普通女性也要出來工作,不過不同於前者,是成為低工資、一次性、「方便靈活」的勞動力。「配偶退稅」,也就是所謂「130萬日元之壁」。每年130萬日元的收入完全無法養活自己。這一政策以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為前提:妻子是丈夫的「被扶養者」,妻子外出工作只不過是「補貼家用」而已。事實上,根據配偶退稅制度,一旦已婚女性的年收入超過141萬日元的退稅限額,家庭就會蒙受損失。這種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無非是誘導女性成為弱勢的非正規勞動者。
一直以來,「一般職」被看作面向女性的行政助理型崗位。在女性綜合職和非正規就業的夾縫中,「一般職」終於走向崩潰。在僱傭崩潰中,「一般職」首當其衝,被非正規勞動者取代。「一般職」是需要短期培訓的非熟練工種,而使用低工資、無就業保障的臨時工、派遣工將其替換,可以顯著降低成本。
另外,在經濟蕭條期,有些人大肆鼓譟「兼職勞動力基幹化」。實際上,非正規勞動者中也有全職人員,她們憑藉多年的經驗早已成為熟練工人。而所謂「兼職勞動力基幹化」政策就是把她們動員起來,去從事責任更加重大的工作——當然,勞動條件維持不變。
我曾聽一個朋友說過:
「我在打工的地方一直負責新人培訓工作。我一直很努力,但是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培訓過的那些孩子漸漸成了我的上級。明明是我先來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初,她們樂見女性就業範圍的擴大。但是這些女性逐漸注意到,她們的工資根本沒有上漲,而且勞動強度在不斷加大。
縱觀經濟衰退時期的勞資關係,資方總是在勞資談判中占儘先機,而工人只能被迫不斷讓步。這是一個勞動者逐漸失去議價能力的過程,其中,女性是最大的輸家。
有這些女性前輩的落魄背影在前,年輕女性失去了自己謀生的希望也不奇怪。最新發布的2012年度內閤府關於「性別分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3.7%的20多歲女性同意「男主外、女主內」的觀點。而在2009年度調查中,這個數字只有27.8%。新增的16%就是女性「失去希望」的明證。但即便如此,結婚並不比就業簡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