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女性生存戰爭> 不允許失敗的育兒

不允許失敗的育兒

2024-09-26 06:40:21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女孩的生育偏好在20世紀80年代超過男孩,是不是女性地位上升的標誌?

  我並不這麼認為。畢竟父母在女兒身上寄託的是「長期護工」的期望,而這種期望基於「家務、育兒、照護都是女人的事」。這是女兒們無法逃離的性別規範。理想的養老照護者由兒媳轉變為女兒這個現象,反映的是女兒就連結婚出嫁也無法擺脫照護父母的勞動重擔的現實。未出嫁的小女兒和姐姐們相比,連「已經出嫁」這種藉口都找不出,因此一直留在家中照料父母的,往往就是這些小女兒。

  另一方面,女兒們也有自己的心思和打算:好不容易拼出來的學歷和工作,難道結婚生子時就要前功盡棄?幸虧還有個娘家媽能照顧小外孫。同樣都是奶奶輩,麻煩親生母親比麻煩婆婆容易得多。總有一天我要給我媽養老送終,現在讓她老人家幫我帶孩子,不過分吧。因此,新家庭接近娘家或者和娘家合住的現象越來越多。雖說不是真正的入贅婚姻,男方也沒有改隨妻姓,但「上門女婿」卻有所增加。既然男方本來就沒打算在養孩子方面出多少力,那么娘家的勢力擴大一些也沒什麼。雖說多少委屈了丈夫,但是為了孩子,男方也沒什麼意見。

  

  不僅如此。少子化還在相反的方向上影響了性別平等。少子化確實提高了女兒的相對地位——過去說「兒子上大學,女兒上高中或者短大」的那些父母如果只有女兒的話,他們就不會在升學規劃方面搞性別歧視了。再者說,如果女兒也很爭氣,那麼家長就會像過去鼓勵兒子一樣鼓勵女兒了:加把勁,考上更好的學校。

  但是諸位知道嗎?養一兩個孩子比養一群孩子難多了。孩子越少越難養。俗話說,「三個孩子好養活」,不僅是因為父母積累了育兒經驗,還因為大孩子可以幫忙照看弟弟妹妹。7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算一個勞力了。在明治時代,7歲的孩子就可以幫忙帶更小的弟弟妹妹。一個7歲的孩子,既可以在家幫助母親照顧孩子,也可以到別人家照顧小孩,做「子守奉公」[10]。7歲就到了學齡期,不過即使在明治5年學制頒布之後,義務教育的入學率也沒有多大的提高。特別是女孩的入學率並沒有增加。原因不僅在於「女子無才」的性別歧視,還在於家長們認為如果女兒去上學,那麼更小的孩子就沒人照顧了。因此,作為提高女童入學率的措施,國家甚至還下達了可以背著小嬰兒上學的指示,真可謂「明治陳美齡」[11]。不過,如果嬰兒哭鬧就會影響其他學生,所以那時還專門為帶孩子的學生設置了「子守學級」。

  看到現在帶兩個孩子就叫苦叫累的年輕媽媽,人們就會由衷讚嘆:過去的日本女人真是從鬼門關里闖出來的啊,一個母親要養育五六個孩子!實際上,生的孩子一旦多起來,孩子們自己就會創造自己的小社會,母親也就自然輕鬆起來。現代母親因為孩子少而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於那些讚美老一代母親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中國曾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在某次訪問中國期間,我就日本的少子化做過一個演講。當我說到「少子化下的日本年輕父母,正承受著以前父母從未經歷過的育兒壓力:絕不允許失敗的育兒壓力」,我至今還記得台下觀眾無不伸頸側目的嚴肅神情。

  沒錯,如果有五六個孩子的話,可能有的聰明,有的笨;有的聽話,有的淘;有的好,有的壞;有的孝順,有的渾蛋。即使能夠送一兩個孩子出國留學,也會有其他孩子讓父母想放棄。但是,如果只有一個孩子……那只能好好把他/她養大。失敗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留退路,是絕路[12]。

  怎樣才算育兒成功?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好企業嗎?如果是一個兒子,那麼失敗是不可接受的。但如果是女兒的話……似乎不那麼優秀,也可以找藉口:「好吧,女孩子嘛,不那麼優秀也沒關係,只要可愛就好……」家長們似乎認為,女孩有女孩的人生路,不必和男孩比高低。

  不僅如此。如果只有一兩個孩子的話,孩子們給父母養老的擔子太重了。對於不再依賴孩子的經濟能力養老的父母來說,孩子正在從能夠收回投資的「資本品」轉變為用來享受天倫之樂的消費品。特別是對於母親來說,女兒和她們擁有同樣性別的共通感。母親可以聽女兒說悄悄話,把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並且女兒也不用費勁謀生,只要嫁個好人家就行(這些母親是這麼想的)。女兒真是不用操心費勁的理想消費品。

  人稱「日本的理性」的男性知識分子宮台真司和東浩紀兩個人出版過對談《像父親一樣思考》(NHK出版,2010年)。讀了之後我都變成豆豆眼了[13]。他們作為女兒的父親,聚在一起大談特談如何撫養女兒,竟然說什麼「女孩可以走後門」。「後門」指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後門」。換言之,「女人只要結婚就可以逃脫競爭了」。現在說這樣的話無疑屬於性騷擾,要吃黃牌警告。並且,他們認為「女兒有女兒的養法」,這種看待女性的觀點之保守令人咋舌。此外,他們還說「這扇後門隨著年齡增長就會關閉了,這個道理必須早點兒教給女兒」,也就是說,「婚活」[14]是有年齡限制的。這種「父親的良苦用心」里寫著:如果不早點兒教給女兒,一不留神她們就過了適婚年齡,注意到之後已經變成「單身貴族」,這樣可不行。事實上,我在《一個人的老後》(法研,2007年)一書中早就批判過這種觀點了。兩位父親為女兒安排長大後十幾年不變的人生軌跡,這種悲觀主義和保守主義讓我感到十分沮喪。

  因此,我對日本人的「女兒偏好」解讀如下:這是日本歧視女性的後果。在少子老齡化社會中,正因為女性作為「負責照護的性」這一性別分工地位並沒有改變,日本人對生女兒的偏好才增加了,僅此而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