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女性生存戰爭> 「奉子成婚」越來越多

「奉子成婚」越來越多

2024-09-26 06:39:34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上述三個指標之二——婚內生育率(也稱「有配偶生育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一對夫妻平均生育子女人數從5人急劇下降到2人左右,並長期保持在2.0附近。總和生育率為2.07,勉強達到維持人口不增不減的世代更替水平。在一個幾乎所有人都結婚的全員結婚社會中,如果大多數夫婦生育兩個孩子,還有一些夫婦生育三個或更多孩子,人口數量就可以維持下去。在日本,被稱為DINKS(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縮寫,中文也叫丁克族)的無子女夫婦未見增加,而大多數夫婦都生了孩子。更進一步說,現在不同以往:有了孩子,所以決定結婚;而不是決定結婚,然後要了孩子。因此,伴隨著晚婚化,奉子成婚的比例變得越來越高。

  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大概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公布結婚時新娘已經懷孕的比例。當第一次看到「九對新人中有一對新人奉子成婚」的數據時,我就奇怪:這麼隱私的數據到底是怎麼測算出來的?或許是從登記結婚日期和第一個孩子的出生日期的間隔時間中推算到的。但即便如此,這些個人信息是如何獲得的,仍然是個謎。現在,奉子成婚比例越來越高,據說最近(2013年)已達到四分之一。如果新娘已經懷孕,那當然就不是處女了。在這裡我很想吐槽一句,既然已經不是處女,婚禮上就不要穿什麼「白無垢」,走什麼「處女之路」了[6]。不過,婚前性行為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

  

  在日本,比起與愛侶相伴終生,生孩子、組建家庭才是結婚的動機。如果說正是結婚和生育之間的這種密切聯繫(過強的聯繫)導致日本的少子化,大家會不會吃驚?

  當晚婚化被不婚化替代,結婚率下降,結婚申請的數量就會減少。即使並非如此,在年輕人口減少的情況下,結婚人數必定減少。出生人數是婚姻登記數乘以婚姻內的出生率,因此很容易預測,不管婚內生育率怎樣維持不變,人口減少都無法避免。因此,各地政府紛紛把提高結婚率作為少子化的對策。地方政府策劃單身男女的相親甚至海外「愛情之旅」,把地方的稅金用在這些婚戀活動上。「如果他們結婚了……肯定會給我(地方政府)生孩子」就是這些策劃者的如意算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