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商界、官僚界和工會的合謀共犯
2024-09-26 06:39:17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日經聯那份報告把第三種「靈活僱傭型」員工當作用完就扔的一次性勞動力。他們說,這是在長期衰退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唯一途徑。由於日元升值,日本的工資水平朝著國際標準一個勁上漲,製造業紛紛逃離日本,產業空心化初現端倪。
即便如此,也只有在出國時才能感受到日元走強的好處。雖說身處世界上工資水平數一數二的國家,但是日本國內的勞動者對此完全沒有實感。
而為這個方針開綠燈的正是政客和官僚們。如此這般,政、商、官僚三者共同引發了「勞動大爆炸」,一步步放寬了對勞動力市場的管制。《派遣法》接二連三地「修正」就是這條路線的延續。
吞下苦果的最終是年輕人和女性。這些剛畢業就遇到就業冰河期的年輕人(正好是「團塊少年」[12]嬰兒潮一代),被迫「靈活就業」,成為自由職業者。錯失機會的他們再也無法進入應屆生就業市場,淪為「失落的一代」。事實上,當時企業招聘完全沒有長期計劃性,都是見機行事。進入21世紀後,經濟逐漸回暖,應屆生招聘也重新活躍起來。但是「失落的一代」那時已經30多歲,完全被甩出了就業市場,當時的企業也形成了完全沒有30~39歲員工的不平衡的人事構成。
其實,廣大女性淪入「靈活就業」的時間遠比這一代年輕人更早。在失落的一代之前,女性就在干兼職、臨時工等非正規工。經濟衰退後,女性被「最後雇用、最先解僱」(last hired, first fired),充當了「經濟的調節閥」。她們就是所謂的「產業後備軍」(reserve army of labor)。戰前的農村領域和戰後的家庭領域,是日本社會中吸收經濟衰退壓力的緩衝墊。[13]
和政界、商界、官僚界沆瀣一氣的,還有一個角色。「用完就扔」路線沒它的同意,根本無法推行。這個不光彩的角色,就是工會,就是日本最大的全國性工會組織——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簡稱「聯合」)[14]。「聯合」是一個保護男性正式員工、維護男性單職工家庭利益的團體。
工會也是日經聯的報告以「日式經營」為題的原因之一。日式經營的三件套之一就是企業內部工會。日式經營是通過僱主與工會的共存共榮維持自身運轉的。因此僱主在決策之前必須取得工會的同意。
在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的一場研討會上,我遇見「聯合」的一位大人物。我們素來意見相左,他知道我對工會持批判態度。認出我的一瞬間,他一下就拉下臉來:
「上野,你知道,工會本來就很保守……」
確實,你不說我也知道。保護男性正式員工的既得利益,正是工會做出的選擇。在衰退期拋開女性,犧牲年輕人,也正是工會做出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勞資協調路線」。
雖說如此,但也請大家記住,工會蛻化為「勞資協調路線」的走狗是在高速增長期結束之後的事情。在那之前,工會確實是個「戰鬥工會」。1989年,日本勞動組合總評議會(簡稱「總評」)併入「聯合」,宣布解散。當時我就想,這就是日本工會運動歷史的終結。現在,「聯合」是民主黨的主要支持者,那民主黨的保守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了吧。
如此這般,「新時代的『日式經營』」由政界、商界、官僚界,再加上工會,四方一致同意,最終作為政策落地。如諸位所知,「勞動大爆炸」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