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禮賢下士
2024-08-31 00:36:23
作者: 華陰
聽到這話,老陳有些激動。
仔細辨認幾人的面容,這些人當中,確實有兩人比較面熟,好像是上次太守大人屈尊平南村的時候見過。
心中很快認定這幾人就是來找自己兒子的。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上次太守大人當眾讚揚他的兒子,他著實高興的好幾天,覺得兒子給他們老陳家增光了。
這次太守大人特地派人來找自己的兒子,這讓他更加興奮,連忙道:「草民多謝太守大人厚愛,只是各位我兒現下下地去了,勞煩幾位大人進屋歇息,稍待片刻,小老兒這就把衡兒叫回來。」
來找陳衡本就只是一個藉口,謝庭之的目的是住在陳家的長公主,無所謂陳衡在不在。
謝庭之一個眼神遞給心腹聽風,聽風當即會意,對老陳道:「既如此,那我們就叨擾了。」
老陳巴不得,忙把眾人請進屋,給眾人倒了水,急匆匆拄著拐杖,一瘸一拐跑了出去。
他跑到隔壁,興奮地讓隔壁家的孩子到地里把陳衡叫回來,而後才繼續回去招待客人。
面多這些太守大人派來的人,老陳有些侷促,他討好地諂笑:「太守大人來找衡兒,真是找對人了,小老兒別的不敢說,但衡兒種的地,可是整個平南村最好的……」
老陳乾巴巴地誇讚自己的兒子,謝庭之充耳不聞。
他的目光掃過陳家的屋子。
髒兮兮的泥土地,灰撲撲的牆壁,昏暗的光線,還有豁了口的茶杯。
謝庭之身心都在抗拒,內心只想早點離開這兒,也不坐,更不可能喝水,就站在屋子裡。
聽風察覺主子心中的厭惡,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也不再跟老陳客套,直入正題。
「陳老伯,我聽說,你們家昨日來了個親戚?」
老陳正處在興奮激動當中,別人問什麼他就答什麼,很快就把鍾如意的事交代清楚了。
謝庭之聽著老陳的話,不由自主皺眉。
長公主來這個小農戶家裡認親?
據他所知,長公主的母家可是全勤朝野的寧遠侯府,跟窮鄉僻壤的平南村八竿子都打不著,更不可能扯上關係。
既然長公主這親是假的,那她來這兒到底是為著什麼?難道真的是為了那個叫陳衡的年輕人?
謝庭之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邊,陳衡帶著鍾如意和宋淮在地里勞作。
鍾如意跟陳衡說,自己是來視察農桑的,陳衡接受了她的這個說法。
他邊在地里幹活,邊跟鍾如意詳細解釋如何耕種。
前世,鍾如意是集團的掌門人,看了不少社會民生的新聞,也投資過農業,雖然回報微薄,但她對農事也了解的很多。
古代的農事跟現代不同。
現代講究科學耕種,講究機械化、產量化,她雖然到鄉下視察過,可看到全是機械智能,下地耕種這種事,她還是第一次。
不過想要了解大魏的農耕情況,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鍾如意光著腳丫踩在濕潤髒污的泥濘里,呼吸著泥土和芳草混雜的氣息,心中只覺一片清明。
陳郡位於中原地區,多是黃土和高原,平南村的土地委實不算肥沃,不是她見過的黑土,而是帶著砂礫的黃土。
黃土遠沒有黑土養分多,對作物的生存要求比較嚴苛,像是南方的水稻和大多蔬菜,在黃土裡都是活不成了,只適合種一些像是小麥、甘薯、土豆等耐旱的作物。
去年整個中原鬧旱災,大多數地區的作物都枯死了,而平南村的作物卻活得好好的。
陳衡向鍾如意詳細講訴自己是如何帶領村民澆灌土地,如何判斷作物優劣,如何讓村民帶領村民拔掉部分作物,以保證用來灌溉作物的水源充足……
鍾如意耐心聽著陳衡講解關於農耕的諸般事宜,時不時會提幾句問題,等待陳衡解答。
陳衡看著鍾如意認真專注的模樣,心中對她的那點懷疑也打消了。
只覺得,或許眼前的這個少女真的是長公主派來視察的。
看她一個細皮嫩肉,嬌滴滴的小姑娘,居然對農事這麼感興趣,絲毫不嫌棄黃土地髒污,只想聽他多說些。
若她別有用心,未免裝得也太好了。
相較於鍾如意另有目的,陳衡還是跟相信眼前的少女是來視察農桑的使者,對鍾如意知無不答。
鍾如意從陳衡口中大致了解了平南村的種植和收成情況,她越跟陳衡深談,就越是被陳衡的所折服。
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摸索出了怎樣一條農耕道路。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的天賦,諸如有人頭腦聰慧,諸如有人能歌善舞,諸如有人工於心術,而陳衡,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農業天才。
鍾如意打心底覺得,陳衡天生就該扎在土地里。
如果眼前的青年接受過現代的農業教育,他或許真的會成為繼袁爺爺之後,又一位偉人。
只可惜,他生在古代,就算他擅長種地,卻也不會引起重視。
這個時代雖奉行的士農工商,但「士」永遠凌駕於其他行業之上,無論陳衡的地種得有多好,在官吏眼中,他永遠只是個農戶,一個比別人稍微會種地的農戶。
在這個朝代,永遠只有讀書當官才是出路。
不過幸好,他遇到了鍾如意,而鍾如意也在慶幸,自己查訪農耕的第一站就遇到了陳衡。
別人給不了陳衡一展抱負的空間,但鍾如意可以。
她比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深刻意識農耕的重要性。
雖然她不是學農業出身,但她也知道不少關於農桑的知識。
雖然她只是個半吊子,但她相信,只要陳衡的天賦,只要自己稍加點撥,假以時日,陳衡或可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鍾如意看著陳衡侃侃而談的模樣,眼中不由自主露出精光,像是八百年沒吃到肉的狐狸。
一直默默跟在鍾如意身邊的宋淮,看到長公主臉上鮮活生動的表情,心中忽然一陣柔軟。
長公主跟大魏歷任掌權者都不同,以往的那些君王,都自命不凡,他們那些人的頭顱,永遠是高高在上,不見民間百姓疾苦。
就算有個別仁慈的君王,也做不到像長公主這樣,對待所有百姓都一視同仁,對待所有仁人志士,都持著欣賞的態度,不為他們的門第所累。
雖然在汴京的時候,他已經知道長公主是個禮賢下士的仁君。
但此刻,看到長公主如此重視一個農戶,眼中的欣賞的讚嘆溢於言表的模樣,宋淮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長公主的賢明。
大魏有長公主這樣的領導者,是大魏的幸事,也是那些腹有丘壑,卻為門第所累的能人志士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