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角和種植園
2024-08-16 10:02:10
作者: 劉占蘭
自然角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區之一,是他們觀察和研究動植物的重要場所。自然角多是擺花養魚,幼兒很少光顧,即使光顧也只是很短暫的駐足停留,幼兒主要的活動就是給植物澆水,給魚餵食換水,此外,幼兒更多的是無目的的短暫觀察和無意識的擺弄。為了讓自然角充滿生機和活力,激發和支持幼兒有更多的探究和發現,教師需要認識和了解自然角和種植園的核心價值和基本特徵。
(一)自然角和種植園的核心價值
自然角和種植園的核心價值是讓幼兒了解和認識生物的基本特徵。主要包括:生命的多樣性、生命體的特徵、生命體的周期性以及生物間的相互依存及其對環境的依存。
1.生命的多樣性
在任何時刻,地球上都同時存在著數百萬種不同類型的有機體,有些彼此很類似,有些則大不相同。生物學家根據這些有機體的相似性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把它們分成不同的種類和綱目。在所有有機體中,最基本的區別是植物和動物。植物直接從陽光中獲取能量,而動物則消耗植物合成的高能量食物。對於人類來說,保持物種間的多樣性是十分重要的。
2.生命體的特性
生命體有一定的基本需求。動物需要空氣、水和食物,植物需要空氣、水分、養分和陽光。生命體只有當環境滿足其需要時才會生存下來。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環境支持不同類型的生命。
每種植物和動物都有不同的結構,這些結構服務於生長、生存和繁殖等不同功能。
生命個體的行為受到內部提示(例如飢餓)和外部提示(例如環境的變化),生命體都具有幫助它們檢測內部和外部提示的感官。
3.生命體的生命周期
植物和動物都有生命周期,包括誕生、發育成熟、繁殖和逐漸死亡。不同的生命體的生命周期細節不同。
植物和動物與它們的親本或雙親有許多雷同之處。
生命體的許多特徵是從雙親繼承來的(遺傳特徵),但是其他特徵是與環境相互影響的結果(習得特徵),不能遺傳給下一代。
4.生物間的相互依存及其對環境的依存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物種都與其他物種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植物為其他有機體提供食物、住處和巢穴。許多植物依賴動物的幫助來繁殖(如蜜蜂傳授花粉),並且還可以從動物那裡獲取某些營養(如動物糞便中的礦物質)。
一種生命體的行為模式與這種生命體所處環境的性質有關,包括該環境中其他生命體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的食物和資源以及環境的物理特徵等。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有些動物和植物可以倖存和繁衍,有些則死亡或遷徙到其他的地方。
所有的生命體都引起它們所生存的環境的變化。有些變化對這種生命體或其他生命體是有害的,有些變化則是有利的。
(二)自然角和種植園的基本特徵
1.自然角里的動植物需要生動而有序地呈現
長期以來,自然角里的植物和動物大多是隨意擺放,或者教師從審美的角度進行組合,使其錯落有致。看青看綠是其主要的價值。
要讓植物角里的每一種動植物都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價值,就要有序的、有結構的組合與呈現動植物,使幼兒樂於探究,有更多的學習和發現。
這裡種植的植物應該是那些幼兒感興趣的、容易種植的和生長變化快的植物。它們的呈現方式取決於它們能夠而且應該實現的教育價值。
(1)由幼兒的疑問或爭議引發的指向適宜教育目標的種植活動和對動物的觀察與飼養
幼兒關於植物的疑問或爭議正是我們創設自然角的依據和教育生長點,它可以蘊涵許多適宜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如關於豆子種在水裡和土裡哪個能發芽且長得快?種子放在空碗裡、放在很高的水裡、放在干土裡、放在不斷澆水的土裡,哪個能發芽而且生長得快又好?……這些關於植物的問題直接可以導向幼兒通過自己的實驗獲得關於植物發芽、生長條件的經驗。龜殼是哪只烏龜掉的?會掉光嗎?青蟲怎樣吃食和過冬?對這些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增長了幼兒關於動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和特點、動物的食性等方面的經驗。這一系列幼兒有疑問或有爭議的問題引發了幼兒的探究熱情,並使幼兒獲得了有價值的經驗。
(2)生長變化明顯的植物,使幼兒在一定時間內了解植物從種子——果實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
室內外的自然角是幼兒親眼目睹植物一生的重要場所,教師可以為幼兒選擇那些生長變化快,而且能讓幼兒在一定時間內通過照料植物,了解它從種子——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的全過程。春夏可以種芸豆、絲瓜、葫蘆、玉米、向日葵等,冬天可以種白菜頭、各種蘿蔔,直到開花、結籽。
(3)各不相同的植物進行有序的組合,使幼兒感到植物物種繁多
以往我們自然角中常有的各種植物,可以根據葉子、莖和根的不同,從各種角度以各種方式呈現,讓幼兒發現和感受植物物種的繁多。例如,我們可以讓幼兒根據葉形的不同,按幼兒自己心中的「類」把現有的花進行重新的組合和擺放,觀察、探討和表徵葉的相同和不同。還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鼓勵幼兒在植物生長的不同時期對根、莖、花和果實進行探究和認知。
(4)建立動物與植物的相互依存關係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日常對動植物的照料過程中,通過親身的實踐和實驗,感受和了解到動物與植物之間簡單的依存關係。如可以將給烏龜、魚換下來的水澆到植物上,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幼兒會發現動物的排泄物是植物良好的肥料。幼兒還發現,青蟲不僅以樹葉為食,為了過冬,它們還會把自己的身體包裹在樹葉里,多麼深切的依存關係。
2.幼兒與動植物的接觸要富有探究和發現
以往,幼兒與自然角里動植物的接觸往往是照料和一般性的觀察,如何讓這一過程更富有探究和發現呢?我們認為關鍵在於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實驗和驗證,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問題的答案,自己得出結論。
這塊龜殼是哪只烏龜的呢?帶著這個問題,幼兒通過觀察、比較,通過一對一的驗證,自己得出了結論。烏龜的甲殼會不會越掉越少,直至沒有了呢?帶著擔心的疑問,經過了許多天的觀察,他們終於打消了顧慮,並驚喜地發現它換上了更綠的新裝。
對於種子怎樣發芽,幼兒說法不一:種在干土裡;種在土裡但一定要澆水;泡在水裡;甚至有的幼兒說放在空碗裡。儘管有些幼兒的假設有明顯的錯誤,但教師不是用判斷或告訴幼兒對錯的方式向他們灌輸知識,而是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試試。幼兒經過親身種植和一段時間的期待,會自己得出結論,調整認識,進行一次知識經驗的主動建構。
讓幼兒與動植物的接觸富有探究和發現,是鼓勵和支持幼兒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建構知識,從而獲得真正內化的知識經驗,不僅如此,幼兒還在親身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了科學思維的品質,讓幼兒從小學會學習。
在幼兒與動植物富有探究和發現的接觸中,他們還用自己的雙手、雙眼和智慧發現了自然界的奧秘,目睹了自然界的奇妙,體驗到了發現的樂趣。
願我們每位教師都能用科學的眼光和理念、創造的熱情和智慧來重新審視和重建小小的自然角,願我們每位教師通過激發和鼓勵幼兒與動植物接觸、探究和發現,萌發他們對自然、對科學、對科學家的敬畏和尊重,更萌發他們對自然、對科學、對科學家的崇尚、親近和追求。
3.在自然角的探究中融入和滲透數學教育
幼兒對植物和動物生長的測量和記錄,為他們在真實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的實際意義,創造了機會和條件。
(三)自然角和種植園中的探究活動[12]
自然角和種植園中的探究活動可以因地制宜,可以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有不同的活動內容。
故事1:花的葉子原來有這麼多種
一天上午,中班的氣氛熱烈,老師與幼兒正在討論怎樣重新擺放自然角的植物。有的幼兒說:「把開花的和不開花的分開擺放。」有人提議:「把高的和矮的分開擺。」還有的說:「按大葉子小葉子分開擺。」也有人說:「按葉子的形狀擺放最好。」經過充分討論與協商,大家一致同意先按葉子形狀分類。
只見有的幼兒搬圓形葉子的花,有的挑長形葉子的花,還有的搬著花不知擺在哪裡,「老師,這盆花的葉子邊上有好多一樣的缺口,擺在哪兒?」「我的這盆花的葉子有大豁口和小豁口,咱倆的先放在一起吧!」……經過一次次的分析與討論,最終,把花分成了圓形、長形、鋸齒花邊的和其他四大類。幼兒還發現圓形葉子中,有大圓、有小圓,有厚、有薄;長形葉子中,有的寬、有的窄,有的是綠色、有的是紅色……經過仔細比較,幼兒發現每種花的葉子都不一樣,他們驚嘆道:「花的葉子原來有這麼多種啊!」這是他們從來也沒注意到的。
故事2:植物的莖也是各不相同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在幼兒的關注下,小苗慢慢長大。豆子最先開了紫花又慢慢結出了小小的豆角,而黃瓜、西紅柿、絲瓜仍在不緊不慢地長著葉子,連花苞都不見。幼兒不停地猜想著,下一個會是誰開花呢?它會開什麼顏色的花呢?幼兒在期盼中不時地去觀察、去尋找它們的變化。
一天,一名小朋友發現黃瓜的莖長得細細長長的,還有些彎曲。又過了幾天,黃瓜葉子邊上也長出了一根根小鬚鬚,在它的保護下,黃瓜的莖不停地向上爬,越爬越高。而豆子、西紅柿的莖仍是直挺挺地站立在那裡。又過了幾天,絲瓜也不甘落後地伸出了長長的莖向上爬去。此時,幼兒詫異了,原來黃瓜、絲瓜的莖還會往上爬呀,而豆子、西紅柿的莖就不會爬,再看看其他盆里的植物,有的莖粗、有的莖細,有的是棕色、有的是綠色,有的高、有的矮……原來植物的莖也各不相同啊!
故事3:種子發芽的早晚差別好大
春天到了,中班的孩子與老師在自然角種下了豆子、黃瓜、西紅柿、絲瓜。大家精心地給它們澆水,讓它們曬太陽。幾天後,豆子的芽兒頂開了土,伸出了頭,黃瓜、西紅柿也緊跟著長出了嫩芽,只有絲瓜遲遲不見出土,幼兒焦急地等待著。幾天過去了,還不見絲瓜的變化,大家懷疑它不會發芽了,性急的小朋友要扒開土看一看,在大家的勸說下忍住了,又過了幾天,絲瓜的芽頂著黑黑的殼慢騰騰地露出了土面,幼兒歡喜跳躍相告:「絲瓜發芽了,出土了!」「絲瓜沒有死!」老師和幼兒看了看記錄表,數了數天數,原來,絲瓜要比豆子晚12天才發芽,種子發芽的早晚差別好大呢!
故事4:植物的寶寶長在哪裡的都有
在大班的自然角里,經過幼兒兩個多月的細心管理,各種植物已是果實纍纍。幼兒種的綠豆、黃豆、豇豆及扁豆一個個掛在豆秧上,旁邊的記錄表上清楚地記錄著每棵結種的時間,而土豆的根部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幾個大大小小的新土豆,再看看那亭亭玉立的玉米稈中腰處,一個小小的玉米剛剛吐穗,而那幾棵還不見開花的向日葵是幼兒最關心的,幾個孩子在忙乎著又要給它澆水,同時又討論著:「老師說這幾天陰天,可以過兩天再澆。」「好,那就不澆了。」「我真盼著它快快開花結向日葵。」「對,那就好了,我們班種的植物就都結種子了。」「嗨,你們發現了嗎?植物的寶寶長在哪兒的都有,有藏在地下的,有長在中間的,還有長在頭頂的。」「是啊,真奇怪!」大家說。
故事5:一片龜殼引出的探究活動
我們大一班養了一大一小兩隻烏龜。一天,值日生在給烏龜換水時,發現盆中有一片龜殼。他非常驚奇地拿給大家看。小朋友為此很擔心,詢問我它是不是受傷了。我想,烏龜的生長變化小,平時很難發現變化,這次掉殼正是幼兒仔細觀察烏龜變化的好時機。於是,我拿著那塊龜殼問:「快找一找,它是從烏龜的什麼地方掉下來的?」小朋友仔細觀察了烏龜以後,發現兩隻烏龜身上都沒有傷痕。我又問:「那這塊殼會是哪只烏龜的呢?」一個幼兒拿著那塊殼比了比小龜,大家都說:「這塊殼比小龜身上的殼大,一定不是小龜的。」於是,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了大龜身上。他們用這塊龜殼(上面有溝槽)與大龜身上的進行比較,發現這塊殼是大龜背殼邊緣的一塊,並發現還有幾塊的縫隙處也翹了起來。這時,幼兒就爭論起來:「它的甲殼越掉越少,以後沒有甲殼怎麼辦?」「那這龜也沒缺一塊呀!」「它掉了舊的,又長出了新的。」……看到幼兒有了爭議,我啟發他們數一數烏龜總共有多少塊甲殼,等它以後再掉了甲殼後我們再數數,這樣就能知道烏龜的甲殼是越掉越少還是掉舊的長新的。於是我們一起數了大龜背上的甲殼,發現它有38塊。我們記下這個數字。我又啟發幼兒:「小龜也有這麼多塊嗎?」幼兒又數小龜的,發現也是38塊。
在以後的幾天裡,每日給龜換水的幼兒都能撿到幾塊龜殼。他們把這些殼收集在一個小碗裡。當撿到十多塊時,幼兒又發現撿到的龜殼都是有溝槽的。我啟發幼兒看一看大龜的殼邊緣有什麼變化。幼兒觀察後發現,「大龜殼的邊緣比背中間的顏色要綠。」「它好像換了新衣服一樣。」「它長個了,所以就脫下舊的龜殼,換新的了。」經過討論,幼兒一致認為烏龜隨著生長會脫殼。
為了證實幼兒的猜測,我特意上網查找了有關資料,結果真的像幼兒發現的一樣,烏龜是會隨著生長而蛻殼的。當幼兒知道他們的探索結果和科學家的發現一致時,不禁歡呼起來。從此,幼兒觀察烏龜的興趣更濃了。他們經常仔細地觀察烏龜,許多新的發現報告(小朋友畫,老師寫上他們的原話)出現在「科學發現報告欄」里。如「烏龜爪上有五個爪尖」「烏龜的後爪比前爪要大」「烏龜吃食是用前爪幫助撕碎食物的」等。
故事6:科學報告欄的誕生
自然角里的動植物隨時吸引著小朋友去發現、去探究,怎樣才能讓幼兒的好奇、好問能表達出來,並養成認真探究的習慣呢?經常性的口頭表達與集體中的經驗分享雖然也可以滿足幼兒,但不能引起幼兒較長時間的關注和深入的探究活動。有一天,思思興奮地告訴我她的發現:小金魚尾巴向這邊晃動時頭就朝另一邊游去。聽到她的話,我馬上啟發並幫助她把這一發現畫成圖,註上文字說明,貼在了自然角旁邊的牆上。這張圖畫引起了許多小朋友的注意並馬上有人仿效,也把自己的觀察發現畫下來,請我給配上文字說明(小朋友自己發現的原話)。例如,一個幼兒趴在魚缸旁目不轉睛地盯了金魚20分鐘,發現「金魚的眼睛不會動」,還有兩個孩子用放大鏡觀察蝸牛吃草時共同發現蝸牛嘴的樣子。於是我們的「科學發現報告欄」誕生了,根據幼兒的意願取名為「我看見 我知道」。小朋友不斷把自己的新發現畫出來。我還鼓勵幼兒把一些自己不懂的、好奇的提問也用圖畫表達出來張貼在報告欄中,然後大家一起去尋找答案。連一些家長在看了報告欄後也加入了探究的行列,幫助查找資料,使得科學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而深入了。比如,幼兒提出「小魚的眼睛不閉怎麼睡覺?」家長給我們找來了相關的科普讀物,使小朋友了解了魚類的許多有趣知識。還有的幼兒猜想荔枝是和草莓一樣長在花盆裡或種在地上的低矮植物,家長就為我們找來了有關各種南方水果的圖片資料。有了科學發現報告欄,幼兒之間也能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往往是一個幼兒的發現會引發許多幼兒前去探究驗證,促進了幼兒間的互動和經驗分享,還提高了幼兒用圖畫表徵的能力。
從這些互動中我體會到,在自然角中我們常常飼養一些生長變化緩慢的小動物,如烏龜、金魚等,由於司空見慣幼兒往往不會去仔細地觀察、探究,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偶發事件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加以引導並創造適宜的條件。在課題科學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我試著引導幼兒在自然角中自己去觀察、探究、發現並表達出來,我也驚喜地發現小朋友不再人云亦云,在遇到問題時往往要自己想一想、看一看、試一試。
故事7:在自然角的探索活動中融入數學教育
在引導幼兒觀察和記錄自然角中植物變化的過程中,我引入了數學教育,通過測量讓幼兒直觀地了解植物的生長、變化。
● 誰先發芽
我和幼兒選擇牽牛花、秋黃瓜、絲瓜的種子做比較,讓幼兒觀看植物種子的顏色、大小,並猜測它們誰先發芽。在猜測中,認為絲瓜先發芽的9人,認為秋黃瓜先發芽的2人,認為牽牛花先發芽的13人。
認為絲瓜先發芽的理由是:絲瓜種子又大又扁,好發芽;絲瓜種子上邊有一個白色的邊兒,肯定能先長出芽來。認為秋黃瓜先發芽的理由是:秋黃瓜種子小,好發芽;秋黃瓜種子軟一些,芽好出。而認為牽牛花先發芽的理由是:牽牛花種子飽滿,一定先長出芽。
從幼兒猜想可以看出,他們是依據種子的大小來判斷。實際是不是這樣呢?我請幼兒帶著這個問題到自然角中去觀察,找到答案。
10月9日,我和幼兒將三種植物的種子種進了花盆。幼兒在猜想和期盼中觀察著、等待著。由於10月份天氣漸漸冷了,種子發芽的時間相對較慢。到了第8天,趙鴻宇第一個發現牽牛花的盆中間鑽出了白色的小芽,猜牽牛花先發芽的幼兒為自己的勝利而歡呼雀躍。到了第9天和第13天,黃瓜和絲瓜也相繼發芽了。由於有了前面的猜想和期盼,幼兒記錄的主動性很高,記錄的結果既清楚又準確,真是出乎我的預料。於是,我讓幼兒互相交流、分享自己記錄的結果。
熹璇:我每天都把牽牛花的花盆畫下來,在花盆下面寫上幾月幾日。等到牽牛花發芽了,數一數花盆,就知道幾天了。
華章:我打一個表格,直接填寫日子,記錄天數。
宇豪:我每天用一張紙記錄,用了幾張紙就是幾天。
……
統計的結果,最早發芽的是牽牛花,用了8天,黃瓜用了9天,絲瓜用了13天。
● 誰長得高
三種植物相繼發芽,幼兒對測量有了興趣。他們為了測量小苗的生長速度,尋找了不同的測量工具。鴻宇用皮尺測量,把數據畫在本上,記上日期;浩宇用曲別針測量,把長度按照曲別針的長短畫在本上;徐錕把小苗長的高度畫在木板上,記錄每周的生長速度;王晨陽用手指測量小苗的長度,然後將手指畫在本子上;熹璇用直尺直接測量小苗的長度,記錄上數字和日期。
在測量的過程中幼兒發現,用尺子測量能直接得到準確的數字,用木板測量只能比畫有多長,用手指測量、用曲別針測量也說不清有多長。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幼兒感到還是用尺子測量方便、準確、清楚。於是,我和幼兒一起設計繪製了一個大的記錄板,在板的邊緣畫上刻度尺,在板的下邊畫上三個同樣高的花盆。幼兒以花盆的上邊為起點,每天將測量的結果記錄在刻度尺的沿線上。這樣的記錄可以非常清楚地讓大家看到,誰長了幾厘米,誰長得最高、最快。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學會了用準確的數據記錄下植物的生長速度,學會了用不同工具進行實物測量,並把每次測量的數據累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