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第2版)> 三、探究式科學活動案例與分析

三、探究式科學活動案例與分析

2024-08-16 10:02:02 作者: 劉占蘭

  案例1:橘子和柚子(中班)

  認識橘子的探究活動首先從剝橘子開始,在邊剝邊記錄的活動中,引導幼兒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認識橘子,從顏色、形狀、味道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感知。為了加深對橘子的認識,我還引導幼兒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進行了「橘子和柚子有什麼不同」的科學活動。

  ● 外表有什麼不一樣?橘子瓣和柚子瓣有什麼一樣和不一樣?

  

  活動中每個幼兒先取一個橘子,再拿個柚子,先比較一下「橘子和柚子的外表有什麼不一樣?」幼兒發現了顏色、大小、氣味、形狀等不同的地方。然後我們再剝開橘子和柚子,通過對比幼兒發現了橘子是很容易剝開的,而柚子是不容易剝開的,需要藉助刀子才能夠打開。剝開以後,我又啟發幼兒發現橘子皮和柚子皮有什麼不同。在比較橘子瓣和柚子瓣的時候,我發現橘子瓣和柚子瓣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於是我引導幼兒尋找和記錄橘子瓣和柚子瓣相同的部分,有的幼兒發現了「都是月牙形狀的」「都是一個粒、一個粒的」。活動到此,幼兒積極性還算高。但在接下來觀察和記錄橘子瓣和柚子瓣有什麼不同的時候,幼兒的注意力開始分散,許多幼兒忙著掰下橘子瓣和柚子瓣悄悄地放在嘴裡品嘗,甚至還有幼兒開始離開座位,到附近找玩具玩。我對幼兒的「分神」現象沒有過多的思考,而是維持著課堂秩序,助理教師也幫我拽回離開座位的小朋友。然後我按照原定的計劃繼續比較尋找橘子和柚子的不同。

  ● 橫切面有什麼一樣和不一樣?縱切面有什麼一樣和不一樣?

  我將兩種水果橫切,讓幼兒比較橘子和柚子的橫切面有哪些不同,幼兒發現它們切開的中心都像花瓣的形狀一樣,同時也找到了顏色、大小等不同的地方。這時幼兒的注意力又開始渙散,有的幼兒已經不跟著觀察和記錄走,而是偷偷地將橘子瓣都吃光了。助理教師幫我維持著紀律,我繼續將橘子和柚子縱切,引導幼兒觀察橘子和柚子的縱切面有哪些不同。由於橘子和柚子縱切面本身的不同和相同不是非常明顯,幼兒又沒有了足夠的興趣將活動進行下去,所以在這一比較中幼兒幾乎沒有發現什麼。

  ● 味道有什麼不一樣?

  活動的最後,我才引導幼兒吃橘子瓣和柚子瓣,讓幼兒在品嘗中發現它們的味道有什麼不同,結果有兩三個孩子在這一環節前已經將橘子瓣吃完了,只好光吃柚子瓣了,所以他們在味道的比較上沒有結果。而其他的幼兒也只急著吃而忘記比較了,也就沒有更多的發現。活動在幼兒忙忙的品嘗中草草結束。

  活動結束後,我想了解一下教與學的效果,於是問幼兒:「橘子是什麼樣的?」幼兒回答:「橘子可以切著吃。」「橘子的中心像花瓣。」「橘子和柚子的味道都是酸酸甜甜的。」我驚訝地發現,幼兒較多記住的是橘子的非主要特徵,甚至還獲得了一些錯誤概念,如「橘子要切著吃」。

  個人反思

  幼兒獲得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是與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有直接的聯繫。

  首先,在一次科學活動中安排的觀察內容太多。活動是在9月份組織的,幼兒剛剛從小班升入中班,學習的主動性和保持長時間有意注意的能力還有待發展,但活動卻進行了40分鐘,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共比較了橘子和柚子的外形、橘子皮和柚子皮、橘子瓣和柚子瓣、橘子和柚子的橫切面、橘子和柚子的縱切面、橘子和柚子的味道六個部分。內容太多導致幼兒對堅持觀察和記錄失去興趣,這是他們離開座位、忙著悄悄吃橘子的主要的原因。

  其次,為了比較橘子和柚子的橫切面、縱切面,我採用了用刀橫切和縱切的方法,而最後幼兒品嘗的就是橫切或縱切後的橘子,這種安排也給幼兒一個誤導,橘子是可以和柚子一樣用刀切開吃的。在活動之前,本意是想澄清幼兒這個錯誤概念,沒想到活動中反而更加強化了幼兒的這個錯誤概念。

  為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一定要嚴謹。要在分析幼兒的初始經驗的基礎上確定觀察主題,選擇觀察材料。比如我班幼兒其實更容易混淆橘子和橙子這兩種水果,如果活動選用橙子和橘子比較也許效果會好。另外,活動環節的安排要有邏輯性,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幼兒新經驗的步步深入,而不是給幼兒形成一種誤導。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的藝術性決定了對它完美的追求永無止境。

  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幼兒園 徐興芳

  案例2:花的一生(大班)

  幼兒園裡有許多樹,雖然它們每年春天都會開花,但是到底它們的花長得什麼樣子,哪棵先開花哪棵後開花,誰也沒有仔細地觀察、統計過。於是我們想從長芽孢開始讓孩子觀察我園開花的樹,了解花的一生。

  ● 各不相同的芽兒

  冬末春初,樹還沒有變化的時候,我和幼兒在花工爺爺的幫助下,認識了幼兒園裡開花的樹,每個孩子都認領了一棵小樹作為自己的觀察對象。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引起他們對芽孢的關注,我又提出了問題:「誰的小樹最先長出芽孢?」果真幼兒每天都要主動到小樹下去看一看,焦急地盼望著自己的小樹第一個長出芽孢。終於有一天香香興奮地告訴我:「張老師,你快去看看楊樹樹枝上長出了棕色的小鼓包!」幼兒衝出了教室,跑到楊樹下:「呀!真的,楊樹枝上長的小鼓包,把樹枝分成了一節一節的。」這一發現也使幼兒越發期待:「為什麼我們的小樹還不長芽孢?」幾天過去了,玉蘭樹、山桃樹、榆葉梅也長出了芽孢。幼兒為了炫耀自己的發現,都要拉著別的小朋友到自己的樹下看看。我抓住這一機會馬上問道:「你們看看這些樹的芽孢長得一樣嗎?」這問題讓幼兒的興奮點轉移到了芽孢的外形上,他們通過仔細觀察發現,楊樹的芽孢是棕色的,上面有許多小絨毛;山桃樹的芽孢是圓圓的小圓球。它們長的位置也不同:有的長在樹枝上面,有的長在樹枝上分叉的地方,還有的所有芽孢擠在一起。過了幾天,幼兒又驚奇地發現,樹上的芽孢不僅顏色不一樣,還有大有小,有的變成了小嫩葉,有的變成了漂亮的花苞,以前我和幼兒從不注意的小小芽孢,竟有這麼多的不同。

  ● 開花的時間有先有後

  隨著幼兒園裡的花苞的長出,幼兒開始了又一次的企盼,都盼望著自己觀察的花苞能快一點開放。一天早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順順慌張地跑到我身邊:「張老師,出事了!楊樹上面長蟲子了!」我帶著幼兒一起來到了楊樹下,幼兒看著樹上掛著的小小「毛毛蟲」紛紛議論起來:「這下糟了,花都被蟲子吃了!」「這不是蟲子,是從楊樹上長出來的!」陳棣說:「媽媽說過,這是楊樹的花!」我肯定了陳棣的說法,高興地告訴幼兒這是楊樹的花!幼兒又跳又叫:「楊樹開花了!楊樹終於開花了!」過了一個月,玉蘭花、山桃花、海棠花也都相繼開放了,我引導幼兒記錄下了每種花開時的時間和溫度。這時,嘉彬向我提出了問題:「楊樹花有的都掉了,我的核桃樹怎麼還不開花呢?」他的話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鳴:「是呀,我的丁香花也是!」「我的石榴樹連芽孢還沒長呢,它是不是死了!」對於幼兒的問題我沒有解答,而是繼續和他們一起觀察沒開花的樹,幼兒的觀察給了他們自己最好的答案。他們發現最先開花的是楊樹,然後是玉蘭樹、山桃樹……就連最後一個開花的石榴樹也在4月11日綻放了美麗的花朵。我和幼兒還把記錄進行了統計。

  各種樹開花時間、溫度及花落時間統計表

  續表

  為了讓幼兒發現花和生長環境的關係,在統計後我提出了幾個問題,讓他們思考。

  1.哪一種花是最不怕冷的?

  開花時的溫度記錄在這時起了作用,幼兒從統計中發現楊樹花開的時候氣溫才9度,原來它是最不怕冷的花。而石榴花開的時候氣溫已經28度了,看來它喜歡熱的天氣。幼兒在這個問題的思考中初步了解到溫度與開花時間的關係。

  2.什麼時候開花的樹最多?

  在統計表中幼兒找到,在3月26日至4月1日這段時間裡有6種樹都開花了,是幼兒園裡開花最頻繁的時候。

  3.什麼花開的時間最長?

  開始的時候,幼兒有的說石榴花開的時間最長,因為它的花最晚一個凋謝的,可有的孩子反駁道:「不對,要算一算!」經過幼兒簡單的計算,發現開花時間最長的是楊樹,最短的是櫻花,它們的花期相差了竟有45天呢!

  ● 外形各異的花朵

  隨著幼兒園的花接連開放,在觀察中幼兒驚喜地發現,花的形態、顏色、花瓣、萼片的形狀、數量各不相同,如梨花是白色的,櫻花是粉色的;沙果花的花瓣有五瓣,榆葉梅的花瓣數也數不清……為了讓幼兒把這些發現記錄下來,我又為他們設計了簡單的表格,他們每天都津津有味地記錄,同時還收集了各種花的樣本。

  幼兒對花的觀察記錄表

  (幼兒利用繪畫記錄形式對花的形狀和顏色描述得更準確)

  兩個月過去了,所有的花都開了。為了將幼兒的探究引向深入,我和他們經過小組討論將對花的記錄統計成了全班的觀察報告。幼兒在報告中發現幼兒園裡的花一共有四種顏色,大部分是粉色,還有白色、紅色和紫色的。榆葉梅的花瓣數量和層數是最多的。並且在幼兒比較花的樣本時,除了花瓣顏色不同,大小也是不一樣的。

  ● 花落以後會怎樣

  隨著花朵相繼凋落,「花落以後會怎樣?」成了幼兒關注的新話題,於是我抓住時機請幼兒猜想。很多孩子都依據已有經驗告訴我「會結果子」,「那它們的果子什麼樣呢?」在我的啟發下,幼兒猜想並記錄下了自己心目中的果實的樣子。

  初夏,梨樹上長出的一個個橢圓的小梨和海棠樹上三四個一小束的青果子首先吸引了幼兒,也更加證實了他們「花落了以後會結果子」的猜想。隨後,沙果、核桃等一株株樹木也相繼結出了果實。在幼兒興奮之餘,我引導他們記錄下每一種樹木果實的外形特徵。除了關注外部特徵,很多孩子還根據經驗告訴老師這些果實有的是能吃的,有的是不能吃的;有的是夏天吃的,有的是秋天吃的。於是,在每種果實成熟的時候,我都和幼兒進行採摘和品嘗的活動:在夏天品嘗沙果,在秋天品嘗核桃和梨,在初冬品嘗柿子……通過品嘗,幼兒又發現這些果實有的果肉是多汁的,有的是乾的;有的是酸的,有的是甜的;有的是硬硬的,有的是軟軟的……幼兒對果實的認識越來越豐富,更充分感受到了樹木果實的多樣性。

  在觀察中,有些樹木的變化也引起了幼兒的疑問:「玉蘭樹長出了細長的梗,那個是果子嗎?」「楊樹花落以後就長出了茂密的葉子,好像沒有結果?」面對幼兒的問題,我和幼兒一起收集資料,到書中和網上尋找答案。最終解釋了幼兒的疑問:玉蘭樹的梗就是果實;而有些樹,比如楊樹,不是每株都結果實。

  不知不覺中,關注樹木生長的活動「花的一生」已經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我又引導幼兒將自己的個人記錄進行整理和回顧,製作成一本「花的一生」的書,並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對幼兒整理的個人發現,我還引導他們互相進行了交流和比較,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植物外形特徵、生長規律的各不相同,更加深刻地感知了植物物種的多樣性。

  個人反思

  幼兒對自然界的各種生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特別是在每年的春天,幼兒園裡相繼綻放美麗花朵的樹都會吸引幼兒的關註:開花了,長葉了,結果了;桃花是白色的,榆葉梅是深粉色的……但是,幼兒的觀察往往是零散的、隨意的,得到的對植物的認識也常常是片面的、帶有很多主觀色彩的。

  「花的一生」的探究活動採用對比觀察的方法,帶領幼兒有目的有計劃地研究了幼兒園裡11種開花的樹木在芽孢、開花時間及所需溫度、花的外形特徵等方面的差異性。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通過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身所感,感受到了植物物種的繁多,發現了植物開花與溫度的關係,初步感知了植物的生長過程和生長規律,更激發了幼兒主動猜想、觀察的興趣,讓幼兒體驗了科學探究、發現的過程,培養了幼兒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帶領幼兒開展真正的探究的基礎:

  ● 讓幼兒的科學活動從身邊開始

  根據園內的環境條件和幼兒的興趣我選擇了幼兒身邊常見的開花的樹,這一觀察對象貼近幼兒生活,便於觀察記錄,幼兒通過隨時隨地地觀察發現,一目了然地看到了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感受到了大自然物種的變化過程,較深刻地認識了世界,主動學習了科學探索的方法。

  ● 利用觀察與提問將幼兒的探究引向深入

  幼兒的觀察大多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點來選擇的,如果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把握不好,探究很容易就沒有了方向。在「花的一生」的活動中,我以幼兒的觀察為基點,通過多次不失時機的提問來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和再觀察的願望,幼兒能在問題的引領下主動而深入地探索,從中獲得了有價值的知識經驗。

  ● 通過討論達成共識,注重科學學習態度的培養

  在「花的一生」的活動中,幼兒對每一次的觀察都要進行記錄,形成系統的信息。在幼兒獲得經驗的同時,我隨時引導他們將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和全班中進行討論,形成集體記錄——一面面互動的牆飾,這使幼兒慢慢地理解科學結論和知識的形成與發現過程,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科學研究的學習態度。

  北京市第五幼兒園 張晶

  在「橘子和柚子」和「花的一生」兩個活動中幼兒都不同程度地經歷了探究的基本過程和階段,但幼兒探究的深度和質量卻不相同。

  1.幼兒探究的積極主動性不同

  兩個活動中幼兒探究的一系列問題更多的是通過預成——轉化途徑提出來的。但由於年齡特點的差異,所面臨問題的適宜性不同,對於兩個班的孩子來說,意義和效果也不同。

  在探究的興趣上,「橘子和柚子」中的幼兒沒有把老師提出的問題轉化為他們感興趣、想探究的問題,幼兒在短暫的關注之後,他們的思維甚至是行為都開始「逃離」老師提出的探究問題,做自己關注和感興趣的事情。而在「花的一生」中,老師提出的問題成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芽兒里長的是什麼?」「誰最先開花?」「花落了以後會長出什麼來?」這些問題始終使幼兒保持著對未知的期待,體驗著一次次發現的驚喜。

  2.幼兒獲得經驗的質量不同

  從經驗的價值來說,「橘子和柚子」中的幼兒獲得了對比觀察的方法,發現了兩種水果的一些不同,但作為一個獨立的活動,它所指向的關鍵經驗/概念不明顯。就這類活動而言,應該指向的關鍵概念是生物的多樣性的下位概念——植物果實的多樣性。為了激發幼兒比較、發現植物果實的多樣性,應該選擇更豐富的常見的果實,通過系列活動,用幼兒喜歡的方式(如幼兒自己切一切,嘗一嘗等)發現其不同。「花的一生」則是一個長期的系列的活動,幼兒不僅獲得了比較觀察的方法,而且活動指向明顯的關鍵經驗/概念——植物作為生命體的基本特徵——生長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學活動中,符合學科特點的支持幼兒主動學習的策略簡單地說有三點特別重要:一是幼兒始終保持著興趣性和積極主動性;二是幼兒親身經歷了探究和尋求解釋的基本過程;三是幼兒獲得了真正內化的關鍵經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是學前兒童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幼兒的區域遊戲、一日生活都是學前兒童科學學習的途徑,但在幼兒階段,尤其要重視幼兒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至於採用什麼樣的途徑和方式更好,那要全面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內容的特點,選擇適宜的方式。像認識橘子和柚子這樣的內容,完全可以滲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採用隨機教育的方式進行。「花的一生」中幼兒最初觀察了14種樹,後來確定了11種開花的樹進行長達半年多的時間,對於5~6歲的孩子來說,探究對象太多,時間也太長。可以選擇3~5種樹木,分階段探究,不必過分追求內容的絕對聯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