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第2版)> 三、兩種途徑的交織與轉化

三、兩種途徑的交織與轉化

2024-08-16 10:01:46 作者: 劉占蘭

  在教育實踐中,順應—生成和預設—轉化兩種途徑常常是能夠相互轉化並交織在一起的。

  案例:蝸牛(中、大班)

  

  幼兒對小動物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蝸牛是幼兒在春天常飼養觀察的小動物之一。觀察活動可從3月一直延續到7月。在飼養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和實驗,幼兒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蝸牛作為生命體的基本特徵。

  在自然觀察中,幼兒發現了蝸牛的卵並引發了爭論,由此吸引了更多的幼兒參與到觀察蝸牛、研究蝸牛的活動中。老師鼓勵幼兒在觀察蝸牛的基礎上自己提出關於蝸牛外形及生理特徵方面的問題。例如:

  蝸牛是什麼樣子的?

  蝸牛喜歡吃什麼?

  蝸牛吃什麼顏色的食物就拉什麼顏色的糞便嗎?

  蝸牛喜歡住在哪裡?

  蝸牛身上的黏液有什麼用?

  蝸牛的長觸角是幹什麼的?

  蝸牛的短觸角是幹什麼的?

  蝸牛能聽見聲音嗎?

  ……

  隨著觀察的深入,幼兒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多。例如:蝸牛的觸角是幹什麼用的?蝸牛有很多看不見的腿嗎?長觸角是眼睛嗎?短觸角是眼睛嗎?

  到底幼兒的問題有哪些呢?對某一幼兒提出的問題,其他的幼兒又是怎樣想的?會不會由一個問題又引出另一個新問題?此時,老師應該及時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問題用圖畫記錄下來,便於大家分享。於是,我們開展一次集體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整理、澄清零散的模糊的問題,並把個人的問題轉變成所有幼兒的關注點,成為大家共同可以參與探索的問題。

  我和幼兒一起又挑選出以下四個可以通過實驗獲得答案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

  蝸牛能聽見聲音嗎?

  蝸牛喜歡住在什麼地方?

  蝸牛喜歡吃什麼?

  白色的粒粒是什麼?

  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問題,自由組成探究小組。幼兒在活動中經常會主動地把自己的發現與同組同伴分享。

  ● 實驗1:蝸牛能聽見聲音嗎?

  對這一問題,幼兒做出了不同猜想。有的認為蝸牛能聽見聲音,因為它有觸角,這就是蝸牛的耳朵;有的認為蝸牛聽不見聲音,因為在蝸牛的身上看不見耳朵。面對幼兒的爭執,我啟發幼兒:「我們做什麼樣的實驗,就可以知道蝸牛能不能聽得見聲音呢?」幼兒紛紛做出自己的實驗設想。我請幼兒進一步思考「實驗中蝸牛什麼樣的表現說明它能聽見聲音?什麼樣的表現說明它聽不見聲音?」幼兒進一步明晰著自己的猜想。

  隨後,幼兒4~5人一組,自由地組合。每組幼兒根據本組設計的實驗方法,從輕輕地呼喚,到使勁地拍手,再到大聲地喊叫,最後把錄音機播放到最大的聲音,以致小朋友自己都捂起了耳朵。他們在這個聲音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發現蝸牛似乎沒有什麼反映,似乎沒有受到任何聲音的干擾。所以,在小組間幼兒形成了統一的意見:認為蝸牛沒有耳朵,聽不見聲音。

  我使勁地拍手,蝸牛沒有動。

  我使勁地喊,蝸牛也沒有聽見。

  我們又叫又跳,大聲地喊,蝸牛沒有動,還是在那裡待著。

  ● 實驗2:蝸牛喜歡吃什麼?

  幼兒會拿來各種各樣的食物餵蝸牛。這個過程其實是幼兒針對猜想開展實驗的過程。老師要幫助幼兒明確問題:「你認為蝸牛喜歡吃什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猜想和設計實驗。

  幼兒一邊餵蝸牛一邊及時地把發現記錄在記錄表中。記錄的方法可以採用「√」「×」表示「吃了」或「沒吃」。

  表格記錄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請幼兒在事先設計好的表格中先畫出自己猜想的蝸牛所有喜歡吃的食物;當蝸牛吃了什麼食物時,就及時地記錄下來。另一種是在餵養過程中,餵了什麼食物就在表格中畫上這種食物。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記錄表的易操作性,不要使記錄成為幼兒探索過程中的一個負擔。

  當幼兒對「蝸牛喜歡吃什麼」的探索活動開展一段時間後,老師組織幼兒開展分享活動。老師幫助匯總幼兒的實驗發現:

  「你餵了蝸牛什麼吃的?」

  「哪些東西蝸牛吃了?哪些東西蝸牛沒有吃?」

  「你覺得蝸牛喜歡吃什麼樣的東西?」

  「你覺得蝸牛不喜歡吃什麼樣的東西?」

  「你們的發現有一樣的嗎?」

  「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這些是老師在幫助幼兒整理已有的零散的經驗時可以提出的啟發性問題。通過這些問題把幼兒個體的發現匯總成集體的驗證結果。

  ● 實驗3:蝸牛吃什麼顏色的食物拉什麼顏色的糞便嗎?

  在原來設計的探究計劃中沒有這個內容。由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幼兒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一是在「蝸牛喜歡吃什麼」的探究過程中,有的幼兒觀察到蝸牛糞便的顏色好像和所吃的食物的顏色有關係;二是幼兒回憶起童話故事中關於食物顏色與糞便顏色關係的情節,於是提出「蝸牛吃什麼顏色的食物拉什麼顏色的糞便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幼兒感興趣而且能夠通過實驗解決的科學問題,於是,立即對原來的探究活動計劃進行調整,及時補充了一個新的探究活動內容。

  可用兩種方式進行實驗:一種是在一段時間內,餵給所有蝸牛相同顏色的食物,過一段時間,再換一種顏色的食物去餵所有蝸牛,然後分別觀察和記錄蝸牛糞便的顏色;另一種是把蝸牛分成四個實驗組,分別餵四組蝸牛不同顏色的食物,當實驗獲得結論後再做小組間結論的分享。

  隨著這一實驗活動的開展,幼兒逐步獲得了「蝸牛吃什麼顏色的食物拉什麼顏色的糞便」的結論。幼兒的新問題也在這個實驗結論上產生了「要是蝸牛一下吃了好幾種顏色的食物,會拉彩色的糞便嗎?」這個有趣的新問題導致新實驗活動的進行。幼兒發現蝸牛吃了幾種食物後會拉出咖啡色的糞便。

  ● 實驗4:蝸牛喜歡住在什麼地方?

  這個問題的提出來自於幼兒的好奇心。當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你覺得蝸牛喜歡住在什麼樣的地方」時,有的幼兒說:「蝸牛喜歡住在潮濕的地方。」有的說:「蝸牛喜歡沒太陽但是有風的地方。」還有的說:「蝸牛在不同的季節喜歡住在不同的地方。」到底蝸牛喜歡住在什麼地方呢?

  幼兒先在記錄紙上記錄下自己的猜想,畫出實驗的設想。以便於和以後的實驗結果作對比。

  每組幼兒中都為蝸牛設置了不同的家,並在這些地方放入食物,再把蝸牛放進去,進行小組觀察。對蝸牛居住環境的研究活動可安排在前一天的下午。等待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的觀察效果會更明顯。

  「蝸牛到底喜歡住在什麼地方,和我們原來想的一樣不一樣?」老師請幼兒帶著自己的猜想記錄一起到養殖區觀看實驗的結果。

  幼兒對蝸牛居住環境的探究獲得發現後,教師及時引導他們記錄實驗結論。記錄表達的方式由幼兒自己決定。通過一次集體的討論,幼兒把自己的猜想以及實驗的結論作對比報告。

  幼兒實驗的結果表明:蝸牛有時呆在樹葉的下面,但它們更喜歡呆在石頭家;蝸牛喜歡濕土建的家;蝸牛已經住到了很黑的地方,但是有時它也會出來散步。

  在獲得實驗結論,了解了蝸牛居住環境的特點後,幼兒再根據實驗發現為蝸牛建造一個新的舒適的家。

  ● 實驗5:白色的粒粒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引發蝸牛探索活動的開始問題。幼兒通過查找資料或是根據已有的經驗,已經知道白色的粒粒是蝸牛的卵。之後幼兒提出新的問題:「什麼時候才能孵出小蝸牛?」「小蝸牛什麼樣子,和大蝸牛一樣嗎?」於是,我們在活動初就開始做蝸牛卵的孵化實驗。由於孵化要有一段時間,所以這個問題只能等到最後才能獲得結論。

  北京市曙光幼兒園 汪京莉

  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前提。在探究「蝸牛」的活動中,為了了解幼兒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教師要營造能夠激勵幼兒提問的氛圍,讓幼兒感到他們可以提問,有權利提問,能夠提問。教師要尊重、鼓勵和讚賞幼兒的提問,要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組織問題,清晰地表達自己。在這樣的氛圍中,幼兒會逐漸地培養起樂於提問、敢於提問和會提問的精神、品質和能力,同時也為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興趣、關注點和樂於探究的問題提供條件和基礎。

  事實上,幼兒的興趣點會有很多,他們會提出很多他們感興趣和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可以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題和內容的,而有些則不能,這就需要進行價值判斷。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加以判斷:第一是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所能及的;而且是幼兒能夠通過自己的探究學習和得出結論的。第二,有教育價值,是某一學科領域的關鍵經驗,某一年齡的關鍵經驗。總之,應選擇幼兒樂於學、能學、應該學的主題與內容。

  當蝸牛來到幼兒面前時,幼兒有一系列的問題:蝸牛長得什麼樣?蝸牛身上的黏液有什麼用?…… 在判斷幼兒的哪些興趣點可以發展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時,可以遵循上述兩個基本點進行分析。就學科本身而言,蝸牛屬於生物範疇,其上位概念是建立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這一概念,而生物區別於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徵是:生物能夠生長變化,能夠新陳代謝,能夠適應環境、能夠繁殖後代。圍繞著生物的這些本質特徵,幼兒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究能夠建構的關鍵概念和經驗如下:

  在對幼兒的興趣點和關注點進行了價值判斷之後,教師要對幼兒樂於探究和能夠探究的問題進行精心的編制,使問題簡單明了,使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親身實驗和觀察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使幼兒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經歷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初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本質特點。

  對於那些幼兒關注和有興趣,但由於其年齡特點的局限無法探究和學習的問題,或由於其價值所限不適於用集體或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的問題,可以採用其他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地對幼兒的探究熱情和問題予以回應。如「小問號」欄目或問題箱,可動員幼兒同伴、家長參與對問題的解答,也可以由教師來尋找相關的答案。可以藉助的工具如百科全書等圖書資料、網絡,也可以訪問相關的人員,獲得需要的信息。

  總之,幼兒的科學探究是表面簡單而又實際複雜的。提供高質量的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需要教師對兒童、學科和教學法的深入了解和通透把握。老師們要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積累經驗。

  教師在了解幼兒情況和徵求幼兒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一個預成性活動計劃,在整理和明確了可以讓幼兒開展探究的四個問題後,就對開展每個探究活動的大致步驟和注意事項,做了事先的研究和安排。但是,在幼兒的探究過程中,幼兒的思維也是異常活躍的,新的情況、新的問題隨時都可能出現。當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時,教師沒有拘泥於原來的預成性活動計劃,而是敏銳地發現其中的價值,把握住有利契機,機動靈活地及時形成一個生成性活動計劃,作為原有預成性活動計劃的擴展。當探究進行到「蝸牛喜歡吃什麼」時,有的幼兒提出「蝸牛吃什麼顏色的食物就拉什麼顏色的糞便嗎」這個問題。教師立即對原來的預成性探究活動計劃進行調整,及時產生了一個生成性探究活動計劃,引導幼兒開展有關猜想和實驗驗證活動。這種生成與預設性活動相互轉化與交織的探究過程,不僅使幼兒對蝸牛的探究更深入了,而且也使幼兒對探究活動的積極性更高漲了。

  本章思考題:

  1.學前兒童科學領域的關鍵經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教育目標和內容的需求化有什麼意義?

  3.教育目標和內容的需求化有哪幾種主要途徑?

  4.分析「蝸牛」案例,說明教育目標和內容的需求化的途徑。

  [1] [意]洛利斯·馬拉古齊等:《孩子的一百種語言》,張軍紅等譯,192頁,台北,光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2] 參見《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

  [3] 參見[美]羅伯特·E·洛克威爾等:《科學發現——幼兒的探究活動之一》(引言),廖貽等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200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5] 餘震球選譯:《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379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餘震球選譯:《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386頁。

  [7] 朱家雄等:《皮亞傑理論在早期教育中的運用》,91頁,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

  [8] [美]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45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9] [美]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120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0] [美]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120~121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1][日]佐藤正夫:《教學論原理》,220~221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2][日]佐藤正夫:《教學論原理》,220~221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3] [日]佐藤正夫:《教學論原理》,220~221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4] 馮曉霞:《幼兒園課程》,195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關閉